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酢”,在字典裡有兩種解釋。一作酢[cù],意思同“醋”;二作酢[zuò],意思是客人用酒回敬主人。我們今天介紹的主角兒酢漿草,在這裡讀音[cù],意為酸漿草。它莖葉嚼起來酸溜溜,是以名為酢漿草。
紅花酢漿草
酢漿草是酢漿草科酢漿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廣義的酢漿草包括了酢漿草屬的大部分植物,花色豐富,形态多樣。我們常見的開紫紅花的酢漿草,叫紅花酢漿草,沒有莖,葉從根部直接冒出來,有又長又細的葉柄,葉片則由三枚倒心形的小葉組合而成,偶爾會出現突變的四枚小葉組成的個體,即俗稱的“幸運草”。
開黃花和紅花酢漿草外形相似的酢漿草,叫黃花酢漿草,它的葉子比紅色酢漿草略顯狹長,葉子上有許多小斑點,是以又叫黃麻子。
還有一種開小黃花的酢漿草,蔓生,匍匐在地面上生長,葉子和花朵都比其他酢漿草要小很多,算得上酢漿草的袖珍版。這種酢漿草,即狹義的酢漿草本種,野生,蔓延孳生能力很強,身量矮小,除之不盡,被看作侵略性物種。這種酢漿草除了常見的綠葉黃花外,還有一種紫葉黃花酢漿草。
原種酢漿草
除了紅花酢漿草和黃花酢漿草,近幾年又出現一種紫葉酢漿草。它原産于熱帶美洲和非洲南部,是近年來大陸引進的栽培觀賞新品種。紫葉酢漿草和其他酢漿草一樣,葉基生無莖,為掌狀三出複葉,具長葉柄。不同的是其他酢漿草葉子是綠色的,小葉倒心形;紫葉酢漿草葉子紫色,小葉呈等腰三角形。紫葉酢漿草花朵粉色或白色,也是傘形花序,花朵聚生于花梗頂端。紫葉酢漿草常常在北美、西歐等地的平原上廣泛種植。因為其可以保持水土,是重要的綠肥。
紫葉酢漿草的花兒
酢漿草花期在中原地帶為4月~11 月份,花繁葉多,花期較長。黃花酢漿草、紅花酢漿草和紫葉酢漿草屬于綠化酢漿草,人工栽培種植。綠化酢漿草多叢生,春、夏、秋三季不間斷開花,以春秋涼爽時間花開最盛。
酢漿草花瓣五枚,五至八朵簇生在花莖頂端,花莖細長,花瓣倒卵形,微向外反卷。數不清的花兒們在風中搖曳,婀娜多姿,風情萬種,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酢漿草的種子為蒴果,細短有棱角。種子成熟時紅褐色,很小。種皮成熟幹燥後裂開,将種子彈出種殼。酢漿草晴天開花,葉子展開,夜晚和陰天的時候花朵閉合,葉子收攏,也是一種有趣的現象。
前幾天看近兩年很火的康仔農人視訊,我驚奇地發現,酢漿草的莖葉和球根竟然可以拌菜吃!廣西那兒把酢漿草叫阿酸頭或酸咪咪。莖葉我是嘗過的,确實是酸的。視訊裡康仔和老小孩說酢漿草的鱗狀球根又脆又甜。看老小孩挖的酢漿草,是紅花酢漿草,它的鱗狀球根有點像天門冬的球根,白色晶瑩剔透。他們把酢漿草花柄切小碎段兒,鱗狀球根洗淨,加調料拌勻,吃的津津有味。
知道酢漿草根能吃,我心裡就像種了草。恰好婆婆家有兩盆種了好幾年的酢漿草,我從花盆裡挖出幾個酢漿草球根。結果卻大失所望!我挖出來的酢漿草球根黑黢黢,硬邦邦,又瘦又小,沒有一點白白胖胖的樣子。去掉外皮,裡面倒是白色的,但沒有透明質地。咬一口,又艮又木,口感像生蕃薯。不甜不鹹,啥味道也沒有。
我又反複看了幾遍視訊,看老小孩挖的是酢漿草無疑。而且看視訊下的評論,很多人小時候都吃過這種球根,都說甜、脆。那麼,唯一的解釋就是:一方水土一方人,植物也是如此。南方雨水充沛,氣候适合酢漿草生長,它的球根就飽滿脆生。北方幹旱少雨,酢漿草的球根就幹巴少水分。
《晏子春秋•内篇雜下》記載:"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是以然者何?水土異也。"是以有了南橘北枳的成語。以現代植物分類學來看,橘與枳是近科近屬的兩種植物,生在南地北地都是一種植物,是古人自認為的說法。但是酢漿草生在南地則甜,生在北地則無味 ,卻是真實無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