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之後,美國取代英國成為了世界頭号強國,這也讓美國野心膨脹,肩負起了“世界警察”的重任。美國經常幹涉他國的内帳,向他國安利美國的“普世價值”,這引起了不少國家的反感,以至于全球出現了這10大著名的“反美鬥士”,其中8人已經去世,2人還在堅持戰鬥?
一、卡斯特羅
卡斯特羅,古巴國父。
古巴,曾是美國的殖民地。美國在古巴扶持建立了一個傀儡政權,幫助其掠奪古巴人民,讓百姓深受其害。1959年,卡斯特羅帶領古巴人民推翻美國支援的巴蒂斯塔政權,建立了新政府。
這引起了美國的不滿。美國為了奪回古巴,策劃了豬灣事件。1961年,美國雇傭了1500多名古巴流亡分子,提供給他們武器,幫助他們反攻古巴,想要推翻卡斯特羅政府,重新控制古巴。
卡斯特羅隻用了3天時間,就消滅了1500多名美國雇傭軍,讓美國的陰謀未能得逞。同時,卡斯特羅明白,美帝國主義亡古巴之心不死,于是投靠了美國的死對手蘇聯,讓蘇聯在古巴部署飛彈。這既幫助蘇聯對抗美國,也借助蘇聯實作自保。1962年,蘇聯在古巴部署飛彈的事,被美國的偵察機發現了。憤怒的美國人派軍艦封鎖了古巴海域,造成了古巴飛彈危機事件。
一時間,美國和蘇聯兩大陣營劍拔弩張,新的世界大戰有一觸即發的可能。關鍵時刻,蘇聯上司人赫魯曉夫擔心會引發核大戰,讓人從古巴撤走了飛彈,古巴飛彈危機事件化解。因為此事,美國恨透了古巴上司人卡斯特羅,策劃了600多起針對卡斯特羅的刺殺事件,但都未能成功。
2016年,卡斯特羅在古巴病逝,享年90歲。
二、切·格瓦納
切·格瓦拉,古巴革命上司人之一。
切·格瓦拉,出生于阿根廷的一個聲譽卓著的家族。1951年,切·格瓦拉休學一年,前往智利、秘魯、哥倫比亞、委内瑞拉等地旅遊,這讓他了解了拉美地區人民的貧窮和苦難,也讓他有了國際主義思想。1953年,切·格瓦拉從醫學院畢業後,又開始了他的第二次拉美之旅。
1955年,切·格瓦拉在墨西哥城認識了卡斯特羅,并跟随他前往古巴,參加了推翻巴蒂斯塔獨裁政權的武裝鬥争。1965年,古巴革命成功後,切·格瓦拉又前往剛果(金)及玻利維亞等地,參加反對帝國主義的遊擊戰争。1967年,切·格瓦拉在玻利維亞被逮捕,并被殺害。
三、查韋斯
查韋斯,委内瑞拉總統。
委内瑞拉等拉美國家,曾是西方國家的殖民地,長時間遭受他們的壓榨和掠奪,讓拉美人深受其害。
這也讓查韋斯很讨厭帝國主義。同時,委内瑞拉國内擁有大量的石油,但因為缺乏人才、技術和裝置,隻能将自己的石油資源交給西方公司開采,主要是美國的油氣公司。這也導緻委内瑞拉石油賺取的巨額财富,大部分落入了外國公司的腰包。1998年,查韋斯成為總統後,為了擺脫帝國主義的控制和委内瑞拉人民的利益,他将委内瑞拉的石油收歸國有了。查韋斯此舉,得罪了美國,但他之後和其偶像卡斯特羅一樣,在反美之路上一直走到黑,成了反美鬥士。
美國很看不慣查韋斯,但查韋斯将出售石油所得的巨額财富,大部分用于了民生事業,他推行免費醫療、免費教育等惠民政策,獲得了百姓的巨大支援,也讓美國既看不慣他,也做不掉他。
2013年,查韋斯因病去世。
四、薩達姆
薩達姆,伊拉克總統。
1980年—1988年兩伊戰争期間,美國還援助伊拉克,幫助薩達姆對付伊朗。1988年,兩伊戰争結束後,薩達姆為了賴掉欠科威特的140億美元債務,出兵吞并了科威特。科威特是美國的中東盟友,薩達姆此舉損害了美國利益,美國随即發動海灣戰争,教訓了薩達姆一頓,逼迫薩達姆從科威特撤軍。因為海灣戰争,薩達姆和美國徹底反目成仇,成了不共戴天的敵人。
1999年,歐洲國家為了對抗美國,也推出了自己的貨币歐元。薩達姆為了報複美國,當即宣布,伊拉克的石油用歐元結算。石油—美元體系,是維護美元“世界貨币”的基礎。薩達姆此舉,動搖了美元世界貨币的根基,損害了美國的核心利益。美國發動戰争,推翻薩達姆政權。
2006年,薩達姆被美國支援的伊拉克當局處死。
五、卡紮菲
卡紮菲,利比亞最高上司人。
利比亞,曾長時期遭受過西方國家的殖民掠奪,這讓卡紮菲内心非常仇恨西方國家。1969年,卡紮菲通過政變奪權之後,就将美國人和英國人趕出了比利亞,并将利比亞的石油收歸國有。
卡紮菲還選擇了親蘇聯的外交政策,這讓美英等國很不爽,開始打壓、制裁,以及軍事挑釁利比亞。利比亞的軍事實力較弱,無法和美國抗衡,這讓卡紮菲不敢和美國爆發戰争,隻能通過策劃洛克比空難等不光彩的事件,反擊報複美英等國,但也讓其和西方國家的關系更加糟糕。
卡紮菲治政初期,利用石油賺取的巨額收入,實作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讓利比亞人民過上了好日子,但後來,他就忘了初心。卡紮菲利用手中的權勢,壟斷了利比亞的各行各業,大量的财富集中到了卡紮菲家族手中,百姓分到的蛋糕越來越少,生活越來越困難,對卡紮菲的不滿也日益加劇。卡紮菲手握大權,對這一切毫不在乎,他一直通過血腥鎮壓來打壓反對者。
2012年,利比亞爆發内戰後,早就看卡紮菲不爽的美、英、法等國,乘機發動了利比亞戰争,推翻了卡紮菲政府。卡紮菲逃往家鄉蘇爾特途中,被國内發對派抓住,最後将其殘忍殺害。
六、米洛舍維奇
米洛舍維奇,前聯盟總統。
1991年,“巴爾幹之虎”南斯拉夫解體後,克羅地亞、斯洛文尼亞、波黑和馬其頓,成為了獨立的主權國家,但是塞爾維亞和黑山不願意獨立,又組建了南聯盟。塞爾維亞的“聖地”科索沃,因為曆史原因,其曾被奧斯曼帝國統治過,導緻該地區90%居民,是阿爾巴尼亞人了,不是塞爾維亞人。阿爾巴尼亞人對塞爾維亞缺乏認同感,想讓科索沃從塞爾維亞獨立出去,但科索沃是塞爾維亞人的“聖地”。12世紀,塞爾維亞人在科索沃地區建立了自己的第一個王朝尼曼雅王朝,這也讓塞爾維亞人将科索沃看成是他們民族的發源地。誰丢了科索沃,誰就是塞爾維亞的民族罪人。塞爾維亞和南聯盟總統米洛舍維奇,也就不敢讓科索沃獨立。
南斯拉夫,因為是個社會主義國家,曾一直遭受美國的打壓。1991年,南斯拉夫解體後,繼承了其大部分遺産的塞爾維亞,又成了美國等國的眼中釘、肉中刺。美國等國一直在背後支援科索沃獨立勢力。米洛舍維奇因為在國家和民族的利益上寸步不讓,将其逼成了“反美鬥士”。
1998年,塞爾維亞和南聯盟,出動軍隊打擊科索沃的獨立武裝時,美國等國以塞爾維亞對科索沃地區實行種族屠殺為由,發動了戰争,開始大規模空襲南聯盟。南聯盟在北約的轟炸下遭受重創,最後不得不在俄羅斯的調停下,接受北約的條件,從科索沃撤軍。2000年,米洛舍維奇輸掉了大選。2002年,在美國等國的逼迫下,米洛舍維奇被引渡到海牙軍事法庭受審。
審訊期間,米洛舍維奇不承認西方國家對他的一切指控。2006年,米洛舍維奇在海牙監獄病逝。
七、霍梅尼
霍梅尼,伊朗革命領袖。
美國,起初和伊朗的巴列維王朝關系非常融洽。巴列維王朝時期,因為伊朗石油資源豐富,再加上美國等國的扶持,伊朗非常富裕,但國家的财富,都集中到了上層社會,底層百姓食不果腹,生活艱苦。同時,巴列維國王在伊朗推行的世俗化改革,還動了伊朗教士階層的利益,最終導緻伊朗國内爆發伊斯蘭革命,巴列維王朝被推翻,霍梅尼成為了伊朗的國家最高領袖。
1979年,在埃及避禍的巴列維國王又以治病為由,前往美國居住。美國收留巴列維國王的行為,激怒了伊朗人。伊朗年輕人沖進美國大使館,扣留了66民美國使館人員。這就是著名的伊朗人質危機事件。這之後,美國通過外交施壓、經濟制裁等手段,逼迫伊朗釋放外交人員,但霍梅尼始終不肯向美國屈服,拒絕釋放美國人質。1980年4月7日,美國宣布和伊朗斷交。4月25日,美國派軍機進入伊朗境内嘗試解救人質,但因飛機相撞墜毀而宣告失敗。
1981年,黔驢技窮的美國,同意退還其扣押的伊朗的140億美元資金,并解除對伊朗的經濟制裁,伊朗這才釋放了其扣押美國的人質。這之後,霍梅尼從未向美國屈服,一直是反美人士。
1989年,霍梅尼病逝。
八、斯大林
斯大林,前蘇聯上司人。
二戰期間,蘇聯遭到納粹德國攻擊後,美國向蘇聯提供大量援助,幫助其對付德國,兩國是盟友。
1945年,二戰結束後,美國和蘇聯因為是當時實力最強的兩個大國,他們為了争奪世界霸主地位,美國和蘇聯很快反目,成了敵對國家。斯大林是個非常強勢的上司人,他治理下的蘇聯,實力很強大,不但讓歐洲各國畏懼,連美國都要讓其三分。1953年,斯大林在莫斯科病逝。
九、内賈德
内賈德,伊朗總統。
從1979年,伊朗人質危機事件爆發後起,伊朗就一直是中東地區的一個反美國家。2005年,内賈德當選伊朗總統後,對美國更加強硬了,他在伊朗核問題上不肯向西方國家妥協,認為和平利用核能是伊朗的合法權利。内賈德還多次在公開場合叫闆、批評美國,是個“反美鬥士”。
内賈德,出身底層,是個平民總統,深受伊朗人民的愛戴,曾在2005年,2009年,兩次當選總統。後來,内賈德因為和伊朗的宗教領袖哈梅内伊産生了利益分歧,遭到了哈梅内伊的打壓。2017年,内賈德想第三次參加伊朗的總統競選,被伊朗憲法監護委員會取消了參選資格。
内賈德,被迫退出了伊朗政壇。否則,他依舊會是和堅定的反美鬥士,為了伊朗利益和美國對抗。
十、普京
1991年,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想和西方國家化幹戈為玉帛,融入西方國家的圈子中,是以選擇了親美的外交政策,但美國卻将繼承了蘇聯70%遺産,擁有世界第二強軍事力量的俄羅斯當成自己的競争對手,不斷通過北約東擴等手段,壓縮俄羅斯的戰略空間,削弱俄羅斯的實力。
美國将北約,擴張到俄羅斯家門口後,俄羅斯人才覺得自己上美國的當了。在位期間,經濟一塌糊塗的葉利欽,不被百姓支援後,隻能将總統之位讓與更年輕有為的普京,提前退休了。普京成為俄羅斯總統後,就改變了外交政策,對美國等國強硬了起來,其發動車臣戰争、俄格戰争,幫助叙利亞打擊美國等國支援的反對派等,慢慢又樹立了俄羅斯的強國形象。2022年,俄烏戰争爆發後,普京又站在了對抗美國的最前線,但俄羅斯的綜合國力,以及在科技、工業等領域和美國等國存在較大差距,也讓俄軍在俄烏戰争中舉步維艱,陷入了尴尬不利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