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有點大,其實隻是把近二三十年來,自己所經曆的IT産品(消費級别的)的更新變遷做一個總結回憶。
其實主要是寫給自己看的,作為一個IT工作者(準确說是個程式員),又有點感性,是以想寫點東西。如果能有其他讀者也有興趣看看,并能引起共鳴,則就感到非常高興了。
就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吧,離現在也有三十年了。那時我還在上國小,沒有個人電腦的概念,甚至“電腦”這個詞都不知道。唯一有印象的是遊戲機,大型的有街機,投币的。看别人玩,自己也玩過,那真是個鍛煉手腳靈活度的東西,玩得不好,一個币瞬間就沒有了;而玩得好的,一個币能玩上好幾個小時。我對這東西從來是顯得超級苯的,看到别人能玩很久就很羨慕。大型街機生命力很強,直到現在還有,在各種電玩城裡,隻不過遊戲種類比以前多了吧,這玩意我感覺就是尋求一個感官刺激,有人可能就好這個,是以到現在還有市場。小型的就是家用遊戲機,最普及的就是小霸王遊戲機,一頭接遊戲卡,一頭接電視。我當時也買過一個,是以至今對魂鬥羅、雙截龍這類經典遊戲記憶猶新。大概是上國中的時候買的吧,陸陸續續用了很長時間,記得還用它來練習過打字,不過當然主要還是拿來玩遊戲了,同學來家裡也是拿出來一起玩。
那時候家裡的影音産品,最早還有電唱機,就是那個唱片放上去,把一個指針放到唱片便是開始播放的那種,當時家裡還有一個,爸爸還時不時拿出來放放,唱片還可以到書店去買到,都是老一代歌星的曲目,李谷一、蔣大為等。現在估計隻有在電影裡能看到唱機了。後來就是收錄機盛行了,這時八十年代的流行東西。收錄機可以放錄音帶,錄音帶有兩面。收錄機還分為手動換面和自動換面,後者還貴不少錢。我們家裡就隻買了一個手動換面的收錄機。用的最多的是吃飯的時候,打開收音機聽評書-夜幕下的哈爾濱,錄音帶也買了一些,我現在隻記得最早的一盤歌曲錄音帶是呂念祖的。這個收錄機從國小到中學一直都在用。當時錄音帶還蠻貴的,是以為省錢還流行翻錄别人的錄音帶。即買一個空白帶,找一個雙卡的錄音機,把原版的錄音帶和空白帶放進去,就以便聽歌一邊錄了。當然錄下來的帶子的效果比原版差不少。那時的歌星依稀還記得幾個-童安格、陳汝佳、張學友、齊秦等等。
九十年代接觸到了蘋果電腦,就是最早的蘋果機,那時還沒PC機什麼事呢。那是上高中時學校給大家的課外活動,依稀記得敲了一個BASIC語言的程式進去運作,再沒别的印象了。後來錄像機頗為盛行,那時同學間經常議論到誰誰家看錄像,也是有錢人才買得起的,錄像帶經常傳來傳去。有很多機關還放錄像,有些機關的會議室晚上會放錄像,我們就會早早吃過晚飯去看。我記得最早版本的《射雕英雄傳》和《武則天》就是在那時看完的。後來錄音機一邊向大的發展,即成了組合音響;一邊向小的發展,就成了随身聽,最著名的就是索尼的Walkman了,記得當時練習英語聽力用這個,錄幾盤英語錄音帶來聽,不過第一個随身聽用的是國産牌-京華,後來改用索尼。有一陣還流行過掌上遊戲機,裡面就是個俄羅斯方塊,結果到處都看見有人在玩,這也說明遊戲市場巨大。
接下來PC機登場了,開始了微軟公司的輝煌時代。我那時大學裡最前面還用過VAX機,用的是Novell公司的作業系統。後來就接觸PC機了,那時還根據Intel的CPU來命名一台機器的等級-286,386,486,586,一直到現在的多核。最早流行的作業系統為DOS 3.3,後來逐漸更新,4.0, 5.0,直到最後一版DOS 6.22。後面就進入到windows時代。當時我在大學裡還狠狠自學了一下DOS指令,對各種指令了解得很熟。那時的PC機事稀缺資源,學校裡總共也沒多少台,是以要預約上機才能學習,想想現在多友善呀,家家都有PC機了。當時還用軟碟,5寸和3寸都用過,容易壞,也容易染毒,學校裡的機器病毒滿天飛。DOS時代的遊戲還玩過不少,例如紅警、大航海、仙劍等。記得當時用過一款工具軟體叫PC-TOOLS,可以用來修改遊戲資料使自己變強大,很多遊戲就作弊玩。大學裡就學習了FORTRAN和C語言,FORTRAN還考了個等級證書,一點用也沒有。那時的著名資料庫是Foxbase,後來微軟收購後推出了FoxPro,非常流行,學校還推出了選修課,我也報名選學了。後來工作中還摸過,不過很快就煙消雲散了。
後來CD和光驅出現,錄音帶機漸漸衰落,CD唱機逐漸出頭了,它所攜帶的音樂播放音質遠大于錄音帶,更多的人開始購買CD唱機。後來為友善學習英語而出現的複讀機,可能是錄音帶的最後絕唱。不過由于CD光牒尺寸,CD機沒法做得太小,影響了它的便攜性,更多地被用于家裡音響系統的音源。這也是後期MP3崛起的原因。PC機上開始配置光驅,并一直保持更新,從隻讀到刻錄,從相容VCD到DVD。3寸軟碟還存在過很長一段時間,不過後來軟體越做越大,軟碟又容易壞。大型軟體的分發逐漸改用CD光牒。大概在2001年前後,USB盤粉墨登場,才出來的時候很貴,我記得買過一個64M的優盤,五百多元,現在看來絕對是天價。U盤是個好東西,相比軟碟容量大,友善攜帶使用,是以一出來就流行開來,徹底革了軟碟的命。
在2000年以前,還流行過一種東西:電子詞典。也就是一種電腦大小,可以輸入中英文單詞進行互譯。當時對學習英語的人頗有吸引力,因為能比用紙質字典快速查詢。其中一種叫“文曲星”的還做了不少廣告。不過現在看來,這其實是一種很粗糙的東西,查詢也不快,需要一個一個字母輸入,詞庫也不能更新,釋義并不全面。現在的改良版則加了點讀及掃描功能,點到哪裡就可直接譯出來。但随着現在智能手機和平闆電腦的發展,該類裝置也将消失。家庭影音的發展從VCD播放器開始進入數位時代,到SVCD,DVD,中國廠商忽悠了大量概念。到DVD已無法再炒作,于是倒的倒,轉的轉,象步步高、金立等都轉做别的産品了。目前普通家庭影院的相關産品都由大的家電廠商來提供,海爾、海信、東芝、松下等等,小廠商已玩不了。
然後網際網路登場了。中國的網民應該記得國内網際網路的發展曆程。從最開始的撥号上網,到ADSL,再到現在的光纖寬帶,也走過了十幾年的曆程。INTERNET的浪潮推動着IT産業的發展。為了在PC上很好地分享和傾聽音樂,MP3被發明了出來,直接催生了MP3播放器的産業,MP3播放器因為可以做到很小,并可以随便改變所聽的歌曲,它的音質又不比CD差多少,當然會受歡迎,結果又把CD唱機推向了墳墓。
2000年左右,網際網路掀起熱潮,甚至過熱引起泡沫。同時通信行業也發展迅猛。固定電話逐漸普及,BP機開始唱戲,催生尋呼台産業,當時每個城市都有若幹尋呼公司,各自經營尋呼台,以收取月租來盈利。同時各類BP機也種類繁多,當然最著名的牌子大家都知道-摩托羅拉。當時由于聯通的尋呼台可以漫遊,我就買了一款摩托羅拉的BP機入了聯通的網。用了好幾年,也發揮了不少作用。後來,大家都知道,手機走上了前台。最早手機還是比較貴的,話費也貴,用的人較少。是以BP機和手機共存過好長一段時間。随着手機的降價和資費的下調,尋呼機終于走下曆史舞台,讓位給了手機。BP機是摩托的天下,手機呢,摩托也曾輝煌一時。在2010年前,絕對是諾基亞的天下,最高份額曾達30%以上,每三個人的手機裡就有一部諾基亞,相當恐怖。功能機确實是諾基亞一家獨大,但到了智能機時代,蘋果和谷歌登場,後面的故事大家都比較熟悉了。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其實到了IT産業,應該是“三年河東,三年河西”,蓋因發展迅猛,市場瞬息萬變。
Wintel聯盟可以說統治了PC時代,intel的CPU,微軟的作業系統,幾乎伴随了桌面電腦近二十年。直到近幾年,移動時代的到來,才有了對抗力量的出現。智能手機及平闆電腦的流行,使得PC地位降級。而手機晶片,高通及ARM領先,手機作業系統,蘋果和谷歌領先。微軟花了大量資金來開發WindowsPhone來同他們競争,卻收效甚微。如今的PC領域已經稱為傳統領域,移動領域才是新興領域。
2010年前後,雲概念趨向成熟,這又開啟了一個黃金産業。可以預見,随着移動寬帶及雲的發展,未來的資料都會集中到雲端,個人的終端裝置都會趨向簡單,即所謂的“瘦用戶端”。也就是說,雲端将稱為個人資料的“銀行”。就如同我們将現金存到銀行一樣。将來,網絡将無處不在,我們象使用水電一樣無法離開網絡。未來的IT關鍵詞是雲,大資料、移動。一大批企業正在這條路上狂奔: 谷歌、亞馬遜、蘋果、微軟、IBM。。。精彩還會不斷上演,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