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CSS基礎-體驗CSS

CSS 的起源

web 的衰落:

在 web 早期(1990-1993)html 是一個很局限的語言。幾乎完全由用于描述段落,超連結,清單和标題的結構化元素組成。随着網際網路的出現(使用者互動體驗的加強)對 html 的要求越來越大,人們迫切需要 html 增加新的元素,去完成一個特定的功能

迫于壓力,html 開始出現 ​

​<font>、<i>、<s>​

​ 等标簽。但是 html 是一種描述結構的語言,也開始描述外在表現了。幾年之後這種随便的做法暴露出嚴重的問題:

  1. 由于 html 既寫結構又寫樣式,導緻頁面缺乏結構性,降低了網頁的可通路性
  2. 頁面的維護越來越困難

大救星 css

  • 當 html 中存斥着的表現标記問題,W3c 并沒有忽視。在1995年,w3c 開始釋出一種正在進行的計劃(work-in-prrgress) 稱之為 css
  • 與 html 相比,​

    ​css 支援更豐富的文檔外觀,css 可以為任何元素的文本和背景設定顔色;允許在任何元素外圍設定邊框;允許改變文本的大小,裝飾(如下劃線),間隔,甚至可以确定是否顯示文本​

體驗 CSS

  • 用 HTML 完成
  • 哪個标簽有哪個屬性難以記憶
  • 需求變更影響較大(例如像修改成功法則以下的文字顔色需要修改4個地方)
<h1 align="center">
    <font face="微軟雅黑" color="red">成功法則</font>
</h1>
<p align="center">
    <font face="微軟雅黑" color="blue" size="5">遲到毀一生</font>
</p>
<p align="center">
    <font face="微軟雅黑" color="blue" size="5">早退窮三代</font>
</p>
<p align="center">
    <font face="微軟雅黑" color="blue" size="5">按時上下班</font>
</p>
<p align="center">
    <font face="微軟雅黑" color="blue" size="5">必成高富帥</font>
</p>      
  • 用 HTML + CSS 完成
  • 不用記憶哪些屬性屬于哪個标簽
  • 當需求變更時我們不需要修改大量的代碼就可以滿足需求
  • 在前端開發中 CSS 隻有一個作用, 就是用來修改樣式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體驗CSS</title>
    <style type="text/css">
        h1 {
            text-align: center;
            color: red;
            font-family: "微軟雅黑";
        }

        p {
            text-align: center;
            color: blue;
            font-size: 20px;
        }
    </style>
</head>
<body>
<h1>成功法則</h1>
<p>遲到毀一生</p>
<p>早退窮三代</p>
<p>按時上下班</p>
<p>必成高富帥</p>
</body>
</html>      

CSS 格式

  • 格式:
<style type="text/css">
    标簽名稱{
        屬性名稱: 屬性對應的值;
        ...
    }
</style>      

注意點:

  • style 标簽必須寫在 head 标簽的開始标簽和結束标簽之間(也就是必須和 title 标簽是兄弟關系)
  • style 标簽中的 type 屬性其實可以不用寫, 預設就是 type="text/css"
  • 設定樣式時必須按照固定的格式來設定,​

    ​key: value;​

    ​​ 其中​

    ​:​

    ​ 不能省略, 分号大多數情況下也不能省略(當有多個屬性時, 最後一個可以省略)

CSS 的學習一共分為兩大部分, 一個是 CSS 的屬性, 另一個是 CSS 選擇器. 也就是說着兩部分學完 CSS 就沒有别的東西了

CSS基礎-體驗C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