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奶奶跟孩子溝通時,常用的方式,語氣都是“指令和催促”,比如,
“羊羊,快點去收拾玩具”
“羊羊,趕緊去喝水”
“羊羊,趕緊去洗澡”
結果,孩子往往是反抗式回答“不去”“不喝”“不洗”,甚至“充耳不聞”,把她的話當耳邊風。
然後,奶奶隻好開始用更強硬的語氣去指令孩子,或者不停在孩子耳邊叨叨,直到孩子動起來為止。
最後往往是雙方的都搞得自己“氣呼呼”的。其實這樣的溝通方式,特别讓人糾結和疲憊,常常屬于無效溝通。
在這樣的情況下,大人往往站在“制高點”,單方面“帥鍋”給孩子,埋怨孩子怎麼這邊不聽話。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是家長沒有用恰當的方式跟他溝通,導緻了不好的結果。
曾幾何時,我也老是把自己放在一個“督促者”和“指令者”的位置,喜歡指令、強迫孩子去做事情,但效果并不理想。比如,我每天督促孩子畫畫、寫字,但每次“發号施令”之後,艾羊不是跟我談條件,就是磨蹭反駁說,“為什麼每次都要逼我?”
我和孩子的之間,每天深陷這種無效溝通的循環當中,眼看僅存的親子情都要被消磨殆盡,真是讓人心累。
用目标激發法,激勵孩子發展興趣
直到有一次,我實在無可奈何,決定換個方式跟孩子溝通,來個“反客為主”,讓孩子自己來做決定。
這是我和5歲女兒艾羊之間某次的談話:
我:艾羊,你不去畫畫嗎?
艾羊:你為什麼要逼我?
我:我不逼你啊。我隻是提醒你,你前幾天不是說了以後要學畫畫嘛?你就沒想着繼續發展你的興趣愛好嗎?讓你未來的人生更豐富多彩嗎?
艾羊:我不發展興趣了。
我:那好吧。随你。那你以後可能就像媽媽一樣普通了,沒什麼興趣特長。
艾羊:(她掃了一眼正坐在書桌前碼字的我)未來會像你一樣,天天隻能坐在辦公室上班嗎?
我:是的。我覺得如果我有一門特長,也許我的生活會更豐富多彩。人生有更多可能。如果你不介意,你也可以選擇不發展興趣的。
艾羊:那我還是去畫畫吧。
看吧,慶幸的是,這一次我選擇耐心跟她溝通,沒有再強硬逼她,而是用了另外一種方法提醒她記得自己定下的目标,然後用目标引導她自己主動去做。
結果,她主動去了,效果還更好。
我們通常以為孩子小,很多東西不懂,甯願用簡短的指令和斥責,讓孩子馬上服從,隻想速戰速決。哪知這一種“惰性”思維,結果更容易招緻孩子反抗,讓雙方陷入親子“拉鋸戰”,越是想快越是快不了。
事實上,耐心停下來,把孩子放在平等的地位,跟孩子好好講明白事情的前因後果,或者用目标激勵她,反而能激發孩子的主動性,孩子有了主動性就有了内驅力。
而内驅力是孩子自己堅持做一件事的基本條件。有了内驅力,孩子不用大人提醒,自己就會主動去做某些事,還真是讓人省心。
提供選擇,讓孩子自覺遵守規則
大人之間溝通,我們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往往會在互相尊重對方的基礎上,雙方有商有量,讓對方選擇怎麼做,而不是直接告訴對方,你應該怎麼做。
其實,與孩子溝通,道理也是一樣的。如果我們習慣了用家長的權威身份,指揮和指令孩子,孩子也會很反感。
對于“如何給孩子看電視定規則”這件事,我跟孩子之間的溝通,也是經過了很久的磨合。
剛開始,我和孩子約定一個規則,周五至周日可以看電視,而且每次不超過30分鐘,孩子口頭上答應了。但每次看到30分鐘時,她就不願意關。
如果我們強行關掉,她會又哭又鬧,每次都讓延遲,即使延遲後看完再讓她關掉,她也是不開心。并且周一至周五晚上,還時不時念叨能不能看電視。每次因為這樣,把一件本來讓人快樂的事,變成了破壞了家庭氣氛的事件。
經過多次之後,我決定換個方法,周五晚上每次到時間關電視時,如果孩子不讓關,要延遲,我就會抛出一個問題讓她選擇,“給你兩個選擇,一是加看10分鐘,周六周日不看了;二是,立刻及時關掉,周六周日還能繼續看;這兩個,你看你選擇哪一個?”
聽到問題後,她就會停止鬧騰,開始眼睛滴溜溜轉一轉,會給出自己的選擇。她做出選擇後,我會說,“好的,那你自己選擇的,不要後悔。”
她通常會選擇馬上關掉,周六周日再看,因為她這樣比較劃算。
但如果她選擇加看10分鐘,周六周日不再看,我也覺得很好,反正她選擇的,她不再哭鬧就可以了。這還能順便從小鍛煉她獨立自主做出選擇以及延遲滿足的能力,真的是一箭雙雕啊。
是以,你看,同樣的事情,換一種方式來說,效果就截然不同。育兒,有時真的需要動一下腦筋,用科學的方式,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适時退下,讓孩子變成承擔後果的主體
很長一段時間裡,孩子吃飯,總是慢吞吞。這還不算,她還挑食,這不吃那不吃。那段時間裡,爺爺奶奶緊張她,總怕她吃不飽,老是喜歡喂她,讓她多吃這個,多吃那個,越是這樣,她就不吃。
估計她是這麼想的“反正我不吃,有人緊張我,還有人喂,那麼我就慢點何妨”。
任憑我們怎麼跟她講道理,怎麼唠叨她,她都改不了。
眼見孩子肉眼可見比别的同齡娃要瘦,個子也是中下,我真是着急,畢竟我自己就是個“矮個”,可不想女兒重蹈覆轍。
無奈之下,隻得嘗試改一個方式,我買了個30分鐘計時沙漏,再買了一個“四分格”餐盤,每次吃飯時,幫孩子把飯菜分别盛好放在分格餐盤内,再把沙漏擺在桌上,然後告訴她:吃飯隻能用30分鐘,即等沙漏的沙子漏完,就要結束用餐,就算沒吃完,也要收走了。
當然,前提是我們家長也是遵守這樣的時間規定。
剛開始,女兒還不以為然,但當她看到時間到點之後,我們真的是會不管她有沒有吃完都會收走,也不會再喂她。
她試過幾次之後,因為磨蹭沒吃飽,飯碗就被我們收走了,哭也沒用,并且後面也沒有給她再補餐,或者吃其他的零食,她開始慢慢有所轉變。
是以,你看,把該孩子承擔的責任抛回去給他,讓他自己承擔自然後果,他自己會慢慢學會對自己負責的。
其實,無論是用目标激勵、還是提供選擇又或是用計時法,核心點都是“反客為主”,讓孩子化被動為主動,巧妙讓孩子變成承擔任務或者後果的主體。
通俗一點說,每一件事,與孩子溝通時最後的邏輯都可以變成這樣,“那麼,孩子,你自己看着辦吧,你自己決定,就這麼着了,為娘為父退下”。
結果,說不定,你不急孩子反而急了。本着這樣的邏輯,我在生活中跟孩子的對話一般都是這樣的:
我:羊羊,該起床上學了,立刻起還是五分鐘後起?羊羊,該刷牙了,立刻去還是五分鐘後去?羊羊,該出門了,是立刻去還是五分鐘後去?
艾羊:我不。
我:那好吧。咱們别上學了,在家呆着吧;那好吧,讓蚜蟲住進你的牙齒屋子裡邊,一會你求我也不幫你倒水了;那好吧,咱們不出門了,就在家呆着吧。
艾羊:那好吧,我還是立刻去準備吧。
看吧,你如果把責任甩回給孩子,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必須為自己負責,那麼她會比你更着急。
綜上:跟孩子溝通,多動腦,多用些技巧,懂得适時退出,讓孩子“反客為主”、“化被動為主動”,真的很重要。以上方式,經過我的多次實踐,非常有效。但願這樣的方式,對您也有所啟發。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來關注艾羊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