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許芸
編輯 | 蛋總
出品 | 子彈财觀
特斯拉的擴張步伐又有了新動向。
5月4日,有外媒報道稱,特斯拉計劃在目前的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附近建設一個新工廠,用于生産Model 3和Model Y,預計可增加45萬輛汽車的年産能,成為特斯拉在全球“最大的汽車出口中心”。
很快,“特斯拉即将在上海建設第二工廠”即被送上微網誌熱搜。
不過,5月5日,亦有媒體報道稱,從特斯拉内部相關人士處獲得的準确消息是“是擴産,非第二工廠”。
但不管是擴産還是建設第二工廠,都意味着特斯拉的産能将迎來進一步提升。更何況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曾給2022年的特斯拉傳遞量立下了“同比增長50%、甚至有可能實作60%增長”的目标。
馬斯克外露的野心無疑也刺激了特斯拉股價上漲,在擴産消息流出後,截至美東時間5月4日收盤,特斯拉股價上漲4.77%,報收于952.62美元,總市值9869億美元。
然而,對于躊躇滿志的馬斯克和他的特斯拉,外界的擔憂也從未停止。
1、新能源汽車的大赢家
在汽車産業邁向新能源時代的當下,特斯拉無疑已是當下全球最受關注的新能源車企,而它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也成了最大赢家,憑借特斯拉成功登頂世界首富。
據福布斯中國資料,2021年,馬斯克的财富增加了680億美元。在4月5日福布斯釋出的《2022全球億萬富豪榜》上,根據截止2022年3月11日股價計算,馬斯克以2190億美元的身家超越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身家1710億美元 ),成為全球首富。
在2022年第一季度3個月的時間裡,特斯拉也賺取了巨額利潤。
特斯拉财報顯示,第一季度,其總營收為187.56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03.89億美元增長81%,其中,汽車業務收入達到168.6億美元,同比增長87%。特斯拉一季度淨利潤則達到33.18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4.38億美元暴漲657.53%。
這份業績超出外界預期,此前,華爾街預計特斯拉的營收、利潤分别為180億美元、26億美元左右。
對于汽車銷售收入的增長,特斯拉将其歸功于汽車傳遞量增加和單車價格的上漲。
在财報中,特斯拉指出,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三個月中,Model 3和Model Y的現金傳遞增加了111915筆,Model S和Model X的現金傳遞同比增加了10305筆。
今年以來,随着新能源汽車産業上遊原材料漲價,特斯拉、比亞迪、小鵬、蔚來和威馬等衆多新能源汽車品牌掀起漲價潮,提價區間在數千元至數萬元不等。
在今年3月10日-17日8天時間裡,特斯拉堪稱瘋狂地進行了3次提價,上調部分國産Model 3、Model Y車型售價,漲價區間在1萬至3萬元不等。其中,僅Model Y高性能版一款車型在幾天時間裡即漲價3萬元。
特斯拉官網顯示,截止5月5日,Model Y高性能版的售價為41.79萬元。
圖 / 特斯拉官方
同時,特斯拉在美國同樣上調了産品售價,漲價區間從2千到1.25萬美元不等。
這與2020年迫切想要搶占市場的特斯拉舉措大相徑庭:2020年,特斯拉多次下調産品售價,1月,特斯拉将中國制造的Model 3基礎車價從35.6萬元下調至32.4萬元,補貼後售價為29.9萬元。5月,在新能源汽車30萬元補貼門檻公布後,特斯拉将Model 3标準續航更新版的起售價調整到了29.18萬元,補貼後售價低至27.16萬元……
這背後折射的,是整個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的提升。
相關資料顯示,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年銷量為675萬輛,同比增長108%。其中,中國新能源汽車産銷同比增長均超過160%,銷量達352萬輛。
2021年全年,特斯拉傳遞量達到93.62萬輛,同比增長87.4%。今年1-3月,特斯拉傳遞量為310048輛,約為2021年全年傳遞量的三分之一,同比增長達69%。
這份可稱亮眼的财報釋出當日(4月21日),特斯拉盤中股價一度上漲12%,雖收盤時漲幅因大盤下跌收窄至3.23%,股價仍報收于1008.78美元/股。
2、汽車不再賺辛苦錢?
在特斯拉這份亮眼的一季度财報背後,折射的不僅是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的變遷,更進一步地,讓人看到了汽車走進新能源時代後新的可能性:不再賺辛苦錢。
2022年第一季度,特斯拉汽車業務的毛利率達到了32.9%,而上年同期,這一資料為26.5%。這樣的毛利率如果放在農夫山泉、貴州茅台這樣的消費品公司身上,可能稱得上“極差”。但放在汽車産業,這樣的毛利率已可登頂,外界甚至用“創紀錄”來形容。
圖 / 攝圖網,基于VRF協定
「子彈财觀」根據東方财富Choice資料統計,目前,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整車企業約有29家,鑒于多數車企尚未釋出2022年第一季度财報,是以僅對比了2020年、2021年的财務資料,而這些車企的毛利率均難以與特斯拉比拼。
29家上市整車企業中,包括上汽集團、廣汽集團在内的9家車企,毛利率均低于10%,曾經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春風得意的北汽藍谷,毛利率更是低至0.81%。
包括比亞迪、“汽車自主三強”吉利、長城和長安,以及造車新勢力蔚來、小鵬在内的17家車企,毛利率保持在10%-20%之間。
其中,走高端路線、被不斷拿來與特斯拉對标的蔚來,毛利率雖然在17家車企中居首,達到18.88%,但與特斯拉仍相距較遠。連特斯拉的最大對手比亞迪,毛利率也隻有13.02%,創下2013年以來的新低,單看其汽車業務的毛利率,也隻有17.39%,同比下降7.81%。
毛利率超過21%的隻有北京汽車、理想汽車兩家,分别為21.4%、21.33%。
而放眼國際,特斯拉這樣的毛利率,也将一衆豪車品牌甩到了身後。2021年,奔馳、寶馬和奧迪的全年毛利率分别為12.7%、17.6%和10.7%。
“特斯拉遠高于汽車行業其它公司的毛利率,一方面與它較高的品牌定位有關,主銷車型相對售價比較高;另一方面,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特斯拉手握大量訂單,在與上遊企業比如動力電池企業談合作時,擁有更大話語權,這也有助于其成本的降低。另外,上海超級工廠的産能提升,也近一步降低了特斯拉的成本。”一位就職于國内某造車新勢力企業人士對「子彈财觀」表示。
而特斯拉在财報中亦直言,毛利率增長的主要原因是随着上海工廠的産能增加,Model Y的銷售和生産結構發生了有利的變化。“盡管原材料、商品、物流和提速成本上升,但由于中國的本地化采購和制造,Model 3和Model Y的機關平均成本有所下降。”
據悉,2021年,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傳遞量同比增長高達235%,達到48.41萬輛,在特斯拉全年傳遞量93.62萬輛中占比達到51.7%。在特斯拉發力歐洲市場之時,上海超級工廠更是發揮巨大作用,超過16萬輛車從上海工廠傳遞至歐洲等海外市場。
是以,也不難了解在特斯拉上海工廠将擴産的消息出現後,特斯拉股價的大漲。
前述造車新勢力人士進一步指出,造車新勢力毛利率普遍高于傳統車企,一個原因還在于造車新勢力有更多賺錢管道,比如售賣新能源積分的收入、軟體服務收入等。
3、車企圍攻特斯拉
但目前看似高歌猛進的特斯拉,卻未嘗沒有隐憂。
最大的憂慮仍然來自于産能。早年間,特斯拉就曾因動力電池産能不足等原因深陷“産能地獄”。如今,雖然特斯拉的産能已得到極大提升,但可以說,産能受限仍然是特斯拉的困擾所在。
随着3月22日特斯拉的柏林超級工廠開工儀式的舉辦,特斯拉繼内華達州、紐約和上海之後,在全球擁有了第4家超級工廠。
據悉,特斯拉柏林超級工廠年産量将達到50萬輛,主要生産車型為Model 3和Model Y。至此,特斯拉在北美、中國、歐洲三大全球車市都建立了自己的生産基地。
隻有全球産能穩定了,高銷量、高收入、高毛利率才有保障。但當下,特斯拉柏林工廠的産能可以說尚且處于起步階段。
而在疫情反複的當下,汽車供應鍊發展受阻,新能源汽車需求劇增傳達到上遊帶來的晶片短缺、原材料漲價的問題仍未解決,在此背景下,包括特斯拉、蔚來在内的車企都曾遭遇停産危機。
4月14日,小鵬汽車CEO何小鵬在其社交平台發文指出,“如果上海和周邊的供應鍊企業還無法找到動态複工複産的方式,五月份可能中國所有的整車廠都要停工停産了。”
圖 / 攝圖網,基于VRF協定
從3月28日到4月19日,特斯拉上海工廠更是經曆了自建成投産以來最長的一次停産——22天。而從财報計算時間來看,停産帶來的影響将主要集中在第二季度。
但馬斯克顯然并不打算放慢擴張的腳步,其曾在電話會議上指出,2022年特斯拉汽車傳遞量将比2021年增長50%,甚至有可能實作60%的增長。即便按50%增長率計算,特斯拉2022年汽車傳遞量也将超過140萬輛。
随着産能的擴張,成本投入也必将随之提升。但在目前,新能源汽車原材料價格仍未見明顯回落。
以磷酸鐵锂和三元電池的核心原材料——碳酸锂和氫氧化锂的售價為例。
據上海有色金屬網等市場資料,2021年初純度為99.5%的電池級碳酸锂均價為5.3萬元/噸,年末為27萬元/噸,到今年4月12日,已上漲到了49.8萬元/噸,期間漲幅高達839.62%,截止5月5日,均價為46.15萬元/噸。
純度為56.5%的電池級氫氧化锂(微粉型)2021年初均價為5.5萬元/噸,到今年4月12日已漲到49.95萬元/噸,期間漲幅高達808.18%,截止5月5日,均價為47.7萬元/噸。
若上遊原材料短期内供需仍難以實作平衡,即便如特斯拉這樣的新能源汽車巨頭,也終将面臨壓力。
更大的危機還在于:特斯拉的對手越來越多了,而老對手也在卯足了勁狂奔。
4月3日晚,特斯拉的最大對手比亞迪正式宣布停止燃油汽車整車生産,展露出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野心。
如今,除了比亞迪、造車新勢力等玩家在分流市場,傳統車企不管是BBA、大衆、豐田等國際車企還是上汽、吉利、長城等中國車企,都在加速電動化轉型,下場進入新能源車市拼殺。
相關資料顯示,2021年,保時捷Taycan在中國市場傳遞量達到了7315輛,全球銷量41296輛,是2020年的兩倍多,甚至超越了經典的保時捷 911。要知道,保時捷Taycan售價不菲,入門級88萬元起,頂配180多萬元,平均售價百萬元級别。
另據大衆中國公布的資料,2021年大衆ID系列在華累計銷量為70625輛。此外,2021年,寶馬集團純電動汽車銷量超過10萬輛,同比增長133%。
事實上,競争對手增加帶來的分流效應,在這幾年特斯拉的市占率上已有所展現。2019年、2020年,特斯拉全球市占率分别為17%、16%。2021年,特斯拉全球電動車市占率雖仍居第一位,但市場佔有率已降至14.4%。
而目前的特斯拉,仍然沒有“第二條腿”來支撐公司前行。比如,特斯拉早在2015年即已顯山露水、2019年更是大動作頻發的自研自産動力電池方面,現在仍然更傾向于停留在“故事”層面。
當下,汽車産業正從燃油車時代大步邁向新能源時代,這是特斯拉們的機會,但大勢之下,屬于特斯拉等造車新勢力的發展視窗期也正在縮短,當下的好成績,還不足以讓特斯拉高枕無憂。
*文中題圖來自:視覺中國,基于RF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