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Stereo Matching文獻筆記之(三):《Segment-Tree based Cost Aggregation for Stereo Matching》讀後感~

本文介紹的文章就是CVPR2013的《Segment-Tree based Cost Aggregation for Stereo Matching》一文,介紹它原因有以下幾點:

1.它是NLCA的變種。

2.它是CVPR的文章。

本文還是從Segment-Tree的算法思想,算法核心,算法效果三方面進行分析,這篇文章的源代碼連結是:https://github.com/kc4271/STCostAggregation

1. 算法思想

        Stereo Match是前段時間一直研究的問題,我将主要的精力都集中在了半全局算法上,或者帶有全局性質的局部算法,如上一篇部落格介紹的NLCA(non-local cost aggregation),本文介紹一下NLCA的衍生品,這樣說沒有冒犯作者的意思哈!但是ST(segment tree)确實是基于NLCA的改進版本,本文的算法思想是:基于圖像分割,采用核NLCA同樣的方法對每個分割求取子樹,然後根據貪心算法,将各個分割對應的子樹進行合并,算法核心是其複雜的合并流程。 但是這個分割不是簡單的圖像分割,其還是利用了最小生成樹(MST)的思想,對圖像進行處理,在分割完畢的同時,每個分割的MST樹結構也就出來了。然後将每個子樹視為一個個節點,在節點的基礎上繼續做一個MST,是以作者号稱ST是分層MST,還是比較貼切的!        算法是基于NLCA的,那麼ST和NLCA比較起來好在哪裡?作者給出的解釋是,NLCA隻在一張圖上面做一個MST,并且edge的權重隻是簡單的灰階差的衍生值,這點不夠科學,比如說,當遇到紋理豐富的區域時,這種區域會導緻MST的構造出現錯誤,其實想想看的确是這樣,如果MST構造的不好,自然會導緻視內插補點估計不準确。而ST考慮了一個分層的MST,有點“由粗到精”的意思在裡面。有圖說明:

Stereo Matching文獻筆記之(三):《Segment-Tree based Cost Aggregation for Stereo Matching》讀後感~

a指的是原圖,b指的是局部放大圖,c指的是ST的權重圖,d指的是NLCA的權重圖,這個權重圖指的是, 周圍點對紅色點的貢獻度,越亮代表權重越大。可以明顯看到,在對細節的處理上,ST明顯強于NLCA,例如ST中p1點,其位于低紋理區域,對高紋理區域的貢獻很低很低,這更符合理想狀态。但是MST卻有瑕疵,p1點對其它點的貢獻不具有區域性,綠色三角指向的地方就是瑕疵所在。        産生上述現象的原因是:ST在生成整幅圖MST的同時,事實上也對各個區域生成了MST,便使得單點對其它點的權值,在所位于區域内比較大, 而在不同的區域上往往很小。至于ST是如何做到的,請看下一小節中的解釋。

2. 算法核心

      本文的核心部分就是其中的流程圖,最讓人費解的也是這個算法流程,是以本小節重點說一下我對這塊的了解。它将流程分為三個部分,初始化->聚合->連接配接

Stereo Matching文獻筆記之(三):《Segment-Tree based Cost Aggregation for Stereo Matching》讀後感~

其實,該算法流行直接采用了文獻《Efficient graph based image segmentation》中提到的全局分割方法,文獻在這裡并沒有進行過多的解釋,隻是一再強調可以去文獻中查閱這篇文章。下面說一下各個步驟的含義。 1. 初始化很簡單,邊先暫且不考慮,将每個像素點形成一個集合T,集合内隻有一個像素點。 2. 聚合比較複雜,需要将邊根據權值由小到大排序,然後對所有的邊進行周遊,與邊相伴随的兩個點要麼合并,要麼不合并,判斷的準則就是邊權值是否滿足下述條件:

Stereo Matching文獻筆記之(三):《Segment-Tree based Cost Aggregation for Stereo Matching》讀後感~

如果合并,那麼就要将邊不斷的添加到集合E‘中,最終,E’中存放的都是小樹中的邊,由于後續還需将每個小樹視作一個個節點,重新将小樹連接配接成為一棵大樹,是以需要将E‘從E中删除。 3.剩下的就是連接配接,正如上面所說,連接配接就是将每個小樹視作節點,進一步形成一顆大樹。采用的方法和上面的步驟很相似,對E中的邊進行周遊,這個時候沒有條件的限制,如果兩個小樹不同就得合并,直至E’中邊的個數隻比點的個數少1, 因為樹的邊數就比節點數少1個,是以這裡意味着全圖對應的還是隻有一顆MST,注意,這個E‘沒有重新被清空。

流程就是上面說的這樣,下面提幾個問題: 1)流程圖中合并的集合一直都是Vp,Vq,那麼Vp,q是怎麼處理的? 2)為什麼聚合之後,就相當于對圖像進行了分割? 3)終止條件有什麼意義在裡面? 4)邊權值滿足的門檻值有什麼意義?

以下部分是我的回答: 1).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妨思考一下MST的建立過程,你就會發現,原來這個流程圖和MST的差別隻有一處,那就是 “選擇edge的時候,多了一個判斷條件”,其餘的真的是一模一樣,作者故意将流程圖分為三部分,使其看的複雜,其實完全可以說 “我們的算法流程就是普通的基于克魯斯卡爾建立MST + edge判斷條件”,這很滑稽,也是各國論文中無處不在的存在某種問題或陰謀。回到正題,Vp,q變成了一個連通,僅此而已,在代碼上隻要寫parent(Vp) = parent(Vq)即可。說白了,作者忘了多提一句Vp = Vp,q

2). MST建立的時候,隻要發現一個edge兩個端點所屬的連通不一樣,就要将兩個連通合并為一個連通,這裡面的連通就可以了解為這裡的子樹,而ST會考慮edge兩個端點所在連通的差別大小,差別不大就合并,差別大就不合并,你懂了吧?這樣就會将圖像自然的分成一個個區域,因為你有的區域不合并嘛! 但是,說句心裡話,我覺得作者雖然一直強調ST有這麼優秀的性質,但是并沒有給出嚴格意義上的證明啥的,隻是根據直覺,這有點不靠譜,至少我在做視差圖的時候,發現視差圖并沒有展現出 區域分割的優勢。是以我覺得在此處有過度包裝的嫌疑。

3). 終止條件中的Int(Tp)其實是一種 區域内間距的定義,而k/|Tp|就是一種調節因子。這直接借鑒了圖像分割中一類方法(基于圖表示的圖像分割),它定義了 區域間間距和 區域内間距兩種距離度量,如果區域間間距大于區域内間距,那麼兩個區域就不能合并,反之就可以合并,公式中的邊權值w,由于是從小到大排列的,剛好就是區域間間距的意思。 (關于基于圖表示的圖像分割方面的内容,網上部落格也有很多,,大家可以去科普一下這方面的知識。我就找到了《Efficient Graph-Based Image Segmentation論文思路》一文,介紹的就不錯。)

4). 如果是不同的圖像區域,MST的做法對區域沒有任何辨識能力,有的區域之間差距很明顯,有的區域之間差距不明顯,但是MST一視同仁,而ST卻不是,它提出了一個判斷條件,滿足這個條件的不同區域,我可以合并,不滿足就不合并!門檻值就是幹這個的。

3. 算法效果

        論文中給出了算法的視差圖對比,當然對比的對象就是NLCA,以及雙邊濾波方向的方法Guided Filter,從标準資料集上看,其實ST和NLCA真的差距不是很大,并且标準資料集上的比較并沒有很強的實際意義,往往在middlebery上好的評測算法,在實際應用場景上,效果就是個渣渣。。。但是ST是一種代價聚合方法,很多全局算法之是以求得精确,就在于它們在視差求精階段做足了文章,其實它們的代價聚合步驟得到的視差往往不咋地,那麼完全可以基于ST進行視差求精,這才是ST最大的意義啊!

Stereo Matching文獻筆記之(三):《Segment-Tree based Cost Aggregation for Stereo Matching》讀後感~

4. 副産品

      ST有個副産品,就是圖像分割,雖然作者沒有明确地強調這塊内容,隻是将其視作視差圖的求精部分, 但是分割的效果其實真心不錯,如圖所示:

Stereo Matching文獻筆記之(三):《Segment-Tree based Cost Aggregation for Stereo Matching》讀後感~

大家看看效果還可以吧?至于作者怎麼做到的,過程真的很簡單,作者隻是基于深度圖和原圖重新構造了像素點之間的距離(或權重),然後重新走了一遍分割樹流程,再将圖像根據連通區域标定标簽,就得到了第三幅圖像的分割效果,中間那副圖像是隻考慮原圖的分割樹分割效果圖,很挫。引入的新公式如下所示:

Stereo Matching文獻筆記之(三):《Segment-Tree based Cost Aggregation for Stereo Matching》讀後感~

      作者在文獻中對這塊的說明一筆帶過,根據提供的源碼,色彩之間的距離其實是RBG三個通道內插補點的最大值,并且隻在穩定點上進行計算(關于穩定點,請參考其他幾篇部落格),折中參數設定的是0.5,這和文獻中的0.4不大一緻,不知道是出于何種原因。我在自己的資料集上也測試了這部分的分割效果,真的還不錯,看來也算是一種實用的圖像分割算法了(一定是基于雙目相機),雖然作者隻是想用其進行視差求精。

5. 結論

      之是以研究ST,主要還是因為它是NLCA的擴充,是一種非傳統的全局算法,與NLCA唯一的差別就在于ST在建立MST的時候,引入了一個判斷條件,使其可以考慮到圖像的區域資訊。這點很新穎,說明作者閱讀了大量的文章,并且組合能力驚人,組合了MST和基于圖表示的圖像分割方法。它的運作時間雖然比NLCA要大一些,但是相比較全局算法,速度已經很可以了。       但是ST也有一些缺陷,首先,算法對圖像區域資訊的考慮并不是很嚴謹,對整幅圖像用一個相同的判斷條件進行分割,分割效果不會好到哪裡去,并且基于實際資料實測,會發現視差圖總是出現“白洞”,說明該處的視內插補點取最大,這也是區域資訊引入的不好導緻的。雖然在細節上略勝于NLCA,但是算法耗時也有所增加。上述原因也是本文引用率不佳的原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