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最近行業内各大會接踵而至,在衆多内容中,AI嶄露頭角。比如谷歌I/O大會,人工智能貫穿大會全場,在谷歌産品中無處不在。而近兩年來,AI愈發被很多巨頭級公司重視:谷歌的戰略轉移——從Mobile first到AI first;百度提出All in AI;騰訊則提出了AI in All。
小編在此前也寫了不少關于AI的文章,那麼到底什麼是AI?AI日益發展的背後引發的思考又是怎樣的?機器人會變得有自我意識嗎?它們會擁有權利嗎?AI的奇點時代是否會到來?人類會被AI取代?接下來,打開你的腦洞,一起來和小編思考下吧。
來談談因馬斯克新女友,而被瘋狂刷屏的超級AI假設吧
從美劇《矽谷》中發現的AI的梗
最近大熱的美劇《矽谷》,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呢?好吧,其實小編想問的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懂劇中的一個梗:第五季第五集中Gilfoyle表示要幫助AI,并留下郵件作為痕迹。What???Why???經過考據,小編發現原來這是一個梗啊!還和AI有關。
馬斯克新女友Rococo Basilisk角色(梗)
這個關于AI的梗,來自某論壇上,關于人工智能的思想實驗,“羅科的蛇怪(Roko's Basilisk)”。核心大緻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1. 未來的某天會有一個近乎全能的超級AI。、
2. 它會判斷出自己的出現,是對人類社會最大的好事,進而認為所有沒有全力支援AI研究的人都是“罪人”。
3. 故而,它會追溯到這些人,然後懲罰他們。
4. 哪怕是已經死亡的人,超級AI也會通過“模拟”來複活他們,然後實施懲罰。
這個觀點一出,讨論不斷,并進而持續牽扯到了博弈、哲學、道德等多種角度。比如為什麼模拟出的“你”也是你;再比如懲罰也可能是道德層面的,因為超級AI既然認為自己是對人類社會有益的,便不至于造成實際意義上的危害。
Basilisk(歐洲傳說裡的蛇類之王)
不過,讓小編覺得最有趣的一個點是:也有人認為,隻有看到這個思想實驗的人,才有在未來被懲罰的危險,因為如果不知道,就不會涉及到是否支援的問題。為此,論壇上的人,還想出一種清除網上浏覽記錄的方法,來避免将來AI對他們進行報複與侵害。(想知道,隻有小編一個人聞到了一絲“恐怖片”的味道麼,小編選擇投降)
好吧,其實,小編想說這不一定隻是個梗。關于超級AI的争論從未斷過。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來看一場精彩的辯論賽。
正方觀點:AI絕對不會取代人類
5月10日,馬雲在2018年度阿裡日集體婚禮上說:“很多人擔心:機器人會不會戰勝人。而我認為AI絕對不會取代人類。因為人有‘Heart’,機器隻有‘chip’(晶片)。”
反方觀點:人工智能是人類文明存在的根本風險
在人工智能這件事上,“矽谷鋼鐵俠”Elon Musk的确有點唠叨。2017年,Elon Musk發表了演講,說“人工智能是人類文明存在的根本風險。”對此,馬斯克舉了一個AI摘草莓的例子。
這個AI的使命就是采摘草莓。這看起來似乎是無害的,但随着AI重新設計自己,把自己變得更加高效,它可能會認為提高産出的最佳方法——便是摧毀文明,即将整個地球的表面變成草莓田。是以,在追求一個看似無害的目标時,AI可能會在無意間導緻人類滅絕。
“矽谷鋼鐵俠”Elon Musk
而《名利場》雜志,曾對此表示:Elon Musk正在發起一場“東征”,隻為阻止“人工智能末日”的發生。大家知道,Elon Musk的确已經在太空探索(SpaceX)、電動車(Tesla)、太陽能(SolarCity)這幾個極其困難的領域取得了成就(有人将這稱為“Elon Musk魔法”),這或許說明他的确擁有一定研判科技未來走向的能力。
此外,多年來,衆多科幻電影、電視劇或小說中都描述了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未來場景——人類在生活中的部分功能,被AI所取代。
中立觀點:讓科技更有溫度,但與AI武器裝備劃清界限
2018的谷歌I/O大會,讓大家充分體會到了谷歌的用心,即推出一系列真正貼近生活、實用的AI産品功能,可以說谷歌在努力讓科技更有溫度。
此外,今年3月,谷歌還發生了一件大事:數千名谷歌員工簽署了一封信件,上書CEO Sundar Pichai——抵制五角大樓AI項目Project Maven,聲明谷歌應該避免“戰争技術”的開發。
谷歌I/O大會
對此,新任谷歌AI的負責人Jeff Dean表示:他不認為谷歌應該涉足自動化武器開發業務。這些技術可能會對谷歌的品牌,以及公司與大衆之間的信任,帶來不可彌補的傷害。
更有意思的觀點:AI需要被賦予“人權”
牛津大學的Marcus教授,探讨過AI是否能獲得“意識”的問題,并表示:如果未來AI獲得了“意識”,那麼我們就應該像人一樣對待它,給予它“人權”。Marcus還表示,科學家們現在判斷AI是否獲得了意識的标準是——看它們是否能認識到自我。
是以,如果未來AI在智慧上超過人類,它們一定也會知道自己比人類聰明。随後,AI就會變得傲慢并向人類索取特權。據此,Marcus覺得“如果我們能充分了解AI,我們恐怕就得賦予它們基本的權利。”不過,有了“人權”後的AI,是否還會聽話也是未知數。(也許哪天小夥伴的鬧鐘不高興了,還會拒絕叫醒大家起床呢)
不過,對于AI是否會有意識的問題,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直截了當地認為:目前想做出有意識的AI非常難,因為有意識的生物非常少。而現在所有的智能都是AI+HI,即人工智能+人類智慧。但他也表示,不能說未來絕對做不出有意識的AI。這意味着,AI奇點時代,也許可能來臨呢?
最後,小編想說:随着黑科技的發展,未來的确充斥着太多不确定性。但是大家也沒必要過于焦慮,可以着眼于現在能做的,比如要有底層思維——關注“不變的東西”(畢竟,像是最原始的争論那個問題——人善論/人惡論,都尚未有個真正的結果)。比如,生活和工作中的創新能力,比如身為社會人應當秉持的友愛、人文關懷,這些是能讓生活更美好,而又不會被時代淘汰的東西。
本文屬VRPinea原創稿件,轉載請洽:[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