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詩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厚積澱的表現,也是探知中華傳統文化的一把鑰匙,深受海外中文學習者喜愛。對他們來說,古詩詞韻味十足、内涵豐富,但在學習過程中,也遇到意義難了解、對其中用到的典故不熟悉等挑戰。應對這些挑戰的過程,正是從事國際中文教學的教師和漢語非母語的中文學習者不斷探索的過程。
了解背景 消除了解障礙
今年5月,來自寮國的王禹順利完成北京語言大學漢語進修學院的學業。4個月後,他成為北京語言大學漢語學院的一名大一大學生。談起中國古詩詞,他脫口而出:“靈秀。”他進一步解釋說:“中國古詩詞韻律優美、朗朗上口,越讀越有味道。”但在學習中國古詩詞的過程中,一些生僻的字詞和詩人含蓄的情感表達卻常常讓他在了解時犯難。在王禹看來,如果沒有老師的講解點撥,僅靠自己揣摩,往往會“讀不懂”中國古詩詞。
王禹在中國古詩詞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正是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副教授趙曉晖一直關注的教學難點。在趙曉晖看來,面向漢語非母語的中文學習者的古詩詞教學有兩大難點。
首先,從語言教學的角度,學生了解字面含義有一定難度。中國古詩詞講求韻律、語言凝練,與漢語非母語者日常所使用的中文口語相差較大。對他們來說,在記憶和了解上都是挑戰。比如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中的“老骥伏枥、烈士暮年”就是教學難點,不少學習者表示不容易了解,這就需要老師一一加以講解。
其次,從文化教學的角度,學生對其中蘊含的文化資訊不易把握。“在中國古詩詞中,作者常借人、借事、借物抒發自己的感情,了解意象背後所蘊含的情感是學生學習的難點。”趙曉晖舉例說,《長歌行》中“百川東到海,何時複西歸”一句,隻有引導學生領悟詩詞所蘊含的時光流逝之意,才能讓學生體味中國古詩詞之美。
洪桐懷在北京語言大學漢語學院為大學四年級的學生教授中國古代文學名著選讀課程已近6個學期。他指出,中國古詩詞記錄着古人對自然、人生、社會等的觀察與思考,要想深入了解古詩詞,需要學生對中國古代的社會、曆史、文化都有一定的了解。洪桐懷強調,記憶和背誦隻是漢語非母語的中文學習者學習中國古詩詞的第一步,随着學習深入,幫助他們了解詩詞背後的意蘊和詩性思維正是教學難點。
“詩詞學習不能僅僅了解其表面意義,但想探究内涵,必須對曆史和文化有所了解。比如學習杜甫的詩歌,學生要了解當時的社會狀況、曆史背景,才能更好地了解杜甫的憂國憂民情懷。但在教學中,我發現許多學生不夠了解中國曆史,以至制約了他們的詩詞學習。”洪桐懷說。
反複吟詠 領略詩詞意蘊
“中國古詩詞中蘊藏着中國人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思考與感悟,是國際中文教學中值得關注的學習資源。”正如洪桐懷所言,古詩詞雖難,卻是了解中華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因如此,實用有效的古詩詞教學方法與學習妙招就顯得尤為重要。
洪桐懷認為選擇展現人類共同情感的古詩詞進行講解,有助于學生接受和了解。“比如《詩經》中的《關雎》,在講解其主題時,我會引導學生去思考雎鸠和有情人之間的聯系,并引導學生去思考自己國家的文化中代表愛情的意象又是什麼樣的。通過跨文化比較,學生不僅可以了解愛情主題在中國古詩詞中的表達,還提高了學習興趣。”洪桐懷說。
2018年,趙曉晖在論文《網際網路背景下漢語言專業留學生語言課與文學課的互動互補》中提出使用翻轉課堂的方式開展文化教學,并将文化課程的“教”與“學”分為“資訊傳遞”和“吸收内化”兩部分。趙曉晖指出,對高年級中文學習者來說,學習中國古詩詞應轉向對其深層意蘊的了解與領會,建議教師在課前讓學生依托網際網路上的海量資源進行預習,再在課堂上通過引導與提問的方式,讓學生讨論并解決古詩詞了解中的難點,教師則從中加以指導。“比如學到詩人白居易時,我會讓學生提前從《琵琶行》和《長恨歌》中任選一首進行抄錄并談談自己的感想。在抄錄的過程中,學生完成詩歌的泛讀;在書寫感想時,完成詩歌的精讀。”趙曉晖表示,這樣的課前預習方式,不僅彌補了課堂時間的不足,還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主動學習的精神。
2022年4月,在北京語言大學“德行言語六十載”中華經典誦讀大賽中,王禹憑借誦讀蘇轼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獲一等獎。談起中國古詩詞學習的經驗,他笑着說:“中國朋友總是跟我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我覺得誦讀是最好的學習方式。”
在課下,王禹常看一些專家的朗誦視訊,模仿他們的語氣跟讀中國古詩詞。“在誦讀的過程中,我不知不覺就記住了内容,進而感受到古詩詞的韻律之美和其所蘊含的深厚情感。”王禹說。
穿越時光 感悟中華經典
在王禹看來,學習中國古詩詞為他了解中國文化的深厚底蘊打開了一扇窗。比如,通過李白的《将進酒》、蘇轼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等詩詞的學習,可以了解意象背後的豐富内涵。“透過這些古詩詞,我仿佛能穿越時光,看到曆史中的中國,那些誦讀詩詞時帶來的情感震撼是很難忘的感受。”王禹動情地說。
趙曉晖表示,對漢語非母語的中文學習者來說,學習中國古詩詞,可以領略中華文化的魅力。他建議學生可以閱讀一些與詩詞鑒賞有關的書籍。值得關注的是,随着新技術的發展,出現了一些關于中國古詩詞鑒賞的線上軟體,學生可以選擇适合自己的應用軟體進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