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Python入門-基本操作

基礎操作

  • 輸出 print

使用雙引号輸出:

使用單引号輸出:

  • 轉義字元——

    \t:TAB

\n:換行輸出

':輸出單引号

":輸出雙引号

  • 建立變量
x=5
print(x)
           
  • 輸出大小寫 lower、upper、title
y='HEllo WORld'
print(y.lower())  #小寫輸出
print(y.upper())  #大寫輸出
print(y.title())  #标題輸出 大寫第一個字母
           
  • 檢視使用方法
y.upper?
           
  • 使用幫助
  • 分離 split()
y='HEllo WORld'
y.split("E")

結果:['H', 'llo WORld']
           
  • 連接配接 join()
str = "-"; 
seq = ("a", "b", "c"); # 字元串序列 
print str.join( seq );

結果:a-b-c
           
  • 輸出
print("1"+"3")
結果:13
           
  • 合并字元
"Hello"+"World"
結果:'HelloWorld'
           

**

基礎數學

1+1   #加法
2
           
130-2.0   #如果有其一是浮點數,則輸出結果為浮點數
128.0
           
130/2    #除法
65.0
           
130.0/2
65.0
           
2*3    #乘法
6
           
2**3   #乘方
8
           
9%3   #取餘
0
           
  • if語句:檢查某些東西是否為True,如果是,則執行此操作。如果它不是True(False),則不執行
num = 3
if num = 3:
    print(num)
結果:3
           
  • 邏輯操作符:
    • and:如果兩個操作數均為True,則狀态變為True
    • or:如果兩個操作數中的任何一個為True,則狀态變為True
    • not:用于反轉邏輯(不是False變成True,而是True變成Flase)
if False or False: 
    print('Nothing will print out')        #兩者均為False時不輸出
           
num = 10
not num < 20      #not的作用隻是把True變成False,而不是把False變成True
結果:False
           
  • else語句: 必須在if或elif語句之後。最多可以有一個其他聲明。僅當上面的所有“if”和“elif”語句都為False時才會執行
num = 1
if num > 3 :
    print("Hi")
else:
    print("number is not greater than 3")

結果:number is not greater than 3
           
  • elif語句:必須在if語句之後。 elif語句語句允許您檢查True的多個表達式,并在其中一個條件求值為True時立即執行代碼塊。

    *與else類似,elif語句是可選的。但是,與其他情況不同,最多隻能有一個語句,if後面可以有任意數量的elif語句。

dice_value = 1 
if dice_value == 1: 
    print('You rolled a {}. Great job!'.format(dice_value)) 
elif dice_value == 2:
    print('You rolled a {}. Great job!'.format(dice_value)) 
elif dice_value == 3: 
    print('You rolled a {}. Great job!'.format(dice_value)) 
elif dice_value == 4: 
    print('You rolled a {}. Great job!'.format(dice_value)) 
elif dice_value == 5: 
    print('You rolled a {}. Great job!'.format(dice_value)) 
elif dice_value == 6: 
    print('You rolled a {}. Great job!'.format(dice_value)) 
else: 
    print('None of the conditions above (if elif) were evaluated as True')

結果:You rolled a 1. Great job!
           
  • 格式化函數:format()

*Python2.6 開始,新增了一種格式化字元串的函數 str.format(),它增強了字元串格式化的功能。基本文法是通過 {} 和 : 來代替以前的 % 。

format 函數可以接受不限個參數,位置可以不按順序。

>>>"{} {}".format("hello", "world") # 不設定指定位置,按預設順序 
'hello world' 
>>> "{0} {1}".format("hello", "world") # 設定指定位置 
'hello world' 
>>> "{1} {0} {1}".format("hello", "world") # 設定指定位置 
'world hello world'

>>>print("網站名:{name}, 位址 {url}".format(name="菜鳥教程", url="www.runoob.com"))   # 通過字典設定參數 
>>>site = {"name": "菜鳥教程", "url": "www.runoob.com"} 
print("網站名:{name}, 位址 {url}".format(**site))   # 通過清單索引設定參數 
>>>my_list = ['菜鳥教程', 'www.runoob.com'] 
print("網站名:{0[0]}, 位址 {0[1]}".format(my_list)) # "0" 是必須的
           
  • 清單:清單後面要加上方括号
  • 通路清單裡的值
z[0]             #輸出單個元素
0
           
z[0:2]           #輸出的元素是z[0]、z[1],不包含z[2]、z[3]。即包含最前的索引,不包含最後的索引。
[0, 5, 6]
           
z[:3]            #輸出直到下标前為止的所有值。
[0, 5, 6]
           
z[2:]            #輸出從下标開始直到清單結束的所有值。
[6,2]
           
  • 取清單的最大值,最小值,長度以及總和
  • 對清單中對象出現次數進行統計
random_list = [4, 1, 5, 4, 10, 4] 
random_list.count(4)

結果:3
           
  • 傳回清單第一個指針:List index()

    index() 函數用于從清單中找出某個值第一個比對項的索引位置。

    • 參數:

      x-- 查找的對象。

      start-- 可選,查找的起始位置。

      end-- 可選,查找的結束位置。

格式:

random_list.index(value, [start, stop])

*value:要尋找的值;start:起始位置(從0開始);stop:結束的位置

aList = [123, 'xyz', 'runoob', 'abc']
print "xyz 索引位置: ", aList.index( 'xyz' )
print "runoob 索引位置 : ", aList.index( 'runoob', 1, 3 )

結果:xyz 索引位置:  1
runoob 索引位置 :  2
           
random_list = [4, 1, 5, 4, 10, 4]
random_list.index(4, 5, 6)

結果:5
           
  • 對清單進行排序

sort()文法:

list.sort( key=None, reverse=False)

參數:

key – 主要是用來進行比較的元素,隻有一個參數,具體的函數的參數就是取自于可疊代對象中,指定可疊代對象中的一個元素來進行排序。

reverse – 排序規則,reverse = True 降序, reverse = False 升序(預設)。

x = [3, 7, 2, 11, 8, 10, 4] 
y = ['Steve', 'Rachel', 'Michael', 'Adam', 'Monica', 'Jessica', 'Lester']
x.sort()
print(x)

結果:[2, 3, 4, 7, 8, 10, 11]
           
x.sort(reverse = True)
print(x)

結果:[11, 10, 8, 7, 4, 3, 2]
           
new_list = sorted(y)
new_list

結果:['Adam', 'Jessica', 'Lester', 'Michael', 'Monica', 'Rachel', 'Steve']
           

以下執行個體示範了通過指定清單中的元素排序來輸出清單:

  • 擷取清單的第二個元素
def takeSecond(elem): 
    return elem[1] 
           

清單

  • 指定第二個元素排序
  • 輸出類别
print ('排序清單:', random)


結果:排序清單:[(4, 1), (2, 2), (1, 3), (3, 4)]
           
  • 在列尾添加一個對象:append()
x=[11, 10, 8, 7, 4, 3, 2]

x.append(3)
print(x)
結果:[11, 10, 8, 7, 4, 3, 2, 3]
           
  • 删除清單中的一個對象:remove()
x.remove(10)
print(x)

結果:[11, 8, 7, 4, 3, 2, 3]
           
  • 删除指定位置的對象:.pop()

格式:

pop(key[,default])

  • 參數

    key: 要删除的鍵值

    default: 如果沒有 key,傳回 default 值

x.pop(3)                    #x.pop()方法會傳回被删除的值
4

print(x)
結果:[11, 8, 7, 3, 2, 3]
           
  • 合并清單:通過在末尾續加的方式來延長清單
x.extend([4, 5])
x

結果:[11, 8, 7, 3, 2, 3, 4, 5]
           
x=[11, 8, 7, 3, 2, 3, 4, 5]
y=['Steve', 'Rachel', 'Monica', 'Michael', 'Lester', 'Jessica', 'Adam']           #不同類型的清單也能連接配接

結果:x+y= [11, 8, 7, 3, 2, 3, 4, 5, 'Steve', 'Rachel', 'Monica', 'Michael', 'Lester', 'Jessica', 'Adam']
           
  • 在清單指定位置前插入對象

list.insert(index, obj) #是在需要插入的索引位置之前插入對象參數

index – 對象 obj 需要插入的索引位置。

obj – 要插入清單中的對象。

x=[11, 8, 7, 3, 2, 3, 4, 5]
x.insert(4, [4, 5])
x

結果:[11, 8, 7, 3, [4, 5],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