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永遠無法靠講邏輯道理來說服人緣起案例分解總結

文章目錄

  • 緣起
  • 案例
    • 生活中的例子
    • 《烏合之衆》中的例子
  • 分解
    • 1. 個人不容易被說服
    • 2. 群體不容易被說服
  • 總結

緣起

  最近看奇葩說有個感覺,明顯按照邏輯在講道理的往往沒有煽情的有說服力,就是如果想要說服一群人,不能隻是依賴于講邏輯道理,而主要需要靠感情傳染或者共情,所謂以理服人,所謂的服的結果不一定是觀念的轉變。

  對于這個問題,回想身邊的情況,發現很多事情不是隻有科學道理,或者邏輯道理能夠全部解釋和覆寫的,大多數場景和群體很大因素或者重要因素是受到非理性因素的影響,而非理性判斷。

案例

生活中的例子

  盡管科學對一些事物更具有解釋力,但是即使在科學的領域依然存在大量的迷信或者非科學,無論多麼的理性,在特定的環境中也是會有非理性思考,舉幾個例子:

  1. 即使是大學教授或者科學家,也有很多人擁有的宗教信仰,宗教的概念跟科學可以在同時在一個人的思想裡,共同作用來形成自己的世界觀。
  2. 即使在最理性的商業經濟領域也有迷信的蹤影,比如香港或者廣東地區,走在街上可以看到幾乎所有街邊的商鋪裡都有供奉神龛。
  3. 梁祝化蝶的故事主人翁梁山伯與祝英台兩人可能并不是一個朝代的,西廂記裡真實的崔莺莺是被抛棄的,江南四大才子裡其實沒有周文賓這個人,曆史上的潘金蓮其實跟武大郎(武植)是恩愛的夫妻,牛頓也不是因為被蘋果砸中是以發現了萬有引力,阿基米德也不可能通過排出水量的不同來判斷皇冠是否是同樣材料等等。

《烏合之衆》中的例子

  書中認為理性對群體沒有什麼說服力和影響力。

  1. 首先,群體内資訊的傳播主要是靠圖像,要在群體成員之間對一個事物或者概念形成具體的圖像,才能進行有效溝通。
  2. 其次,通過簡單直接的口号(慣用語)比冗長複雜的邏輯推理更有說服意義,即使前者是錯誤的或者後者更正确,結果也是前者更容易得到群體的認可。
  3. 最後,群體成員通過圖像或者口号的方式最終形成的是一種被認可的幻想,這種幻想的正确性并不重要,甚至是違反事實依據的,想想我們平時耳熟能詳且一直信以為真的那些故事,可能都是被美化甚至杜撰的,即使在寫在報紙上甚至教科書上。

分解

1. 個人不容易被說服

  個人如果可以跟着演講者的邏輯,則隻要演講者邏輯自恰,個人比較容易被說服,但這個是傾聽者主動選擇去跟着邏輯去思考,而且傾聽者需要确實對内容有一定了解和認知,也需要演講者能夠對傾聽者的感受進行時刻關注和共情,以便在雙方節奏不同步時調整自己的語速和邏輯層次,最終讓大家始終在一個頻道上。

  即使個人被說服,但從上面過程可以看出,其實想要說服另一個人也非常困難。原因主要展現在三方面:

  1. 講述者角度,其自身的邏輯總會有考慮不周全的地方,隻要不是嚴密的數學推理,正常的邏輯道理都是有一定主觀性的,而有些地方也許就是傾聽者容易看到但講述者容易忽略的,因為每個人思考次元不同,也許一件事在一個次元上對,但換個次元就不一定成立。
  2. 傾聽者角度,其不一定能始終跟着講述者的邏輯,每個人的生活閱曆和價值觀都不盡相同,也許在聽到一半就會走神,或者傾聽者本身的目标就是找出說話者的破綻而非認同他。
  3. 溝通角度,雙方不太可能在思想上完全同步,所謂語言傳達的效率通常不超過50%,話傳多幾遍意思早就變了(經過N個人傳遞,語言保持原意的機率不超過0.5的N次方,5個人傳遞後可信度不到3%,即100句話最多隻有3句可以相信),是以有句古話叫流言止于智者。

2. 群體不容易被說服

  在單個人不同意被說服的情況下,如果選擇多個人難度就更大了。群體多個人時候更不太容易同步跟着思考,在《思考,快與慢》中通過兩個系統來表達人思考的方式,系統1用于快速決定的感性,系統2是進行邏輯思考的理性,後者是相對懶惰且需要努力才能達到的,但讓一群從個人價值觀到個人閱曆完全不同的人,同時在思想上激活自己的系統2來參與思考,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但是如果有一個實體的物件或者圖畫,讓大家在同時在身體上進行觀看和傾聽卻相對容易很多。

總結

  如果目标是要說服一群人,直接放棄純粹的邏輯推理方式,需要先通過淺顯的詞語或表達,讓聽衆在大腦裡形成一幅畫面或者幻想,基于此畫面進行遞進更容易成功。

  退一步,最好不要想着去說服别人,隻需要自己做自己相信的,然後讓結果來說話,事實比語言更有說服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