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培養三個繼女上了名牌大學,親生子女卻是國中畢業,父親愧疚難消

作為一個父親,最大的樂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夠根據自己走過的路來啟發教育子女。

而作為我們,最大的幸運就是在有生之年能夠遇到自己的貴人,因為這是改變命運的一把鑰匙,當然了,這也需要自己足夠努力才行。

子女相繼成才,父親的愧疚心結堵在心頭

今年63歲的李享知是湖南郴州一個地道地道的農民,大哥聾啞殘疾一生未娶,生活也全靠李享知一個人承擔,28年前,李享知的前妻因病去世,他便帶着三個年幼的孩子和大哥一塊生活。

幾年後,李享知娶了帶着三個女兒的現任妻子李水英,就這樣,一個特殊的九口之家組成了,如今20多年過去了,李享知的6個不同血脈的孩子都已經長大成人,而且各自都有了自己的事業,不僅如此,還小有成就。

按理來說,李享知和妻子也應該安享晚年了,可事實上老兩口卻分居長達10年之久,因為他的妻子患有類風濕關節炎20多年了,需要坐輪椅,住在村裡看病也不友善,是以就住在郴州市區女兒那裡,而李享知看起來也并不快樂,似乎心事重重。

培養三個繼女上了名牌大學,親生子女卻是國中畢業,父親愧疚難消

從李享知的口中得知,他的三個繼女老大李曉玲是中科院生物研究所碩士研究所學生畢業,老二李冬冬是北京師範大學畢業,老三李曉玉是美國哈佛大學畢業,當年老大李曉玲是村裡的第一個大學生,老二李冬冬和老三李曉玉分别是當年的聯考狀元,前途可謂是一片光明。

說到這兒,李享知心裡很是愧疚,他拿着前妻的身份證照片表示對不起前妻,因為繼女相繼都上了大學,他精力也有限,同時精力也分散了,導緻親生的三個子女都是國中畢業,如今大女兒李海英在嘉禾做小生意,兩個兒子則是在廣州做快遞的生意。

雖然三個子女如今也衣食無憂,但在他這個老父親心裡還是充滿了内疚,原來李享知是“老牌高中生”,1975年高中畢業,曾在村裡當過村主任,鄉鎮人大代表,他堅信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道理。

可親生子女與繼女的教育程度相差甚遠,這也就成為了李享知心裡最大的心結,在李享知看來,如果當初沒有這麼多繼女,哪怕他的三個孩子學習再差,那麼他也會花錢繼續讓三個孩子讀書,絕不可能隻讓他們國中畢業。

培養三個繼女上了名牌大學,親生子女卻是國中畢業,父親愧疚難消

“鼓勵的家規”

當下李享知也講述了他的過往,原來前妻過世後,李享知跟現任妻子李水英再婚時,李水英隻帶了一個最小的女兒,當時隻有5歲,看起來非常的瘦弱,之後不久她們的爺爺又送來了兩個孩子,也就是大繼女和二繼女了,當時老大七八歲,老二6歲。

進門後妻子就讓兩個孩子問他叫爸爸,李享知聽到這一聲爸爸心也酸了,因為兩個孩子也是骨瘦如柴,看起來非常的可憐,從她們的眼神中李享知也看出了特别想讓他收留的意思,面對這個情況,李享知接納了她們,用李享知的話說就是,看着她們那麼可憐,換做誰可能都會接納。

就這樣,他們組成了一個特殊的9口之家,而這一幕也成為了三姐妹人生的轉折點,可随之而來的也是生活最大的艱難,因為6個年齡相仿的孩子,三個讀國中,三個讀國小,之後又是高中,八十年代,孩子們一年的學雜費将近6000元,這就相當于李享知一家一年的總收入。

為了能夠鼓勵孩子們學習,李享知也定下了一個家規,那就是隻要誰學習好,上進了初二就可以不用做家務了,更不用下地幹活,如果上到了高中,那麼專門讀書就好了,不要把時間用在家裡的事情上。

還是那句話,李享知也是靠讀書出生的,他明白學習壓力很大,沒必要把精力放在沒用的事情上,這樣隻會分散孩子們讀書的精力,他希望孩子們能靠讀書來改變自己的命運。

培養三個繼女上了名牌大學,親生子女卻是國中畢業,父親愧疚難消

可孩子們不幹活了,為了維持一家人的生計,也為了讓一家人能吃上飯,本是鄉裡一名農技員的李享知憑過硬的農技本事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一人承辦了12畝稻田,種菜,種稻,制種,一年四季都沒有閑暇的時間,畢竟那時候都需要靠人工幹活,不像現在還有機器收割播種。

一家九口2002年之後才吃上大米飯,之前由于糧食不足都是吃蕃薯飯,日子雖然苦,但李享知從未想過讓任何一個孩子辍學回家,如今6個孩子都已經成家立業生活富足,可夫妻倆卻選擇分居兩地,也産生了隔閡,而李享知也從未向妻子袒露過自己的心結。

那麼李享知的妻子李水英又是怎樣的态度,親生兒女又是否怨恨過他這個父親呢?

周末,李享知來到了郴州市女兒李曉玲的家看望妻子,看到丈夫的到來,李水英高興得像個孩子,她說丈夫能來陪我,我就很高興的,可一旁的李享知卻說,眼裡隻有老婆的人是沒有發展的。

李水英坦言她是個苦命的女人,前夫嗜賭成性還家暴,是以她就選擇了離婚帶着三個女兒,好在幸運的是遇到了李享知這麼個丈夫,她對李享知也是一見鐘情,當初第一眼碰到李享知就有點喜歡他,覺得他長相挺好,人也善良,之後又找人介紹才跟李享知走在了一起。

李水英的言語中很是依賴丈夫,她也想要跟丈夫住在一塊,不想住在女兒這裡,可她不知道丈夫為什麼非要跟她分開住,這句話中也露出了李水英的埋怨,可此時有心結的李享知眉頭緊鎖,他以工作忙為由,希望妻子能夠繼續留在大女兒李曉玲的家裡。

培養三個繼女上了名牌大學,親生子女卻是國中畢業,父親愧疚難消

親生子女是否對父親有怨恨?

随後調解員單獨來到了李享知大女兒李海英的家裡,李海英國中畢業後就跟着村裡的人來到了嘉禾做小生意,現如今也在嘉禾縣城定居了,她也是離父親最近的一個,每個周末她也會回去看望父親,而父親有空的話也會來看望她。

李海英現如今也有三個孩子,其中一個馬上也要聯考了,李享知也是非常的上心,經常過來開導孫子不要緊張。

不過提及是否怨恨過父親?李海英直言小時候确實怨恨過父親為什麼要娶一個帶這麼多孩子的後媽,這就造成了原本不富裕的家庭負擔更加重了,吃飯都吃不飽。

不過後來李海英也想通了,父親那麼好的一個人,為什麼不支援父親的選擇呢?曾經她也問過父親培養三個沒有血緣關系的妹妹值得嗎?父親的回答是值得,不管是不是自己親生的孩子,隻要能讀書的孩子都需要鼓勵,更何況人家的母親還嫁給了他。

回憶起往事,李海英流下了開心的眼淚,因為她是家中最大的一個孩子,從小也是幹活最多的一個孩子,現在的回憶就是那個時候真的很苦,一家人都吃不飽飯,偶爾的争吵也是誰碗裡多夾了一塊肉,不過現在想起來就變成了甜蜜,因為那個時候大家都很開心,雖然飯菜不好,可吃的很香,啞叔那時候也會給她們捉野魚吃。

培養三個繼女上了名牌大學,親生子女卻是國中畢業,父親愧疚難消

李海英表示她很愛這個父親,父親給了她應有的母愛和父愛,包括現在父親也不會直呼她的名字,都是叫女兒,有這樣的父親,她感到驕傲。

得知了父親的心結,李海英哭得更加傷心,她知道父親對于六個孩子都是一樣的,父親都希望她們能夠好好讀書,可她和弟弟沒有考上大學,她們也從未是以怨恨過父親,在父親的思想裡就是墨水吃得少,找工作就要受累不少。

因為此前李海英的工作很辛苦,時間也很趕,每每看到這些時,父親總是會跟她說,當時讓你多讀點書就好了,或許就不會這麼苦了,可在李海英看來,她的日子雖說不是那麼富裕,但也不算太苦,就是父親想的太多了,而且讀書也不是自己想讀就能讀進去的,自己的智商就隻有那麼多,這個沒辦法改變啊。

李海英說,父親從未向她們透露過自己的心結,就像她們也從未想過怨恨父親一樣,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彼此關心着對方,現在6個姊妹的關系也很好,有空了都會聯系,隻是在美國工作的妹妹不經常回來,但她也心系着這個家,得知弟弟結婚有了小孩,她還寄了奶粉回來。

培養三個繼女上了名牌大學,親生子女卻是國中畢業,父親愧疚難消

曾經的一家九口,如今都散落在天南地北,為了各自的生活而奔波,但是父母成為了他們最大的牽挂,父母牽挂孩子,孩子們也體諒父親,雖然在外地的回不來,也經常會給父親寄一些生活用品,李海英也會給父親購買一些衣服棉被什麼的。

得知了女兒李海英的心聲,調解員也把話轉告給了李享知,他如釋重負,李享知高興的指着自家的二層樓表示,這是兒子為他建的,花了大概60多萬,三個繼女聰明伶俐,自己的親生孩子也通情達理,這就讓他無比的欣慰,曾經在村裡特殊的九口之家,如今羨煞旁人。

其實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出類拔萃,但十根手指也不一樣長,孩子們隻要過得幸福,這何嘗又不是一種幸福呢?

培養三個繼女上了名牌大學,親生子女卻是國中畢業,父親愧疚難消

繼女對父親的感激

而對于李享知的付出,大繼女李曉玲也是非常的感激,如今她是在郴州政府工作,她坦言沒有父親的鼓勵和支援,那麼也就沒有她們三姐妹今天的成績,如果父親不支援,那麼她們或許上到國中就出去打工了。

因為在李曉玲的印象裡,她們村裡除了她是第一個考上高中和大學的,還有兩個妹妹考出來了,剩下的大部分都沒有念過高中,一個是考不上,另外一個就是那個年代村裡重男輕女的思想也很嚴重,女孩子一般上到國中就外出務工了,即便是家裡條件比她們好得多的,最後還是沒有念高中,而且她們家也是村裡最窮的一戶。

李曉玲表示很幸運能夠遇到這樣的父親才有了讓她們三姐妹用知識改變命運的機會,當初父親鼓勵她們讀書,學習,而她們最大的動力就是能考上高中不用下地幹活,這樣簡單的心願,讓她們更加努力和興奮。

當李曉玲得知了父親的心結,她表示能夠了解,父親有這樣的想法也很正常,畢竟父親為了她們三姐妹也付出了很多,如果當初沒有她們三個姐妹,父親的親生子女也會吃飽飯,上多點學,畢竟不用把精力分給她們,也不用把飯給她們三個吃,現在能做的,隻有對父親的感恩。

培養三個繼女上了名牌大學,親生子女卻是國中畢業,父親愧疚難消

說到這兒,李享知卻又心疼起來遠在海外工作的李曉玉,高興的是她在外發展,不高興的是離家太遠,而且工作看起來也很辛苦,因為她的容顔跟年齡都有點不符合了,不過李曉玲希望父親不要擔心,其實大家過得都挺好,就是妹妹是寫代碼的,壓力可能也很大。

李享知覺得這些都怪妻子阻攔了他的想法,原來李享知對于三個繼女的未來早有規劃,大女兒李曉玲簡單踏實适合考公務員,留在母親身邊也好有個照應,而三女兒李曉玉細緻入微,又是省三好學生,思想覺悟高,應該考軍校,二女兒李冬冬活潑開朗可以從事教育工作。

如今大女兒和二女兒都是按照他的規劃進行的,可三女兒妻子就說軍校太苦,結果現在三女兒跑到了那麼遠,看起來似乎更苦。

培養三個繼女上了名牌大學,親生子女卻是國中畢業,父親愧疚難消

就在這時,李海英又給父親發來了一段視訊,意思也就是現在自己為人妻為人母,長大方知父母恩,從小不懂事,長大曉得事,一句話,家和萬事興,從來沒有責怪過父親,永遠愛父親,父親辛苦了。

這是兒女們第一次直面父親的心結,這也是李享知第一次當面聽到孩子們的了解,最親的家人間總是有一些說不出的心事,李水英也非常感謝李享知,而最後李享知也做了決定,等村裡防疫工作忙完了,他就會帶着妻子回家,多陪陪妻子,人老了在家就做個放風筝的人吧,但線的那頭始終是他們一生的守望。

培養三個繼女上了名牌大學,親生子女卻是國中畢業,父親愧疚難消

故事寫到這兒也就告一段落了,不得不說的是,李享知是一個讓人佩服的人,也是至今為止我看到最成功的一個繼父了,還是那句話,作為一個父親,最大的樂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夠根據自己走過的路來啟發教育子女。

其實李享知的心情也能了解,畢竟他是一個對讀書充滿希望的父親,培養了三個繼女成為了名校的研究所學生,但自己的子女卻是個國中生,李享知的内心可想而知也是喜憂參半的,他怕自己的子女會有怨言,更擔心孩子們會說他偏心,可讓他沒想到的是,孩子們也繼承了他的善良和大度。

更讓李享知夫婦欣慰的是,如今6個子女相處的也非常融洽,付出半生的精力耕耘,如今已是碩果累累,人生的後半程,皆是收獲的裡程,苦都會有,但熬過了苦,那得來的都會是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