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雲一直有一個目标,就是要建立一朵更好的雲,全模雲的推出也标志着我們在實作這個目标上往前走了一大步。”青雲QingCloud CTO甘泉談及12月12日上線的三款産品,顯然有更宏大的目标。
青雲QingCloud CTO 甘泉
12月12日,青雲QingCloud正式上線下一代企業級雲架構的三款産品——Bare Metal實體主機、NeonSAN共享塊存儲和RadonDB分布式資料庫。三款産品将賦能企業關鍵業務,開啟青雲QingCloud“全模雲”時代。
計算、存儲、資料庫的
“三駕馬車”
青雲QingCloud本次釋出的BareMetal實體主機、NeonSAN共享塊存儲和RadonDB分布式資料庫,組成計算、存儲和資料庫的“三駕馬車”,成為“全模雲”時代的強力引擎。
新推出的Bare Metal實體主機以完全自動化的方式來實作實體主機的傳遞,安裝作業系統、配置驅動、SDN網絡配置等都由完全相同的代碼邏輯來實作。青雲虛拟主機的鏡像和實體主機的鏡像實作了全相容。
傳遞方面,實體主機能夠作為計算資源傳遞給使用者,或者以應用的方式來傳遞。同時,使用者還可以把已有的業務叢集定義成私有應用來部署。目前,Bare Metal實體主機在網絡響應速度和擴充方面也進行優化,能為使用者提供更好服務。
作為存儲的關鍵,新産品NeonSAN是具備高性能、大容量、強一緻性的共享塊存儲。其單卷容量大于100TB,單卷性能可以達到10萬IOPS,延遲小于100微秒,性能在目前市場競争力極強。
此外,NeonSAN共享塊存儲采用ServerSAN架構,具有容量和性能上完全Scaleout的能力。作為一個分布式存儲,NeonSAN既可以獨立部署,也可以實作超融合部署。内部媒體上,NeonSAN支援使用者認可度高的全閃存,也支援機械硬碟,硬體也全部基于成本更低、商用化程度高、國産化優秀的x86平台,更能被大多數客戶接受。
全新的資料庫RadonDB,則結合了目前流行的分布式算法和MySQL。具備提供更大容量和更高性能的可擴充性,完全無人工幹預的高可用性,滿足金融使用者的強一緻性,容易與雲平台結合的易部署性等特點。
針對容量和存儲引擎問題,RadonDB實作智能化擴容,當使用者需要擴容時,擴容機器人通過分析擴容資料生成擴容建議,自動将資料從一個地方遷移到另一個地方。此外,提供常用的InnoDB和高壓縮的TokuDB引擎,保證達到金融級高可用、強一緻。
聚焦市場需求
首創“全模雲”
可以看出,相對于新興業務需要彈性和靈活,青雲QingCloud新推出的三款産品主要面向對彈性需求不大的傳統業務。“傳統業務的部署非常成熟穩定可靠,但有兩大問題,一是貴,另一個是擴充能力有限,這次上線的三款産品就是面對這類需求。”青雲QingCloud CTO甘泉說道。
具體來說,傳統業務依托傳統刀片機和存儲櫃,可以提供很強的縱向擴充能力。在這方面,Bare Metal實體主機能夠提供很強的計算能力,滿足運算任務。
NeonSAN共享塊存儲可以提供非常大的存儲空間,完成大量資料的存儲。
而在融合模式,針對分布式業務,提供橫向擴充能力。為此,青雲QingCloud通過三款新品的補全,提供融合模式和分離模式供客戶選擇。融合模式的橫向擴充能力更強,可以做到非常大的規模,成本也非常低。分離模式的縱向擴充能力更強,但規模到一定程度就會受限,成本也特别高,而且随着規模擴大,成本會呈幾何級數往上漲。
甘泉介紹,青雲QingCloud在面對這個挑戰的時候,一直在尋找如何能用一種統一、一體化的方式,将這兩者的優點結合起來去解決使用者的問題,這就是釋出“全模雲”的基礎。
在全新模式下,使用者可以根據不同業務的特點,選擇最适合的資源,這也是“全模雲”的核心意義。“‘全模雲’由我們自主研發,擁有全部知識産權。青雲QingCloud是首家獨立完成‘全模雲’産品的布局與能力輸出的企業,我們也是唯一一家可以為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托管雲提供一緻的服務能力和解決方案。”甘泉補充說。
目前,雲計算對各個行業變革的推動成為共識。然而,重點行業對雲計算安全性、可靠性、可遷移性仍存在一定顧慮,青雲QingCloud此次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推出“全模雲”,或許能夠加速雲計算落地,推動雲計算快速發展。
【科技雲報道原創】
轉載請注明“科技雲報道”并附本文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