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天貓、京東等中國巨型網際網路購物平台今年的“雙11”購物節成績單,備受矚目。走過14個年頭的中國“雙11”購物節,經過多年發展,在全球範圍内已形成聲勢。今年多國通脹高企,美聯儲不斷加息擾亂全球經濟,疊加疫情、俄烏沖突等因素,全球經濟承受巨大壓力。在這一背景下,全球格外關心中國的消費情況。美國石英财經網站稱其為“全球最大的購物日”。它不是“黑色星期五”,不是“網絡星期一”,也不是亞馬遜的會員日,而是中國的“雙11”。
“常态化”的增長态勢
“今年‘雙11’還是下單了不少東西,已經習慣了在每年這個購物節消費。”北京的劉女士給《環球時報》記者看了她的購物單并表示,“部分商品比之前自己關注到的要便宜不少”。但吉林的王先生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自己看中的商品“雙11”前先漲價後降價,算下來還沒有平時便宜,“我也就不湊‘雙11’這個熱鬧了!”蘭州的趙女士則稱:“今年自己收入不穩定,未打算在‘雙11’血拼。”而且她發現京東等平台推出的成本效益較高的“工廠貨”已能滿足自己的日常消費需求。
貝恩公司全球合夥人詹姆斯·楊表示,“随着‘雙11’購物節進入第14個年頭,中國零售商正在面對新的挑戰和來自外部環境的雙重壓力”。多家外媒也以“今年‘雙11’熱度有所減弱”為題進行報道。包括花旗銀行在内的多家外資機構分析認為,今年中國電商在“雙11”的商品交易總額恐不如預期。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11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雙11”的整體表現符合一般事物波浪式發展規律,在“雙11”促銷出現多年後,消費者心理已發生變化,其信心調整的過程有高潮也有回潮,至于回潮之後是否還會出現另一個高潮,需要繼續觀察。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趙萍對記者表示,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今年“雙11”整體來說保持了“常态化”增長态勢,電子商務對于經濟的拉動作用依然明顯。她認為,今年“雙11”呈現出三個明顯的趨勢,第一是服務上的規範化降低了消費者負擔,比如縮短預售時間、一站式退差價等;第二,全年促銷的關聯使得優惠力度更加平均;第三,實體經濟在今年的參與度很高,線上成熟的數字化供應鍊牽引了更多實體企業參與其中。根據京東向《環球時報》記者提供的資料,今年“雙11”,京東線上營銷活動帶動了線下消費市場的火熱,數智化供應鍊加強了企業、産業、區域之間協同作用。
年輕群體理智,下沉市場火熱
據第一财經商業資料中心資料,參與第一屆“雙11”的消費者中,80後占比超過60%,而90後比例逐年增長。作為“雙11”的消費主力,年輕人的消費表現受到關注。石英财經網站提到,34%的消費者預計今年将減少“雙11”的支出,該資料高于去年的9%;69%的人計劃在3個以上的平台上購物。
90後白領金女士向《環球時報》記者介紹,據她觀察,今年大家的購買力依舊很強,能看到身邊朋友連收多個包裹。但與早些年相比,更多人在近兩年的“雙11”中表現理智,她表示,“因為平台管道選擇更為多樣,很多人也不用隻專注淘寶、天貓;同時,理智也反向推動帶貨主播在推廣産品時,不再建議‘買買買’,而是‘按需購買’”。
針對年輕群體“消費更為理智”的情況,趙萍告訴記者,“全年的促銷關聯是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是因為消費者積累了多年經驗,變得更從容”。她表示,今年出現了“姐妹型消費”“畫餅型消費”“飽腹型消費”“體驗型消費”等新詞來形容年輕人的消費類型,對于傳統品牌而言,要通過跨界融合創新産品去激發年輕群體的消費熱情。
除年輕消費群體之外,下沉市場在今年“雙11”也成為消費“主力軍”。京東消費及産業發展研究院院長劉晖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雙11開門紅28小時”,四到六線市場增速領先全國,鄉鎮市場成交額同比增長超5倍。
年輕群體的需求變化以及下沉市場的消費更新,都顯示出中國數字經濟增長仍有很大的空間。趙萍向記者表示,“今年1—9月,國家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到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25%,這個比重超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這說明數字經濟的發展,有效帶動了消費快速增長”。
新加坡《聯合早報》在報道中稱,目前,在國内消費市場不斷回暖企穩的發展态勢下,平台營造更便利的消費環境,才能進一步提振消費;商家隻有多讓利,才能激發人們的消費熱情,提升消費意願。賈康則表示,針對當下消費需求增長和轉型,其他時間段的消費潛力也值得進一步挖掘。
中國購物節惠及全球消費者
石英财經網站稱,16.6%的歐洲群眾在2020年便知道了“雙11”。近年,全球規模最大的購物季也在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阿裡旗下全球物流企業菜鳥相關人士告訴《環球時報》記者:“海外‘雙11’的首批快遞包裹已經送達。”“前幾天加了購物車,早上付了款,沒想到這麼快就送來了。”法國巴黎的一位消費者塞琳表示。據悉,目前該企業已經聯合全球合作夥伴為100多個國家及地區的消費者提供送貨上門服務。今年“雙11”期間,菜鳥預計将把超2億個包裹送貨上門,創下曆年之最。截至11日中午12時,菜鳥在天貓“雙11”提供的确定性的送貨上門包裹量已經超過了1.2億件。
在中國企業服務全球消費者的同時,“雙11”的理念也在影響當地的消費業态。《環球時報》特約記者發現,過去兩三年,德國等歐洲國家在“雙11”期間,主要是大型商店或網店在舉辦折扣活動。而今年,幾乎所有線上線下商店都在借機行動。
德國人也越來越習慣在“雙11”購買聖誕禮物,可以節省不少開支。來自法蘭克福的艾娃對《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表示:“大家都知道‘雙11’,現在歐洲消費者正面對通貨膨脹,大家對這個節日的期望更大。”據了解,她已經下單購買了聖誕禮物,包括服裝、手袋、筆記本電腦、書籍、手機等。
“在‘雙11’期間,瑞士人也越來越多地選擇折扣商品。”瑞士發行量最大的報紙《一瞥報》11日稱,各地的物價都在上漲。是以,瑞士人更願意等待打折物品。今年“雙11”的折扣活動比以前更重要。
在泰國美杜莎傳媒公司負責直播帶貨業務的玉龍也向《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雙11”“雙12”在東南亞已經形成共識,與國内一樣,淘寶、蝦皮等海外電商平台标志都會跟着這一購物節一起改變。據他介紹,今年“雙11”整體增長速率依舊可觀。
俄衛星通訊社11日稱,近年來,俄羅斯人對“雙11”世界購物節的興趣在穩定增長。線上購物平台OZON稱,今年參加“雙11”的銷售員數量與去年相比增加了一倍。
【環球時報駐英國、德國、新加坡特約記者 紀雙城 青木 辛斌 環球時報記者 馬夢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