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衛星導航系統-第3講-衛星導航基礎知識-3-2

衛星導航時間系統

含義:時間間隔和時刻

時間間隔:客觀物質運動過程所經曆的時間曆程

時刻:客觀物質運動某一個狀态發生的瞬間,通常以離開時間坐标軸原點的距離來表示。

時間系統:原點(起始曆元)和測量尺度(時間的機關)。

确定時間的基準

條件:

運動的周期具有充分的穩定性,即在不同時期該基準所表征的運動周期必須一緻;

周期運動必須具有複現性,要求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該基準所表征的運動周期在實驗中或觀測中可以複現;

時間間隔的均勻性;

1、地球自轉運動

2、地球公轉運動

3、諧波振蕩

分類

世界時(Universal Time, UT):以地球的自轉周期為基準獲得的是世界時

恒星時

平太陽時

世界時

曆書時(Ephemeris Time,ET):以地球公轉周期為基準獲得的是曆書時

原子時(Atomic Time,TA):以諧波振蕩為周期獲得的是原子時

協調世界時(Coordinate Universal Time,UTC):将原子時和世界時結合起來,就成為了協調世界時。

GPS時間系統(GPST)

GLONASS時間系統(GLONASST)

世界時(Universal Time,UT)

人類建立的第一個科學時間系統,以地球自轉運動為基礎。

恒星時:以春分點為參考點,由春分點周日視運動确定恒星日。

恒星時是地方時,在同一瞬間各地的恒星時不同;

春分點受歲差和章動影響:真春分點對應真恒星時;平春分點對應平恒星時;

由于地球自轉的不均勻性,是以恒星時也是不均勻的;

平太陽時:以真太陽周日視運動的平均速度為基準。

世界時:以平子夜作為零時的格林尼治平太陽時,稱為世界時。 以平子夜作為0時開始的格林威治 平太陽時 ,稱為世界時,簡稱UT

世界時由于是來自于地球的自轉引起的,由于地球長期趨勢是越來越慢,會導緻世界時得出的1s會越來越長;

通常将地球按子午線(連接配接南北極的線)劃分為24個時區,每個時區以中央子午線(兩天子午線的中間)的平太陽時為該區的區時,于是,零時區的平太陽時即為世界時。

中國的區時與格林時間時區相差了8個時區;

曆書時:描述天體運動方程式中采用的時間系統或天體星曆表中應用的時間,稱為曆書時;

以地球公轉運動作為定義時間測量的基準。19世紀末,紐康根據地球繞太陽的公轉運動編制了太陽星曆表,人們以此作為曆書時定義的基準;

特點:理論上是一種均勻的時間尺度,實際測定比較困難,精度低,不連續(随天文常數改變)。

原子時(Atomic,TA)

以物質内部原子運動的特征為基礎,由于地球自轉,與世界時不同步。

原點:1958年1月1日世界時零時的瞬間,與世界時銜接,實際原子時的原點:TA=UT2-0.0039s

尺度:位于海平面上的铯133原子基态兩個超精細能級在零磁場中躍遷輻射的電磁振蕩9192631770周所持續的時間,為以原子秒。

雖然精度比較高,但是和我們日常生活脫節比較大;

國際原子時(TAI):

國際時間局通過對比國際上100多台原子鐘(地方原子時)推算出的全世界統一的原子時。

BIPM依據全球約60個時間實驗室中的大約240台自由運轉的原子鐘所給出的資料,經資料統一處理後來給出國際原子時的。

協調世界時(Coordinate Universal Time,UTC)以原子時秒長為基礎,在時刻上盡量接近于世界時的一種時間測量基準。

|協調世界時-世界時| < 0.9秒

跳秒:通常在6月30日晚上的23點59分60秒來調整一秒鐘(基本加1秒鐘)或12月31日最後一秒;

23h59m59s,23h59m60s(這裡加了1秒),00h00m,00s;

協調世界時是不連續的;

GPS時間系統(GPST):它是全球定位系統自己建立并維持的原子時系統

原點:1980年1月6日0時(與協調世界時UTC一緻)

尺度:與原子時秒長相等

是否跳秒:不跳秒(與UTC存在時差)

GPST與國際原子時TAI時間差

GPST=TAI-19(s)

GPST與協調世界時UTC之間的差距随時間逐漸增大,并将一直是秒的整數倍。

GLONASS時間系統(GLONASST)

GLONASS時屬于原子時系統,其秒長與原子時秒長相同,并與莫斯科地區的協調世界時保持一緻。

GLOBASST + C1 = UTC(SU) + 03h.00min

與GPST的不同:

與UTC(SU)同步跳秒,因而GLONASS時與協調世界時沒有固定的整秒內插補點;

衛星通信調制技術

衛星導航頻段

衛星導航頻段的選擇影響導航系統的傳輸容量、發射功率、衛星接收天線的大小,接收裝置的複雜程度以及成本的高低。

選擇頻段的要求:

電波傳播衰減盡可能小

天線接收的外界噪聲要小

GPS距離地面20020KM

無線電波頻率

頻率範圍       波長          符号              用途

3Hz-30kHz      104-108m            甚低頻VLF            音頻、電話、資料終端長距離導航、時标

30-300kHz      103-104m      低頻LF              導航、信标、電力線通信

300kHz-3MHz   102-103m      中頻MF              調幅廣播、移動陸地通信、業餘無線電

3MHz-30MHz   10-102m       高頻HF              移動無線電話、短波廣播、頂點軍用通信、業餘無線電

30-300MHz    1-10m        甚高頻VHF            電視、調頻廣播,空中管制、車輛、通信、導航

300MHz-3GHz  10-100cm       特高頻UHF

3-30GHz     1-10cm        超高頻SHF            微波接力、衛星空間通信、雷達

30-300GHz    1-10mm      極高頻EHF            雷達、微波、射電天文學

107-108GHz    3*10-5cm-3*10-4cm    紫外可見光、紅外          光通信

波長越長穿透能力越強;

GPS的頻率為1.5GHz

傳輸的導航電文要發送到地面接收的話,那麼發送的導航電文可能是幾十到幾kHz,如果說從衛星上直接發送這個頻率,從上面可以看出發送幾kHz以下的隻适合陸地表面的短距離通信,因為從衛星發射要穿過電離層,因為在低頻的情況下很容易被電離層吸收;那大部分能量都被電離層吸收之後,那到達接收機的能量就非常非常小,就沒法接收這個信号了。

那麼要想把這些比較低的導航電文發送到地面,那就需要将這些低頻率的導航電文搬到頻率很高的地方來,怎麼搬移呢,搬的過程就是要加一個載體,怎麼加,就是指的信号調制

信号調制:

任何能量有限的信号都可以正弦波表示(FFT):

c(t) = A . cos(ωt + φ);A:幅度,ω:頻率,φ:相位

那麼怎麼加導航電文呢?

如果加到幅度就是調幅,加到頻率就是調頻,改變相位就是調相;

用一個信号(調制信号)去控制另一個信号(載波信号)的某個參量,産生已調制信号。

信号調制的目的:

基帶信号(低頻)的頻譜變換到頻帶信号(帶通信号)

實作信号遠端傳輸

改變信号的頻率,使不同的使用者接收各自頻段的信号

抗幹擾

實作多址,提高頻段使用率

調制方式

模拟調制:調制信号為連續型的正弦波調制。分為振幅調制、頻率調制、相位調制;

數字調制:調制信号為數字型的正弦波調制;

振幅鍵控(ASK)、頻移鍵控(FSK)、相移鍵控(PSK)

載波---正弦波

調制信号(要發送的導航電文)---數字信号

振幅鍵控(ASK)

使載波的振幅随着調制信号的大小變化而變化的調制方式。

衛星導航系統-第3講-衛星導航基礎知識-3-2

在幅度調制方式中,兩個不同載波信号的幅值分别代表兩個二進制數字0和1.有時,也用恒定幅度的載波的有或無來代表二進制數字0和1.

衛星導航系統-第3講-衛星導航基礎知識-3-2

上面圖當中,中間的矩形波代表的是二進制的波形,通過調制之後形成了下面的正弦波,0對應最下面的幅度為1,1對應正弦波的幅度為2;

特點:線性調制,數字基帶信号的頻譜經過調制後被搬移到中心頻率wc的載波頻帶上,而不改變其頻譜結構。誤碼性能較差,功率利用不充分,衛星通訊較少使用。

效率也比較低、線性調制而且這種調制方式不可靠!!!!!!!!!!!!!!

頻移鍵控(FSK)

使載波的瞬時頻率随着調制信号的大小而變,而幅度保持不變的調制方式。

衛星導航系統-第3講-衛星導航基礎知識-3-2

兩個不同頻率的載波分别代表二進制數字0和1.

衛星導航系統-第3講-衛星導航基礎知識-3-2

 特點:抗幹擾能力優于調幅,但頻帶使用率不高,也隻在傳輸較低速率的數字信号時得到廣泛應用。

相移鍵控(PSK)

利用原始信号控制載波信号的相位。

相位調制方式中,可以用不同相位的載波,如用相位為0和pi的載波分别表示二進制數字0和1,則為二相調制(BPSK)

衛星導航系統-第3講-衛星導航基礎知識-3-2

 四個離散相位狀态分别表示兩位的數字信号,稱為四相調制(QPSK)。

QPSK信号的正弦波有四個可能的離散相位狀态,每個相位可攜帶2個二進制符号。QPSK信号可表示為:

衛星導航系統-第3講-衛星導航基礎知識-3-2

θi有四中變化,如θi可以取上面兩種情況之後,可根據i=1,2,3,4來獲得不同的相位值。

衛星導航系統-第3講-衛星導航基礎知識-3-2

載波相位例中,看不清楚的是pi/4,3pi/4等。右邊是在不同初始相位情況下的四種調制;

衛星導航系統-第3講-衛星導航基礎知識-3-2

 上面是二進制

衛星導航系統-第3講-衛星導航基礎知識-3-2

 上面是四進制情況

特點:最佳調制信号,相同條件下,PSK誤碼率最小,采用雙相平衡調制方式具有很高的抗偵破能力。

為了區分不同衛星發射的信号,防止彼此之間發生幹擾

多址技術(每個衛星都配置設定一個位址)

頻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Access, FDMA)

用頻譜搬移的方法使不同信号占據不同的頻率範圍

衛星導航系統-第3講-衛星導航基礎知識-3-2

時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Access,TDMA)

将可使用的衛星轉發器在時間上分割成若幹個互不重疊的時隙,各個站按配置設定的時隙使用。時隙在時域上是正交的,接收站利用定時信号來選擇不同位址的信号。

衛星導航系統-第3講-衛星導航基礎知識-3-2

碼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 Access,CDMA)

通過不同的編碼序列來區分不同的使用者。所有使用者可以使用同一個頻率,但是每個使用者都被配置設定帶有一個獨特的碼序列,該序列碼與所有其他使用者的碼序列互相正交性,各個使用者互相之間也沒有幹擾。

直接序列方式(DS)

跳頻方式(FH)

跳時方式(TH)

特點:頻帶使用率高、抗幹擾、保密性、隐蔽性、靈活性以及抗頻率選擇性衰落等

空分多址(Space Division Multiplexing Access, SDMA)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