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借《消失的她》簡單聊聊陳思誠這套模式

借《消失的她》簡單聊聊陳思誠這套模式

剛剛過去的端午假期裡我跑了兩趟影院,除了《我愛你!》外,還看了《消失的她》——這是該檔期裡唯一一部票房大爆的電影,目前已經超過6.2億元了。

老實說,我對該片的印象還可以,綜合品質也算過關(不然無法受到市場青睐),但真要為它寫篇長文,似乎是提不起勁……

借《消失的她》簡單聊聊陳思誠這套模式

本來事就這麼過去了,但近幾日圍繞該片的諸多談論和口水,又引起了我的注意力,還是想為此再多唠幾句。

目前《消失的她》所呈現的“詭異現象”在于,影片的預期票房不斷走高,從剛開始的7億+一路飙升到了16億+,但影片口碑卻在逐漸走低,豆瓣開分時有7.5,現在已經跌到6.9了。

另一個有趣的現象是,盡管該片的導演是崔睿和劉翔兩人,但觀衆們的談論點和争議點,幾乎都集中到了監制兼編劇的陳思誠身上。

我想,後一個現象很大程度上能夠解釋前一個現象:《消失的她》身上“泛陳思誠”的烙印太重了,影片的商業成功必然會伴随大量的非議。

如今網上對陳思誠這人總是以惡評居多——我個人對他比較無感,但也大概明白他為何有如此風評:首先作為一個創作者,他談不上多有才氣,理應不夠受捧才對,其次他在其他一些方面的品行也不大受人待見。

如果隻是這樣,事情倒還簡單了,可偏偏陳思誠投身商業片制作後的成績好到離譜:除了去年《外太空的莫紮特》翻車外,其餘他執導的電影都是票房大賣,《唐人街探案》系列三部片子的總票房更是超過了87億元。

借《消失的她》簡單聊聊陳思誠這套模式

與此同時,陳思誠還找到了一套可以批量生産商業片的模式:用自己培養/發掘/提攜的新導演,靠買國外影片版權的拿來主義,找有演技或有号召力的演員,在(泛)東南亞地區作奸犯科。

《消失的她》已是這套模式下的第三部作品了,之前還有兩部《誤殺》——

柯汶利、戴墨、崔睿等人原本都不出名(前面兩位拍過唐探的網劇),比較能契合陳思誠的風格;

買版權能夠保證劇本底子不會太差,《誤殺》翻拍自《誤殺瞞天計》,《誤殺2》翻拍自《迫在眉梢》,《消失的她》翻拍自《為單身漢設下的陷阱》(這些電影裡還能找到其他不少懸疑片的影子);

把背景放到國外,也可以回避一些客觀的阻力和問題,讓故事内容的呈現更有“靈活性”。

可以說,陳思誠找準了一條不算“熱鬧”卻很有競争力的類型片賽道:主打懸疑和犯罪,但更重情緒舒張和觀影沉浸感。

事實證明,這套模式是行之有效的,《誤殺》的票房為13.34億元,《誤殺2》的票房為10.28億元,《消失的她》目前看來沖個10億+問題也不大,相對于它們的拍攝成本來說,無疑都非常成功。

借《消失的她》簡單聊聊陳思誠這套模式

回到争議上來,《消失的她》票房與口碑逐漸分裂也不難了解:凡是有些閱片量的、比較有見識的(或者自覺有見識的)觀衆,都對影片有些不以為然,甚至嗤之以鼻,畢竟這種“基礎款”類型片難言優秀。

但它做到了不少佳片沒法做到的事,把許多平時不常觀影的觀衆又拉回了影院,并可能在未來帶出更多成熟的影迷。

前陣子我還在說“好萊塢電影在國内不好賣了”,其實國産電影也沒好多少,在更多人開始對電影失去興趣的大環境下,用一部踏在門檻上的作品讓“雲觀衆”們重新富有活力起來是很不容易的。

當然,上述想法更多是從市場角度出發,若是單純從電影角度去看,這種“在純創作方面比較偷懶、更偏重商業性”的片子多了,究竟是好是壞還是兩說。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消失的她》還有相當一部分惡評并非出自對影片品質的評判,而是源于對片中某些“價值觀念取向”的不滿。

盡管我不提倡對文藝作品做“衛道士”一般的價值批判,但也需要承認這次的《消失的她》一反常态,在玩一種很新的東西(男女視角對換,甚至有點“女拳”的調調),迎合了某些負面情緒——個人覺得,反正都是故事,怎麼編排都行,可架不住就是有觀衆看完後感到生理不适。

而這種情況,對助推影片票房來說,應該是利大于弊。

陳思誠是個優秀的産品經理,《消失的她》也再次證明了他的商業眼光和盈利能力,隻不過眼下的諸多異響,注定了這條看似光明的坦途會面臨越來越多的坎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