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讨論,您如何閱讀論文?讨論,您如何閱讀論文?

讨論,您如何閱讀論文?

我的體會:從文獻閱讀到研究設計

還不太成熟,大家見笑了

1。先看綜述。綜述的資訊量大,尤其是相應領域大師級人物寫的綜述,往往對相應研究做了全面深入的探讨。需認真研讀,最好達到能流暢翻譯的程度。若相應主題的研究有多個方面或存在不同觀點,則要看全面,并進行比較和綜合。這樣有助較全面地掌握相應領域的研究概況、學術觀點和主要問題及存在的分歧。

2。進一步追溯綜述所引用的原始文獻,特别是論據支援類的文獻,細讀之,掌握文獻的主要結果和作者的結論,最好能有自己的了解,以防止人雲亦雲。不同研究的結果如有沖突,則更應仔細分析可能的原因,找出合理的解釋。

3。追蹤最新的研究進展。這一步是帶着問題尋找相關的資訊。如未解決的問題是否得到解決?不同的觀點是否有新的證據支援?沒有得到解釋的現象或争議是否可以找到更合理的解釋?

4。通過以上幾步的文獻閱讀與消化,應該對相應領域的研究有了全面而又深入細緻的掌握,應該會有一些自己的想法。這時可寫一個綜述,不一定要發表,就當是整理一下資訊,融彙貫通,理順自己的思路,大緻明确相應研究的下一步還有哪些工作可做?聯想一下這一領域的研究成果是否可能得到擴充,在其它研究中開花結果?

5。這時相信你應該對自己的研究有了一定的方向。進一步追蹤!這一次不僅僅是最新的了。根據你想做的工作,來個從頭到尾的深入追蹤!深入細讀這方面工作的最初直至最近的文獻。了解這項工作發展進展的情況,是否己經有人做了,如果做了,做了哪些方面?達到什麼程度?你又可以再做些什麼?已有的工作是否并不完善,可不可以有新的方法和思路?如果沒有做(哈,你發了!),是否有其它領域相似的研究?這些工作都用了什麼方法?

6。據前面的結果,進行橫向追蹤,尋找相似的工作,比它們的實驗設計,搜尋相關的新技術方法,看是否适合你要做的工作或需改進?确定你的思路,方法。最後當然是找想用方法原始文獻,吃透它喽。

------------------------------------------------------------------------------------

沒有人頂嗎? 外文看了就忘記了,如何解決? 我讀論文遵循三步曲:

1.看論文标題 :看是否與自己的專業研究相關,有否閱讀價值

2.讀論文文摘、介紹和結論:甄别論文的品質、研究重點及與自己研究相關度,決定是否研讀全文。

3.研讀全文:一旦經過上述兩步覺得有必要閱讀全文的就進入此步,不過研讀全文也分幾種類型:有些論文整體價值不大 ,可略讀  ;有些論文内容複雜,涵蓋豐富,一時難以消化,可作為儲備 ,以待以後用到時查閱;而如果發現對自己現在的研究非常有用的論文,則仔細研讀,摘錄筆記,作為研究資料庫。

      經過上述三步對大量論文的篩選,可以建立與自己研究課題相關的資料庫和儲備系統,在開展研究過程中,就可以友善有效的借助論文的豐富資源來為科研攻關鋪路。 一點小體會體會:根據目的不同而定,如果是為了寫論文,輸入主題詞一下檢索出很多,先看摘要,與自己研究相近的,看别人的設計、思路,尋找自己有利用價值的,有必要仔細閱讀全文。如果是為了解本專業的學術動态,為節省時間,可以隻看标題,如果發現讓眼睛一亮的或者覺得以後可能有用的,經過閱讀後确實如此,那麼立即影印并分類儲存,說不定日後什麼時候用到,免得求人。 建議大家看看一本好書: 上海醫科大學  林果為主編的 <<臨床流行病學>>,

裡面主要講了如何評價文獻,利用文獻, 如目前文獻可分為1有關病因及危險因素方面的;2治療方面的;3預後方面的;4有關診斷試驗方面的;5及臨床經濟學評價方面的.每種文獻均有若幹評價原則,利用原則.另外還講了科研設計

的各種方案,及注意事項. 總之對一位臨床醫生做科研來講是一本難得的好書. 已将“英國醫學雜志之論文寫作”整理成word文檔,可直接下載下傳列印閱讀!請版主加分鼓勵。

英國醫學雜志之論文寫作.doc (203.0k)

litiechen wrote:

讀懂STORY,需要經常參加學術會議,需要直接了解作者。

我不是學醫的,談談我們學科的特點(計算機、電子工程)。實際上,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正式出版的文章裡面往往有很多問題沒有講清楚,甚至有錯誤,是以讀文章如果遇到問題,一定要和作者聯系,核實自己對文章的了解是否有誤。我現在讀文章養成一個習慣,隻要發現文章中有些了解上的問題,就仔細考慮清楚之後寫信給作者咨詢,這樣做可以盡量避免走彎路,而且可以慢慢建立起來良好的學術交流網絡。大家都知道,做學術,讓盡可能多的同行知道你的名字和正在做的研究非常重要,真正的學術大家一般也是Scientific Communication的高手。

不過,由于很多作者回信非常慢,有些作者根本不回信,是以在遇到需要咨詢的情況時,一定要把文章做好标記,分門别類整理起來,等待将來一旦有了作者的答複,再拿起來重讀。為了避免自己在很多天以後記不清當時的思路,最好用筆在紙版的文章上做一些鉛筆注釋,如果是電子文檔,則可以用Word或者Acrobat的相關功能添加注釋。

gordontan wrote:

再補充一點

和自己研究專題有關的文獻一定要讀,而且還要盡量收集齊全,随着文獻量的增多,有時自己都不知道所下載下傳的全文的内容,開始時我用文章的題目進行檔案命名,但是經常出現重複下載下傳的現象。後來我用下載下傳的檔案原名,然後把文章名複制到一個doc檔案中再采用超級連結的方式進行連結。這個doc檔案就是一個很好的文獻目錄,需要時隻要打開這個doc目錄就可一目了然,如需要閱讀則隻要點選一下文章題目,就可打開,極為友善。如果覺得必要還可以把文獻的摘要複制下來,放在doc目錄的文獻名下。

這個辦法确實不錯,不知道你這裡說的超鍊是指網上的URL還是指向本地的電子版文章。這裡有個稍微有點棘手的問題:如果是網上的URL全文,則由于各個科技出版社的全文服務經常發生變化,URL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如果是本地檔案,由于本地的檔案結構經常發生動态的更新,其位置也可能變換。這個問題我到現在沒有找到合适的解決辦法,目前仍然采用的土八路的招:用文章全名+刊物縮寫+出版年給文章命名,用多級目錄分類對文章進行分類,文獻累計到一定程式就分類采用硬拷貝的方式進行集中整理,新發現的文章則經過搜尋确認沒有重複之後再放入(當然,如果大部分文獻都能至少浏覽一下的話,大部分文章隻要看一下标題、作者和雜志即可知道以前是否下載下傳過)。但是這裡還有個稍微有些棘手的問題:當一篇文章涉及多個主題的時候,多級目錄分類就不太靈光了,我目前的做法是部分兩邊都放、部分隻放最重要的主題,但是這個方法的實際效果不是太好。不知道大家都是怎麼處理這個問題的? 中華實用醫藥雜志.中華中西醫結合雜志 ,《中國醫療雜志》,中華現代臨床醫學雜志,這些雜志都是福建莆田農民買斷的,實用性不高,隻是為了騙取版面費,如果你為了進職稱,可以,但是真正學術研究,不要發表,陳建煌是其中一些雜志的主編,号稱博士,其實是一個農民,在濟南開了一個華夏醫院,專門騙老百姓的血汗錢,真實身份是福建莆田市秀嶼鎮馬廠村的一個農民,看性病發财,買了一家空軍 的醫院,改名而成.教育程度隻有國小,佩服,.我有一個建議,斑竹能否開辟一個打假專欄,專門揭漏騙子醫院,與騙子醫生,也好向中央媒體反映,當地媒體已經無濟于事,據我了解,北京新興醫院,天津華北醫院,上海長江醫院,深圳博愛醫院,等都是莆田農民開辦的 醫院,請看到此貼的觀衆,細心甄别,探聽究竟,曝露真相,使更多的人免于上當受騙. 看了紫熊的貼子,受益匪淺,謝謝! 北京新興醫院,天津華北醫院,上海長江醫院,深圳博愛醫院,等都是莆田農民開辦的 醫院,

我聽說是這樣的。 重要的綜述和研究論文的全文進行下載下傳。綜述要仔細閱讀,權威綜述和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有時字斟句酌。研究論文先了解思路,看introduction,看discussion,然後看result和method,重要的method要做摘錄。 首先看摘要,大體了解其目的、方法、結果、結論。然後,重點看研究背景,以開闊自己的思維。感興趣的話,就要看具體研究方法了。

要真正了解一篇文章的精髓,必須全文通讀,多次閱讀。 好帖,頂! 很受啟發,對文獻資料的整理和提取精華非常重要,我現在就在這方面頭疼.文獻越來越多,剛開始時沒有這個概念,不知道應該對不同作者、機構、細微的專題方向分好類,隻是在列印出來的文章上做做記号,現在累積多了,整理起來困難。希望戰友們引以為戒,作好自己的圖書館,即使在電腦上備了份,還是最好作好筆記卡片。

SCIE是一個很好的引文索引資料庫,對主題起到回溯和瞻望的作用,研究某一個作者的研究思路和進展。

新來乍到,還請多多關照! 很受啟發,對文獻資料的整理和提取精華非常重要,我現在就在這方面頭疼.文獻越來越多,剛開始時沒有這個概念,不知道應該對不同作者、機構、細微的專題方向分好類,隻是在列印出來的文章上做做記号,現在累積多了,整理起來困難。希望戰友們引以為戒,作好自己的圖書館,即使在電腦上備了份,還是最好作好筆記卡片。

SCIE是一個很好的引文索引資料庫,對主題起到回溯和瞻望的作用,研究某一個作者的研究思路和進展。

新來乍到,還請多多關照! 很受啟發,對文獻資料的整理和提取精華非常重要,我現在就在這方面頭疼.文獻越來越多,剛開始時沒有這個概念,不知道應該對不同作者、機構、細微的專題方向分好類,隻是在列印出來的文章上做做記号,現在累積多了,整理起來困難。希望戰友們引以為戒,作好自己的圖書館,即使在電腦上備了份,還是最好作好筆記卡片。

SCIE是一個很好的引文索引資料庫,對主題起到回溯和瞻望的作用,研究某一個作者的研究思路和進展。

新來乍到,還請多多關照! 我也說一下我的經驗:

1、在開始做一個課題時,先找一些有分量的綜述,多數是外國的,國外的綜述都是牛人寫的,好多是雜志預約稿,分量還是很好的。他對各方向、方法都有很獨特的見解。

2、然後在看他後面的參考資料中找出自己更感興趣的文章看。看的時候很注意看他的圖表,國外人很注重圖表的繪制,他的思想的精華都濃縮在圖表上。馬上就能領會文章的意圖和中心思想了。對于還想深入了解的,在按照呀的引文在找源頭。

3、和其他人交換對文章的看法。對自己很感興趣的方法進行簡單的模仿,看是否能按照他的方法重複出來。在做的過程中就會有新的想法了

4、看一些交叉學科的方法資料,看是否能結合,有新的想法出現 我是個藥學人員,在平常的工作中經常需要查文獻和論文。現将我的粗淺體會簡單地總結如下:

1、首先要确立想知道什麼,也就是目的是什麼?比如想了解中藥飲片“栀子”和“水栀子”在藥理上有什麼不同、實踐中怎麼鑒定。

2、搜尋時的關鍵詞一定要圍繞“目的”。一般輸入“栀子”或“水栀子”時文獻很多,那麼就多加一點關鍵詞,如藥理、鑒别、鑒定、理化等等涉及到藥理和鑒别的詞。

3、搜尋到的文章和論文根據“目的”看一下标題和摘要來篩選,摘要裡邊基本能了解論文采用什麼方法做了什麼研究等内容。標明的論文若能下載下傳盡量下載下傳或複制,可以節約上網的時間,也友善随時閱讀。

4、閱讀論文時先看看讨論部分,讨論部分中若有我們感興趣的需要的内容,再詳細地看讨論中提到的正文内容。這樣我們在很短的時間内就可以閱讀幾十篇甚至上百篇的論文,找到需要的東西了。 既然各位都發表了一些看法,我也談談我的一些看文獻的tips。

我經常将這些tips講給新生聽,他們都說非常有用。

1. 要想過看文獻這一關,你就必須掌握兩點:

a.你做的研究大概發在哪幾個刊物上,當然我講的期刊是SCI收錄的

b.在你做研究的這個領域,在國内和國外有哪些group。特别是國外的group,你一定要密切關注,坦白的說,與國内做研究相比,國外做的研究的延續性更加強,是以你隻要找到相關領域的幾個group,你就可以将這些group中的通信作者發表的文章找到,然後一一細讀,這樣你就對你搞的研究有一個非常清晰的認知。哪些是common knowledge, 哪些是争論的重點和難點,哪些是比較難啃的骨頭,你一定要形成自己的觀點和想法。

2.具體看文章,需要注意一下幾點

a.  首先,找幾篇高檔次期刊,或者你所研究領域的牛人寫的最新的幾篇綜述。然後看具體研究論文。當然現在網絡非常發達,一下子往往可以查到非常多的相關文獻。由于時間有限。一定要養成看abstract 和 introduction 就進行取舍的習慣。特别是introduction。你一定要搞清楚人家做這個試驗的目的。

b. 看和你做的研究非常相似的文章,那就一定要請讀,一個字,一個字看。弄清這篇文章的主要創新點,主要結果,存在什麼問題,以及能否借鑒這篇文章來給自己的研究工作有所幫助。

c. 文獻一定要進行分類,否則你就要在找資料中花費非常龐大的時間。我不會用什麼文獻管理軟體,但是聽别人說,用這樣的軟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是我有我自己的方法。

我是根據自己的研究内容進行分類的。

首先是,測定方法,我将是以官員測定方法的參看文獻都放在一個袋子中。

然後将我的博士論文分成6個小方向。

然後将資料分成6個部分。每個方向都有自己的檔案袋子,6個部分裡面有非常若幹個亞類。

另外,我還将非常重要的文獻,單獨歸為一類。因為這些文章做的東西幾乎和我做的東西非常相象,對于這類文獻,我都是非常認真看過的。

不管用什麼分類方法,隻要能非常快速地找到你想要的文獻的方法就是好的方法。

這次就談到這裡。下次再聊!

初來乍到,請各位多多指教!^_^ 說一下我的一點經驗。剛接觸一個新的領域時看外文往往特别困難,因為一些基本的概念不懂,專有名詞更是模模糊糊,這時先找類似的中文文章看,看通了再看外文就容易多了。另外,看文章時先看綜述以有一個梗概的了解,對全局的把握也會使看文獻容易許多。一篇文獻往往講了許多東西,這時要注意把其中的精髓提煉出來引用到綜述中去。最後還要注意其方法,同樣一個題目,方法不同可以得出完全相反的結果,這就要靠讀者明辨是非了。以上是一點小小的體會還望各位前輩多多指教。 我一般都是這樣做的。

首先,選幾篇影響因子較高的刊物或者牛人寫的新的綜述。認認真真讀幾篇。對這一領域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一個初步的了解,然後,就開始大規模查資料。

先查中文:因為看中文非常輕松,一般一個晚上可以看二三十篇,這樣對一個領域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有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

然後将查外文,将外文資料列印出來。抽出3-5天時間,非常認真地看。在看地過程中,我非常注重introduction 和discussion。因為這一些地方往往會給我思路和想法。

另外,強調一點,就是你看了一篇文章,你的腦子裡面應該能清楚明白以下幾個問題

1. 為什麼要做這篇文章,

2.這篇文章與其他類似的文章相比,有那些創新性。也就是說那些是具有新意的。

3.你覺得這篇文章在試驗設計和研究方法還存在那些不足。你能否設計新的研究方案來解決上述問題。

當然,對于一篇好的文章,你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夠完全消化,你可以在做試驗之前讀,做完試驗以後,再讀一篇,你就可以發現,當你做了相關的研究工作以後,就可以更好地了解人家的研究成果。

祝各位工作順利,學業進步! 大家好,我是新來的,是一個剛剛下室的學生,正處于讀文獻的頭痛時期.感謝大家所介紹的方法.但是我有些懷疑----難道每篇文獻不十分認真的去讀,等積累到一定數量之後就會水到渠成嗎?那靠什麼來積累本專業的詞彙呢? 既然樓上的夏兄,提到如何積累本專業詞彙的問題,那麼我

就談談我的看法

記得當初剛進實驗室的時候,我自認為自己的英語水準還是可以,無論是口語還是聽力來說,都是過得去。但是聽了老外的幾場報告後,我才覺得自己的水準真的太差,大概隻能聽懂百分之二三十。當時,我總結自己可能是許多專業詞彙不認識,是以影響了聽力。于是我就向我的導師請教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我導師給我的意見是:10+100。 看10本本專業的英文書,看100篇本專業相關的資料。

當時,我就去借了兩本本專業最經典的外文教科書來看,也影印了20篇綜述來看。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來外文書和外文文獻裡面的寫作還是比較簡單的。隻是由于很多單詞不懂,是以大大影響了我的看書速度。于是我就将以前背單詞的方法用上了。方法如下

将看書過程中不懂的單詞抄在卡片上,然後在有空的時候開始背。随着時間的推移,我卡片上的單詞越來越多,這樣我掌握的本專業的單詞量也越來越多。大概在看完100頁的時候,我就覺得自己看英文專業書的速度有了一個質的飛躍。

然後我在平時的seminar中盡量用english做PPT, 這樣,我就可以将自己學到的單詞用起來。經過這樣的鍛煉,我覺得自己在看資料的速度上還是有了一個非常大的提高。

但是遺憾的是,這樣的好習慣,沒有堅持下去,最後大概隻看了半本書,然後,就開始看資料。到現在,我還是非常遺憾,如果當時能夠認認真真的多看基本英文教科書,那麼現在寫英文文章就不會這樣累。

總之,我個人覺得,如果你能做到以下幾點:

1.看10本外文教科書

2.背5篇和你搞研究相關的外文文章

3.精看100篇你專業的外文文獻

那麼, 你就會發現你的水準有一個非常顯著的提高!

當然,要做到以上幾點,還是非常有難度的。至少到目前為止,我才勉強做到。

但是,現在我在聽老外的報告時就非常輕松了(特别時英國和美國人做報告)。

然而,我聽日本人和埃及人做報告,難度還是非常大,就是我幾種全部精力來聽,也隻能聽懂一半。不知道有沒有好的方法來提高這方面的聽力?請指教。 受益匪淺 總結一句話: 熟能生巧,天道酬勤。 讀了樓上諸多戰友閱讀文獻的種種方法,很受啟發,結合自己查閱文獻的有限經曆總結如下,供園子中戰友交流

1.我感覺閱讀文獻首先盡可能将文獻查全也就是最大限度增添相關文獻數量,網上資料庫極大提高了文獻收集速度及品質,關鍵要把搜尋關鍵字找準、找齊,我常用的方法就是用常用關鍵字所查閱的文獻中尋找陌生關鍵字,依靠鍊式反應最大限度擴充文獻數量,課題完成過程中,你所查閱積累的文獻資料庫不論在綜述撰寫、實驗方法選取還是論著成文都是重要的參考依據,盡可能查全可起到一勞永逸的功效。

2.國内文章版面比較直接我直接通過CNKI或維普查閱全文,摘要全文一目了然,外文文獻medline網上搜尋摘要,通過摘要網上索取全文,具體方法隻要是園子中的一員我想就毋庸贅述,直接擷取全文我最常用的方法還是goole,highwire,interscience,當然園子中前輩提供的套話向老外直接索取也不失為一條有效途徑啊!

3.我讀文章習慣抱着問題讀文章,首先文章要說明何問題,為說明此問題采用何方法,利用此方法取得了何結果,文章利弊何在,換句話說也就是為什麼、怎麼辦、結果怎樣、以後如何做這樣幾個問題,使自己頭腦時刻保持鮮活,主動的去提取有用資訊,激發自己的思維火花!

4.在讀文章過程中我還堅持便箋積累,日積月累、溫故知新、受益匪淺,每每回顧都是一篇體系完整的精華濃縮,逐漸壓縮就會形成沉積在腦海中深刻的思維架構,日久彌深!另外對于十分重要的文獻我還習慣列印閱讀,文字版面與視訊版面比還是要親切些!充分利用Reference manager ,endote等文獻管理軟體同樣簡約多多,戰友可以嘗試啊!磨刀不誤砍柴功,祝戰友十分底蘊一飛沖天! 太好了,謝謝各位朋友的好方法!   查閱醫學文獻的方法有許多,臨床科研工作者都有自己的慣用方法,同時由于受到文獻資料的限制,方法也就不一。常用的一般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看專著法

  這裡所指的“專著”就是各個學科傳統的、經典的著作。如在我國内科有《實用内科學》,外科有《黃家驷外科學》,國際上有《希氏内科學》,《克氏外科學》等等,這些都是傳統的、經典的專科著作,而且這些著作每隔數年都要進行版本的更新。這些著作裡的理論、觀點、方法都是經過反複的實踐考驗而被公認的、具有權威性的。是以,認真閱讀這些著作,對于了解需要研究的問題的基本知識,并從中發現問題尋找突破口,有着重要的作用。閱讀專著是對所需研究課題的基本知識的必要的了解,是進行科研的基礎,這對于準備進行科研,特别是初學者顯得尤為重要。

對于實習同學來說,“專著”是同學們在實習期間用得最多的參考書籍,在臨床實習中經常會遇到教材上沒有介紹的疾病,如果僅僅滿足于教員的講解是不夠的,這時就需要到圖書館去查閱有關專著,這樣就會對所遇到的疾病有一個較全面的認識;由于教材的篇幅有限,是以對疾病的叙述不可能十分全面,在臨床中可能需要對某個疾病進一步的了解,特别對于常見病和需要重點掌握的疾病的深入了解,這時也需要查閱有關專著,來擴大自己的知識面。通過閱讀專著,就會發現對疾病的認識将會有進一步的了解,還會學到一些書本上沒有的治療方法,是以,同學們在實習期間就應該學會閱讀專著,充分利用要專著。

二、看年鑒法

  醫學界每年都要出版有關醫學年鑒,我國有《中國衛生事業年鑒》,《中國内科年鑒》,《中國外科年鑒》等等,這些年鑒搜集了一年來各個學科的研究進展及取得的成就,是以,閱讀這些年鑒,對于了解我國各個學科的進展,了解所研究課題的動态具有重要的意義。而且,年鑒裡還提供了一年來,這些進展、成就有關參考資料,有利于進一步查閱。

三、浏覽法

  浏覽法又分為一般性浏覽和尋找性浏覽。一般性浏覽是指對于在某個領域已經進行了相當的工作,研究方向已經穩定的人,對本專業的主要期刊經常性的浏覽,以獲得新的資訊,跟上發展形勢。尋找性浏覽則是指有目的地找一篇或數篇與自己專題有關的文獻,這種浏覽法是先找到本專業的期刊和專著,主要浏覽目錄(專著則先浏覽參考文獻)和摘要,記下自己拟查找的文獻,然後擴大浏覽範圍,通過尋找性浏覽,可以發現許多需要的文獻,再用滾雪球法則可找到更多的有關文獻。

四、滾雪球法

  這種方法是先找一篇需要查找的有關文獻,然後根據這篇文獻末尾提供的參考文獻目錄,這可以找到幾篇有關的文獻,再從這幾篇文獻的末尾進一步查找新的文獻,又可以找到更多的文獻,如此線索越來越多,就象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這是初次從事科研工作者最常用,而且是最适用的方法。

  用這種方法,找第一篇文獻很重要,最好是找到一篇有關這個專題的綜述文獻,這樣,既可以對這個專題獲得全面概括的初步了解,同時一下子就可以得到有關這個專題的相當充分的參考文獻目錄。

五、檢索法

  檢索法是指用檢索工具尋找所需文獻的方法。以上介紹的查找文獻方法簡便易行,但随機性大,難以收集較全面的資料,有時甚至會漏掉重要的文獻,而利用檢索工具檢索文獻,能夠較快較全面的查到所需要的文獻,是以,應用檢索法查找文獻是臨床醫生必備的基本功。

檢索法依據工具的種類不同可分為手工檢索法和計算機檢索法,根據文種的不同又可分為中文檢索工具和外文檢索工具。

常用的中文檢索工具有:

《中文科技資料目錄·醫藥衛生分冊》;

《國外科技資料目錄·醫藥衛生分冊》;

《全國醫學科學技術資料聯合目錄》;

《醫學資料索引》;

《國外醫學參考資料》;

《專刊目錄·醫療衛生分冊》;

《專刊文獻通報·醫療衛生分冊》;

《中國藥學文摘》。

常用的英文檢索工具有:

《Index Medicus》(IM)(《醫學索引》);

《Cumlated Index Medicus》(CIM)(《積累醫學索引》);

《Biologcal Abstracts》(BA)(《生物學文摘》);

《Excerpta Medica》(EM)(《醫學文摘》);

《Chrmicsl Abstracts》(CA)(《化學文摘》);

《Genetics Abstracts》(GA)(《遺傳學文摘》)。

  以上各種檢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各有不同,但基本上大同小異,現就《中文科技資料目錄·醫藥衛生分冊》的檢索方法做簡單的介紹。

  《中文科技資料目錄·醫藥衛生分冊》由科技文獻出版社出版,搜集國内醫學學術會議資料、内部發行的醫學科技資料及公開發行的醫學期刊等醫學文獻,内容十分齊全,不僅有中文資料,而且翻譯文章也編排在内,是目前醫藥衛生中文索引工具中的佼佼者。文獻著錄的編排方式78年以前以主題索引為主,79年以後改為以分類索引為主,輔以主題索引,主題索引以漢語拼音順序編排。

  文獻著錄的查找可以通過主題索引和分類索引來進行。

  利用主題索引查找文獻首先應定一個主題詞,這個主題詞必須符合兩點:⑴名詞,展現文章題目所含内容;⑵醫學術語。一個題目可以有第一、第二、第三主題,知道任何一個主題,均可查到所需的文獻。确定主題後,用主題第一個字的漢語拼音,到主題漢語拼音目次中找到拼音字頭部頁數,按頁次找主題,在主題頁次下就可以找到所需文獻的題錄。例如,要查白血病的有關文獻,可先在《中文科技資料目錄·醫藥衛生分冊》的主題漢語拼音目次表中找到“B”欄,再在“B”欄中找“白血病”這一主題詞,在“白血病”這一主題詞後将提供有關文獻的索引号,根據索引号就可查到所需的有關文獻。

  1979年以後,《中文科技資料目錄·醫藥衛生分冊》的編排改為按《中國圖書資料分類法》進行分類,主題索引改為輔助索引。是以,使用分類索引則使用友善,而主題索引反而感到不便了。利用分類索引查找文獻方法很簡單,例如,要查找有關肺炎的文獻資料,則可在《中文科技資料目錄·醫藥衛生分冊》每期的卷首分類目次中,先查到“R56呼吸系統及胸部疾病”的大标題,再在下面找到“R563 肺疾病”,在肺疾病欄目下有“563.1 肺炎……”欄目,根據該欄目提供的頁碼,就可以找到有關肺炎的文獻題錄。由于分類索引法使用簡單友善,因而已成為多數臨床工作者首選的方法。

  随着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利用計算機檢索醫學文獻,已為越來越多的醫務人員所重視,利用計算機查找文獻,快速、準确、而且操作十分簡單,目前,國内許多醫學相繼建立計算機檢索系統,有的還進入了計算機網絡,這樣就能友善的查閱全球範圍的自己需要的資料,可以說未來的文獻檢索方式将主要通過計算機進行,是以,同學們應該注意學習有關的計算機知識,迎接資訊時代的挑戰。

六、查閱文獻的運籌法

  由于科學技術的進步,科技資訊增長迅猛,在這“知識爆炸”的時代裡查閱文獻資料必須注意運籌法,以節省時間和精力,提高查閱文獻的效率。查閱文獻一般應做到“四先四後”,即先近後遠,先内後外,先專業後廣泛,先綜述後單篇。

  先近後遠:即查閱文獻時要先查閱最近代的文獻資料,然後追溯到既往的文獻資料。這樣一方面可以迅速了解當代的水準和最先進的理論觀點及方法手段,另一方面近代文獻資料常附有既往的文獻目錄,可以選擇和擴大文獻線索。

  先内後外:既先查閱國内的文獻資料,然後再查閱國外的文獻資料。國内的文獻一是易懂易找,查閱速度快,而且也應該先搞清國内情況;二是國内文獻本身也引證了大量的國外資料目錄,為進一步查找文獻提供線索。

  先專業後廣泛:即先查閱本專業或與本專業密切相關的資料,後查閱其它綜合性刊物和其它邊緣學科的刊物。因為,專業資料較熟悉,能迅速收集的所需資料。有了這些資料,對有關邊緣資料的内容也就明了,同時,專業資料也很可能引證其它有關科學雜志的文獻。

  先綜述後單篇:即先查閱與題目有關的綜述性的文獻,再查閱單篇文獻。因為綜述性的文章往往對本題的曆史現狀及存在的争議和展望都會有較全面的綜合性的論述,可較快地了解概況,對所研究的問題可較快地得到比較全面而深刻的認識。加之綜述後多列有文獻目錄,是擴大文獻資料來源的捷徑。

  總之,在浩如煙海的文獻資料裡,隻有善于運籌,才能有條不紊地把所需的文獻整理出來,才能提高效率,迅速而又準确地找到所需文獻。 對于閱讀論文,我覺得應該把中文和外文的方法分開。

剛開始看論文的時候可以看點中文,熟悉和明白科研論文與普通的作文不一樣,需要立論和假說,需要實驗結果,然後還要對自己的實驗結果進行合理的解釋。還有綜述,如果是純粹沒有接觸過科研論文的來說,或準備選題的人來說,綜述的閱讀還是很有必要的。這樣可以探測到本學科的一些熱點,難點,也可以給自己的科研思維帶來一點火花。

拿到文章怎麼處理?

1.從大體來說,拿到一篇論文的時候,首先看它是什麼雜志的文章,核心期刊都上不了的文章一般就不看了;再看是什麼機關的,如果是基層機關的一些人寫的,他們不是為了科研,而更多的是為了職稱的晉升和工資,是以也基本不看;什麼領域,與自己相關的領域可看,交叉領域的文章可看。

2.決定看一篇文章的時候,首先看題目,感興趣的和與自己科研相關的就看了;再看作者,自己對他的了解,是否是這個領域的做的很多很好的專家或學者呢,如果是那還要仔細研究呢。接下來就是看摘要了,摘要中的結論先看,再看結果,然後才深入到使用的方法。

3.如果得出的結果和大家公認的不一樣,一定要檢查他的實驗采用的方法是否嚴格,是否科學。如果不科學或有缺陷那肯定不看了。

4.參考文獻,如果都是5年10年以前的,沒有最新的進展,知識有點落後了,肯定不是這個領域的做的最好的人寫的,也沒有什麼研究頭了。對最新的外文的引用情況,引用的雜志是什麼級别的,大家都可以根據這些來判斷你要看的論文是否有很大價值。

說外文吧。當你看了一定的中文後,建議你再也不要在一篇中文上“浪費”10分鐘以上的時間了,除非一些特殊特殊有價值的文獻。要看外文,多看。在學術上崇洋我覺得可以适當的有點,老外的文章,好文章,都是一個完整的思維體系,都很嚴謹的。

看外文主要是為了什麼?

1.追蹤最新的科研動态;

2.學習他們的科研思路,為什麼要那麼做,目的是什麼,有什麼用?

3.查一些方法。

那麼怎麼看呢?

1.也是要先看雜志,連sci都查不到的雜志,沒有人聽說過的雜志,這個領域不是較好的雜志,看了沒有多大的用處。是以你首先要了解你的科研領域中的最好的雜志有那些。

2.看摘要,大概了解這篇文章有沒有用,如果有,再看全文。看用的什麼方法,得出什麼結果。

看的多了就有了感覺了,感覺到外文比我們的更成一個體系。

今天就先說怎麼多吧,有時間再考慮。 真後悔沒早看到這裡的經驗,我是一個新手,前段時間寫了一篇綜述!下面就我在寫作過程的一些體會談談:

  最初我并不知道應該寫些什麼,胡亂輸了些關鍵詞,一查,總共中文文獻也沒有幾篇,相關綜述也隻有一篇,而且品質還不高。于是就把目标瞄準到外文上,因為最初不知道寫些什麼,要想的東西對我來說也很新(以前沒涉及過),也是抱着是文章就下的心态下了幾十篇外文文獻。

  于是我開始了漫長的閱讀文章的過程,當時有一個最大的BUG就是我看了很多文獻,當時印象深刻,有些想法,可沒幾天就忘了思路。後來還是GF給我一些提示,讓我解決了這個問題,在看文章的時候,把你認為有用的東東摘抄下來,同時把文章名,作者等資訊也一起放到一個word文檔。文章看多了,積累的東西也越來越多。當然,文章閱讀量的積累也使我對學科前沿有了較深的了解,綜述的思路也慢慢形成了!

  至于在學作過程中,我常把我摘抄的東東拿來回顧一下,遇到不解的地方就檢視具體的文獻。還有,我是把所有的文獻都放到一個檔案夾的,想用的時候,直接用CTRL+F查找文獻名,文章就出來呢,這樣很友善,當然這也是文獻數目不多的情況下使用的。

  至于看文獻,我想前面的大蝦也說了很多了,我主要還是看abstract &discussion,覺得很有啟發,我畢竟是寫綜述,methods大部分都沒看。

  以下是我這幾個月寫文章的經曆,希望對哪些如同我第一次寫綜述的同志有所裨益! hi, all, happy new year!!!

1.看10本外文教科書

2.背5篇和你搞研究相關的外文文章

3.精看100篇你專業的外文文獻

那麼, 你就會發現你的水準有一個非常顯著的提高!

gordontan

随着文獻量的增多, 後來我用下載下傳的檔案原名,然後把文章名複制到一個doc檔案中再采用超級連結的方式進行連結。這個doc檔案就是一個很好的文獻目錄,需要時隻要打開這個doc目錄就可一目了然,如需要閱讀則隻要點選一下文章題目,就可打開, 如果覺得必要還可以把文獻的摘要複制下來,放在doc目錄的文獻名下。

紫熊

1。由點到面。 2。由雜到精。 3。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4。對于下載下傳的文獻,要以其内容建立以專題雜志按時間先後的專門分類 5。天天學習。

Thank you for all those tips, I felt it is very worthwhile to spend 2 hours here!!!

As a green hand here, I had to say I had less experience in “article digestion”. However, I am willing to have a try and here comes my answer. If it might be 班門弄斧之嫌,全當一笑。

1 why do you want to read the paper?

This is a simple but very important question. Generally speaking, we hunt the article for our paper’s material. However, lots of readings are also commanded for our daily work. Sometimes, we were attacked by a bright idea from sth we read as hobby; it is even sth that away from your major!! So different propose lead to different way of reading. Let me say it dividedly.

2 the way of digesting a paper

I use the word “digesting” instead of “reading” cause lots of us have a habit that they down load lots of materials and copy them in their hardware for their further reading……then it might be a “never-coming further reading” No matter what kind of materials you needed, paper or leisure; or what kind of reading you preferred, those material will never be yours before you read them and digested them.

So if you just read the paper for a solution, I mean with a clearly aim, you just read the section that you wanted (as every one knew). I usually search the basic knowledge from my book and ... here to form a first impression; after checking out the exactly meaning from the on line dictionary, I will try to catch the keyword in the internet (if it is a subject that you have no idea); to get the English expression/techniqual words for the way of further searching “Google is a good idea!!” Last I will get down my work from the papers I picked out. Those database as Medline or Pubmed had been totally discussion here. Tips for skim reading: in the google tool bar, there is a function named “marked result==搜尋字詞标明” it can help you locating at the first hand time, especially helpful for the huge deal.

For the reading of hobby, Nature is my favorite journal, it regularly hold a systemic discussion/review around a thesis. I like to fire my first gun in those reviews, easy reading and totally detail expression will guide me to the latest. Dipping myself in this reading is really a kind of enjoyment.

However, vocabulary is always a problem; I can still remember the great joy I felt when I thought I’d got the meaning of a original research.--- it is about a model for the “black hole”------ sth for physics. But for the med field …… I was not sure if I had caught anything. I sadly told my father of my depression and he pointed out my weakness---shortage of my vocabulary. Master an equation or a physical model needn’t much vocabulary. But in the medical research……things a totally different. Then I still keep on my reading, I am such a lazy girl that I didn’t look up dictionary too much (notices: it is just suitable for the hobby reading!!!). So I prefer those article/ news/ report/ reviews with most pictures or graph. And gradually found those “guessing the meaning” reading just like going labyrinth or spelling game. That is interesting too. You try your entire brain cell to the hidden meaning and I call that as “brain storming”. Considering a girl with CET4 unpassed, the things I can understand was rare. I began from the adv. (thanks to the director, they made interesting adv. “fold is beauty”—a naked couple folded together---for a protein……).

3 years passed by, now I recognized this is such a wonderful world that filled with challenges. Such a long road ahead, and I am willing to go ahead with my friends.

That is all, thanks for reading, and comments are welcome.

Your honest forever. Heng. 曾經在這個讨論區發表過自己的觀點。

現在正在寫博士論文和投稿的文章,在這個過程中大部分時間也在看資料

對怎樣看資料又有了一個新的體會。現在寫出來供大家參考。

1. 文獻一定要詳細分類。這一點一定要記住。很多從事科研工作的新手往往非常熱衷于查找文獻,但是他們卻不及時地将文獻進行分類整理,這樣有一個非常大的弊病:在一大堆的資料中找你所需要的文獻往往需要很長的時間。這一點我個人做的還不錯,從一開始就将我的文獻分成若幹個類别,然後将每個類别分成若幹個亞類,現在找文獻就非常友善。但是還是沒有達到最高境界。聽别人說文獻資料分類的最高境界:在1分鐘之内找到你需要的文獻。

盡管有人可以在電腦上建立自己的圖書館來整理文獻,但是我覺得還是将文獻列印出來比較好。(我個人覺得在電腦上看英文文獻還是非常累的)

2. 文獻一定要反複讀,讀透。這一點我做的不是很好。我在做開題報告的過程中看了非常多的文獻,以為自己都了解了。但是現在寫文章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根本沒有真正讀懂作者的真正意圖。是以現在隻能靜下心來将以前沒有讀懂的文章再認認真真讀幾遍。是以我覺得在讀文章方面,基本上是沒有捷徑可以走的,隻有認認真真讀,才能使你的“功力”慢慢提升,否則的活,即使你看了非常多的文章的文章,可能對你的幫助卻不是很多。

3.  如果可能的話,最好能夠抽出整段的時間用來讀文獻和寫文章。有人好像習慣白天做試驗,晚上寫文章,看資料。我以前也這樣做的。當時還以為這樣可以兩不誤。到現在才知道,其實看資料和寫文章最好還是在一個周期(一個星期或者一個月)裡面看。在這個過程中最好不要做試驗。這樣才能對看的東西非常好的消化和吸收。好像這樣過了一個月後,你會覺得你自己的水準有一個非常大的飛躍。

4.  如果可能的話,最好能将看資料和寫文章穿插起來。因為我個人覺得寫文章的時候,如果你需要去尋找支援你論點的根據而去看文章的效率是非常高的。

5.  經常有人說,看過的英文資料忘掉怎麼辦? 其實這個問題每個人都存在,如果你能将看過的資料全部都記住,那你就是神童了。其實,忘了也沒關系,隻要你看了資料後對一個問題有了一個非常深刻的認識,這就足夠了。而寫文章的時候,你就可以重新去看一下然後引用一下就行了,犯不着全部把他記住。

總之,看資料是個漫長的過程。沒有一個人能夠在幾個月或者一年内就成為某個領域的專家,看資料實際上是一種積累的過程。對于我們這些剛剛從事科研工作的年輕人來說:最好的方法還是:

找一個安靜的地方,認認真真的看,仔仔細細的想,看過,想過以後再總結一下。這應該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希望我寫的東西對大家有所幫助。

祝裡的同志們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謝謝! 閱讀文獻是科研的基礎,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記得我寫第一篇綜述的時候,看了一點文章,就以為把該領域的東西了解的差不多了。但總覺得寫出來的文章不夠具體,很多地方還有疑問,很多地方沒有說服力,文章内容不夠豐滿、充實。

如是我再次到PUBMED上查閱文獻,有時就是查閱一篇文獻,就能查出很多相關的東西,是以前用某些主題詞查不到的,是以,查閱文獻的方法很重要,最好能查全,又能查準,但很多時候是很難做到兩者兼得的。

我的做法很笨,就是多查,然後仔細閱讀文獻,從中挑選。但能否認,還是有比較好的檢索方法。

從大家的讨論中收益良多。

謝謝 =============================================================================================================== 轉載的關于如何研究所學生如何閱讀論文的文章,覺得不錯,分享下~~~ 轉載自: http://www.med66.com/html/ziliao/yixue/9/de1ce2a0e38d21419ccb56a63d64a78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