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課程》
見諸筆墨 | 達于心靈
不可一日無此君
文化核心 | 中國書法 | 最高藝術
神品 | 人生未怕常貧賤:文徵明81歲大字行書,超清單字更顯蒼勁秀逸
文徵明81歲大字行書《新燕篇》卷,縱30.6cm,橫713.6cm。故宮博物院藏。
《新燕篇》為文氏自作七言古詩,載《文氏五家集》卷四。此卷為其八十一歲所書,據記載他在七十五歲、八十七歲時分别書過此詩,其書體不一,長子文彭在晚年也書過此詩。文徵明行書主要學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智永,運筆遒勁流暢,而晚年大字學黃庭堅,風格蒼勁秀逸。
此卷學黃庭堅,筆畫伸展誇張,章法富有創造性。
【釋文】
新燕篇
杏花飛飛春燕來,主人花下新堂開。
花間相見驚相識,綠樹東風卷簾入。
漠漠疏煙碧草齊,斑斑小雨春泥濕。
城中甲第連雲起,畫棟朱甍春旖旎。
故壘甯無繡幕思,多情卻向茆簷底。
茅簷日暖繡幕寒,去來隻作尋常看。
乃知物性無新故,世情自爾分貧富。
我家舊宅經幾遷,僅有此屋三年前。
一朝差池忽在眼,便覺華煥生榱椽。
不嫌香土汙書帙,時有飛花落舞筵。
人言禽鳥得氣先,主人貧病何當痊。
人生未怕常貧賤,但願年年見新燕。
庚戌三月四日書于玉磬山房,時年八十又一,徵明。
文徵明(1470-1559年),即文征明,初名壁,字征明,後更字征仲,号衡山、停雲,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祖籍衡山,故号衡山居士。家世武弁,自祖父起始以文顯,父文林曾任溫州永嘉知縣。他幼習經籍詩文,喜愛書畫,文師吳寬,書法學李應祯,繪畫宗沈周。少時即享才名,與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稱“吳中四才子”。然在科舉道路上卻很坎坷,從弘治乙卯(1495年)26歲到嘉靖壬午(1522年)53歲,十次應舉均落第,直至54歲才受薦以貢生進京,待诏翰林院。
57歲回歸故裡,潛心詩文書畫。他通曉繪畫之藝,擅長細粗之法,其目力和控筆能力極佳,80多歲時還能十分流利地書寫蠅頭小楷竟日不倦。繪畫上與沈周共創“吳派”,又與沈周、唐寅、仇英并稱“吳門四家”。書法上與祝允明、王寵并譽為“吳中三家”。
文征明書法初師李應祯,後廣泛學習前代名迹,篆、隸、楷、行、草各有造詣。尤擅長行書和小楷,溫潤秀勁,法度謹嚴而意态生動。雖無雄渾的氣勢,卻具晉唐書法的風緻。小楷筆劃婉轉,節奏緩和,與他的繪畫風格諧和,有“明朝第一”之稱。
王世貞在《藝苑言》上評論說:“待诏(文征明)以小楷名海内,其所沾沾者隸耳,獨篆不輕為人下,然亦自入能品。所書《千文》四體,楷法絕精工,有《黃庭》、《遺教》筆意,行體蒼潤,可稱玉版《聖教》,隸亦妙得《受禅》三昧,篆書斤斤陽冰門風,而楷有小法,可寶也。”
明代謝在杭《五雜俎-卷七》稱贊文徵明小楷:“古無真正楷書,即鐘、王所傳《薦季直表》,《樂毅論》皆帶行筆。洎唐《九成宮》、《多寶塔》等碑,始字畫謹嚴,而偏肥偏瘦之病,猶然不免。(文徵明小楷)如八面觀音,色相具足。于書苑中亦蓋代之一人也。”文徵明晚年的作品,用筆精熟果斷,結字穩健開闊,就像其評祝允明書法所說的那樣:“祝京兆書法,出自鐘、王,遒媚宕逸,翩有鳳翥之态,近代書家,罕見其俦。若此書《洛神賦》,力追鐘法,波畫森嚴,結構缜密,所謂幽深無際,古雅有餘,超出尋常之外。”結字的變化可以說是文氏向古帖學習的最大收獲,由内緊外松到外緊内松,展現了文氏小楷書法體勢的重要轉變,這一轉變使其書法水準驟然躍上了一個更高的台階。八十歲至九十歲這一時期的小楷書法作品代表了文徵明小楷書法的最高境界和最大藝術成就。
文徵明小楷書法的基本特征是:起筆露鋒,有淩利俊健之勢; 收筆輕頓,稍按重回,形成開闊的氣勢。結體取勢以方為主,略呈橫勢。對于文徵明小楷用筆和結體後人有着不同的見解,如莫雲卿雲:“文太史具體《黃庭》,而起筆尖微,病在指腕,雖嚴端不廢,未見巋峨磊落之姿。”而龔賢卻認為:“文(徵明)沈(周)同時并名,而石田(沈周)晚年筆力遒勁,文競折節下之,然徵仲秀骨媚姿,又非啟南(沈周)可及。”不同的書家有着不同長處,關鍵是看這位書家所承傳的是不是自古形成的藝術精神。
文徵明一生向古人學習,對晉唐法書、趙孟頫的書法頂禮膜拜,奉若神明,這明顯可以看到文徵明的書法取向皆是曆代書法藝術的菁華。文氏的弱點無法掩蓋文氏作為明代小楷第一家的榮譽,同時領起趙孟頫後小楷發展又一高峰的曆史事實。《明史-文苑傳》雲:“徵明主風雅數十年,與之遊者王寵、陳師道、陳道複、王毂祥、彭年、周天球、錢毂之屬,亦皆以詞翰名于世。”可見其追随者之衆。
文徵明81歲大字行書《新燕篇》卷超清單字欣賞
書法 發現心靈的美好
思接千載 視通萬裡 心遊萬仞 精骛八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