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晚拍攝的重慶市渝中區十八梯傳統風貌區和遠處高樓林立的解放碑CBD夜景。
新華社記者 黃 偉攝
5月5日,上海市寶山區淞南鎮中成智谷創意園區,市民在逛“數字零售”鐵軌市集。
王 初攝(人民視覺)
2月27日,在湖北省襄陽市好鄰居生鮮物流中心,機器人根據從業人員指令穿梭于貨架之間,自動分揀蔬菜、水果等生鮮産品。
楊 東攝(人民視覺)
3月24日,在内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的内蒙古商貿職業學院,從業人員在配送學生在“莘莘緣校園”新零售線上平台購買的商品。
王 正攝(人民視覺)
線上線下齊發力,社群商店“上”網營業;“無人小店”業态豐富,滿足多元消費需求;推進數字化改造,老牌商場實作“智”變……今年以來,為支援新型消費發展,多地加速推進零售企業數字化更新,打造實體門店數字化供應鍊體系,數字零售新業态、新模式不斷湧現。
火熱的數字零售,給實體店面帶來哪些新變化?消費者得到怎樣的體驗更新?近日,本報記者進行了采訪。
轉型線上
百貨小店有了“大市場”
小店是商業的“毛細血管”,也是連接配接千行百業、服務千家萬戶的“神經末梢”。當下,随着數字經濟發展,衆多百貨小店悄然進行即時零售轉型,依托大資料、人工智能等技術,積極擁抱線上“大市場”。
“即時零售的本質是線下門店數字化,門店的商品、服務均線上上呈現給消費者,消費者下單後,通過不斷提升的即時配送能力,貨物可在極短時間内送達。”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陸銘表示,越來越多的商品通過即時零售送到消費者手中,“萬物皆可到家”正成為新趨勢。
“‘叮咚——’,您有一個新訂單!”5月4日下午3時許,記者走進位于北京市朝陽區延靜西裡10号樓底商的誼家樂購超市,外賣下單提示音此起彼伏。約230平方米的店面中,密密麻麻擺放着超8000種商品,數位配件、辦公文具、進口食品等應有盡有。
穿過三排貨架,記者找到了正忙着揀貨的店主汪歡。隻見他一邊滑動手機螢幕處理訂單,一邊提着購物袋穿梭在貨架間。“我們既要熟悉每樣商品的位置,還要檢查好外觀、有效期等,保證商品品質。”汪歡嘴上說着,手裡不停。兩包瓜子、三瓶啤酒、一罐黃桃罐頭……他将訂單貨品打包放在門口的架子上,不一會兒,外賣員就上門取走了商品。
“我們店主打線上客戶。”汪歡告訴記者,之是以選擇這樣的經營模式,主要是之前受疫情影響,線下生意銳減,他決定到網上找找新“生意經”。“沒想到線上的效果這麼好。”
2022年10月小店上線,單月便實作訂單量1700多單。汪歡說,即時零售打破了小店隻能服務線下一公裡居民的“緊箍咒”,如今自家商品可以送到周邊5至10公裡的顧客手中。
一家小店,老闆加上5名店員,卻要管理超8000種商品。“這要擱以前,光管理系統就得買好幾套,從業人員至少需要幾十人。”汪歡介紹,依托美團牽牛花即時零售數字化管理系統,他省去了不少麻煩。
選品時,系統會根據時節變遷、爆款變化及時提示,幫助對接消費者最新需求;采購時,系統有批發平台,商家可自主選擇貨源;入庫時,商品、貨架如何擺放,系統也能設計規劃;算賬時,系統還提供财務助手,展示清晰賬目資訊,是賺是賠一目了然。
“我從沒想過零售也能這樣幹!”汪歡說,現在小店每月訂單量穩定在1萬單左右,盈利很可觀。“現在,我正尋找合适機會,争取今年開新店。”
截至目前,像汪歡一樣依托專業數字化系統“觸網”的小店在全國有2萬多家,分布在200多個城市。數字化系統将商家的平均庫存準确率提升至99%,揀貨效率提升52%,全管道經營成本降低60%,百貨店轉型線上的人工、時間成本均大幅降低。
美團相關負責人指出,相較于電商等線上零售,即時零售既對本地經濟發展有所貢獻,又能深度服務消費者的即時性、定制化和多樣化需求。随着本地消費市場的擴容,本地品牌、本地生産商、本地就業等都将獲得相應回報。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釋出的《2022年中國即時零售發展報告》顯示,即時零售近5年市場規模增速達到81%。預計在2025年,即時零售開放平台模式規模将突破萬億元門檻,達到約1.2萬億元。
“從相争到相融,即時零售讓實體商超成為網絡消費版圖裡的重要組成部分。”陸銘告訴本報記者,越來越多的平台企業進入即時零售賽道,同行之間的良性競争将有助于行業的快速發展。
着眼未來,陸銘建議嘗試“政府+平台”的補貼方式,圍繞消費服務業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利用即時零售促進城市品質消費更新。“例如在‘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場景中,可持續鼓勵平台企業參與合作,推動更多生活服務業數字化,強化線下空間數字化轉型。”
業态豐富
“無人經濟”展現新活力
早在幾年前,“無人便利店”就已進入大衆視野,而今,得益于科技的不斷進步,“無人經濟”模式正在多個行業擴充,豐富的業态引來年輕人駐足打卡。
在四川省成都市牛市口路,有一家24小時無人面包店。店内在售的有10餘種面包,價格在5元至20元不等,包裝上的标簽列印有品名、生産日期、儲存方式和價格等。店内還留有客服電話與微信二維碼,上面寫着:“若有任何疑問請添加。”
“面包要每天早上現烤,大概中午出爐。把面包擺到貨架上後,我就可以離開了。”店主張女士說,店内沒有設定收銀台,而是在牆面張貼着“無人售賣,掃碼付款”的提示牌,以及多個付款碼,顧客挑選商品後自行掃碼結賬即可。“店裡還提供面包刀、烤箱、手套和膠帶等,友善顧客自己切分、打包或加熱面包。”
“這種‘無人+’模式深受年輕人喜愛。”張女士表示,自營運以來,店鋪每天能有一千多元的銷售額,通過無人售賣這一模式,她看到了一場誠信的“雙向奔赴”。
不僅賣商品,“無人小店”還提供場地租賃服務。網上預訂,到店自助選茶、沖泡,全程無人打擾……近日,無人茶室在多地走紅,其以無人服務、自主沖泡、收費較低等特點,吸引着有商務洽談、企業會務等需求的人群到此消費。
位于甘肅省蘭州市東方紅廣場某寫字樓的一家無人茶室,新中式裝修風格令其顯得簡潔明亮。整個茶室分為大廳與幾個包廂,大廳屬于功能性區域,設有自動販賣機、茶台等,包廂内則擺有古色古香的竹桌、幾個中式方座,一眼望去,中式美學意蘊十足。
“今年以來,店面經營狀況持續向好,包廂每天都有人預訂。”這家無人茶室營運負責人武女士介紹,顧客到店後,預約的茶室包廂會自動通電。當使用時間即将到期時,茶室會通過短信提醒顧客是否需要續費。在顧客離店後,房間會自動斷電,此時商家會安排保潔人員對包廂進行清潔維護。
記者在本地生活平台搜尋發現,蘭州類似的無人茶室已有10多家,且大多選址在寫字樓、商業廣場中。許多到訪過這些店鋪的顧客評價稱“環境安靜,私密性高”“價格實惠,體驗感好”。還有顧客評論說,已将無人茶室列為自己談生意、見朋友的“常駐地”。
自動駕駛、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進步,為無人車的發展帶來很大空間。
“覺得渴了餓了,隻需朝來回巡遊的無人零售車招招手,手機掃碼支付後,就能得到零食或飲料,真是太友善了!”“五一”假期,在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國家濕地公園内,遊客張先生體驗到了一次獨特的消費服務。
2022年2月,海珠公園引進智慧景區解決方案,投放6台無人零售車并開啟試營運。使用者通過掃描車身二維碼、車前揮手、觸摸液晶屏等方式,均可叫停車輛。當電量和商品庫存低于預警值時,無人零售車還能自主返航充電、補貨等。
海珠公園有關負責人表示,根據資料積累和智能分析,無人零售車能精準定位人流密集區域,為遊客提供購物友善,進而解決傳統公園小賣部、自動販賣機覆寫範圍不足的問題。
“無人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相關政策的支援。2021年7月,商務部辦公廳等印發《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指南》,鼓勵發展智能社群商店(無人值守便利店、自助售賣機等);2022年8月,科技部等印發《關于加快場景創新以人工智能高水準應用促進經濟高品質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消費領域積極探索無人貨櫃零售、無人超市、智慧導購等新興場景。
“‘無人經濟’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商店更新或是新利潤模式,而是一個資料驅動的高科技産品,決定這個商業形式成敗的是企業收集資料和運用資料來指導零售的能力。”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張影認為,企業應從自身的能力和經營目标出發,擁抱這一機遇,同時提升消費者體驗。
科技賦能
老牌商場撕掉“舊标簽”
大多位于市中心的百貨商場,曾是不少城市的商業象征。但在市場競争愈發激烈的情況下,這些商場受制于設施舊、品牌老、新意少,難以滿足消費者新需求,一度風光不再。
消費與科技持續碰撞,創意的火花不斷彙聚。這些年,許多老牌商場嘗試借助科技力量撕掉“舊标簽”,走出一條轉型智慧商店的數字化發展之路。
5月2日,開業于1997年的山東省濟南市泉城路貴和購物中心人流如織。來商場取衣服的秦女士說,她是通過“貴和會員服務”小程式,在“網上商城”買到的商品。“這樣線上線下融合購物,選擇再多也不怕挑花眼,反而能按照自己的風格找到心儀的商品。”
近年來,貴和購物中心嫁接“網際網路+”購物模式,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會員系統,創新推出支付即會員、支付即積分、線上停車預約等多項智能化服務舉措,讓消費過程更具體驗感和個性化。
“現如今,消費者對商場的需求不僅僅是購物,而是展現出興趣優先、注重體驗等多元特征。”在接受本報采訪時,暨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王鵬表示,智慧商店加速推動大量“線下”服務向“線上”轉移,“不見面購物”“一窗式辦理”“秒購秒辦”等智慧商店服務模式正被廣泛應用。
除了培育多元消費模式,許多商場還積極通過智能手段創新消費場景。
廣東省廣州市新大新北京路店,是曆史悠久的老字号百貨公司。2021年,圍繞“國潮、新消費、時尚旗艦中心”三大特色,該店全新更新為新大新國風店,成為國潮風尚消費與曆史文化融合的新地标。
門店在軟硬體設施方面全新部署,各樓層實作5G網絡全覆寫,智能運維物業裝置實作節能管理;新體驗技術全新引入,門店大樓外立面安裝1200平方米LED屏,引入裸眼3D、實時聯網互動等高新技術;以唐、宋、元、明、清五個朝代的建築、藝術、服飾為元素,商場打造“一層一朝一景”,消費者可享聽覺、視覺、觸覺三重感受。
對商場與商場所處商圈的管理者來說,智慧化更新所帶來的,更多是管理和經營的提質增效。
據介紹,重慶市解放碑—朝天門商圈打造“智慧中樞”管控平台,整合10餘個職能部門的資料通道,打造智慧商圈的數字底座。在此基礎上,解放碑CBD管委會依托該系統對各類資料進行統計分析,洞察消費者在商圈内的消費、停留、複購等行為,分析消費者的傾向喜好,為各類商家開展業态規劃布局、活動内容設計、精準營銷提供參考。
“智慧商圈是城市商業體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促進城市治理精細化和科學化的載體。”王鵬說,智慧商圈以大資料平台為核心,運用現代資訊技術,與城市發展同頻共振,推動城市治理理念從單向管理向雙向互動、從部門管理向綜合治理轉變。
近期,商務部公布首批全國示範智慧商圈、全國示範智慧商店名單。泉城路商圈、解放碑—朝天門商圈等12個商圈确認為“全國示範智慧商圈”,貴和購物中心、新大新國風店等16個商店上榜“全國示範智慧商店”。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