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飛書如何保持自身的先進性?

飛書如何保持自身的先進性?

“無論是以前的飛書 Office,還是如今的業務三件套,核心都在于「摩擦系數更小的協同」”

撰文|史聖園

位元組跳動 11 周年時,梁汝波在内部發言中說,「我們最近一兩年的領先不明顯了。」

這對于主打先進概念的飛書來說,是一種無形的壓力。前不久的飛書春季未來無限大會,或許側面提供了論據。

在長達 3 小時的釋出會中,飛書主要講的故事是「業務三件套」,要從協同辦公、組織管理,拓展到業務工具。但對于近日火熱的 AI,卻幾乎隻字未提。

整合 AI 能力,是企業服務新賽場的入場券;深入業務場景,才能在存量中多分一杯羹。

以使用者體驗見長的飛書,釋出業務工具後,能夠迎來它想要的增長嗎?

「現在,我們希望對飛書的定位進行進一步的提升,幫助企業改造業務運轉的方式。讓業務在面對各種不确定性時,仍能靈活應變、快速增長」。飛書CEO謝欣表示。

這可能需要更長時間去驗證。

當下的現實情況是,中小企業的付費習慣有待養成,而絕大多數企業對飛書用得還比較淺——換言之,是「微信+Office三件套」可以滿足的需求。

無論是以前的飛書 Office,還是如今的業務三件套,核心都在于「摩擦系數更小的協同」。

飛書Office,是服務于協同的生産工具;業務三件套從資料切入,則是希望将資料這一生産要素也牢牢握在手裡。如此一來,飛書便成為了「協同」場景中的完整生産力。

但有多少公司存在強協同需求,又有多少公司存在先進協同的需求,有多少淺層的協作需求通過微信群和電話可以滿足的,這些資料才是飛書營收基本盤的決定性因素。

飛書如何保持自身的先進性?

舊世界需要相容

釋出會上,被邀請的制造業、餐飲、金融、醫療領域的大客戶,講述飛書三件套為業務流程加速的故事。

業務三件套,分别是指「多元表格」、「應用引擎」、「內建平台」。

多元表格,是一款無代碼表格型資料庫,意在「幫助每個人自助搭建業務應用」。在謝欣的演講中,他舉的例子包括:理想汽車用多元表格進行供應鍊缺料管理,西貝用多元表格搭建靈活開票系統,百安居用多元表格搭建實時客戶管理系統。

多元表格裡流淌着位元組的基因,做的是資訊分發的事。它想讓資訊自己找到對應的責任人,減少資訊在流通環節的噪音和損耗。這對企業的效率改進,是一件好事。

可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大多數公司依然用腳投票,選擇了用 Excel 管理資料,用微信去協同——既然上手成本極低的工具,就能解決大部分問題,為什麼要去學習一款先進的工具,痛苦地改造業務流程呢?這也是飛書在國内市場的月活始終難以突破千萬的原因。

「對于新興的創業公司來說,尤其是我們這樣 90 後創業者的公司,大家對數字化的接受程度很高,内部協同我們都很喜歡用飛書。但去跟各類甲方企業溝通的時候,誰也逃不開微信+ Excel。」一家創意策劃機構的創始人 Kevin 表示,他感受到的「代際差異」尤為明顯。

業務三件套中的飛書應用引擎,是一款 aPaaS 産品(應用程式平台即服務),還未正式上線。它可以大幅降低開發成本,快速搭建業務系統。aPaaS 産品把開發過程中所需要的權限、界面、資料、互動、流程抽象出來,組成可視化的配置頁面,業務人員也能上手。

飛書內建平台則是一款 iPaaS 産品,主要是為了解決企業内部的「資料孤島」問題,可以對接 100 個多個系統,包括市面上主流的用友、金蝶、 SAP、Salesforce、JIRA、 MySQL 等等。

但比起國外各類 SaaS 産品支援谷歌、微軟賬号一鍵登入,又能便捷通過 API 交換資料的生态,即使飛書有心打造資料底座,也很難改變國内各個廠商系統之間資料封閉割據的現狀。與各個系統逐一去對接、适配,建立生态,這樣的苦活,隻有大廠可以不計投入産出比地去做。

生态建設,其實并不是飛書的曆史強項。「我們也有一些還可以的生态夥伴,就是數量不是很多。我們希望把品質提的高一點,把生态一點點健康地建立起來。」謝欣在釋出會後的媒體采訪中表示。

自 2019 年起,「雲釘一體」戰略啟動後,釘釘就将大量應用開放給 ISV(軟體供應商)來完成,以 PaaS 底座的方式打造生态。2022 年,釘釘喊出的口号是「做好數字底座,成為生态夥伴的手腳架。」

有人曾将飛書比作自建商圈、自營店鋪,而釘釘則是對外出租、收取傭金的營運模式。

從 SaaS 到 PaaS,如今飛書也想憑借系統間資料和權限的打通、底座能力的強化,切入更多業務和場景,在零售業和制造業分到更多蛋糕。但若想從釘釘手裡搶走客戶,飛書産品真正的底座能力、傳遞能力、生态豐富度,都需要實實在在的使用者檢驗。

飛書如何保持自身的先進性?

新世界需要創造

争取存量市場是正常動作,對于後來者而言,有時候創造增量更為重要。「保持同行中最大投入」的飛書,就在「向海外要增量」。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謝欣表示,國外的 SaaS 市場使用者更成熟、更舍得花錢、更願意嘗試新産品,但同時對軟體供應商的要求也更高。

然而,海外的 SaaS 市場中,「業務工具」已經是個不太有吸引力的舊故事了:大廠小廠,統統圍繞着「AI」開始神仙打架。

Data.ai 的資料顯示,整合 ChatGPT 後的Bing下載下傳量增長了 7 倍;與此同時,Google 的下載下傳量同期下降了2%。

3 月 15 日,為應對 OpenAI 和微軟 New Bing 的走紅,谷歌宣布将生成式 AI 功能內建到Gmail和Google Docs。

兩天之後,同樣是以「未來」為主題的釋出會上,微軟也宣布 Microsoft 365 服務全面接入 AI 功能,釋出Copilot。這個動作再次掀起一股新浪潮。

「你已經是一個成熟的 Word 了,要學會自己寫字。」不久前的調侃,竟在今日成為現實。

你可以利用 Word 中的内容自動生成 PPT;讓 Excel 自動生成分析報表、發現資料的相關性;和 PPT 直接對話,用日常生活中交流的語言調整布局、制作動效;讓 Outlook 根據提示快速生成并回複郵件。

一場以微軟和谷歌為中心開啟的效率工具革命就此展開,所有人期待新世界的開啟。

即便是沒有自研大語言模型(LLM)的 SaaS 公司,也争先恐後地接入 API,開發應用層的産品。

與飛書文檔功能重合度很高的 Notion,早在 ChatGPT 走紅前,就開始内測 AI 輔助撰寫的功能;最近AI 功能已正式釋出,并整合進了訂閱服務。

而飛書在海外的主要競品——Slack,3月也宣布接入 ChatGPT,上線了智能生成聊天對話摘要、AI輔助撰寫、AI 智能搜尋等新功能。這些都是 Lark(飛書海外版)暫時無法做到的。

GPT-4 多模态大模型釋出後,人與 AI 的互動更是從文本擴充到了圖像,市場也足矣窺見 OpenAI 和微軟引領生産力進一步變革的野心。

若想要「向海外要增量」,AI 和相關的應用,是飛書繞不開的命題。但迄今為止,還沒有看到飛書在此方向明确的計劃或行動。

飛書如何保持自身的先進性?

離盈虧平衡有多遠

内部會議上,飛書宣布2022年ARR(年度經常性收入)已經達到 1 億美金,較2021年有2.7 倍的快速增長。謝欣稱之為「裡程碑時刻」。

當一家企業服務公司達到1億美金 ARR,它就會被資本市場視為一家「半人馬獸(Centaur)」公司。在美國,企業服務領域的獨角獸(Unicorn)企業有 1000 餘家,而半人馬獸公司隻有 150 家左右。

一般而言,一家公司達到了 1 億美元 ARR 後,幾乎都能順利上市,很少有倒閉的情況。是以,這是一個證明公司找到了 PMF(Product-Market Fit)的資料名額,且有一個可持續的增長方式。

風投機構 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 的資料顯示,在已上市的 SaaS 公司中,前25%的公司,平均需要 5.3 年達到 1 億美元 ARR。飛書并不算慢,它隻花了 3 年。

但 ARR 需要結合成本、淨利潤來看,才更有說服力。通過燒錢來達到這個名額,也并不是一個值得推崇的方式。增長之外,增長的效率和品質同樣重要。

據雷峰網此前的資料,飛書一年的總成本高達 100 億元之多。如果此資料屬實,那麼 1 億美金大約隻夠覆寫飛書 1 個月的成本,距離盈虧平衡還有很遠。

梁汝波曾透露,位元組對于飛書的研發投入不低于抖音,且目前的 ROI 不是很劃算。但他認為,做好企業服務,對一家好的科技公司來說很重要。

「下一個名額的話,可能是10億ARR。接下來這小幾年,控制虧損在公司可承受範圍之内。」在接受钛媒體采訪時,謝欣如是定義「健康的增長」。

控制虧損,就要開源節流。

今年2月,飛書悄悄釋出了新收費标準,全線縮減免費版權限。免費版的雲空間從300G減少到50G;聊天記錄從永久免費存儲,到僅保留180天;多元表格、飛書妙記等廣受好評的産品,也都相應縮減了權限。

這一舉措顯然是想要提高中小企業的付費率。「從 1 月起,我就頻繁地接到飛書銷售的電話,提示我權限要縮減了。除了飛書自己的銷售同學,還有很多外部管道商的銷售。現在我微信清單裡至少有 5 個飛書銷售。」Kevin 說。

新的收費标準,對于中小企業來說相當不友好。謝欣認為,「如果使用者就是不願意付費,那麼DAU就是一個成本名額。」

「SaaS的商業模式,中國不需要再創新了」,謝欣說。他相信,産品力是最大的決定因素。如果隻是絲滑、好用、體驗尚佳,解決的問題沒那麼關鍵,也是産品力不過關的表現。

飛書正在從「先進團隊」的叙事中走出來,彎下腰,摸索真正的業務痛點。隻有找對了,那麼使用者付費習慣的養成,才可以放心大膽地交給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