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亞為什麼很重要

誰統治心髒地帶,誰就控制了世界島;誰統治世界島,誰就控制了全世界。

中亞為什麼很重要

文 / 巴九靈(微信公衆号:吳曉波頻道)

就在G7峰會的前一天,為期2天的中國—中亞峰會于西安舉辦。這也是建交31年來,中國與中亞五國的元首,首次以線下形式舉辦峰會。

關于中亞,我們最深的印象恐怕便是那五個極為拗口的“斯坦國”。然而,被蒙上神秘面紗的中亞,卻始終是政治家們博弈的焦點。

中亞為什麼很重要

心髒地帶

“誰統治心髒地帶,誰就控制了世界島;誰統治世界島,誰就控制了全世界。”100多年前,英國地緣政治學家麥金德提出了“地緣心髒說”。在他眼裡,中亞及附近地區是國際政治的“樞紐”地帶,并以此發展為著名的“陸權論”。

中亞地處連接配接亞洲、歐洲、中東和南亞的十字路口,從漢唐到蒙古,從突厥到沙俄,中亞腹地曆來是兵家必争之地。除了扼守交通要道,中亞更有令人虎視眈眈的資源:已探明石油儲量占全球約1/4,天然氣儲量則排全球第七。僅憑這兩大因素,中亞注定成為另一個堆滿火藥桶的“巴爾幹”。

中亞為什麼很重要

中亞五國區位及分布

“中亞”并沒有明确定義,但在地理上一般指五個“斯坦國”,分别是哈薩克斯坦、烏茲别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庫曼斯坦。“斯坦”一詞今天被廣泛用于調侃某地區伊斯蘭化,比如“法蘭西斯坦”,這也從側面印證了中亞五國的最大公約數:信奉伊斯蘭教。

然而,“斯坦”出自古波斯語,是“……的地方”的意思,比如土庫曼斯坦即為“土庫曼人生活的地方”,聽上去倒頗有一番“圈地”的味道。

事實上,這五個國家還真是通過“圈地”圈出來的。中亞在曆史上并沒有形成一個統一而固定的國家,每個地區都有不同民族混合而居。19世紀,沙皇俄國征服中亞,卻并未改變混亂的民族狀态。直到蘇聯時期,為了瓦解中亞日益高漲的“泛突厥主義”和“泛伊斯蘭主義”的分裂勢力,鐵腕政治家斯大林于1924年重新對中亞以“民族”劃分國界,最終成立了五個新國家,并以加盟的身份并入蘇維埃聯盟。

可以說,蘇聯“圈地”後,中亞結束了千年來無國家的狀态,而分裂出一個泛突厥共和國的夢想也徹底破滅。這也意味着,俄國人在真正意義上取得了對中亞的控制權。

然而,混亂的幽靈始終徘徊在心髒地帶的上空。混亂之源有兩個,一是獨立建國依舊無法徹底解決民族混居的問題。比如在1990年代,吉爾吉斯斯坦的500萬人口中,吉爾吉斯人隻占總人口約55%,烏茲别克人約占13%,俄羅斯人占15%,剩下還有90多個少數民族。

中亞為什麼很重要

吉爾吉斯斯坦總統紮帕羅夫 出席中國—中亞峰會簽字儀式

二是當年斯大林劃分邊界時留了一手,故意在每個國家的邊境設定了模糊的争議地帶,比如烏吉塔三國各占一部分環境絕佳的費爾幹納盆地,哈國前首都阿拉木圖和吉國首都比什凱克“剛好”緊挨着争議區。如此一來,在随後的幾十年裡,除蘇聯外的任何國家都無法進入這一“心髒地帶”平衡局勢。

正是中亞五國的民族和邊界問題,為日後頻繁的沖突和内戰埋下導火索。

真空地帶

1991年,随着戈爾巴喬夫在阿拉木圖落筆簽字,蘇聯社會主義的大廈轟然倒塌,中亞五國相繼獨立。然而,蘇聯解體于波羅的海三國而言也許是蜜糖,對中亞五國來說卻是砒霜。因為前者是最富裕的獨聯體國家,後者則在經濟上高度依賴蘇聯。若要描述當時的中亞五國的經濟形勢,一言以蔽之:守着金飯碗乞讨。

中亞五國中最貧窮的是塔吉克斯坦。在1999年,塔國的貧困率高達96%,即便發展了十年經濟,塔國的貧困率也隻降到了47%,另一個難兄難弟吉爾吉斯斯坦則為43.1%。

中亞為什麼很重要

塔吉克斯坦總統拉赫蒙 出席中國—中亞峰會簽字儀式

而在經濟轉型時期,中亞五國還充分發揚“蘇聯傳統”,各界精英利用權力攫取了大量的社會财富和資源,導緻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比如哈薩克斯坦是中亞最大經濟體,但最富裕的162人卻占據55%的社會财富。

唯一例外的是土庫曼斯坦。雖然土庫曼斯坦幾乎在沙漠建國,但它具備了以下優點:天然氣儲量排全球第四,通過出口創彙貢獻了50%以上經濟,使其成為最富裕的中亞國家;75%的人口為土庫曼族,民族沖突不算突出;離俄羅斯最遠,受幹預最少,是五國中唯一沒有廣泛使用俄語的國家;它還是中亞通往中東世界的門戶,中國途經土國抵達伊朗,是真正意義上的絲綢之路。然而,土庫曼斯坦卻極度封閉,一般人難以進入,相當于中亞之北韓。

中亞為什麼很重要

土庫曼斯坦總統别爾德穆哈梅多夫 出席中國—中亞峰會簽字儀式

民族、貧窮、權力、領土、宗教、神秘混亂交織,糾紛、動蕩、戰亂則紛至沓來。

比如在2005年和2010年,吉爾吉斯斯坦人在曾經的列甯廣場發起了兩場“顔色革命(前者即為著名的‘郁金香革命’)”。就在革命爆發後,南部的奧什發生了吉爾吉斯族群和烏茲别克族群的沖突……

中亞為什麼很重要

烏茲别克斯坦總統米爾濟約耶夫 出席中國—中亞峰會簽字儀式

如果說1991年以前,蘇聯政府的強幹預使得中亞維持平衡,那麼蘇聯解體後,所有被壓制的情緒如洩洪般湧出。在政治上,随着國力日漸微弱的俄國人對中亞控制的降低,西方勢力開始影響、拉攏這群“失落的衛星”。

美國著名戰略家布熱津斯基如此評價:“蘇聯的解體,在歐亞大陸正中心,造成了一個黑洞。就如同地緣政治學家所描述的‘心髒地帶’突然從世界地圖上被挖走了一樣。”

除了政治上的日益真空,在經濟上,中亞五國也一直打着和俄羅斯“脫鈎”的算盤。

哈薩克斯坦是“俄羅斯化”最嚴重的國家,82%的哈國人使用俄語,超過40%的兒童接受俄語教育,蘇聯剛解體時,俄羅斯人占比一度超過35%。

中亞為什麼很重要

哈薩克斯坦總統托卡耶夫 出席中國—中亞峰會簽字儀式

然而哈國的經濟和俄羅斯深度綁定,一些出口産品幾乎“特供”給俄羅斯。此外,俄羅斯不希望外國資本染指中亞,導緻哈薩克手握美元卻無法投資鐵路、礦場、輸油管道等基礎設施,由此陷入了貧困的循環。

于是,以哈薩克斯坦為首的中亞國家漸漸開啟了“去俄化”的程序。從開始不講俄語,到政府公職人員盡量不雇傭俄羅斯人。如今,哈薩克斯坦的俄羅斯人已下滑到20%。而看着好萊塢大片和日本動漫長大的哈國年輕人,對俄羅斯的認同感也越來越低。

時至今日,俄羅斯既無能力幫助中亞人脫貧緻富,亦無法完全掌控中亞全局,這導緻這塊“真空地帶”越變來越大,未來必将成為多方博弈的戰場。

博弈地帶

布熱津斯基在《大棋局》中寫道:“中亞國家的命運将取決于俄羅斯、土耳其、伊朗和中國之間利益錯綜複雜的互相作用。”然而,中亞真正錯綜複雜的地方在于,博弈方不單單隻有這些國家。

蘇聯解體五年後,美國參議院便提出了“新絲綢之路”的概念,随後細化方案,提出“大中亞計劃”:以阿富汗為中心,在中亞建立一個實行市場經濟和世俗政治體制的親美地緣闆塊。

阿富汗戰争後,美國向中亞全面輸出“顔色革命”,并将該計劃更新為“新絲綢之路計劃”,核心是建設貫通阿富汗和中亞地區的交通、通信和能源的管線,希望用經濟的手段控制中亞,最後滲入中國境内。

就在今年年初,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通路中亞五國,頗有要“重返中亞”的意思。

俄羅斯也并非坐等他國“蠶食”自己的後花園。蘇聯解體後,俄外交戰略有三個選擇:親美、反美和近鄰。然而,随着親西方政策失敗和北約東擴逐漸明朗,俄羅斯一改往前“甩包袱”的态度,将中亞的地位從“次要”轉為“優先”,并發展了前哈薩克斯坦上司人納紮爾巴耶夫提出的“歐亞聯盟”的概念。

2000年,俄羅斯主導的歐亞經濟共同體(EEC)成立,可以了解為獨聯體版的歐共體,通過關稅等手段實作商品、資本、勞務的自由流動,以促成區域經濟一體化。

缺油、缺氣、缺礦且急于“去産能”的中國,同樣是中亞腹地的重要棋手。中亞除了擁有極為豐富的油氣資源,更作為世界島的“心髒地帶”,一直“誘惑”着中國:将中亞作為跳闆,通過經濟的方式連通中東與歐洲。“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落地便是最好的證明。從安全戰略上來講,西進中亞算是“主動防禦”,避免其他國家在中國周邊投棋布子以制衡中國。

中亞為什麼很重要

對于這一切,布熱津斯基早有預言。他認為,中亞遠離歐亞大陸,美國鞭長莫及,但又有必要插手的必要,美國的首要利益是確定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單獨控制中亞。他認為:中國便是一股重要的制衡力量。

他說,美國錯誤的做法是激化中日沖突,因為中日都是恢複能力極強的國家,一旦兩敗俱傷,誰率先恢複,誰将成為東方霸主,是以正确的做法是誘導中國“戰略西進”,進而使中國和俄羅斯在中亞産生沖突,美國便能從中控局。

他說的确實有道理。事實上,中俄在這方面一直有博弈。1997年,中國提出了修建一條貫通中國、烏茲别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的鐵路,三國還簽署了合作備忘錄,但遭到俄羅斯反對。原因在于鐵路并不途經俄羅斯,一旦建成,俄羅斯将被中國和中亞國家邊緣化。直到2022年5月,俄烏沖突爆發後,俄羅斯才松了口。

同樣在2006年,“中哈原油管道”的建設就令俄羅斯非常不滿,他一方面擔心丢了石油生意,另一方面中國确實通過産業投資的方式滲入俄羅斯的勢力範圍。

結語

從中國的視角來看,中俄關系緊密,而一旦中亞出現富裕、穩定、團結,當混亂越少,不利因素便越難滲入。是以中國在峰會中強調,無意謀求改變中亞的政治格局,也不會聯合中亞國家排擠俄羅斯,相當于給俄羅斯吃了“定心丸”。

而從本質而言,中國的一切努力都指向歐亞大陸的整合,100多前麥金德的“陸權論”重新走向地緣政治的舞台,當歐亞大陸不再碎片化,海權帝國也将失去離岸平衡手,最終被逐漸邊緣化。

隻不過頗令人歎息的是,在這一過程中,不管中亞發展得好壞與否,始終得扮演着大國博弈的棋子,似乎沒有人關心中亞人民的生活、習俗與文化。

從心髒地帶,到真空地帶,再到博弈地帶,中亞愈發顯得重要,卻愈發顯得渺小。曾經的中亞,雄偉的撒馬爾罕映照着落日餘晖;如今的中亞,卻宛如一顆失落的衛星,吃力地喘着氣,仿佛在說:我的命運,到底在何方?

本篇作者 | 徐濤 | 當值編輯 | 李夢清

主編 | 何夢飛 | 圖源 | V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