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計算機發展史觀後感50字,《計算機:一部曆史》讀後感_1300字

《計算機:一部曆史》讀後感1300字

計算機的發展曆史

1.計算機的發展曆史就是人類對數理邏輯發展。

2.仿生學的發展以及我們對自我的認識過程,或者是互逆向運作的。

3.認識自我,首先要認識我們:認知的邏輯,執行的底層規律,以及我們的決策邏輯和偏好。這不就是戒定慧嘛!

二,這本書講了什麼,對我來說,有什麼用處:

第三章

計算,數理邏輯,哥德爾不完備定理的證明真的是太漂亮了,每此讀到這裡都被天才所折服。

數理邏輯一定要精讀一遍,而且要做題,否則難以運用在生活和工作之中。

第四章

由于所有的數學問題都可以歸結為邏輯問題,而邏輯問題又可以通過電氣開關表現出來,香農的理論表明,人們可以設計專門的電機,用來計算任何可計算的數學函數。

香農決定将他的思想寫成研究報告發表出來,研究報告的題目是“繼電器和開關電路的符号分析”(A Symbolic Analysis of Relay and Switching Circuits)。這項成果給計算機科學領域帶來了重大突破。

馮諾依曼:奠定了設計邏輯基礎,也就是結構

……CA、CC、M這三大部件就相當于人體神經系統中的聯絡神經元。至于哪些部件對應于人的感覺神經元(又稱傳入神經元)和運動神經元(又稱傳出神經元),是接下來要讨論的問題。這些部件是該裝置的輸入裝置和輸出裝置。值得注意的是,這個設計方案包含五大邏輯元件:第一是中央算術器,負責執行所有的運算操作;第二是中央控制器,它決定機器的下一步動作;第三是存儲器,用于儲存程式及程式輸出的結果;第四是輸入裝置,比如鍵盤;第五是輸出裝置,比如列印機。

量子計算機或者是馮諾依曼結構的繼續?

第五章

計算機的語言

計算機語言的統一過程,不容易,當年靠秦始皇才可以書同文。

書同文,其實就是一個二進制,機器和人都可以讀。程式語言的發展過程确實充滿了人類的智慧。特别是語言的邏輯結構的解剖,抽象,以及可以計算的确認,太漂亮了

第六章

計算機是如何識别他人和進行身份的确認

縱使網絡設計的創新千變萬化,精巧複雜,它們的根基無非是一些簡單質樸的概念,那就是URL位址、HTML語言和HTTP協定。

第七章

計算機的作業系統是如何進化的

新風格的界面稱為WIMP(視窗、圖示、菜單、指針裝置的英文縮寫)。它與傳統的“指令行”界面天差地别,在傳統界面下,使用者隻能通過晦澀難懂的指令代碼與計算機互動。

使用者隻能看到由計算機創造的虛拟世界。如果他們在現實世界中來回走動,在虛拟世界中也會這樣。

第八章

這一章着重談論如何實作仿生,人工智能。探索者的思路軌迹:

自上而下:情感子產品,決策機制等

自下而上:遵循的規則,規則多次作用之後的進化

如何看待下棋,這個說法對我很有啟發性。以前覺得這個東西太高大上了,需要閱曆和機緣,其實看看前輩,還是要學習好。用資訊論解讀,明了了。就是如何分類,編碼,布爾邏輯通道比對選擇,比較滿意結果,搞定。人生中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用這個方法找到一個比較令人滿意的解決方案呀

不論是從數學的角度,還是生物的角度,增強學習是一個有效的解決人工智能問題的工具。

研究人員已經不再隻是跟着數學家亦步亦趨,拾人牙慧式地探究智力的奧秘。如今,計算機科學家正在與生物學家和哲學家緊密合作,共同探索智力和生命本身的起源。但是,對于自我修養的加深,我認為還是需要自上而下。

第九章

對未來的想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