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創新理論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中國式現代化偉大實踐提供思維導圖和行動指南,偉大的理論要轉化為波瀾壯闊的實踐,傳播最為關鍵。成功的傳播,需要把握三個重要環節:傳播閱聽人洞察、話語轉化、媒介連接配接。
隻有“知心”才能“走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黨的創新理論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均是為了人民。理論不是遊離于人民的七彩祥雲,而是連接配接黨心和民心的紐帶,成為執政黨凝聚共識,團結億萬群眾共同奮鬥的行動指南。黨的意志要轉變為億萬群眾的共同行動,首先是讓廣大人民群衆接受、了解和認同。将理論成功傳播到億萬群眾心中去,是一個系統工程。隻有實作成功傳播,才能確定理論落地、抵達民心,進而獲得閱聽人了解和認同。
在14億多人口的當下中國,如此規模的超大群體,如何統一思想,凝聚力量?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态。黨的理論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态的核心要件,黨的理論要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須以成功的傳播為前提。而要實作成功傳播,則需要知道閱聽人在哪裡,他們期待什麼,喜歡何種形式的話語方式。
在新傳播技術語境下做群衆說服,可以借力大資料技術和算法,對超大群體進行閱聽人洞察和行為軌迹畫像,借此實作對目标閱聽人的精準洞察,做到“知心”。通過海量的資料集聚,可以發掘網民的接受期待和意識形态圖譜。在此基礎上,将理論話語進行轉譯和轉化,進而實作理論傳播的“走心”。
要真正實作理論傳播的“走心”,僅靠理論的單向度傳播是不夠的。新時代的群衆思想,不是鐵闆一塊,而是以“圈層化”方式存在的,即存在諸多大大小小的價值圈層,他們對于主流意識形态的接受、了解、認同機制是特别複雜的。為此,需要對這些分衆化的價值圈層進行精準洞察,針對不同的接受期待和了解偏好,進行“滴灌”式傳播,而不是大水漫灌。而且,還需要有耐心,用力過猛,隻會事與願違。
傳播須有成功的話語轉化
理論的偉力需要轉化為生動的實踐,其前提是:理論能成功獲得傳播,進而将其轉化為廣大群眾的了解和認同。再好的理論,如果隻停留在理論層面,局限于組織“内循環”或在少數群體中“小循環”,不能被廣大人民群衆了解和認同,就不可能合衆力、彙衆智,凝聚思想,統一行動,進而成就時代的光榮與夢想。
理論作為系統提煉、具有高度概括性的話語系統,具有一定的抽象度,它來自實踐和經驗,但又超越于實踐、高于經驗。黨的創新理論包含一整套系統、深刻的理論話語,展現了黨的意志和集體智慧,具有極強的專業性。在新時代,這套理論話語體系集中展現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一思想博大精深,理論濃度高,需要進行理論轉譯和話語轉化,将理論話語轉化為社會話語,才能為廣大人民群衆了解和認同。為此,須通過社會化、組織化的傳播活動,通過成建制的傳播網絡,将意識形态話語滴灌到各個社會個體,将個體認知和認同接入主流意識形态系統,進而成為社會面上的意義共享系統。
黨的創新理論從實踐中來,從群衆中來,須再到實踐中去,到群衆中去。理論提煉需要智慧,把理論轉化成實踐語言和社會話語,同樣需要智慧。不能簡單認為,僅靠理論“裸奔”,就能轉化成實踐的力量和群眾的行動。現實中可以看到,有的理論宣傳仍然沿襲說教的套路,居高臨下,“上下一般粗”。一味簡單粗暴地說教,其結果就是,很好的理論淪為幹枯的話術,流于空轉,不接地氣,沒有人氣。
中國的發展必須有中國話語的保駕護航,需要以全人類共同價值為旨歸,形成自己的話語體系,凸顯自己的價值導向,傳承自己的文化精神,彰顯自己的審美旨趣。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講好中國故事。首先要善于用事實講故事,這是穿越意識形态壁壘的有效傳播路徑;其次,要把價值、立場、偏好巧妙地融化在事實和故事中,就像将鹽化在水中一樣;再次,要善于選擇講述者,尤其是目标閱聽人可接受的講述者;最後,故事的形式感也很重要,要善用閱聽人喜聞樂見的形式。
打造全媒體傳播體系
意識形态話語要通過日常化的傳播行動,通過組織化的傳播活動,傳播到社會系統中,大循環與微循環貫通,實作主流意識形态即社會主義意識形态的深入人心。
理論傳播需要媒體的加持和連接配接。長期以來,中國共産黨特别重視媒體隊伍建設和平台建設,而且以黨管媒體的制度安排,確定媒體牢牢掌握在黨的手中。網際網路的崛起以及新傳播技術革命的深廣發展,深度改變了中國傳播格局,對主流媒體的話語權和影響力構成了空前的沖擊。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從頂層設計高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通過話語創新和傳播體系再造,實作了社會主義意識形态話語與傳播的雙重強化。
十八大以來,面對網際網路的全面崛起以及中國傳播格局巨變,我們黨強力推進主流媒體轉型,以打造新型主流媒體為目标,全面打造全媒體傳播體系,強化了主流媒體的傳播力、影響力和引領力,主流媒體“失聲”“失語”“失态”的局面得到了有力改變,主力軍挺進主戰場,在重大輿論場域和節點,主流聲音的存在感和影響力空前強化。
對于理論傳播而言,需要主流媒體從業者具有超強的話語轉化和傳播能力,進而成功地将政治議程轉化為媒體議程,進而與社會議程對接,實作三個議程的傳播閉環。三環形成向心合力,才能保證理論傳播的有效觸達。在網際網路時代,做理論傳播要掌握網絡傳播規律。比如,主流媒體對二十大報告的解讀、傳播,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和經驗,以圖文、短視訊等可視化形式,對政治檔案進行翻譯和轉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随着網際網路的崛起,新媒體技術全面打開社會系統,打破了由主流媒體掌控的輿論話語權,大幅度稀釋了主流意識形态的傳播效果,弱化了主流意識形态話語與傳播的強連接配接,主流輿論的主力軍與主戰場遭遇空前的挑戰。這就需要對網絡生态進行優化、治理,淨化網絡空間,清理網上的雜音、噪音。加強網絡空間治理,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優化傳播環境,暢通傳播管道,減少理論傳播過程中的幹擾和路障,實作傳播的有效觸達。
(作者張濤甫為複旦大學新聞學院院長、複旦大學全球傳播全媒體研究院院長)
轉載請注明來源“上觀新聞”,違者将依法追究責任。
來源: 上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