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向美國移民經曆了三波。最接近我們的一次發生在1960年代。随着時間的推移,這群中國移民的後代成為一個重要的群體。
<什麼是"第二代中國人"> <h1級""pgc-h-decimal"資料索引""01"資料跟蹤"?3"?</h1>
美國的第二代華人,即美國出生的華人(ABC或"香蕉人")。通常,人們将第二代中國人分為"老中國人第二代"和"新中國人第二代"。
所謂"老中國人二代",即1960年代末移民潮到來前在美國出生和長大的華人青年,所謂"新華人二代",即在美國出生并接受美式教育,1960年代後至少有一方父母從中國移民到美國。
中國年輕人
<h1級""pgc-h-decimal"資料索引"02"資料軌道""97">美國"新中國II"的主要特點</h1>
1) 使用雙語
美國的"新華人II"經常在學校或工作場所說英語,在家裡說中文。據統計,超過80%的中國人在家裡說中文。他們大多能聽懂中文,但漢語程度會因年齡、父母英語水準和居住地而異,并有"年紀越大,中文越差"的大趨勢。
2)重視教育
中國家庭在美國的一個典型特征是重視教育。根據2000年的人口普查,25至34歲的"新華二"人口中有73%擁有大學以上學曆,而同齡白人人口中隻有30%具有大學及以上學曆。
中國移民家庭認為,教育是子女向上邁進的唯一有效途徑。其實,中國家庭重視教育最實際的原因,就是為了讓孩子找到一份高薪穩定的工作,才能在主流社會站穩腳跟。是以,這些第二代移民中的大多數都集中在大學選擇的科目的技術或工程中。
華裔美國後裔的孩子
3)高專業成就
"新華人二代"在事業成就方面普遍高于其父母和其他少數民族第二代,但略低于第1.5代移民(在中國出生但在12歲之前移民到美國的中國移民)。
原因很簡單。"新華人二代"在語言和對美國的了解方面具有優勢,但對中國和中國文化的掌握程度不如第1.5代中國移民。由于第1.5代中國移民在中美兩種文化上都參與狩獵,并掌握了英語和中文兩種語言,在求職和薪酬待遇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
4)缺乏家的感覺
"新中國二代"在文化上缺乏歸屬感,覺得自己屬于"兩種文化之間"。父母将教導和要求是祖傳國家的文化價值觀,走出家門,受到西方文化社會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在東西方文化中,有些價值觀是互相沖突的。例如,亞裔父母傾向于仰望成龍,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但在美國人眼中,閱讀是不夠的,也不值得尊重。随着時間的推移,文化沖突很容易導緻一系列與身份相關的問題。
檔案照片:市民在舊金山灣區福斯特城的一家中國超市購買大米。
<"第二代新中國"<h1級""pgc-h-decimal"資料指數"03"資料軌道">"新中國第二代"整體身份的表現和特點</h1>
從整體身份來看,"新華人二代"表現為具有雙重身份的華裔美國人。就民族認同而言,身份認同是中國人,在國家政治認同、居住國(即美國)的身份認同中,在語言、生活方式和價值觀以及文化取向上,存在着混合身份的傾向。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多元文化理論逐漸取代了盎格魯撒克遜理論和"大熔爐"理論,并開始占據主導地位。多元文化主義側重于尊重、包容和保護民族文化,承認族裔群體之間的差異,同時承認族裔平等。是以,"中國文化"有很大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考慮到中國經濟、政治和文化的影響越來越大,"中國元素"在促進華裔美國人的民族認同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老一輩人有意識地鼓吹,讓"新中國二代"意識或多或少地種下了中國文化的"根基"。
簡而言之,在擁抱西方文化的同時,他們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自己的民族認同,但隻是在傾斜的程度上"因人而異"。
檔案照片:當地時間2021年2月14日,紐約人在唐人街的一家老餐館吃飯
<美國"新中國第二代"<h1級""pgc-h-decimal"資料索引""04"資料跟蹤"-跟蹤">"99"的身份差異</h1>
在美國"新中國二代"的身份中,有三種"表演"。
1)傾向于同意美國
他們在文化上幾乎完全被美國同化,并試圖認為自己是"純粹的美國人"。他們中的大多數出生在中産階級及以上家庭,生活在白人社群,隻說英語,接受美國的價值觀,文化和生活方式,認為自己是與周圍人沒有什麼不同的"美國人",他們的家庭不強調對中國文化的認可。
2)傾向于認同中國人
他們大多來自勞工階級背景,生活在華人社群。會說中文,了解中國傳統文化,通過中國傳統節日,将自己定義為"中國人"。事實上,這也是早期中國人自我認同的一個特征。
3)傾向于認為自己是"亞裔美國人"
他們一直在尋找一個"中間地帶",将自己與其他認為自己是"亞裔美國人"的亞洲人聯系起來。
在他們看來,身份不應該基于共同的種族、信仰或語言(英語除外),而應該基于共同的經曆。他們将許多"近親"群體的曆史抽象為整個群體的曆史,并創造了一種新的文化,即提取一種"泛亞洲"的身份感。
需要指出的是,"中國身份"和"亞洲身份"并不被排除在外。正如德裔美國人在一起時将自己與法裔美國人區分開來一樣,他們在與日裔美國人的互動中将自己視為"歐洲血統的人"。
檔案照片:行人在紐約曼哈頓唐人街散步。
< h1類"pgc-h-decimal"資料索引""05"資料跟蹤""100">不同組之間的身份差異</h1>
1)"新中國二代"身份,在不同年齡段,存在一定差異
在童年時期,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讨厭被稱為"中國人"。在他們看來,父母過分強調成就,把行為強加于不熟悉的文化(中國文化)和價值觀,是自欺欺人,因為黃皮膚、黑眼睛、黑發等民族特征被白人同學嘲笑,使他們強烈希望盡快融入主流(白人)社會。
作為青少年,特别是在進入大學後,他們開始嘗試更多地了解他們種族的曆史和文化。事實上,大學是亞裔美國人身份認同的加速時期。在大學裡,年輕人開始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接觸到新的想法,并重新思考我是誰的終極問題。
在此期間,他們以各種方式探索自己的民族認同,最終對自己的民族認同有了更理性、更清晰的認識。
檔案照片:2021年2月7日,美國紐約市下雪,曼哈頓唐人街降雪。
2)"新中國二代"的地位也因社會階層而異
由于社會經濟地位的差異,中國新移民被劃分為不同的階層,這也決定了"新華人二代"的生活環境、教育條件與生俱來的差異,進而影響着自己身份的定位。
中國新移民到美國,包括專業技術人員、家庭團聚移民、投資移民和非正常移民。
其中,一些家庭團聚的移民和非正常移民來到美國,經濟社會地位相對較低,多從事低薪勞動密集型工作,是典型的勞工階級。在這個家庭中出生和長大的"新華人二代",大多生活在一個純粹的華人世界,習慣于用中文交流,傾向于認為自己是中國人。
很明顯,以熟練的專業人士和移民投資者為代表的富人在很大程度上選擇定居在中産階級社群,他們的孩子主要接受白人(美國)文化。是以,更喜歡"美國身份"是有道理的。
2021年5月8日,舊金山多個華人社群聯合舉辦"華宇日記"公益攝影展
< h1類"pgc-h-decimal"資料索引"06"資料跟蹤""101">不同群體之間身份差異的原因</h1>
家庭環境、學校教育、生活環境和社會的偏見是導緻"新中國二代"不同群體身份認同的具體原因。
1)家庭環境因素
一些中國父母認為,學習中文會阻礙孩子學習英語,為了保持與主流社會的文化同質性,既不鼓勵孩子學習中文,也不向孩子傳授中國文化。是以,孩子們自然而然地将自己視為文化上的美國人。
然而,也有一些中國父母,在内心深處,希望自己的孩子傳承中國人的價值觀。是以,他們訓練孩子雙語,并認為說中文和學習中國文化是"孩子的關鍵"。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家庭的父母和孩子之間存在着"自然沖突"。
"新中國二代"在學校裡接受了完整的西方教育,思維方式與西方人沒有什麼不同。他們不習慣父母謹慎的行為舉止,父母也不了解孩子宣傳的價值。
很多孩子經常抱怨父母缺乏"社交生活",說自己"需要一些娛樂",而父母則抱怨說,他們來美國是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教育機會,但現在卻"失去"了自己的孩子。
2)學校教育因素
在美國的華文學校,主要由華人社群或教會管理,與中國學校具有互補性,即學生主要在當地學校學習,隻在周末或個别晚上組成中文。上華文學校,大大強化了新中國第二代民族的華人身份認同,促進和影響了他們身份認同的建構。
大學時期是"民族覺醒"時期,一些美國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設立了多個華文或亞洲研究中心、文化中心,以及相關課程,如華文文學、華人移民、華人社群、華人家庭等,進一步喚起了他們民族的民族意識,啟發了他們自己的曆史和地位反思和"我是誰"等身份認同問題。
由美國紐約法拉盛亞裔社群自發組建的"公共安全巡邏隊"成員和一些公衆接受了國防技術教育訓練,以提高他們的安全能力
3)住宅環境因素
生活在白人社群的中國家庭大多是典型的中産階級,他們的孩子通常擁有優越的生活環境并接受良好的教育。盡管一些在這裡定居的新移民希望他們的孩子通過學習民族語言來保護他們的民族文化遺産,但他們在語言環境中缺乏支援,加上他們出于工作原因逐漸成為主流"同化"。
居住在華人聚居地的第二代新移民,早就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啟發,容易就"中華文化"達成共識。每年中國傳統節日,唐人街逐漸由年輕的移民兒童擔任主角,表演主角,從平劇、國術、舞龍舞獅,到高跷、腰鼓、國歌,很多華人社群都認為,中國的傳統文化正是因為其獨特的魅力而吸引和感染下一代。這種潛意識文化影響了幾代人,即使他們離開唐人街去其他地方上大學,他們也總會認為自己是中國人。
4)社會中的偏見因素
雖然越來越多的中國人被主流社會所認可。然而,主流社會對中國人的偏見并沒有被完全消除。在美國,一代移民往往比他們的孩子更引人注目,因為移民到美國是一個自願的選擇,但第二代比他們的父母對這些不利因素更敏感。
中國青年在語言思維、生活方式和社會行為上的美國化,隻是單方面的改變,并不能保證他們成為美國社會認可的美國人。
即使他們說英語和美國人一樣,在美國人眼中,"香蕉人"仍然是外國人,是以很難與移民子女認為他們是"真正的美國人",美國社會應該平等對待他們的朋友圈。面對殘酷的現實,他們容易抱怨社會不公。這種心态一般反映了第二代亞洲人的困惑和苦惱。是以,外界對中國人的态度也對中國兒童的認可産生了重要影響。
顧客在舊金山唐人街的街道上用餐。
<h1類""pgc-h-decimal"資料索引"07"資料跟蹤""137">結論</h1>
一般來說,美國的"新中國第二代"身份認同,具有雙重身份的共同特征,但不同群體之間存在差異——要麼傾向于中國身份,要麼傾向于美國身份,要麼傾向于亞裔美國人身份。此外,美國"新中國二代"的不同社會階層和不同年齡組,其認同傾向,也存在差異。
家庭環境、學校教育和社會中的偏見都是導緻身份差異的因素。但是,考慮到美國作為一個多民族國家,不同層次認同的差異,恰恰是多元文化主義的一種表現。
其實,外界不需要對"新中國二代"的身份認同要求太高,必須遵循一定的認同傾向。對他們來說,每個身份都是自願選擇的結果。說實話,最重要的是要讓他們更傾向于"中國身份",還要看中國目前的生産力和發展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