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自學敲代碼的管理學研究所學生,喜歡 js/ts 但是菜得不行,平常挺關注國内的前端圈。
拍澄湖大閘蟹 Ingo Schulz/Offset by Shutterstock
除了讀雪碧大佬[1]等等大佬的知乎外(蒟蒻還看不太懂),平常也看看大聖老師[2]等等的B站。
有一次看大聖老師直播點評履歷,他提到:“如果我來面試你,我就把我面前的筆記本給你,随便給你打開個網頁比如淘寶,你給我用浏覽器現場統計一下各個标簽出現的次數。”
!這道題應該不難?我分析無非就是考察了三點:
- 最最基礎的浏覽器調試能力
- 算法能力
- 基礎的 JavaScript API 應用
剛和爸媽打完球回來,那我就做做這道題。
首先咱捋一下思路:
- 其實早在聽到這個題目時,我腦子中就蹦出兩個字:『遞歸』!
- 畢竟,我們的網頁就是一棵 DOM 樹,從根部有子節點,子節點還有子節點,對于每個節點,我們能夠
并且知道這個節點是什麼标簽
就可以了對其子節點做同樣的事
然後我們捋一下需要哪些技術細節:
- 首先我們應該擷取根節點,這個好說,我們在浏覽器的控制台裡試一試就知道:
document.children[0]
- 然後我們應該能夠擷取每個标簽對象的
和字元串名字
,分别是子節點清單
和tagName
children
- 至于如何實作「遞歸」呢?這裡未必要用到遞歸,我用的是寬度優先搜尋 BFS ,簡單一個隊列就能實作
值得一提的是,我近一個月裡寫了基于
C++
、
Python
、
JavaScript/TypeScript
、
Scala/Java
的不同項目/小腳本(工作要求...),是以我也記不住 JavaScript 的 API ,我都是在浏覽器控制台裡試出來的,比如
擷取标簽的名字是 tagName
、
擷取子節點 Array 是 children
。如下圖,我試關鍵詞試出來的,要不然誰記得住啊。
輸入 tag 會不會得到我想要的 API 呢?果然!
下面動手來做吧
第零步,打開浏覽器的
Sources
,建立一個 Snippet 。
Sources
首先我不知道 JavaScript 裡有沒有現成的隊列資料結構,應該是沒有,那我就自己實作一個吧。
class Queue {
#array = []
constructor () {
this.#array = []
}
top () {
return this.#array[0]
}
size () {
return this.#array.length
}
pop () {
this.#array.shift()
}
push (ele) {
this.#array.push(ele)
}
}
複制
很簡單的封裝!我平時做算法題都是用 C++ ,是以這裡方法的名稱就都盡量接近 C++ 的
std::queue<T>
。
接下來咱們寫 BFS 就行了!
我看現在大佬們都把每個邏輯封裝在函數裡,是以咱也把腳本運作邏輯
main()
裡,然後再在外面調用一下
main()
,看着整潔點。
const main = () => {
const dict = {}
const queue = new Queue()
const htmlTag = document.children[0]
dict[htmlTag.tagName] += 1 // !!!
queue.push(htmlTag)
while (queue.size() > 0) {
const t = queue.top()
queue.pop()
for (let i = 0; i < t.children.length; i ++) {
childTag = t.children[i]
dict[htmlTag.tagName] += 1 // !!!
queue.push(childTag)
}
}
for (let item in dict) {
console.log(item, ': ', dict[item])
}
}
main()
複制
上面是最最簡單的 BFS 實作了,可見這道題着實不是用算法難為我們,很實在的一道題。
注意我标注的
!!!
兩行,這裡有一個問題:
-
中,對于未聲明過的鍵值,如果直接調用運算,會報錯dict = {}
dict[未聲明的鍵值] +=1 // 報錯!
- 而 js 又不是 Python ,沒有
給我們用比如setdefault
dict.setdefault(鍵值, 0); dict[鍵值] += 1
- js 也不是 C++ ,直接預設未出現過的鍵值的值為 0
- 是以我們需要再寫一個
功能dict[未聲明的鍵值] +=1
咱們把這個邏輯寫成一個
Effect
,傳回一個函數,以顯示咱很注重邏輯複用性(劃去)。
const addDictEffect = (dict) => {
return (name) => {
if (dict[name]) {
dict[name] += 1
} else {
dict[name] = 1
}
}
}
複制
OK 那下面在修改一下
main
,一共有三處!
const main = () => {
const dict = {}
const addDict = addDictEffect(dict) // 第一處!
const queue = new Queue()
const htmlTag = document.children[0]
addDict(htmlTag.tagName) // 第二處!
queue.push(htmlTag)
while (queue.size() > 0) {
const t = queue.top()
queue.pop()
for (let i = 0; i < t.children.length; i ++) {
childTag = t.children[i]
addDict(childTag.tagName) // 第三處!
queue.push(childTag)
}
}
for (let item in dict) {
console.log(item, ': ', dict[item])
}
}
main()
複制
啪!很快啊,本題目解決。
www.taobao.com
結果如下。
代碼
結果
其他網頁均可測試。
完整代碼
class Queue {
#array = []
constructor () {
this.#array = []
}
top () {
return this.#array[0]
}
size () {
return this.#array.length
}
pop () {
this.#array.shift()
}
push (ele) {
this.#array.push(ele)
}
}
const addDictEffect = (dict) => {
return (name) => {
if (dict[name]) {
dict[name] += 1
} else {
dict[name] = 1
}
}
}
const main = () => {
const dict = {}
const addDict = addDictEffect(dict)
const queue = new Queue()
const htmlTag = document.children[0]
addDict(htmlTag.tagName)
queue.push(htmlTag)
while (queue.size() > 0) {
const t = queue.top()
queue.pop()
for (let i = 0; i < t.children.length; i ++) {
childTag = t.children[i]
addDict(childTag.tagName)
queue.push(childTag)
}
}
for (let item in dict) {
console.log(item, ': ', dict[item])
}
}
main()
複制
目前不會js/ts+沒做過項目,菜到都沒法給大聖老師發履歷讓他點評。期待早日能到發履歷的地步。
參考資料
[1]
雪碧大佬: https://www.zhihu.com/people/doodlewind
[2]
大聖老師: https://space.bilibili.com/2699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