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9日,104歲的伊莎白·柯魯克榮獲了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頒發的國家對外最高榮譽勳章——友誼勳章。獲勳者多為外國政要,唯有伊莎白是在中國做着平凡教育工作的教授。頒獎詞說:“伊莎白·柯魯克是新中國英語教學的拓荒者,為大陸培養了大量外語人才,為中國教育事業和對外友好交流,促進中國與加拿大民間友好做出傑出貢獻。”
今年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我用一生愛中國:伊莎白·柯魯克的故事》出版,獻給107歲的伊莎白,也獻給為新中國奮鬥的一代國際友人。
“百年人生,每一次選擇都是中國!”由作家譚楷撰寫的《我用一生愛中國:伊莎白·柯魯克的故事》,講述了1915年出生的伊莎白經曆抗日戰争、解放戰争和新中國成立,獻身中國教育的人生曆程。
誕生在成都的“素梅”
20世紀初,伊莎白的父母從加拿大來到中國,紮根成都。他們分别參與創辦了華西協合大學(今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和成都弟維國小、第一所蒙特梭利幼稚園、盲聾啞學校。1915年12月15日伊莎白出生在成都,父母給她取了一個中文名字叫“素梅”。
4歲時伊莎白回到加拿大由外公外婆撫養。1921年,中國共産黨成立的那一年,6歲的伊莎白随父母回成都上國小,同時受到東西方文化的熏陶。她在學校的遊泳池和附近的河流裡學會了遊泳,103歲時還能在北戴河享受遊泳的樂趣。1932年伊莎白進入父母曾就讀的多倫多大學,學習兒童心理學。她讀到了美國《國家地理》上關于中國女兒國與東巴文化的文章,還讀到了《華西邊疆研究學會雜志》,被中國西部的豐富、美麗和神奇所吸引,于是研究所學生階段改學社會人類學。
1938年,伴随着抗日的戰火,23歲的伊莎白回到四川開始田野考察。她走進雪山峽谷、激流險灘、雲霧中的山寨。她背着紡車、坐着溜索、渡過岷江,為村寨帶去現代的紡線技術。後來她所撰寫的《興隆鄉——華西紅色盆地中的田野調查》和費孝通的《江村經濟》等一起被稱為中國人類學的先驅之作。
情定泸定鐵索橋
1940年,伊莎白認識了後來成為自己終生伴侶的大衛·柯魯克。
大衛·柯魯克1910年出生在英國,1931年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學習,1934年加入美國共産主義青年團,1936年回到英國加入英國共産黨。1937年參加國際縱隊,在西班牙反法西斯戰鬥中負傷。他在養傷時,目睹白求恩冒着炮火搶救傷員。當護士說血液不夠的時候,白求恩把袖子一挽,厲聲說:“快抽我的血!”就在這一時期,他還讀到了斯諾的《紅星照耀中國》,尤其是長征中勇奪泸定橋這一章讓他深受鼓舞。
1938年,大衛·柯魯克被共産國際派到了上海,1940奔赴後方,去往位于成都華西壩的金陵大學教書。離開上海前有一位美國朋友預言說:“你到了内地不是和傳教士的女兒結婚,就是和中國女人結婚。”柯魯克回答說:“那麼一定是中國人。”沒有想到,預言成真了。因為柯魯克在這裡遇到了他一生摯愛伊莎白,既是傳教士的女兒,也是“中國人”——一個一生愛着中國、有中國永久居留權的人。
柯魯克對伊莎白一見鐘情,柯魯克參加過西班牙國際縱隊的經曆,也讓伊莎白極為欽佩。
1941年,柯魯克跟伊莎白相約去《紅星照耀中國》裡所描繪的泸定鐵索橋看看。伊莎白回信說:“我們約好7月23日下午在泸定橋相會,你若能按時到那裡,我将接受你的求婚。”因為走的路線不同,在約定的日子裡,伊莎白先到了,柯魯克直到黃昏才出現。兩個年輕人走過鐵索橋,走到盡頭的時候,柯魯克大喊:“我要當着大渡河的面向你求婚。”兩人熱烈相擁。大渡河見證了兩個年輕人純真炙熱的愛。
“二戰”爆發後,伊莎白·柯魯克和大衛·柯魯克回英國參軍,加入反法西斯戰争,二人在戰火中的倫敦結婚。伊莎白·柯魯克也加入了英國共産黨。
“二戰”爆發後,伊莎白·柯魯克回英國參加反法西斯戰争。(攝于1945年)
重返中國當老師
因為伊莎白在“二戰”期間加入了加拿大婦女軍團,退役後得到兩年的資助,進入倫敦政治經濟學院,開始社會人類學博士階段的學習。而這時柯魯克也從英國皇家空軍退役。他們倆都有美好的學習計劃。但在1947年底,伊莎白和丈夫柯魯克毅然選擇回到中國。伊莎白說:“那裡是曆史正在發生的地方,作為人類學研究者能置身于曆史發生的地方,真是幸運。”
1947年夫婦倆經香港、上海、天津進入了晉冀魯豫解放區,見證了人民日報的創業,目睹了土改對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18個月的工作使他們決定一生都要為中國人民服務。他們受到中國共産黨的邀請,參與創辦中央外事學校,為即将建立的新中國培養外語人才。中央外事學校位于距離石家莊30多裡的南海山村。夫妻兩人日以繼夜地工作,沒有教材就自己編寫,沒有鋼筆就用高粱稈。當時鋼筆尖都是通過地下管道送到學校來的,鉛筆也很寶貴,要用到手指頭都捏不住,再卷上紙筒當筆杆繼續用。兩個人講課非常注意将英語學習與生活相結合,總是和藹可親地為學員解答問題。日常生活中,他們就像當地的農民一樣,蹲在村頭或坐在門口的大石墩子上喝着粗劣的棒子面、野菜粥,住低矮簡陋的農舍,睡硬邦邦的土炕。
柯魯克夫婦在晉冀魯豫解放區考察。(攝于1948年)
參加開國大典的間隙奶孩子
1948年12月15日,中央外事學校的師生奉命北遷。伊莎白因為懷孕了就先留在石家莊休息。學校在良鄉複課之後,才乘坐軍用卡車,前往北平。
1949年2月3日,伊莎白和同僚一起登上前門箭樓,目睹了解放軍進城儀式。群衆們跟解放軍戰士親切握手,往車身上貼智語,車上貼不完的智語就貼在戰士身上。夾道歡迎的群衆非常熱情,有人送水有人送幹糧,有人把煮好的雞蛋往解放軍戰士懷裡塞。伊莎白帶着肚子裡的寶寶一起見證了這激動人心的盛大入城式。
1949年8月4日,大兒子出生了,柯魯克夫婦給兒子起了一個與卡爾·馬克思同名的小名“卡爾”。
9月下旬夫妻倆受到邀請出席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但是吃奶的孩子怎麼辦呢?總不能抱個娃娃去觀禮台吧。經過商量,他們決定讓伊莎白在觀禮的時候暫時離開,穿過東長安街,到中央外事學校臨時駐所東交民巷去給娃娃喂奶。
這一天,夫妻倆望着天安門城樓聽到了毛主席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在觀禮的過程中,在遊行隊伍的空隙裡,伊莎白穿過長安街一路小跑到了東交民巷去給孩子喂奶。
懷抱着可愛的孩子,伊莎白沉浸在幸福和激動之中。
帶着小馬紮上外語課
新生的共和國對外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中央外事學校更名為外國語學校。當時學校沒有課桌,同學們一人一個小馬紮,膝蓋一并就是課桌。生活上師生都一樣,睡硬闆床,穿布軍裝,實行供給制。柯魯克夫妻每次上課鈴響就拎着小馬紮,夾着寫有備課提綱的黃草紙來給同學們上課。還喜歡帶着學生去工廠、農村、風景名勝、曆史古迹等實地考察,将語言學習和社會實踐結合起來。伊莎白和柯魯克為新中國培養了大量外語人才,還參與編寫新中國第一套大學英語教材,編撰《漢英詞典》。
夫妻倆在北外工作半個世紀之久。(攝于1994年)
上世紀80年代,柯魯克夫婦退休後多次深入新疆、内蒙古等地義務講學,不住飯店,不要任何報酬,不要小車接送。
同時,伊莎白出版了《十裡店(一)——中國一個村莊的革命》《十裡店(二)——中國一個村莊的群衆運動》《興隆場:抗戰時期四川農民生活調查(1940-1942)》等 人類學專著,向世界傳遞中國聲音。
百歲前後的10多年裡,伊莎白仍一直在為促進中國和加拿大民間友好而積極奔走。
伊莎白說,感謝父母把自己生在了中國。“我很幸運見證了偉大的時代,中國革命從艱難走向勝利的曆史程序,見證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日新月異的發展變化。”
譚楷采訪伊莎白
作家譚楷
1943年生,四川成都人,曾任科幻世界雜志社總編輯。著有《讓蘭輝告訴世界》《我是大熊貓》《楓落華西壩》等。其中,《讓蘭輝告訴世界》獲中宣部第十三屆公德心建設“五個一工程”圖書獎,《楓落華西壩》入選2017年度國家出版基金資助項目。《楓落華西壩》講述了一群加拿大的醫學精英在百餘年前遠赴中國,與美、英同行筚路藍縷,創辦華西協合大學的故事。
最新作品《我用一生愛中國:伊莎白·柯魯克的故事》曆時三年采訪創作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