很多人對于“繼母”這個角色充滿了排斥,這并不是空穴來風,而是随着曆史上很多繼母的不雅行為而導緻這個角色的風評逐漸變得很差。
原配去世丈夫又娶了一個妻子,對于第二個妻子或多或少有一點不公平,但是也不能将這些當做是報複宣洩的工具,排除自己蓄意結婚,如果是因為被迫當了孩子的繼母,也應該從源頭找問題,而不是将任何負面情緒都宣洩在孩子身上。
在民國時期就有這樣一段婚姻,韋均一作為一個思想非常先進的女性,自己的婚姻與愛情卻不能受自己支配,隻能因為家族利益聽從安排。
成為九個孩子的繼母後,她對這個家庭的一切都充滿了敵意與猜忌,因為她的行為讓很多人都逐漸遠離她,最終自己孤獨的死去,這一場婚姻,受害的人很多,其中也包括她,但是最大的罪魁禍首也是她。
原配去世,留下九個孩子
張武齡是一個學識淵博的人,他是民國時期非常著名的教育家,因為家室與各方面條件都很好,深受很多女子的愛慕。
都說結婚講究門當戶對,他的第一任妻子是家境殷實的陸英,陸英的家庭經商,在揚州是一戶很富裕的人家,這兩個人自然也是門當戶對的,于是他們結為了連理。
隻不過那個時候社會還是比較封建的,人們的思想比較落後,陸英嫁到張家做起了家庭主婦,她掌管着家庭的經濟支出,不僅如此在結婚十六年間,她一共懷了十四次孕,生下了九個孩子。
陸英頻繁的生育讓她的身子非常吃不消,于是健康狀況也愈發下降,虛弱的她還要照顧整個家庭,傳統的家庭都講究“男主外女主内”,全靠着陸英一個人照顧。
後來悲劇發生了,在生下了第九個孩子後她因為失血過多不幸離開人世。幼小的孩子們忽然沒有了母親,張武齡也沒有了妻子,于是家裡又張羅着讓他再娶一個。
張武齡因為工作原因與韋均一的祖父相識,在得知他的妻子去世後,韋均一祖父逼迫韋均一嫁給他,該女子雖然也出身于書香門第,有着比較先進的思想,但她還是逃不過被安排結婚的命運。
因為張武齡的社會地位和家族,讓韋均一的祖父認為這正是孫女結婚的不二人選,韋均一嫁進了張家。
雖然思想先進,但婚姻卻不由自己
因為陸英留下了九個孩子,而且家裡的仆人對陸英還是非常懷念,韋均一在這個家裡愈發暴躁。
張武齡是一個善解人意的人,知道韋均一成為第二任妻子也有不少的委屈,于是将家裡關于陸英的一切都收起來,将家裡布置的仿佛陸英從來沒有來過,還讓這九個孩子叫她“媽媽”。
因為韋均一是一個興趣高雅的人,她的國畫與戲曲的技術都很高超,盡管張武齡平時很忙但還是會抽時間帶她去聽戲看展,甚至為了體諒她不讓她做任何家務,對于她所做的事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可是韋均一不僅沒有領情,反而更加瘋狂。
她嫁進來的時候還很年輕,隻是比陸英的長女張元和大七歲,不知是何種緣故,她對于這九個聽話的孩子充滿了猜疑,感覺他們随時可以傷害自己。
她一共懷了三次孕,前兩次懷孕期間因為各種原因沒能将孩子順利生育出來,孩子就在肚子裡夭折了,這讓韋均一非常懷疑,她認為肯定是他們下的手腳,到了第三次懷孕,她甚至跑到了娘家養胎,幾個月後孩子順利生了下來,這更加深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她不想要被支配婚姻,不想當九個孩子的繼母,是以她将這些不滿都發洩在這些無辜的孩子身上。
行為偏激,死後無地葬身
韋均一甚至對孩子們大打出手,一次在她的生日當天,為了讓韋均一接納這九個孩子,張武齡讓孩子們跪下給她行禮,這在常人看來是非常正常與孝順的表現,但是韋均一卻對孩子伸手就是一個耳光,她大聲吼叫這些孩子是拜死人嗎?
我們不難看出她已經成為了一個非常偏激的人,張武齡在心裡固然很心疼孩子,但是為了韋均一,他還是沒有說什麼,他的做法或許是助纣為虐,韋均一到後來做出了更加過分的事情。
因為她對孩子們充滿了懷疑,在看到張元和與樂益女校的任職人員交往很深時,她直接将任職人員淩海霞革職,在後來大女兒考上了上海一所大學後,得知淩海霞也在其中任教甚至提出讓張元和休學,理由是開銷太大。
姐妹幾個聽說了這件事跑到樂益女校門口帶領學生們集體罷課,為了自己的面子,韋均一迫不得已才罷休,但是她卻燒掉了關于陸英的所有照片和書信。
她有一個兒子,但是相比于自己的母親,兒子似乎和他的哥哥姐姐們關系更好,在他們的資助下,小兒子張甯和去了國外留學就一直定居在那裡,隻留下韋均一一人過着餘生,1999年孤獨的韋均一在房間内悄悄去世,而她的喪事也是由繼子全權張羅的。
因為不知道如何安置韋均一,繼子向遠在國外的張甯和詢問意見,最後他們選擇了水葬的方式,韋均一徹底離開了人世,而并沒有墓碑。
小結:
回顧她的一生,我們隻能暗暗感慨,這場婚姻是非常錯誤的,時代的局限讓他們不得不在一起,這不僅給她,給張武齡帶來了傷害,對于這十個孩子更是帶來了不可銷毀的傷害。
毀掉了陸英的點點滴滴,她不知道九個孩子的痛苦,自己偏激的思想也給兒子帶來了不好的童年。最後她孤獨的過完餘生,死後也沒有和丈夫合葬一起,親生兒子的選擇證明了她作為母親的不合格,這樣的一個不幸的女子,隻是那個時代中很多不幸女子一個縮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