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CD1602顯示原理
1、引腳功能
其内部功能框圖如下圖所示:
一般來說,LCD1602有16條引腳,各個廠家的LCD1602可能略有不同,但基本上一樣,其16個引腳功能如下:
引腳号 | 引腳名 | 電壓等級 | 功能 |
1 | VSS | 0V | 電源地 |
2 | VDD | +5V | 電源正極 |
3 | V0 | 0V | 電壓偏置 |
4 | RS | H/L | 指令/資料 |
5 | R/W | H/L | 讀/寫 |
6 | E | H/L | 使能 |
7~14 | DB0~DB7 | H/L | 資料端口 |
15 | LEDA | +5V | 背光正極 |
16 | LEDK | 0V | 背光負極 |
對這個表的說明:
1. VSS接電源地。
2. VDD接+5V。
3. VO是液晶顯示的偏壓信号,可接10K的3296精密電位器。或同樣阻值的RM065/RM063藍白可調電阻。見下圖。
4. RS是指令/資料選擇引腳,接單片機的一個I/O,當RS為低電平時,選擇指令;當RS為高電平時,選擇資料。
5. RW是讀/寫選擇引腳,接單片機的一個I/O,當RW為低電平時,向LCD1602寫入指令或資料;當RW為高電平時,從LCD1602讀取狀态或資料。如果不需要進行讀取操作,可以直接将其接VSS。
6. E,執行指令的使能引腳,接單片機的一個I/O。
7. D0—D7,并行資料輸入/輸出引腳,可接單片機的P0—P3任意的8個I/O口。如果接P0口,P0口應該接4.7K—10K的上拉電阻。如果是4線并行驅動,隻須接4個I/O口。
8. A背光正極,可接一個10—47歐的限流電阻到VDD。
9. K背光負極,接VSS。見下圖所示。
2、基本操作
LCD1602的基本操作分為四種:
1. 讀狀态:輸入RS=0,RW=1,E=高脈沖。輸出:D0—D7為狀态字。
2. 讀資料:輸入RS=1,RW=1,E=高脈沖。輸出:D0—D7為資料。
3. 寫指令:輸入RS=0,RW=0,E=高脈沖。輸出:無。
4. 寫資料:輸入RS=1,RW=0,E=高脈沖。輸出:無。
讀操作時序圖和限制:
寫操作時序圖:
時序時間參數:
3、DDRAM、CGROM和CGRAM
DDRAM(Display Data RAM)就是顯示資料RAM,用來寄存待顯示的字元代碼。共80個位元組,其位址和螢幕的對應關系如下:
DDRAM相當于計算機的顯存,我們為了在螢幕上顯示字元,就把字元代碼送入顯存,這樣該字元就可以顯示在螢幕上了。同樣LCD1602共有80個位元組的顯存,即DDRAM。但LCD1602的顯示螢幕隻有16×2大小,是以,并不是所有寫入DDRAM的字元代碼都能在螢幕上顯示出來,隻有寫在上圖所示範圍内的字元才可以顯示出來,寫在範圍外的字元不能顯示出來。這樣,我們在程式中可以利用下面的“光标或顯示移動指令”使字元慢慢移動到可見的顯示範圍内,看到字元的移動效果。
前面說了,為了在液晶螢幕上顯示字元,就把字元代碼送入DDRAM。例如,如果想在螢幕左上角顯示字元‘A’,那麼就把字元‘A’的字元代碼41H寫入DDRAM的00H位址處即可。至于怎麼寫入,後面會有說明。那麼為什麼把字元代碼寫入DDRAM,就可以在相應位置顯示這個代碼的字元呢?我們知道,LCD1602是一種字元點陣顯示器,為了顯示一種字元的字形,必須要有這個字元的字模資料,什麼叫字元的字模資料,看看下面的這個圖就明白了。
上圖的左邊就是字元‘A’的字模資料,右邊就是将左邊資料用“○”代表0,用“■”代表1。進而顯示出‘A’這個字形。從下面的圖可以看出,字元‘A’的高4位是0100,低4位是0001,合在一起就是01000001b,即41H。它恰好與該字元的ASCII碼一緻,這樣就給了我們很大的友善,我們可以在PC上使用P2=‘A’這樣的文法。編譯後,正好是這個字元的字元代碼。
在LCD1602子產品上固化了字模存儲器,就是CGROM和CGRAM,HD44780内置了192個常用字元的字模,存于字元産生器CGROM(Character Generator ROM)中,另外還有8個允許使用者自定義的字元産生RAM,稱為CGRAM(Character Generator RAM)。下圖(如圖12)說明了CGROM和CGRAM與字元的對應關系。從ROM和RAM的名字我們也可以知道,ROM是早已固化在LCD1602子產品中的,隻能讀取;而RAM是可讀寫的。也就是說,如果隻需要在螢幕上顯示已存在于CGROM中的字元,那麼隻須在DDRAM中寫入它的字元代碼就可以了;但如果要顯示CGROM中沒有的字元,比如攝氏溫标的符号,那麼就隻有先在CGRAM中定義,然後再在DDRAM中寫入這個自定義字元的字元代碼即可。和CGROM中固化的字元不同,CGRAM中本身沒有字元,是以要在DDRAM中寫入某個CGROM不存在的字元,必須在CGRAM中先定義後使用。程式退出後CGRAM中定義的字元也不複存在,下次使用時,必須重新定義。
上面這個圖說明的是5×8點陣和5×10點陣字元的字形和光标的位置。先來說5×8點陣,它有8行5列。那麼定義這樣一個字元需要8個位元組,每個位元組的前3個位沒有被使用。例如,定義攝氏溫标的符号{0x10,0x06,0x09,0x08,0x08,0x09,0x06,0x00}。
上面這個圖說明的是設定CGRAM位址指令。從這個指令的格式中我們可以看出,它共有aaaaaa這6位,一共可以表示64個位址,即64個位元組。一個5×8點陣字元共占用8個位元組,那麼這64個位元組一共可以自定義8個字元。也就是說,上面這個圖的6位位址中的DB5DB4DB3用來表示8個自定義的字元,DB2DB1DB0用來表示每個字元的8個位元組。這DB5DB4DB3所表示的8個自定義字元(0--7)就是要寫入DDRAM中的字元代碼。我們知道,在CGRAM中隻能定義8個自定義字元,也就是隻有0—7這8個字元代碼,但在下面的這個表中一共有16個字元代碼(××××0000b--××××1111b)。實際上,如圖所示,它隻能表示8個自定義字元 (××××0000b=××××1000b, ××××0001b=××××1001b……依次類推)。也就是說,寫入DDRAM中的字元代碼0和字元代碼8是同一個自定義字元。 5×10點陣每個字元共占用16個位元組的空間,是以CGRAM中隻能定義4個這樣的自定義字元。
那麼如何在CGRAM中自定義字元呢?在上面的介紹中,我們知道有一個設定CGRAM位址指令,同寫DDRAM指令相似,隻須設定好某個自定義字元的字模資料,然後按照上面介紹的方法,設定好CGRAM位址,依次寫入這個字模資料即可。我們在後面的例子中再進行說明。
4、LCD1602指令
(1).工作方式設定指令
×:不關心,也就是說這個位是0或1都可以,一般取0。
DL:設定資料接口位數。
DL=1:8位資料接口(D7—D0)。
DL=0:4位資料接口(D7—D4)。
N=0:一行顯示。
N=1:兩行顯示。
F=0:5×8點陣字元。
F=1:5×10點陣字元。
說明:因為是寫指令字,是以RS和RW都是0。LCD1602隻能用并行方式驅動,不能用串行方式驅動。而并行方式又可以選擇8位資料接口或4位資料接口。這裡我們選擇8位資料接口(D7—D0)。我們的設定是8位資料接口,兩行顯示,5×8點陣,即0b00111000也就是0x38。(注意:NF是10或11的效果是一樣的,都是兩行5×8點陣。因為它不能以兩行5×10點陣方式進行顯示,換句話說,這裡用0x38或0x3c是一樣的)。
(2).顯示開關控制指令
D=1:顯示開,D=0:顯示關。
C=1:光标顯示,C=0:光标不顯示。
B=1:光标閃爍,B=0:光标不閃爍。
說明:這裡的設定是顯示開,不顯示光标,光标不閃爍,設定字為0x0c。
(3).進入模式設定指令
I/D=1:寫入新資料後光标右移。
I/D=0:寫入新資料後光标左移。
S=1:顯示移動。
S=0:顯示不移動。
說明:這裡的設定是0x06。
(4).光标或顯示移動指令
說明:在需要進行整屏移動時,這個指令非常有用,可以實作螢幕的滾動顯示效果。初始化時不使用這個指令。
(5).清屏指令
說明:清除螢幕顯示内容。光标傳回螢幕左上角。執行這個指令時需要一定時間。
(6).光标歸位指令
說明:光标傳回螢幕左上角,它不改變螢幕顯示内容。
(7).設定CGRAM位址指令
說明:這個指令在上面已經介紹過。用法在後面例子中說明。
(8).設定DDRAM位址指令
說明:這個指令用于設定DDRAM位址。在對DDRAM進行讀寫之前,首先要設定DDRAM位址,然後才能進行讀寫。前面我們說過,DDRAM就是LCD1602的顯示存儲器。我們要在它上面進行顯示,就要把要顯示的字元寫入DDRAM。同樣,我們想知道DDRAM某個位址上有什麼字元,也要先設定DDRAM位址,然後将它讀出到單片機。
(9).讀忙信号和位址計數器AC
說明:這個指令用來讀取LCD1602狀态。對于單片機來說,LCD1602屬于慢速裝置。當單片機向其發送一個指令後,它将去執行這個指令。這時如果單片機再次發送下一條指令,由于LCD1602速度較慢,前一條指令還未執行完畢,它将不接受這新的指令,導緻新的指令丢失。是以這條讀忙指令可以用來判斷LCD1602是否忙,能否接收單片機發來的指令。當BF=1,表示LCD1602正忙,不能接受單片機的指令;當BF=0,表示LCD1602空閑,可以接收單片機的指令。RS=0,表示是指令;RW=1,表示是讀取。這條指令還有一個副産品:即可以得到位址記數器AC的值(address counter)。LCD1602維護了一個位址計數器AC,用來記錄下一次讀寫CGRAM或DDRAM的位置。需要強調的是:這條指令我一次也沒有執行成功。很多網友似乎也是這樣。好在我們有另外的辦法,也就是延時。通過檢視每條指令的執行時間,再經過一些試驗,可以确定指令的延時。這樣就可以在上一條指令執行完畢後再執行下一條指令了。
(10).寫資料到CGRAM或DDRAM指令
說明:RS=1,資料;RW=0,寫。指令執行時,要在DB7—DB0上先設定好要寫入的資料,然後執行寫指令。
(11).從CGRAM或DDRAM讀資料指令
說明:RS=1,資料;RW=1,讀。先設定好CGRAM或DDRAM的位址,然後執行讀取指令。資料就被讀入後DB7—DB0。
5、LCD1602一般初始換步驟(在FPGA裡邊必須初始化)
- 延時15mS
- 寫指令38H(不檢測忙信号)
- 延時15mS
- 寫指令38H(不檢測忙信号)
- 延時15mS
- 寫指令38H(不檢測忙信号)
- 以後每次寫指令、讀/寫資料操作均需要檢測忙信号
- 寫指令38H:顯示模式設定
- 寫指令08H:顯示關閉
- 寫指令01H:顯示清屏
- 寫指令06H:顯示光标移動設定
- 寫指令0CH:顯示開及光标設定
11和12 兩個順序不能互換,我在寫的時候調換了怎麼也調試不出來,左後将兩個順序互換過來就正常了。
二、FPGA實作
實作功能:在LCD顯示屏上顯示兩行,第一行顯示:Pan-Hong-Feng;第二行顯示:LCD1602-Test
代碼如下:(代碼有點亂,懶得注釋了)
// Company :
// Engineer :
// -----------------------------------------------------------------------------
// https://blog.csdn.net/qq_33231534 PHF's CSDN blog
// -----------------------------------------------------------------------------
// Create Date : 2020-09-07 15:48:40
// Revise Data : 2020-09-08 09:53:32
// File Name : lcd.v
// Target Devices : XC7Z015-CLG485-2
// Tool Versions : Vivado 2019.2
// Revision : V1.1
// Editor : sublime text3, tab size (4)
// Description : LCD1602 driver
module lcd(
input clk ,
input rst_n ,
output reg lcd_rs ,
output wire lcd_rw ,
output reg lcd_en ,
output reg [7:0] lcd_data
);
reg [17:0] cnt ;
reg [3:0] state_c ;
reg [3:0] state_n ;
reg [4:0] char_cnt ;
reg [7:0] data_display ;
localparam
IDLE = 4'd0 ,
INIT = 4'd1 ,
S0 = 4'd2 ,
S1 = 4'd3 ,
S2 = 4'd4 ,
S3 = 4'd5 ,
ROW1_ADDR = 4'd6 ,
WRITE = 4'd7 ,
ROW2_ADDR = 4'd8 ,
stop = 4'd9 ;
assign lcd_rw = 1'b0;
always @(posedge clk or negedge rst_n) begin
if (!rst_n) begin
cnt <= 17'd0;
end
else begin
if (cnt==17'd100_000 - 1) begin
cnt <= 17'd0;
end
else begin
cnt <= cnt + 1'b1;
end
end
end
always @(posedge clk or negedge rst_n) begin
if (!rst_n) begin
lcd_en <= 0;
end
else if (cnt==17'd50_000 - 1) begin
lcd_en <= 1;
end
else if (cnt==17'd100_000 - 1) begin
lcd_en <= 0;
end
end
always @(posedge clk or negedge rst_n) begin
if (!rst_n) begin
char_cnt <= 0;
end
else if (state_c==WRITE && cnt==17'd50_000 - 1) begin
if (char_cnt==5'd24) begin
char_cnt <= 5'd0;
end
else begin
char_cnt <= char_cnt + 1'b1;
end
end
end
always @(*) begin
case(char_cnt)
5'd0: data_display = "P";
5'd1: data_display = "a";
5'd2: data_display = "n";
5'd3: data_display = "-";
5'd4: data_display = "H";
5'd5: data_display = "o";
5'd6: data_display = "n";
5'd7: data_display = "g";
5'd8: data_display = "-";
5'd9: data_display = "F";
5'd10: data_display = "e";
5'd11: data_display = "n";
5'd12: data_display = "g";
5'd13: data_display = "L";
5'd14: data_display = "C";
5'd15: data_display = "D";
5'd16: data_display = "1";
5'd17: data_display = "6";
5'd18: data_display = "0";
5'd19: data_display = "2";
5'd20: data_display = "-";
5'd21: data_display = "T";
5'd22: data_display = "e";
5'd23: data_display = "s";
5'd24: data_display = "t";
default:data_display = "P";
endcase
end
always @(posedge clk or negedge rst_n) begin
if (!rst_n) begin
state_c <= IDLE;
end
else if(cnt==17'd50_000 - 1) begin
state_c <= state_n;
end
end
reg [19:0] cnt_15ms;
reg flag ;
[email protected](posedge clk or negedge rst_n)begin
if (!rst_n) begin
cnt_15ms <= 0;
end
else if (state_c == IDLE) begin
cnt_15ms <= cnt_15ms + 1'b1;
end
end
[email protected](posedge clk or negedge rst_n)begin
if (!rst_n) begin
flag <= 0;
end
else if (state_c==IDLE && cnt_15ms==20'd750000) begin
flag <= 1;
end
end
always @(*) begin
case(state_c)
IDLE :
begin
if (flag) begin
state_n = INIT;
end
else begin
state_n = state_c;
end
end
INIT :
begin
state_n = S0;
end
S0 :
begin
state_n = S1;
end
S1 :
begin
state_n = S2;
end
S2 :
begin
state_n = S3;
end
S3 :
begin
state_n = ROW1_ADDR;
end
ROW1_ADDR:
begin
state_n = WRITE;
end
WRITE :
begin
if (char_cnt==5'd12) begin
state_n = ROW2_ADDR;
end
else if (char_cnt==5'd24) begin
state_n = stop;
end
else begin
state_n = state_c;
end
end
ROW2_ADDR:
begin
state_n = WRITE;
end
stop :
begin
state_n = stop;
end
default:state_n = IDLE;
endcase
end
always @(posedge clk or negedge rst_n) begin
if (!rst_n) begin
lcd_data <= 8'd0;
end
else begin
case(state_c)
IDLE :begin lcd_data <= 8'h38; lcd_rs <= 0;end
INIT :begin lcd_data <= 8'h38; lcd_rs <= 0;end
S0 :begin lcd_data <= 8'h08; lcd_rs <= 0;end
S1 :begin lcd_data <= 8'h01; lcd_rs <= 0;end
S2 :begin lcd_data <= 8'h06; lcd_rs <= 0;end
S3 :begin lcd_data <= 8'h0c; lcd_rs <= 0;end
ROW1_ADDR :begin lcd_data <= 8'h80; lcd_rs <= 0;end
WRITE :begin lcd_data <= data_display; lcd_rs <= 1;end
ROW2_ADDR :begin lcd_data <= 8'hc0; lcd_rs <= 0;end
stop :begin lcd_data <= 8'h38; lcd_rs <= 0;end
default:;
endcase
end
end
endmodule
測試代碼:
`timescale 1ns/1ns
module lcd_tb (); /* this is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
reg rst_n;
reg clk;
wire lcd_rs;
wire lcd_rw;
wire lcd_en;
wire [7:0] lcd_data;
lcd inst_lcd
(
.clk (clk),
.rst_n (rst_n),
.lcd_rs (lcd_rs),
.lcd_rw (lcd_rw),
.lcd_en (lcd_en),
.lcd_data (lcd_data)
);
initial clk = 0;
always #10 clk = ~clk;
initial begin
#1;
rst_n = 0;
#200;
rst_n = 1;
#200;
#100000000;
$stop;
end
endmodule
仿真波形圖:
實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