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孩子年齡的成長,當他們進入幼稚園或者是學校之後,總是會有一些集體活動。有的孩子能夠落落大方地表現自己,可以上台表演節目或者是擔任主持人。可是有的孩子卻總是會怯場,越是到了重要的公開場合,越是如同鋸了嘴的葫蘆一樣,什麼話也不敢說。
不是每個孩子天生都性格外向,那麼,如何讓孩子培養不怯場的能力呢?不如聽聽諾貝爾搖籃教育集團的朱豔園長怎麼說吧。
本期園長:朱豔
全國優秀民辦幼稚園園長
幫孩子調節身心狀态
孩子初次在正式場合發言、表演或是講故事,也許會出現忍不住地冒汗、心跳加速等表現,這個就是緊張心理在改變我們的生理狀态。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和緊張“反着來”,通過教調控自己的身體狀态來穩定緊張不安的情緒。
教會孩子深呼吸是個很好的方法,讓孩子心裡一遍又一遍地默念“吸氣——呼氣”,深呼吸能給這些緊張的想法按下“靜音鍵”。
這是因為每當我們深呼吸的時候,就會激活身體裡的副交感神經系統。進而“騙”過我們的身體和大腦,讓它們認為我們處于安靜安全的狀态,進而讓身體放松下來。
其次是語言暗示。有的時候,我們給孩子的安慰,在巨大的壓力面前好像突然“失靈”了一樣。這時候我們就要換個方法,既然安慰不管用,那就把孩子的勇氣激發出來,讓他擁有面對壓力的力量。
學會賞識孩子吧,不失時機地對孩子說:“你行的!”鼓勵是一大法寶,隻要家長使用得當,你會發現原本怯懦的孩子變得勇敢堅強。
▲諾貝爾搖籃一直推行賞識教育,而且一直把賞識教育落到實處,讓孩子生活在一個被贊同、被賞識的環境中,這樣才能激起他們主動追求進步的決心。瞧,這是我們的“故事大王”們。
發揮父母的榜樣示範作用
讓孩子不怯場,其實也和我們家長的榜樣示範有很大關系關系。
有的家長自個兒上台都發怵,孩子看了自然聯想:“上台是件很緊張的事情,爸爸媽媽都緊張得在發抖了。”
家長在家裡鍛煉孩子給大家朗誦表演時,孩子也會要求:“現在輪到爸爸媽媽了。”如果此時爸爸媽媽都拒絕上台,那麼孩子潛意識會覺得在大家面前說話是件很丢人、很不好的事情,之後也不願意這樣做。
是以,家長不妨陪着孩子,大大方方地在家人面前展現自己,表達自我,給孩子做個好榜樣,孩子自然會潛移默化地模仿。
▲在諾貝爾搖籃紀念白居易誕辰1250周年故事大賽中,父母與孩子齊上場,身教重于言傳。
讓孩子有鍛煉的機會
在自家人面前表演和正兒八經在公開場合表演肯定不一樣,是以家長要多找些鍛煉機會給孩子,讓孩子多上台,更自信。
在日常生活中去幫助孩子養成一個演講的好習慣。這種演講并不一定是局限在公衆面前,哪怕是在自己的家裡,父母就是最好的觀衆。
比如:可以随便為孩子準備一個題目,比如讓他們介紹一下自己,或者是講述一下自己一天都做了什麼。每天抽出幾分鐘讓孩子進行一個演講和總結,能夠極大地提高他們的語言能力,同時也會增強孩子的思維思考力。
懂得表達、學會表達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成長過程。讓孩子在公衆面前建立自信,表達自己的觀點,展示自己的長處,這樣的孩子就能夠得到更多的認同,能夠更自信地站在閃光燈下,享閱聽人人的目光和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