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頭使用的是一部華為Mate 20 pro手機,快三年時間了。作為一名數位愛好者,對于系統更新非常積極,每次收到系統更新通知,都會在第一時間更新。這次鴻蒙系統釋出,有些迫不及待,還是内測版本就申請進行了更新。距離更新到鴻蒙系統2.0版本已經五天時間,我最大的感受是,沒變化。
更新到新的系統,資料還在,應用還在,所有的系統設定都還在,從界面到操作方式,完全沒變。應用商店裡的應用,也沒有見少,差不多都是安卓的應用程式。安卓的程式運作在鴻蒙系統上,非常歡暢,一點也沒感覺到運作在一個不是安卓的作業系統上。使用的這幾天,我将我手頭的app都使用了一下,沒出現崩潰、無法啟動、界面異常等情況。
要說變化,感覺運作更加流暢了。當然這隻是個人感覺,沒有拿軟體測試,也沒有進行定量的對比分析,可能是心理作用。界面也做了一些小小的調整,比如将通知消息和控制中心分開,但如果不仔細體驗,基本上感覺不到。
前幾天,媒體報道,從6月2日華為釋出HarmonyOS(鴻蒙作業系統)手機系統算起,在不到一周時間裡更新的手機使用者數已經超過1000萬。這無疑是一個非常值得稱道的成績,要知道第一批支援的手機隻有Mate 40系列、P40系列、Mate 30系列等少數幾個型号。另外,大多數人并不是數位愛好者,對于系統更新并不熱衷。從目前輿論回報來看,負面評價非常少。這也說明,看似沒有變化的更新政策,非常有效。人雖然喜新厭舊,但對于改變習慣,卻非常抵觸。Windows Vista因為過于激進,成為史上最差的一個Windows版本,當年 iOS 7 啟用扁平化系統風格,也是遭到無數的吐槽。鴻蒙系統更新過程如此平滑,相當了不起。
鴻蒙作業系統與華為之前的安卓定制版本如此之象,對于安卓應用的支援又是如此完美,令人浮想聯翩,是不是又一個套殼的安卓系統?關于鴻蒙系統是安卓套殼的言論,網絡上已經很多,無需贅述。
對于這種看法,我的觀點,是不是套殼并不重要。
首先,從科學的發展曆程來看,都是一步一步前進的。連牛頓這樣的偉大的科學家都說過:
如果說我看得比别人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軟體開發領域同樣如此。Linux借鑒了Unix的設計思想,在接口等方面也與Unix保持一緻,使用者可以從Unix系統無縫切換到Linux系統。安卓系統并沒有從頭開發,而是選擇了Linux核心,在Linux核心的基礎上建構了一套完善的系統架構。
更重要的是,安卓的大部分代碼都是采用了Apache許可協定。隻要閱讀過Apache許可協定的人就知道,這個許可協定相當的寬松,可以修改源碼,修改的源碼可以閉源,也可以更改為其它的許可協定,還可以用于商業用途。是以基于安卓開發新的手機作業系統完全是可行的,也不存在卡脖子的問題,除非某一天谷歌選擇将安卓閉源。即使那樣,現在的代碼依然可以用。
其實Google和蘋果也做過這樣的事情。比如浏覽器核心,蘋果工程師在KHTML的基礎上開發了新的核心WebKit。谷歌工程師先是參與WebKit核心的開發,用于安卓系統和Chrome浏覽器。後來翅膀硬了之後,同蘋果分道揚镳,從WebKit分叉出一個blink核心。這樣的項目還有很多,比如boringSSL就是OpenSSL的一個分叉版本。可見先基于現有軟體開發,等有實力之後,獨立開發出自有的分支,完全可行。
很多中國人都有一些道德潔癖,就和很多男人的處女情結一樣,見不得一點國外的技術參雜在裡面。這些年來,中國一直把自主知識産權挂在嘴邊,但多少人又真正懂得什麼是自主知識産權呢?
首先需要明白的一點是,專利保護的是思想,而不是實作。也就是說,即使把安卓重寫一遍,同樣可能面臨專利問題。微軟寫了一行的安卓代碼了嗎?為什麼安卓系統每年要向微軟支付幾十億的專利費?還有前不久結束的谷歌和甲骨文關于Java的世紀官司,雖然最終谷歌赢得了官司,但這還是能說明,不是重寫代碼就能規避專利問題的。
有些基礎專利,是很難繞過去的。比如,如果滑鼠之父為滑鼠申請了專利,不管把滑鼠做成方的、還是圓的,都規避不了。還有一些塞到标準中的專利,也很難繞開。如果不遵循标準,你沒法和别人的産品互通,如果遵循了标準,專利就沒法繞開。這也是為啥那些科技巨頭都非常積極把自己的技術納入到國際标準中去的原因。當年華為在通信領域和愛立信、諾基亞、朗訊、思科等公司競争時,就碰到這樣的困境。沒有辦法,隻能按照别人的規則來玩,每年要付不少的專利費。但隻要不下牌桌,總會有機會。華為積極的申請專利,加入各種國際标準組織,最終手中持有的專利越來越多,談判的籌碼有了,就可以進行專利的交叉授權,不再受制于人。目前,在 5G 通信領域,華為還可以向别的跨國公司收取專利費。
說句實話,在軟體領域,作業系統也研究這麼多年,你能想到的方法,能寫成專利的,别人早就捷足先登。除非有石破天驚的大突破,但從文明的程序來看,跳躍式發展從來都是偶然的。
是以說,套不套殼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夠把現有的作業系統(不管是Linux,還是安卓)吃透,擁有自我發展的能力。至于創新,重點并不在于颠覆現有技術,而是多積累一些新的專利,持有的專利越多,談判的籌碼也就越多。
現在Harmony OS 2.0的源碼也開放出來了,是不是套殼,大家可以去看看。當然,仍然有人質疑開放出來的源碼和華為使用的系統并不是同一套代碼。這個既無法證明,也無法證僞。我選擇保持沉默,讓子彈飛一會,先不着急下結論。
要說,鴻蒙系統前途一片光明?這我還真不是這樣認為,目前鴻蒙面臨的生态建設問題依然很大。
- 鴻蒙系統對安卓系統的相容性太好,讓人感覺不到換了一個作業系統。這對于使用者而言是一件好事,但對于軟體開發商而言,就更沒有動力去開發鴻蒙版應用。本來開發者為了跨桌面、安卓、iOS系統開發,頭大如牛,為了減少開發和維護成本,想出各種跨平台方案。現在多了一個鴻蒙系統要适配,而安卓app既可以在鴻蒙上運作,又能在安卓系統上跑,為什麼要開發兩套?華為應用商店裡的鴻蒙應用隻有幾款,比如新浪新聞、央視影音,功能和界面都很簡陋,也說明軟體開發商的積極性很低。
- 鴻蒙應用開發有些門檻,目前支援Java、JS和C/C++,看起來支援的不錯。但Java系統接口和安卓存在一定的差異,将安卓應用改寫成鴻蒙應用還有一定的工作量。JS開發的門檻雖然很低,但鴻蒙的JS和通常的前端開發還有些差別,很多前端架構還不支援。至于C/C++開發應用,其難度更大,不可能成為應用開發的主力。更為關鍵的是,目前鴻蒙應用開發的資料很少,組織的也不好,完全不比不上微軟、谷歌和蘋果等公司出的文檔。這一點情有可原,畢竟華為以前主要是做硬體的,做軟體也是趕鴨子上架。
- 鴻蒙系統如果隻是華為一家玩,肯定是玩不下去。華為硬體方面的業務受到制裁,就靠一些存量裝置,沒法支撐下去。發動友商支援,也不太現實,畢竟存在産品線的競争。如何破這個局,也不是我這個級别的人能想到的,隻能靜觀其變吧。
反正不管怎麼看,鴻蒙系統都很難,但也不能失去信心。中國每前進一步,都很難,但我們還是做到了。是以,在這裡還是要給鴻蒙系統加油。
在研究鴻蒙系統的同時,我也拿到了鴻蒙應用開發的中級證書,等想好做什麼應用的時候,再來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