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種植多種谷物,為人類和動物消費提供有價值的植物蛋白、油和纖維:大豆、玉米、大米、棉花、小麥、豆類、高粱、黑麥、小黑麥(小麥和黑麥的雜交品種)、小米、花生、向日葵和油籽。
其中,大豆、玉米、水稻、小麥、棉花和豆類是巴西農村社群最重要的糧食作物。
在過去的 40 年裡,谷物和纖維的産量增長了驚人的 458%。由于采用了現代技術和先進的耕作方法——從高産作物到土地保護。
在 2020-21 年度,巴西的糧食單産創下 2.62 億噸的新紀錄,比上一季增加 2%(510 萬噸)。1976 年,生産這一數量的土地需要 1.71 億公頃土地。今天,我們隻使用了 60m ha,節省了 110m ha。那是比哥倫比亞更大的區域。
效率的另一個驅動因素是氣候。巴西的熱帶氣候允許在同一塊土地上一年收獲兩次谷物。另一個是ICLF(綜合作物-牲畜-林業)系統的擴充,其中大豆、玉米、棉花、豆類、水稻或向日葵等作物在人工林中種植,并與牲畜放牧交替進行。
ICLF 的進一步好處是減少對植物保護産品的需求并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為了保護土壤和減少肥料投入,我們還使用免耕做法和固氮細菌。巴西農藝研究所 IAC 和 Embrapa開發了适應巴西不同地區特定緯度、氣候和土壤條件的大豆、玉米和棉花品種。
這些作物解決了低肥力、幹旱、害蟲侵襲的問題,并改善了食物的營養和功能品質。
這反過來又節省了農業投入,例如水和殺蟲劑的使用。僅在 2013-15 年生長期使用抗蟲大豆就導緻農藥使用量減少了 360 萬公斤。
将谷物融入巴西的熱帶農業并使其适應溫暖的氣候一直是巴西植物育種研究和創新的基石。大豆是第一種從育種工作中受益的作物,如今在巴西的熱帶氣候中茁壯成長。
巴西是世界第一大大豆出口國和第二大大豆生産國。這種用途廣泛的作物占巴西總面積的 4.5%(3850 萬公頃),出口到 48 個國家。
巴西是歐盟和中國的主要谷物供應國,這兩個國家都高度依賴進口富含蛋白質的作物。例如,歐盟僅能滿足其大豆需求的 15%,85% 依賴進口用于動物飼料的蛋白質,而且是。
巴西植物油工業協會和全國谷物出口商協會自 2006 年以來一直與國際出口公司合作,禁止以生産大豆為目的砍伐亞馬遜地區的森林。
由于大豆暫停——最成功的全球保護項目之一,涉及民間社會、政府、工業、非政府組織和衆多國際供應鍊——大豆種植導緻的森林砍伐幾乎為零。
巴西的玉米出口到88個國家。這種原産于美洲的作物主要用于動物飼料(占總産量的 75%)。2016-2017 年生産的 9800 萬噸玉米使該作物成為巴西農業生産中第四重要的産品。
小麥占人類消耗的總熱量的近 20% ,是巴西主要的冬季作物之一。2016-2017 年産量為 480 萬噸。這種作物主要是典型的巴西南部地中海氣候,也正在适應該國中部更熱帶的條件。
在亞洲之外,巴西是最大的稻米生産國和消費國。該國南部的聖卡塔琳娜州和南裡奧格蘭德州的 111 萬公頃土地上收獲了大約 82% 或 950 萬噸。
世界上 60% 的人口消費大米,大米具有重要的營養價值,并在出口這種全球主食的 1392 個城市的近 179,000 名稻農的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豆類是巴西人植物蛋白的主要來源,在許多巴西人喜愛的傳統菜肴中扮演主角,例如 feijoada 和其他炖菜。巴西是世界上最大的豆類生産國,是開發中國家最重要的豆科植物,供應世界豆類消費總量的 20% 以上。
2017 年收獲的 340 萬噸豆類來自不同的品種,例如黑豆、彩豆和豇豆,這些品種非常适合家庭農業,因為它們需要的農業投入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