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第二本書瘋狂人類進化史20190623

第3章 膚色中隐藏的進化奧秘

1. 性選擇應該也必須與自然選擇達成某種妥協,是以,人們不能放任對白色皮膚的喜愛而置自然選擇于不顧,也不能任由自然選擇留下越來越黑的皮膚而罔顧性選擇的偏好。人類應該在白色皮膚的性感與黑色皮膚的健康之間尋找平衡。

2. 好奇心的探索之旅開始:生物進化本就撲朔迷離,困難重重,不太可能有一種簡單的理論就可以解釋,隻能是多種理論綜合猜測的結果。

3. 人類的皮膚為什麼會變成黑色?假設推理的不斷成熟過程:

3.1皮膚癌理論:為抵抗強烈的紫外線,自然選擇合成黑色素。

3.2黑色的皮膚主要是為了防止汗腺和皮下血管被陽光灼傷。

3.3黑色素細胞其實是人體免疫系統的一部分,為人體築起第一道免疫防線,以免被熱帶叢林中的黴菌或細菌感染。黑種人越黑,免疫能力就越強。

3.4 黑色皮膚可能是一種僞裝,甚至是對黑猩猩的模仿,可以讓非洲人在叢林中更好地保護自己,悄悄接近獵物時不容易被發現。

3.5豐富的黑色素不但能濾去多餘的紫外線以預防皮膚癌,而且能防止合成過量的維生素D

3.6 最佳膚色理論:研究者同時分析了大量人群體内葉酸和維生素D的生化含量,結果表明,最佳膚色與日照強度基本相符,相符人群基本都在當地繁衍了10000年以上,正是所謂的原住民。

人體對維生素D的需要促使皮膚有變白的趨勢;而出于保護葉酸的目的,又必須維持一定的黑色。皮膚為此而左右為難,自然選擇應該在這兩種相反的需求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即所謂最佳膚色,否則所有人都會被無情的陽光殺死。

3.7 最佳膚色理論的悖論

3.7.1 美洲赤道地區的陽光與非洲一樣毒辣,卻從沒出現過黑人。

3.7.2東南亞熱帶地區的居民造成的,他們同樣也靠近赤道,但我們從來不認為他們是黑人,他們的膚色雖然深一些,但還沒有深到發黑的程度,這又是什麼原因?

3.7.3塔斯馬尼亞島是典型的溫帶氣候,按照最佳膚色理論,島上居民的膚色應該像溫帶地區一樣,也是白色的,但不妙的是,他們仍是黑色,而且是非常黑的黑色。

3.7.4 所羅門群島,各島之間相距不遠,氣候環境相差不大,是研究人群多樣性的極好樣本。理論上來說,各島居民膚色應該非常接近。但令人驚奇的是,當地居民有的膚色極深,有的膚色卻極淺。更奇特的是,兩種膚色的人比鄰而居,擡眼一看,黑白相間,構成了一道獨特的人文風景。

3.8 性選擇理論:達爾文相信,自然選擇隻是解決了生存問題,隻有性選擇才能解決繁殖問題,兩者缺一不可。

3.9 父母選擇,即父母在塑造膚色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4.0 審美品味上:性感

5. 有趣的點:免費說個訣竅:如果某位女士在某位男士面前總是向後梳理自己的長發,比如挂在耳後,以便展示更多的面部皮膚,那就等于在向那位男士告白了,展開有意或無意的勾引。要知道,耳垂附近的皮膚又白又嫩,可是極好的展示地帶。

6. 性選擇應該也必須與自然選擇達成某種妥協,是以,人們不能放任對白色皮膚的喜愛而置自然選擇于不顧,也不能任由自然選擇留下越來越黑的皮膚而罔顧性選擇的偏好。人類應該在白色皮膚的性感與黑色皮膚的健康之間尋找平衡,受此制約,赤道附近顯示了較黑的膚色,但又不至于如煤炭般漆黑。

7. 可能都有其正确的一面:在不同區域、不同時間,不同的因素會對人類的膚色施加不同的影響。由于影響因素的多樣性,才導緻了膚色現象的複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