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厭食症折磨了10年,身高1米73的她,體重卻隻有36斤!

前段時間在微網誌上看到了一個視訊,視訊中是一些得了厭食症的人,正試圖讓自己吃點東西。

他們大多一邊吃,一邊忍不住地哭。

比如僅僅咬了一小口面包,就泣不成聲……

被厭食症折磨了10年,身高1米73的她,體重卻隻有36斤!

(來源:微網誌@看我眼色行事好吧 視訊片段)

吃薯條的時候,拿薯條的手卻止不住地顫抖……

被厭食症折磨了10年,身高1米73的她,體重卻隻有36斤!

(來源:微網誌@看我眼色行事好吧 視訊片段)

咬了一口食物,卻突然崩潰到很難把它吞下去。

被厭食症折磨了10年,身高1米73的她,體重卻隻有36斤!

(來源:微網誌@看我眼色行事好吧 視訊片段)

這條視訊的評論裡,有很多人又心疼又不了解,為什麼得了厭食症的人吃飯會這麼痛苦?

今天,我們就帶大家走進厭食症患者的世界。

大部分厭食症患者并不是沒有食欲、不想吃飯,而是害怕變胖是以不敢吃飯。隻有少部分厭食症患者是因為營養不良、消化功能減弱而存在真正的“厭食”。

哪怕在别人看來,他們已經瘦得驚人,但為了讓自己變得更瘦,他們還是會無法自控地去節食、催吐、吃瀉藥、瘋狂運動。

但這并不是矯情、臭美,而是一種精神疾病,屬于進食障礙的一種。

而且厭食症是死亡率最高的精神疾病,死亡率達5.1%,比抑郁症更高[1]。

被厭食症折磨了10年,身高1米73的她,體重卻隻有36斤!

圖檔來源:站酷海洛

作為一個健康人,你是不是也很難想象,在物質富足的今天,有這麼多人等着把自己活活餓死。

對肥胖的恐懼,是厭食症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2]。

國外有研究表明,厭食症在女性群體中的患病率在0.9%~4%之間,在男性群體中的患病率在0.3%左右,女性患病率遠高于男性[3]。

先來看看這些真實的評論。

被厭食症折磨了10年,身高1米73的她,體重卻隻有36斤!

A4腰、直角肩、鎖骨養金魚、反手摸肚臍……這些在社交媒體上風靡的“身材标準”,似乎一直在傳達一個觀念——瘦=好看,胖=醜。

被厭食症折磨了10年,身高1米73的她,體重卻隻有36斤!

(來源:網絡)

社會文化對“瘦”的過分推崇,以及身邊人對自己身材的嘲諷,使得越來越多的人——特别是那些處于青春期尚不成熟的女孩——選擇用極端的方式來減肥,并患上厭食症。

還有一些人是因為職業需要,比如模特、芭蕾舞者、演員、體操運動員……他們為了保持苗條的身材長期節食,患上厭食症的人也不在少數。

被厭食症折磨了10年,身高1米73的她,體重卻隻有36斤!

圖檔來源:站酷海洛

最令人觸目驚心的例子是美國女演員Rachael Farrokh。

她被厭食症折磨了10年,身高1米73,體重最輕時隻有18公斤。不僅無法繼續工作,甚至連走路都不能進行。

“先人留下一句問候,吃了嗎,從此,人們開始為了吃而活着。而我們,用絕食來抵抗這個世界。”

某個厭食症患者聚集的角落,這段話一直放在最顯眼的位置。

家庭環境也是影響厭食症發生的重要因素之一[2]。

比如父母對孩子控制欲過強,孩子可能會用拒絕進食來表達他的反抗;又比如在僵化或破碎的家庭中,孩子也許會通過絕食的方式博得關注。

這也和個人性格有關,通常來說,厭食症患者大都具有完美主義、自我評價低、異常敏感、社交行為退縮等特點[2]。

被厭食症折磨了10年,身高1米73的她,體重卻隻有36斤!

圖檔來源:站酷海洛

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To the Bone(骨瘦如柴)》中,主人公艾倫在13歲的時候就經曆了父母離婚、母親出櫃等一系列打擊。

她敏感而頗有藝術天賦,是個小有名氣的插畫家,習慣對别人展露出漫不經心、冷漠與刻薄的形象,以此來保護自己。

被厭食症折磨了10年,身高1米73的她,體重卻隻有36斤!

(來源:《To The Bone(骨瘦如柴)》)

對生活感到厭倦與麻木的艾倫背卡路裡表、節食、瘋狂運動,讓自己越來越瘦。

她也知道瘦骨嶙峋的自己并不美,可她無法控制自己,對艾倫來說,克制進食的欲望,是她唯一可以掌控的東西。

被厭食症折磨了10年,身高1米73的她,體重卻隻有36斤!

(來源:《To The Bone(骨瘦如柴)》)

總的來說,厭食症作為一種進食障礙,病因十分複雜,受到生物、心理、社會因素的共同影響[4]。

惡心、想吐、沮喪……厭食症患者用這些詞語來表達他們吃飯時的感受。

被厭食症折磨了10年,身高1米73的她,體重卻隻有36斤!

一開始隻是刻意節食,到了後來,看見食物就會覺得惡心,在嘴裡嚼來嚼去就是咽不下去,甚至胃都在抗議食物,吃下一丁點兒東西就會覺得“飽了”。

被厭食症折磨了10年,身高1米73的她,體重卻隻有36斤!

圖檔來源:站酷海洛

一個蘋果,50大卡,一顆雞蛋,70大卡,一杯脫脂牛奶,150大卡……他們熟背卡路裡表,吃飯的時候不停計算自己又攝入了多少熱量。

在厭食症患者眼中,食物并不是誘人的美味,而是一個暗含代價的魔鬼。

吞下這些食物後,獲得的不是飽腹感,而是對體重上升的恐懼,仿佛自己又變成了那個無能為力、自卑、失控、“醜陋”的人。

首先,長時間的節食以及營養不良,會使得身體動用蛋白質作為主要能源,導緻肌肉、髒器組織迅速萎縮,出現以下一系列後果[2]:

女性月經紊亂甚至閉經,男性睾丸激素減少;

心髒受損,心率減慢、血壓降低,甚至猝死;

皮膚幹燥、頭部脫發,身體上重新長滿細而柔軟的胎發;

長期節食還會影響消化系統的功能,導緻胃縮小、胃蠕動減慢、胃排空延遲,是以厭食症患者經常會有腹脹、便秘的感覺。

被厭食症折磨了10年,身高1米73的她,體重卻隻有36斤!

圖檔來源:站酷海洛

如果在這個過程中還伴有催吐行為,那麼常常會有反酸、反胃的情況,甚至引起食管出血及反流性食管炎,增加得食管癌的風險。

營養不良還會導緻大腦出現萎縮,導緻厭食症患者反應遲鈍、精神萎靡,注意力及記憶力下降。

随着病情的加重,還會出現抑郁、焦慮、強迫性思維,嚴重者甚至會自殺。

如果你或者你身邊的人有厭食傾向,一定要及時發現,并且及時就醫。

說了這麼多,那我們要如何及時發現自己或身邊人的厭食症傾向?

我們可以從生理、心理、行為三個方面,看看有沒有以下這些典型并且容易發覺的症狀[2,6]。

生理異常

01

■體重明顯下降、極度消瘦;

■胃痛、胃脹,脫發,皮膚幹燥,怕冷;

■女性月經不調甚至停經,男性喪失性能力。

心理異常

02

■抑郁、焦慮、易怒、失眠;

■注意範圍變窄,社交能力減弱。

行為異常

03

■限制或拒絕進食;

■催吐、吃瀉藥、過量運動;

■反複稱重,在鏡子中檢查自己的身材。

一旦發現自己或身邊的親人朋友有這些症狀,一定要去醫院進行專業的診斷與治療。

厭食症患者通常都會有強烈的病恥感,不敢尋求幫助,或者不知道自己得病了。

被厭食症折磨了10年,身高1米73的她,體重卻隻有36斤!

圖檔來源:站酷海洛

但我們需要知道,厭食症不是矯情,也不是單純的不想吃飯,它是一種疾病,而且是死亡率最高的一種精神疾病。

遺憾的是,由于厭食症的病因極為複雜,目前暫時還沒有有效的醫學手段能夠預防厭食症,也沒有專門的藥物能夠治愈它[6]。

醫生們通常會聯合營養師,先對厭食症患者進行營養治療,以便恢複正常的體重及飲食模式。

在這個過程中,針對便秘、閉經、肝功能異常等軀體并發症,進行對症治療。

被厭食症折磨了10年,身高1米73的她,體重卻隻有36斤!

圖檔來源:站酷海洛

等厭食症患者身體狀況較為穩定的時候,如果抑郁、焦慮等症狀仍然比較明顯,醫生則會考慮使用精神科藥物[7]。

在整個治療過程中,同時也要采用心理治療手段,讓他們轉變對體重的錯誤認知。

除了醫療手段之外,我們更想說的是,厭食症的預防與治療,與每一個人都有關。

在2008年,法國國民議會通過了一項法案,禁止人們公開宣揚以瘦為美的觀念;以色列也曾在2012年立法,禁止體重低于正常标準的模特出現在廣告中。

被厭食症折磨了10年,身高1米73的她,體重卻隻有36斤!

(被禁播的廣告,圖檔來源:網絡)

可能是一句“我覺得豐滿點也很好看”,可能是對不論胖瘦都報以同樣的善意,也可能是對那些容易引發外貌焦慮的内容說“不”,這樣,也許餓着肚子不敢吃飯的人會少一點,在水流聲中流淚催吐的人會少一點,在黑暗中厭棄自己的人會少一點……

不要讓體重,成為這個時代的裹腳文化。

「在看」或「轉發」讓更多人認識并了解厭食症

審稿專家:宋崇升| 北京回龍觀醫院精神科副主任醫師

參考文獻

[1]Arcelus J, Mitchell AJ, Wales J, Nielsen S. Mortality Rates in Patients With Anorexia Nervosa and Other Eating Disorders: A Meta-analysis of 36 Studies. Arch Gen Psychiatry. 2011;68(7):724–731.

[2]張大榮.進食障礙咨詢與治療[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11.36-39.

[3]Watson, H.J., Yilmaz, Z., Thornton, L.M. et al.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identifies eight risk loci and implicates metabo-psychiatric origins for anorexia nervosa. Nat Genet 51, 1207–1214 (2019).

[4]蒲佳佳, Todd Jackson. 神經性厭食症的生物-心理-社會模型[J]. 心理科學進展, 2016, 24(012):1873-1881.

[5]陳珏.進食障礙[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

[6]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anorexia-nervosa/symptoms-causes/syc-20353591

[7]孔慶梅. 中國進食障礙防治指南解讀[J]. 中華精神科雜志, 2018, 51(6):355.

*本文内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将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微信搜尋并關注公衆号“騰訊醫典她知”,擷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