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暑假沉迷手機,一位媽媽定的18條手機使用家規,值得所有家長借鑒!

暑假期間,不免有很多同學又陷入到手機漩渦中無法自拔,這個時候家長使盡渾身解數好像也沒起什麼作用…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一位媽媽,在兒子13歲生日那天,給孩子買了一部手機的同時,寫給兒子的一封信,在信中定下了18條使用手機的規定,值得所有家長思考!

仔細看一下這18條家規,發現很多道理并不僅僅适用于孩子使用手機,其中反映出來的一些教育理念,其實更值得我們學習。

親愛的兒子:

現在你已經驕傲地成為一部智能手機的擁有者了。

太棒了!你是一個優秀的、有責任心的13歲男孩,理應得到這份禮物。不過在接受這份禮物的同時,你還得遵守一些規章制度。

請把下面的使用合約從頭至尾讀一遍。我希望你能明白,我的職責是把你培養成一個全面發展、身心健康、對社會有益的年輕人,進而能夠适應新技術且不被其左右。

如果你沒能遵守下列約定,我将終止你對這部手機的所有權。

01

第一條:這是我的手機,我花錢買的。但我願意借給你使用,你是不是應該對我心懷感激?

解讀:這是财産權問題。

在西方國家,父母的财産是父母的,和孩子無關,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理念。

父母給孩子買了生活用品,财産權仍然屬于父母,孩子應該感恩。

這跟我們的孩子向父母索取天經地義,不給就躺在地上打滾,父母如果做不到,還覺得對不起孩子,真的有着天壤之别。

02

第二條:我要永遠知道手機密碼。

解讀:這是知情權問題。

不僅僅是由于父母擁有手機的所有權,是以父母才有權知道手機的密碼。

更重要的是,13歲的孩子屬于未成年人,作為家長應該享有孩子秘密的知情權。

手機作為孩子的社交工具,裡面隐藏有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資訊,家長有權知道,此時隐私權應該小于知情權。

03

第三條:如果電話響了,就接。它隻是一個電話。學會用正确的态度講電話。如果螢幕上顯示“媽媽”和“爸爸”的來電——永遠不能忽視不接。

解讀:這是禮貌的問題。

手機可以和人交流,當然會涉及社交禮儀。我們的孩子需要注意的,恐怕不隻是接電話這一點吧。

具體到父母身上,孩子一定要及時回應父母的關心。

04

第四條:每天晚上7:30(周末9:00)準時把手機交給父母。它會在晚上被關閉,并在早上7:30再次開啟。仔細聆聽并尊重其他家庭,因為我們也希望能得到同樣的尊重。

解讀:要尊重别人。

在别人的休息時間,盡量不打擾對方。這個,我們很多大人也應該學學啊!

05

第五條:手機不能帶去學校,同時這也是現在的學校要求。和你那些手機短信裡的朋友好好當面交談吧。這是一種基本的生活技能。學校早放,郊遊和課外活動的情況,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解讀:不能讓手機影響學習。另外,語言比文字更容易交流,溝通效果更好。

06

第六條:如果它落入馬桶,摔破在地上,或消失在稀薄的空氣中,你将負責更換或修理。請通過修剪草坪,幫人看娃,私存一些生日收到的錢來解決維修費用。手機總會有要修理的一天,你應該有所準備。

解讀:這涉及到财産權、責任意識、勞動擷取報酬的問題。

我們從小就知道損壞公物要賠償,其實,損壞家裡的東西也要賠償。孩子造成了财務損失,要通過自己勞動掙錢補償。

比如裡根總統小時候由于違規燃放炮竹被警察罰款,就是父母借給了他罰金,11歲的他打了半年工才還清了父親的錢。

這跟我們“兒子犯錯老子承擔,懲罰兒子老子掏錢”相比,顯然更有教育意義。

07

第七條:不要使用手機來欺騙或愚弄别人。不涉及傷害他人交談。不熟悉的人可以先做朋友,不要輕易的掏心掏肺。

解讀:做人要誠實善良。

08

第八條:如果你不願意當面說的話,同樣不要通過短消息、電子郵件或者打電話說。

解讀:直接溝通是最好的解決問題方式,要勇敢面對,不要回避。

09

第九條:如果你不能把這話當着對方的父母大聲說出來,也不要通過短消息,電子郵件或者打電話說。

解讀:父母才是最親近的人。有問題先自己反思,然後和父母溝通,沒有什麼事情是朋友可以知道而父母不可以知道的。

10

第十條:不看色情資訊。搜尋閱讀你會公開與我分享的網絡資訊。如果你有任何問題,問别人——最好是我或者你爸。

解讀:未成年人不涉黃,這在任何國家都是底線。

11

第十一條:在公衆場合:關機,至少靜音。特别是在餐廳、電影院,或與人講話時。你是不是一個粗魯的人,不能讓 iPhone 改變這一點。

解讀:這是公衆場合的禮儀問題。

在公衆場所不能影響别人,這是基本的禮儀和修養,手機的使用隻是一個側面。

想想,我們每次開會前,上司總要說一聲,關閉手機或靜音。

其實,這本是我們從擁有第一部手機就知道的基本使用準則,這本是沒有手機我們也應該具備的修養啊!

12

第十二條:不要發送或接收你的私處或其他任何人的隐私部位的照片。别笑。盡管你覺得自己夠聰明,但總有一天,你會受到誘惑。這是危險的,可能會毀了你十幾歲、大學和成年以後的生活。這始終是一個壞主意。無邊無際的網絡空間比你更強大。是以,覆水難收——包括一個壞名聲。

解讀:告訴孩子黃毒的危害,和第十條有相同之處。

13

第十三條:不要拍攝數不勝數的照片和錄像。你沒有必要用手機記錄的一切。全身心的去感受生活,這些影像将被儲存在你永恒的記憶裡。

解讀:不要成為手機的奴隸。

我們總以為拍下來的風景就是擁有,總以為收藏了文章就等于自己閱讀,其實不然。

14

第十四條:偶爾把手機留在家裡,然後放心的出門去。它不是活的也不是你的延伸,沒有手機你也會過的很好。

解讀:不要被手機綁架。

15

第十五條:盡量下載下傳一些新鮮的或者經典的音樂,不要和你的同齡人一樣都聽相同的歌曲。你們這一代人對音樂的接觸要比人類曆史上任何一代都友善,是以媽媽希望你能夠利用這個機會來拓寬自己的視野。

解讀:不能從衆随大流,要有自己獨特和超前的地方。

這似乎不僅僅是在說手機。

16

第十六條:用手機時不時玩點文字遊戲、拼圖或腦筋急轉彎遊戲。

解讀:寓教于樂。

娛樂是人的天性,手機具有娛樂功能,在娛樂的同時,能夠對智力有幫助,可以兩全其美。

這樣的理念,同樣可以用到其他方面。

17

第十七條:用你的雙眼看世界。觀察你周圍的世界所發生的事情:瞭望窗外的景色、傾聽鳥兒的叫聲、散散步、跟人聊聊天、發發呆,而不用上谷歌搜尋(國内就是百度了)。

解讀:不要當低頭族。

除了手機充耳不聞,眼睛無視,這真是病。

18

第十八條:你一定也會有不能善用手機的時候。我會把手機收回。然後,讓我們坐下來談一談我們遇到的問題。讓我們一起重新開始,我将永遠站在你這邊,一同從經驗中學習、改進。我們是一條船上的人。

解讀:契約意識和家庭意識。

有人說,西方人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具有契約意識。

但醜話說到前面,确實能為有事了如何處理省去很多麻煩。

同時,西方人同樣注重家庭,一家人在一起,我們共同成長,中外皆同。

寫在最後 :

顯然,這封信不僅是一個母親限制孩子使用手機的寶典,更反映出一位母親完整的教育理念。其實仔細看看,這位母親從做人到做事的那些要求,簡直就是一部“中國小生守則”!

隻不過,她是以手機為載體,把那些抽象的名詞更具體化了而已。

家長們認真研究一下這18條手機使用家規,也許能夠悟出更多……

(來源:班主任家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