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陳植 上海報道
來得快,去得也快!
在3月矽谷銀行擠兌破産引發逾3800億美元銀行存款湧入貨币市場基金後,如今美國貨币市場基金遭遇過去兩年以來最大的單周資金流出。
Investment Company Institut釋出最新資料顯示,截至4月19日當周,美國貨币市場基金總資産規模減少約690億美元,至5.21億美元,創下2020年7月以來的最大單周降幅。
記者獲悉,目前華爾街将貨币市場基金資金流出,主要歸咎于美國地區銀行“高息攬存”。比如總部位于洛杉矶、擁有衆多初創企業客戶的地區銀行PacWest Bancorp已将一款短期存單(CD)利率調高至高達5.5%,印第安納州商業銀行(Merchants Bank of Indiana)提供的定期存單收益率達到約5.4%。
網絡存款公司(Deposits online LLC)釋出的最新資料顯示,3月份線上儲蓄賬戶的平均收益率漲至約3.75%,較一年前的0.5%大幅提升;線上一年期定期存單平均年收益率接近4.75%,大幅高于2022年的約1%。
一位華爾街對沖基金經理向記者透露,在經曆矽谷銀行擠兌破産所引發的群眾恐慌性轉移存款潮湧後,越來越多地區銀行意識到,要吸引群眾将資金從貨币市場基金重新回流銀行存款體系,必須大幅提升存款利率。
“即便去年美聯儲大幅加息至4%,但多數美國地區銀行提供的存款利率不到1.2%,因為使用者前些年(因為美聯儲零利率政策)已習慣無息存款或低息存款,令銀行坐享較高的息差收益。”他告訴記者。但現在情況完全不同,在3月矽谷銀行擠兌破産引發大量資金湧入貨币市場基金避險後,群眾發現美國貨币市場基金年化收益率達到逾4%,遠遠高于存款利率,加之貨币市場基金随時存取(流動性安全性更高),紛紛将資金轉投貨币市場基金,導緻銀行日益意識到自身利息劣勢将面臨存款永久性流失風險。
“尤其是那些大額存款使用者(超過25萬美元聯邦存款保險上限)占比較高的地區銀行對此的緊迫性最強,因為以往這些大額存款使用者未必看得上存款利息,但随着美國經濟衰退與通脹壓力依舊,這些使用者也開始精打細算,特别看重存款所帶來的利息收入。”上述華爾街對沖基金經理告訴記者。過去一個月,這類地區銀行均紛紛大幅提高存款利率以吸引資金從貨币市場基金回流。
值得注意的是,越來越多美國大型銀行也開始跟進提高存款利率,以增強自身吸收存款資金的吸引力。比如花旗集團在今年一季度的有息存款利率達到2.72%,高于2022年底的2.1%;摩根大通達到1.85%,高于上年同期的1.37%;富國銀行達到1.22%,高于上年同期的0.7%。
在多位業内人士看來,銀行高息攬存,未必是引發美國貨币基金資金大幅外流的關鍵因素。另外兩個不容忽視的因素也在引發美國貨币基金資金大幅外流,分别是美國國債違約風險與4月美國企業個人繳稅。
由于美國貨币基金一大重要投資方向是短期美國國債,随着美國兩黨圍繞調高美國國債規模上限争鬥不斷令美國國債違約風險加大,不少美國群眾擔心此舉将導緻貨币基金投資踩雷,提前從貨币基金贖回資金避險。
此外,4月18日是美國國稅局啟動的2023年報稅季截止日,納稅人需在18日前送出個稅申報表并繳稅,也令不少美國企業個人從貨币市場基金贖回資金用于繳納稅負。
去年4月報稅期截止當周,美國各類納稅人也從貨币市場基金抽走416億美元。
“毫無疑問的是,美國債務違約觸發幾率仍然偏低,繳稅對貨币政策基金資金流出隻會産生短期影響。若未來數周美國貨币市場基金仍出現資金持續流出,那麼銀行高息攬存無疑是最大的驅動因素。”一位美國銀行業人士向記者直言。
令市場頗感意外的是,盡管美國貨币市場基金出現過去兩年以來的最大單周資金外流額,但這筆資金似乎并未完全回流銀行存款體系,令美國銀行業平穩度過矽谷銀行擠兌破産沖擊波。
4月20日晚,美聯儲釋出最新資産負債表資料顯示,截至4月19日當周,美國銀行業從美聯儲兩項信貸安排工具擷取的借款金額再度增加,預示着美國部分銀行資金流動性仍然緊張。具體而言,當周美國金融機構向美聯儲的借款餘額達到1439億美元,較前一周1395億美元有所上升——其中,美聯儲貼現視窗的未償還借款額達到699億美元,高于前一周的676億美元;美聯儲的銀行定期融資計劃(BTFP)則漲至740億美元,高于前一周的718億美元。
這位美國銀行業人士表示,4月19日當周銀行再度向美聯儲增加借款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提前應對美聯儲5月加息沖擊波。畢竟,若美聯儲5月繼續加息令美債與封閉期商業地産抵押信貸支援證券MBS組合估值下降,美國群眾又可能會擔憂銀行資産端虧損問題而抽離存款,若銀行沒有早早儲備更多資金應對群眾取回存款需求,就可能面臨新的擠兌風波。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原因是,美國經濟衰退風險加大與美國商業地産泡沫破裂或令美國銀行業壞賬飙升,也會加劇群眾對銀行營運風險的擔憂,給美國銀行業帶來新的擠兌風險。此時美國衆多地區銀行都需趁着市場略微好轉之際儲備更多資金,應對未來潛在風險。”他指出。
更多内容請下載下傳21财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