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參加CSDN軟體英雄有感

           周六去參加了一天的 CSDN軟體英雄會,對國内網際網路行業的業内人士有了短距離接觸。 近來建立 Facebook,加入“海内”,玩“豆瓣”,吃“鮮果”,去“抓蝦”,忽然發現自己已經成為國内Web2.0 的門外漢,Blog+MSN的溝通模式顯得老套而沒有效率。   以後開會都叽歪一下 參會的第一個好處是發現了叽歪網,這是一個 MiniBlog的網站,在會場所有的人都可以通過短信直接把資訊發到大螢幕上,比如看到,“看到吳瑩瑩了,在第三排”。我才知道我這一排坐着網上前段熱炒的成為跨國軟體公司亞太副總裁的那個才女。我要是在知道有叽歪這麼個東西,在公司年會上架一個螢幕,直接看到上面人的奇奇怪怪的話語,氣氛肯定不錯。 這不就是溜号傳字條嗎。我小時侯是個喜歡溜号的學生,國小三年級看因為看窗外的大樹被老師叫起, “你在看什麼” “在看樹上的鳥有幾隻” “有幾隻啊?” “五隻” 昨天看很多人都不時瞟一眼叽歪的螢幕,我想起這個故事,喜歡溜号是人的本性,人有權選擇不注意自己沒興趣的東西,關注一些沒意義的話,這是一種放松。   機器翻譯,智能搜尋和網際網路 上大學時人工智能還挺熱,日本人花了很多錢去研究專家系統和規則如何提高機器的智能。昨天聽了三個人的演講,發現人類的認知的非線性特點。那條人工智能的不歸路,現在在網際網路上看到了希望。 Google的首席戰略管郭去疾的演講不錯,斯坦福的MBA做傳教士有章有法。他提到Google的中英文翻譯隻有三個人做,還都不懂中文,他們的辦法就是利用網際網路這個龐大的庫做比對,從他講的兩個例子看結果還不錯。搜狐的副總王小川談到他的搜狗輸入法,也是這個思路,搜尋的重點不在找到,而在通過網際網路這個大庫來對人的意圖進行猜測。 通過存儲在網際網路的資訊來猜測人的取向和意圖,在豆瓣上也是重點,把人際網絡和智能搜尋聯系起來,聽上去特有商業價值,就是不知道人類的愛好會不會被機器算法所決定。因而失去了即興的樂趣。人的意圖全有龐大的計算機群和算法來分析,也挺可怕的,真有那麼一點,估計就沒有詩人了。   劉韌說開複 晚飯時與劉韌同桌,以前看過他的兩本《知識英雄》,當時很感動。諷刺的是,後來發現他把那些人寫得太好了,他聽我的話後說“那時還年輕”,“現在在學習《經濟學人》對人蓋棺定論的寫法,以後早晚要找個時間把那些人重寫”。後來提到李開複最近的逃稅風波,劉韌還寫了篇文章來諷刺李開複,的确,一直想把自己打扮成現代孔子的李開複逃五百萬的稅,這事真的說不過去。我想起另一個,也給在教育年輕人的潘石屹,難道一邊立牌坊一遍當婊子已經成為他們這代人的文化。 估計現場的很多人對老周印象深刻, 這裡就不多談,最後感謝CSDN辦了一次印象深刻的英雄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