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在圖書館。溫燕霞/攝
2021年4月24日,廣東佛山“易本書“市集。邱裕光/攝
晚上10:20,“叮咚”一聲,廣東省佛山市民鄭蕊暢收到了一條手機通知,這是她收到的第一條借書訂單。她既不是圖書館的圖書管理者,也不是書店店主,隻是一個普通的上班族,有兩個愛看書的孩子。
這樣的“叮咚”聲,可能在佛山很多市民的手機上響起。2021年4月,佛山市圖書館的家藏圖書共享計劃“易本書”上線試運作小程式。“易本書”(英文名稱EX-BOOK!)是一本書,更是交換書。市民可以上傳家中閑置的圖書供人借閱,也可以借閱别人上傳的藏書。這是國内首個實作家藏圖書、公共圖書館館藏全社會流通的公益性、綜合性資源共享平台。
2021年8月24日,鄭蕊暢很清晰地記得這個日子,她去佛山市圖書館借書,無意中發現“易本書”的推介資料,“一下子讓我想起曾在大學圖書館當管理者的美好時光”。第二天她就注冊了平台賬戶,上傳了藏書。神奇的是,當天晚上,她就被“叮咚”告之,收到了訂單。她與來借書的姑娘一見如故,還主動推薦了兩本書給她,約定地鐵站“面對面”借書。
鄭蕊暢把家中的320冊藏書上傳了239冊,目前已經借出去過94冊(次)。為了讓藏書更有效地流動起來,她将平台上生成的“藏家海報”發在個人朋友圈,吸引了很多朋友躍躍欲試。“一位居住在大良的範小姐,由于我們倆的小孩年齡相仿,我針對她的親子閱讀需求,向她推薦過好幾本優秀的繪本。而她看到優秀的繪本,也常常第一時間跟我分享。”
“易本書”是如何誕生的呢?事實上,與“易本書”密切相關的,是佛山市圖書館啟動于2018年的“鄰裡圖書館”。
2016年,原文化部等5部門印發《關于推進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的指導意見》,在全國範圍内推行總分館制建設。這是建構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任務,對于有效整合公共文化資源、提高公共文化服務效能、促進優質資源向基層傾斜和延伸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佛山市圖書館已經形成了由普通成員館、智能圖書館、汽車圖書館、數字圖書館、電視圖書館構成的立體、多元的公共文化服務網絡。2021年,佛山集中開展公共文化設施“效能革命”專項行動,着力解決設施使用率不高、設施存在感不強、公衆參與度不足等突出問題。而在這場“效能革命”中,比分館更“下沉”、更提高資源配置及使用率的方式,是佛圖創新嘗試的“鄰裡圖書館”和“易本書”。
這兩個密切相關的項目,都是為了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後一公裡”,為群衆提供就近就便的公共閱讀服務。前者把圖書館的“分館”開進了普通市民家中,後者則進一步讓市民家中的藏書成為圖書館的“館藏”。
佛山市圖書館館長黃百川介紹,每個鄰裡圖書館可在市館享受總借閱200本書、期限為365天的權限,以及市館提供的微信點單式圖書配送、專業教育訓練等服務;同時需要承擔任期最少為1年、服務不少于10個家庭、組織不少于3場閱讀分享活動、每年轉借圖書不少于30冊次等義務。
佛山市圖書館業務管理部主任陳豔介紹,随着鄰裡圖書館漸成氣候,一些鄰裡圖書館已經逐漸形成獨具特色的品牌活動,比如,永無島鄰裡圖書館的“雲朵姐姐故事會”、小橘燈下鄰裡圖書館“童讀書繪”、好友營鄰裡圖書館“快樂的海洋環遊”……社會家庭從公共文化服務的享受者轉變為參與者、提供者和創造者。
2019年9月,一個鄰裡圖書館的微信群中,有書友問,“請問怎麼将自家的圖書盤活,像圖書館的書一樣可以掃碼外借”,這個新的問題引發了書友們的共鳴,也引起了佛山市圖書館的思考:如何激活家庭藏書,讓其成為社會共享資源?
“家庭藏書成為閱讀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孩子的閱讀素養與家庭藏書量正相關。但同時,家庭藏書量也面臨着不均衡的問題,家庭藏書是一個龐大的未開發資源。”黃百川說,以廣東為例,2019年獲評“書香家庭”的大多數家庭藏書在3000冊以上,最多達4.5萬冊;2021年佛山家庭平均藏書為172.76冊,家庭藏書量相當可觀。
黃百川說,“易本書”平台打破了公共圖書館館藏邊界,提高全社會的圖書資源流通營運效率,有效促進家庭閱讀與全民閱讀。而很多“易本書”的使用者,還在交換圖書中收獲了書以外的東西。
陸偉锵是第一批進駐“易本書”的愛書人,“我喜愛閱讀,從小就是佛山市圖書館的忠實粉絲。因為興趣和職業的原因,家中藏書量也不斷增加,特别是在家庭理财等方面的書籍比較多,一些還是圖書館沒有、市面上也買不到的”。随着藏書越來越多,書架已經放不下了,如何同時滿足收藏更多好書和與更多人分享的需求,“易本書”恰恰契合了共享經濟時代市民讀者的心聲。
陸偉锵上傳了262冊書,竟然産生了527次借閱。他對很多借閱者印象深刻:
讀者“小政”是外地來佛山打工的小年輕,一名共産黨員,在某機關擔任保安隊長,工作之餘最喜愛的就是閱讀,最近還報考了成人大學。他向陸偉锵借的第一本書是《論中國共産黨曆史》,當時特地開了半小時電動車來“面對面借書”。
讀者“娜娜”是一個勤奮的職場白領,晚上兼職做電商,對投資理财也很感興趣,借了不少這一類書籍。通過和陸偉锵持續的交流,她發現自己在家庭理财上有不少誤區,陸偉锵給她推薦了書單并答疑解惑,現在,娜娜已有了科學的觀念和明确的家庭理财規劃。
讀者“月月”是一個年輕的媽媽,給孩子借閱了全新的《這裡是中國》圖冊。然而,通過快遞收到書時,發現運輸導緻圖書出現破損,她很替陸偉锵心痛。“我說不用介意,圖書的價值在内容而不在外表,能共同分享就是一種快樂。後來收到她歸還的圖書時,我發現圖書破損之處已被她精心做了修複。”
截至2022年4月中旬,鄰裡圖書館開出了1353家,超過54萬冊公共藏書下沉到家庭末梢,自發策劃開展閱讀活動1844場,累計服務讀者6.3萬人次。“易本書”平台擁有使用者2.5萬餘人,使用量6.8萬人次,市民上傳家藏書2.4萬餘冊,平台産生借閱訂單6600多單。
當以圖書館走進千家萬戶,當人與人因為閱讀連接配接起來,公衆就成為公共文化服務與文化治理最廣的參與者、最大的受益者。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