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 978-7-5472-5944-3
作者 : 萬瑩
頁數 : 243頁
閱讀時間 : 2021-09-01
推薦指數 : ★★★★☆
"孩子的世界,與成人的截然不同,倘不先行了解,一味蠻做,便大礙于孩子的發達."-- 魯迅
年齡 | 正常表現 | 異常表現 |
9~10個月 | 扔東西,對柔軟、觸感好的強烈喜歡。 | |
1歲 | 步行,小跑 | |
2歲 | 表達自己想法,運動,思維方式,語言能力 | 随意扔東西 |
2歲半 | 自我意識開始萌芽,2-6歲會有罵人情況 | |
3歲 | 0-3歲受母親性格影響 | |
4歲 | 性别敏感期 | 戀物行為 |
5歲 | 3-5歲對異性身體産生興趣,會誇大自己的成就 | 3-5歲緘默症 |
扔東西代表孩子長大了,他開始了對世界的探索。
因為他意識到自己具有某種力量,于是開始顯示自己的力量,渴望得到大人的表揚。
這時候父母需要把貴重的東西保管好。
當孩子說出"不"時,就應該意識到孩子長大了。
這時候需要表揚孩子獨立做事,及時引導,不要立即否決。
家長過度溺愛、管束可能會造成“人來瘋”。
這時候需要多與人交往,減少對客人的新鮮感。
試着和孩子玩在一起,沒有了戒備心之後慢慢針對性溝通解決。
兒童多動症又稱為注意力缺陷多動症,一般在學齡前出現,男生多于女生。
情緒不穩定,沖動任性,易激動,易沖動都是多動症表現。
正式孩子,不能輕視,有耐心教導。
對孩子要求适當,不要過多要求孩子。
罵人、說髒話是孩子體驗語言力量的一種方式。
家長不應急于糾正,需要耐心指導,告知罵人的壞處和含義。
12歲以下的孩子需要用行為訓練為主,不要用大道理的形式。
不能讓孩子養成狡辯的習慣,孩子的任性是一種心理需求表現,和父母嬌慣沒有直接聯系。
孩子總希望通過自己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孩子心理得不到了解和安撫,隻能用哭鬧來抗議,要多站到兒童的角度。
孩子天生的好奇心在問題消失的時候,也随之慢慢消失了。
承認錯誤是一種勇氣,承認自己的無知更需要勇氣。
自慰一般不會使幼兒出問題,倒是父母反應激烈,導緻孩子成年後性心理障礙。
安全感是一種人在社會活動中感到安心不害怕的感覺。
家長需要尋找機會多于孩子交流,主動分享孩子感興趣的事情。
偶爾給孩子講家族的故事,多留意孩子行為,對孩子尊重,要履行自己的承諾。
如果嬰兒能夠得到母親更多的擁抱和撫摸,那麼孩子長大後會遇事不驚、沉着冷靜、善于調節自己。
每天至少應抱一次,每次領睡前再做一次背部或頸部按摩。
要用正确心态解答孩子問題,不要欺騙敷衍。
當人們十分想得到時,卻得不到,這個願望就會越強烈。
要盡快滿足孩子的好奇心,掃除孩子的疑問。
一味的遵循“權威效應”對孩子成長是很不利的。
沒有什麼比失去熱忱更可怕,一旦失去,就會老去。
要告訴孩子那些誘惑會讓自己犯錯,會傷害别人,甚至影響自己的人生。
心理疲憊表現為無精打采,對曾經愛好的事物也提不起興趣。
隻有自己先感覺到快樂,才能給别人快樂。
一個人一天需要4次擁抱才能存活,8次擁抱才能維持,16次擁抱才能成長。
當一個人對某個事物多次努力但是都失敗後,那他就會停止嘗試。
對損傷的恐懼,對自然事物的恐懼,社交性恐懼。
需要循循漸進消除恐懼,先用輕微的刺激,然後逐漸加強。
兒童抑郁症: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以持續心情不愉快、情緒抑郁為主的心理障礙或情感性障礙。
緘默症:沉默不語。
兒童孤獨症:和小動物或玩具等說話。
懷疑癖:不能獨立做決定。
強迫症:不斷洗手的孩子。
給孩子一個宣洩的出口,聽音樂、打籃球、傾訴等。
孩子生下來在這個世界第一件學會的事情就是哭。
個人空間定律:當兩個個體之間挨得太近,那麼個體之間就會産生擁擠等不舒适的感覺,
因為這兩個個體之間打破了原來所占領的平衡,進而影響了正常活動。
暗示是人類最簡單、最典型的條件反射。
90%在品質意識和智力方面有傑出表現的人,
在自己童年或少年時期受到過親人的積極暗示。
克服焦慮情緒的最佳運動是蕩秋千。
在孩子情緒比較強烈是,不适宜進行運動的。
0-4歲孩子通常會我行我素,需要把孩子的情緒放到第一位。
這時候需要以身作則,不要輕易訓斥。
當遇到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時,他們就會撒謊,根本不知道說謊的後果。
男性通常是為了解決問題而對話,女生是為了表達自己目前的感受才說話。
父母不讓孩子把話說完,一方面不利于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孩子産生自卑情緒。
每天抽出一定的時間陪陪孩子,就是與孩子進行精神交流的最好管道。
可以盡量讓孩子把所有的情感都表達出來。
孩子最愛”大驚小怪”,他喜歡看到大人對自己說的事情表現出吃驚的表情,因為這說明他很有本事。
幼兒的心理最容易受到各種印象的影響,甚至最輕微印象的影響。
說服一個人,利用巧妙的說辭,讓對方不得不接受你的提議。
孩子犯了一次錯,隻能批評一次。
如果需要再次批評時,要注意換個角度,用不同話語提醒。
需要采取一些懲罰性措施,不能隻說不做,否則會降低父母在孩子心中的權威。
人間沒有不凋謝的花,世上沒有不曲折的路。
孩子一定要學會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實。
一個人必須正确認識自己,這是做人的一個起碼要求。
适度和适量的挫折能使孩子主動調節自己的心态,正确地選擇外部行為、克服困難,追求下一個目标。
當孩子犯了錯誤時,千萬不要偏袒,而是正确歸因,讓孩子認清事實,讓他們為自己行為擔起責任。
凡事不要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更不要埋怨别人,永遠也不要盼望讓别人來為你承擔責任。
人生是一個積累的過程,你總會有跌倒的時候,即使跌倒了也要懂得抓一把沙子在手裡。
挫折是指孩子為滿足自己的某種需要,在追求達到特定目标的活動中,
遇到了無法克服或自以為無法克服的障礙和幹擾,
使他們的需要不能獲得滿足時,所産生的緊張狀态和消極的情緒反應。
奇迹多是在厄運中出現的。
一個人成長中唯一的限制就是自己心中的那個限制。
鼓勵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提出自己的要求,當孩子的意見和要求不妥當時,
立即加以糾正,并說明父母不能滿足孩子的要求的原因。
許多年輕人的失敗,都應歸咎于他們沒有恒心。
絕不因受到任何阻撓而頹喪,隻知道盯住目标,勇往直前。
聰明的人創造法度,而愚昧的人受法度制裁;
賢人改革禮制,而庸人受禮制的限制;
聖人創造規矩開創未來,常人遵從規矩重複曆史。
沒有賞識也就沒有教育。
任何人都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信任的人的影響和暗示。
暗示是指用一種間接的方式對人的心理和行為産生影響,進而使人們能夠按照一定的方式來行動,或是接受一定的思想。
贊揚應當在孩子完成一個值得肯定和鼓勵的行為時進行,而且要恰如其分。
籠統的贊美起不來引導孩子正确自我評估。
表揚不僅僅要看結果,更要看到過程。
一個人進行一項愉快的活動時,如果對他提供外部的物質獎勵,反而有可能減少他對這項活動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