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分享
“勞動創造幸福,實幹成就偉業。”崇尚勞動、熱愛勞動、辛勤勞動、誠實勞動的勞動精神,豐富了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内涵,也是中國共産黨人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不惰者,衆善之師也。”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禮贊勞動創造,讴歌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來源:中國文化報
最美女教師—張麗莉( 雕塑)
165×155×115厘米 周思旻
中國美術館藏
醫生(油畫)
120×110厘米 1987年 靳尚誼
中國美術館藏
勞動模範遊園大會(國畫)
49.5×74.8厘米 1952年 李可染
中國美術館藏
對于不同時代的藝術家而言,表現平凡普通的勞動者、刻畫先進的勞模形象、描繪火熱的勞動場景都成為他們自然而然的主題選擇。從勞動模範形象到時代領跑者的先進典型,從傳統的農民、礦工、鋼鐵勞工等形象,到醫生、教師、文化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形象,再到快遞小哥、奔波在城市中的年輕一族等,從以雄安新城為代表的新城建設場地到鄉村振興中取得喜悅成果的農村新貌,從邊疆漁港到廣袤草原,不同畫種、不同流派、不同語言、不同切入點表現的勞動主題創作,無論是對人物細節和動态的捕捉,還是對宏大場景的壯闊描摹,抑或對勞動成果的喜悅之情,都通過藝術家的畫筆成為瞬間的永恒,并共同構成一幅充滿力量和希望的時代畫卷。
春耕忙(油畫)
101×136厘米 1965年 胡善馀
中國美術館藏
西沙之晨(油畫)
107×182厘米 何岸
中國美術館藏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的美術創作也進入了轉型時期。讓藝術走進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貼近社會主義建設的各個方面展開創作,成了新中國文藝的基本任務。畫家們紛紛以“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鼈”的氣概,進工廠、走農村,悉心體會生活,筆耕不辍,以不俗的筆墨描繪社會主義生産建設中取得的新成就、新面貌。美術史論家陳履生認為,國畫的時代之變,正是通過建設主題率先開啟了人們對于國畫的新知,而這種創作方法以及創作模式在經過曆史的發展後,形成了新中國美術的傳統,一直影響着此後的創作,比如“新山水畫”的出現,就成為中國畫的改造取得突破性進展的重要标志。
這一時期,方增先的《粒粒皆辛苦》,傅抱石、宋文治、魏紫熙等的《光榮參加農業生産》,謝之光的《春耕圖》,錢松喦的《積肥大軍戰太湖》,方濟衆的《鐵路工地》,安正中的《歌滿果園》,石魯的《山區修梯田》,林風眠的《軋鋼》,朱梅邨、姜大中、陸一飛的《準備出發》,程十發的《給生活打扮的人們》,朱文侯的《勞動創造一切》,鄭慕康的《勞動圖》,應野平的《豐收圖》等,都從不同的角度展現了新中國普通勞動者的主體形象,畫面洋溢着不同崗位勞動者建設祖國、勤奮工作、努力創造的火熱氛圍。
孟泰肖像(版畫)
42.6×26.3厘米 1954年 路坦
中國美術館藏
新中國工業版畫承續了新興木刻精神,不論是表現工業建設場景,還是表現火熱的工業生活,或者是表現勞動大衆,都充滿奮發進取的精神偉力,镌刻愛國主義精神,進而陶冶大衆。20世紀五六十年代,趙延年的《我們要與時間賽跑》、沈柔堅的《隻争朝夕》、張在元的《縱橫千裡》,還有陶儒生、黃丕谟、殷福林合作的《冒雨焊接》、豐中鐵的《電力先行》等,無不在勞動生産場景中投射出那個火紅年代中國勞工的氣概。孟泰是大陸鋼鐵戰線著名的英雄,是新中國成立初期傑出的勞動模範。從20世紀50年代起,孟泰一直是中國美術界創作的典型。1954年,路坦創作了一組石版畫《孟泰像》,這組作品因為對人物的了解而十分傳神,成為路坦的成名作。此後的主題性美術創作中,其他美術家對這一形象也多有表現。
春風吹來的時候(油畫)
146×185厘米 王岩
中國美術館藏
新的空間(雕塑)
133.5×92.5×29厘米 1984年 唐大禧
中國美術館藏
摘火把果的姑娘(國畫)
90×75厘米 1982年 蔣采蘋
中國美術館藏
改革開放後,随着思想觀念的解放,一大批有代表性的、反映普通勞動者的人物畫作品進一步湧現,它們不僅具有強大的感染力,也對當代的人物畫發展産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一時期湧現出王大同的油畫《雨過天晴》,王迎春、楊力舟的中國畫《黃河在咆哮》,朱乃正的油畫《金色的季節》,羅中立的油畫《父親》,廣廷渤的油畫《鋼水·汗水》,馬常利的油畫《草原上》,張得蒂的雕塑《日日夜夜》,詹建俊的油畫《潮》等衆多表現勞動者的優秀之作。
《黃河在咆哮》以俯視的視角,用大寫意手法潑灑墨色,運用闊筆塑造形體,再潑色渲染,展現一艘船由左向右行駛于正在咆哮的黃河水之上,以及船上13位船工合力搖槳的雄姿,刻畫出船工團結的力量,洋溢着一種堅強不屈的戰鬥精神和一往無前的宏偉氣勢。
鋼水·汗水(油畫)
260×168厘米 1981年 廣廷渤
中國美術館藏
《鋼水·汗水》創作于1981年,表現的是一個煉鋼勞工大汗淋漓的公歇時刻,被認為“實作了現實主義創作理念與超級寫實主義表現手法的成功嫁接”。廣廷渤在談到這幅作品的創作時說:“我不是詩人,沒有更多的聯想,我隻是感到那優質的鋼水就是用這汗水換來的。”1979年,他多次去鋼廠體驗生活,和勞工同吃住,記錄下煉鋼勞工每一個工作細節,畫了100多張速寫稿、50多張素描稿以及20多張勞工寫生頭像及半身、全身像和工廠環境油畫、丙烯畫稿。他被勞工爐前緊張勞動的場面所感動而創作了這幅作品。
潮(油畫)
177×196厘米 1984年 詹建俊
中國美術館藏
詹建俊的油畫《潮》被譽為“20世紀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的縮影”。畫面中,一位年輕勞動者自信地挺立在綠潮湧動的田野上,胳膊下撐着一支鐵鍬,随風飄起的大衣弧線輪廓與身後綠潮漩渦造型相呼應。油畫筆觸借鑒中國畫筆法,奔放潇灑、熱烈飽滿,洋溢着寫意的激情,富有強烈的視覺張力。挺拔的站姿、矗立的鐵鍁、飛動的外衣、舞動的綠潮,與年輕人的内心世界建構起意象的表達。
建設者們——新興木刻精神不死(版畫)
121.8×183.2厘米 2006年 代大權
中國美術館藏
中國走上了奮進新時代、積極築夢的新征程。新時代需要藝術家用新的智慧和以獨特的視角、新穎的手法、優美的語言來刻畫和表現與時代有關聯的勞動者形象,發現勞動和勞動者之美,從内心深處表達對于勞動者的崇敬之情,這是時代賦予美術工作者的責任和使命。
“時代領跑者”人物群像(油畫)
200×800厘米 2015年 何紅舟 封治國 尹骅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時代領跑者”人物群像(國畫)
200×800厘米 2015年 吳憲生 韓京雷 李鵬 吳冠華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時代的領跑者》美術組畫以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诠釋出新中國成立以來,不同時期人民群衆耳熟能詳的60位全國勞模的精神氣質與人格風範,以及他們所代表的時代精神的變遷。此外,以“最美中國人”為主題的美術創作項目,以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宣部釋出的“時代楷模”“重大典型”等為藍本,邀請全國一批美術家創作了21幅油畫和中國畫。這些都是近年來最為集中創作勞模形象的美術工程。
兄弟(水粉畫)
150×150厘米 2009年 陸慶龍
中國美術館藏
孔繁森(雕塑)
204×87×69厘米 2008年 吳為山
中國美術館藏
創造經典,是美術家的藝術追求和時代使命,勞動者成為他們積極表現的主題。如在表現優秀共産黨員、時代先鋒、“最美奮鬥者”孔繁森的美術作品中,吳為山的雕塑飽含力度、充滿厚度、别具特色。他以獨有的寫意雕塑手法刻畫的孔繁森全身像,其頭部做具體深入表現,頭戴藏族寬邊氈帽,臉上洋溢着堅毅樂觀的神情。第十一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水彩、粉畫金獎作品陸慶龍的《兄弟》,第十三屆全國美展中的中國畫金獎作品李玉旺的《使命》、版畫金獎作品曹丹的《陽光下的大橋澆築工》、雕塑金獎作品焦興濤的《烈焰青春》等也都是表現勞動者的力作,而且關注的都是從事普通而又艱苦、危險工作的勞動者,如消防員、建築勞工等。
快遞!快遞!(雕塑)
柳青 268×300×260厘米 2019年
中國美術館藏
時代節奏(國畫)
193×400厘米 2019年 王巍
中國美術館藏
共享單車(國畫)
255×477厘米 2019年 馬鑫
中國美術館藏
唱響明天——打造千年雄安(油畫)
230×360厘米 馬佳偉 2019年
中國美術館藏
中國制造走向世界——C919大飛機(國畫)
203×506厘米 2019年 範春曉
中國美術館藏
助夢(國畫) 54×280厘米 2019年
張見 齊鳴 李玉旺 李朋幫 李丹 管海龍
中國美術館藏
随着社會、經濟、科技的發展,新時代出現了新的勞動内容。柳青的雕塑《快遞!快遞!》和王巍的國畫《時代節奏》都将視線投向了忙碌辛勞、用雙腳的速度維系着整個社會電子商務效率的快遞員。馬鑫的國畫《共享單車》中,近處的車流人潮和遠處密密排列的共享單車都顯示出年輕人在都市工作生活的快節奏。劉偉佳的油畫《穿越江河湖海——中國奇迹工程南水北調》、馬佳偉的油畫《唱響明天——打造千年雄安》、範春曉的《中國制造走向世界——C919大飛機》等都關注了偉大時代工程中的像螺絲釘一樣的建設者。正是這些普普通通又兢兢業業的勞動者,推動着時代車輪滾滾向前,他們不僅是畫作的主角,也是時代的主角。
的确,勞動者是時代的主角,也必然是藝術表達和歌頌的美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