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吳子勁
本文經授權轉自公衆号 網易數讀
幾個月前圍繞結婚率持續下降的讨論,離不開的一句話就是“這屆年輕人怎麼了”。
這是最容易吸引眼球的做法,長輩看完可以感慨現在的年輕人怎麼這麼不懂事,然後更名正言順地催婚逼婚。
年輕人也可以趁此機會訴苦:想按勞動法上班吧被罵沒上進心,996了又哪有時間談戀愛結婚。
然而遺憾的是,很少人去驗證年輕人的态度是否真的能影響結婚登記這個行為,還是說其實有其他更重要的因素被忽略了,它(們)才是元兇。
人口結構變化主導全國結婚率升降
除了年輕人的婚戀觀,生活壓力、受教育程度也是讨論結婚率時經常會被提到的詞。而“人口結構”雖然不能說從未和結婚率一同出現,但它的出場機會和前面幾位相比,确實不多。
實際上,如果隻針對全國結婚率這一資料,其最近幾年的下降很大程度上來源于人口結構的變化,而不是年輕人的鍋。
量化人口結構的名額有不少,總撫養比是其中綜合性程度比較高的名額,它是指人口中非勞動年齡人口與勞動年齡人口數之比。
簡單來說:如果100個人裡有20個小孩(15歲以下),20個老人(65歲以上),那麼總撫養比 = 40/60 = 66.67%。
總撫養比越高,說明人群中勞動人口占比越低;配合持續下降的出生率,表明社會老齡化程度在加深。而勞動人口——尤其是年輕勞動人口——正是登記結婚的主力人群。
将1999-2018年的全國結婚率、離婚率和總撫養比放在一起,結論不言而喻。
從上圖中不難看出,在1999-2010年間,總撫養比持續下降,結婚率總體呈上升趨勢。
2010-2013年間,總撫養比和結婚率相對比較穩定,變化不大;2013年至今,總撫養比持續上升,結婚率持續下降。兩者的變化軌迹剛好相反。
進一步的回歸分析印證了上述猜想:将全國總撫養比對結婚率做回歸,結果顯示兩者顯著呈反比。
通過他們的相關程度計算這個影響有多大,可以發現結婚率的變化當中65.22%受總撫養比影響,這個貢獻率不小了。
也就是說,結婚率下降這口鍋,我們如果把它劈開,其中超過一半應該甩給總撫養比。
可以認為,全國結婚率近20年的變化,主要是因為總撫養比背後所反映的人口結構産生了變化——其實就是适婚人口的數量在不斷變化,這群人變少了,結婚率就會随之下降。
省際結婚率差異與房價有關
如果我們将結婚率的關注尺度從全國改為省級,情況又有所變化。
以2017年各省結婚率為例,高的如貴州省可達10.9 ‰,低的如廣東省僅有6.8‰。不同省份間的結婚率顯然存在差異,那麼是不是也和全國水準類似,人口結構從中作梗?
然而對各省2002-2017年間結婚率及總撫養比進行的分析,未能證明它們之間有關。換言之,在全國水準主導結婚率變化的人口結構,并不是省際結婚率差異的推手,那麼誰才是?
在進一步分析前,我們先将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不含港澳台)按經濟發展水準大緻分為下圖的兩組[1],然後在考慮人口結構潛在影響的前提下,去看經濟發展水準、房價、教育這些社會讨論中的熱門因素對省際結婚率的影響。
提到房價與結婚,話總是說不完。
對于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步入婚姻好像都需要有一套屬于自己的婚房。無論這婚房是一人給錢,還是掏空了全家上下六個荷包,都是錢。“房子都買不起,還結什麼婚啊”,可以說是不少人心裡的想法。
然而分析的結果讓人有些意外,經濟發展水準不同的省份,房價對結婚率的影響方向相反:在經濟較發達的省份,房價越高結婚率越低;在經濟追趕省份,房價越高結婚率反而越高。
對在經濟發達省份打拼的年輕人來說,快節奏的生活也帶來更多心理壓力,房價加了幾個0,自己的積蓄和工資卻并非如此。
個體難以改變社會觀念,買不起房結不起婚,于是房價漲,結婚少。
對經濟追趕省份來說,卻是另一番光景:房價越高的省份,結婚率越高。為什麼?
想想你手裡的氪金手遊,剛開始玩的時候,不花錢能玩,小氪怡情,大氪霸服,人民币和戰鬥力線性轉換,充值就能變強,是以一般遊戲初期本來有意充值的玩家有熱情大量投入,沒想花錢的可能也小充一把意思意思。
但是到了後期,很容易就變成了不氪寸步難行,大氪維持基本體驗的地步,佛系玩家成了主流,大部分手遊壽命也就到此為止。
經濟追趕省份就像剛出的手遊,房價越高,效用越大,居民願意投入購買,同時願意投入其他社會活動,比如結婚。
而發達省份就像周年慶時候的手遊,房價過高,需要極大的投入才能獲得微小的産出。如果想要更多産出,也得投入更多。
要知道,在統計局公布的資料中,被劃分為經濟追趕組的省份平均房價不足1萬元/平方米,這在北上廣深早已不可想象。
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省,結婚率也高
提到教育對結婚率的影響,不少人認為随着受教育程度的越高,人們有更可能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甚至選擇不婚,影響結婚率走低。
然而以全國結婚率為目标的研究[2]指出,大學擴招提升了全國人口的受教育程度,雖然讓晚婚變得更為常見,但其實提高了結婚率。
針對省級資料的分析,也獲得了與全國層面類似的結論:受教育程度越高的省,結婚率越高。
受教育程度對結婚的促進效果在經濟追趕省份尤其明顯:人均受教育年限提升2年,經濟追趕省份的結婚率大緻上相應提升1‰。
要知道,2017年受教育程度最低的省份人均受教育年限僅為5.62年,與9年義務教育還有巨大的差距。填補這個空間,不僅有提升結婚率的潛力,還能為人力資本的提升奠定基礎。
可以認為,提升受教育程度不僅有利于社會人力資本水準的提高,也提高了婚姻選擇的比對效率。簡而言之,多讀幾年書,有可能讓人更容易找到合适自己的人談婚論嫁。
鍋分到現在,人口結構、房價、教育一個都跑不掉。年輕人也不是不結婚,生活艱難,晚婚也是結婚,又何苦逼得那麼緊呢?
參考資料
[1] 劉幹, & 陸葉. (2018). 我國區域經濟發展水準的聚類分析. 生産力研究, (1), 68-71.
[2] 劉伯凡, & 劉葉. (2018). 高等教育的婚姻效應: 推遲結婚還是選擇不婚 ? ——來自合成控制法的新證據. 上海财經大學學報, 20(3), 93-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