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茗同學
本文目錄:
什麼是Chrome插件
嚴格來講,我們正在說的東西應該叫Chrome擴充(
Chrome Extension
),真正意義上的Chrome插件是更底層的浏覽器功能擴充,可能需要對浏覽器源碼有一定掌握才有能力去開發。鑒于Chrome插件的叫法已經習慣,本文也全部采用這種叫法,但讀者需深知本文所描述的Chrome插件實際上指的是Chrome擴充。
Chrome插件是一個用Web技術開發、用來增強浏覽器功能的軟體,它其實就是一個由HTML、CSS、JS、圖檔等資源組成的一個.crx字尾的壓縮包.
個人猜測
crx
可能是
Chrome Extension
如下3個字母的簡寫:
另外,其實不隻是前端技術,Chrome插件還可以配合C++編寫的dll動态連結庫實作一些更底層的功能(NPAPI),比如全螢幕截圖。
360搶票王插件dll截圖
由于安全原因,Chrome浏覽器42以上版本已經陸續不再支援NPAPI插件,取而代之的是更安全的PPAPI。
學習Chrome插件開發有什麼意義
增強浏覽器功能,輕松實作屬于自己的“定制版”浏覽器,等等。
Chrome插件提供了很多實用API供我們使用,包括但不限于:
- 書簽控制;
- 下載下傳控制;
- 視窗控制;
- 标簽控制;
- 網絡請求控制,各類事件監聽;
- 自定義原生菜單;
- 完善的通信機制;
- 等等;
為什麼是Chrome插件而不是Firefox插件
- Chrome占有率更高,更多人用;
- 開發更簡單;
- 應用場景更廣泛,Firefox插件隻能運作在Firefox上,而Chrome除了Chrome浏覽器之外,還可以運作在所有webkit核心的國産浏覽器,比如360極速浏覽器、360安全浏覽器、搜狗浏覽器、QQ浏覽器等等;
- 除此之外,Firefox浏覽器也對Chrome插件的運作提供了一定的支援;
開發與調試
Chrome插件沒有嚴格的項目結構要求,隻要保證本目錄有一個
manifest.json
即可,也不需要專門的IDE,普通的web開發工具即可。
從右上角菜單->更多工具->擴充程式可以進入 插件管理頁面,也可以直接在位址欄輸入 chrome://extensions 通路。
勾選
開發者模式
即可以檔案夾的形式直接加載插件,否則隻能安裝
.crx
格式的檔案。Chrome要求插件必須從它的Chrome應用商店安裝,其它任何網站下載下傳的都無法直接安裝,是以,其實我們可以把
crx
檔案解壓,然後通過開發者模式直接加載。
開發中,代碼有任何改動都必須重新加載插件,隻需要在插件管理頁按下
Ctrl+R
即可,以防萬一最好還把頁面重新整理一下。
核心介紹
manifest.json
這是一個Chrome插件最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檔案,用來配置所有和插件相關的配置,必須放在根目錄。其中,
manifest_version
、
name
、
version
3個是必不可少的,
description
和
icons
是推薦的。
下面給出的是一些常見的配置項,均有中文注釋,完整的配置文檔請戳這裡。
{
// 清單檔案的版本,這個必須寫,而且必須是2
"manifest_version": 2,
// 插件的名稱
"name": "demo",
// 插件的版本
"version": "1.0.0",
// 插件描述
"description": "簡單的Chrome擴充demo",
// 圖示,一般偷懶全部用一個尺寸的也沒問題
"icons":
{
"16": "img/icon.png",
"48": "img/icon.png",
"128": "img/icon.png"
},
// 會一直常駐的背景JS或背景頁面
"background":
{
// 2種指定方式,如果指定JS,那麼會自動生成一個背景頁
"page": "background.html"
//"scripts": ["js/background.js"]
},
// 浏覽器右上角圖示設定,browser_action、page_action、app必須三選一
"browser_action":
{
"default_icon": "img/icon.png",
// 圖示懸停時的标題,可選
"default_title": "這是一個示例Chrome插件",
"default_popup": "popup.html"
},
// 當某些特定頁面打開才顯示的圖示
/*"page_action":
{
"default_icon": "img/icon.png",
"default_title": "我是pageAction",
"default_popup": "popup.html"
},*/
// 需要直接注入頁面的JS
"content_scripts":
[
{
//"matches": ["http://*/*", "https://*/*"],
// "<all_urls>" 表示比對所有位址
"matches": ["<all_urls>"],
// 多個JS按順序注入
"js": ["js/jquery-1.8.3.js", "js/content-script.js"],
// JS的注入可以随便一點,但是CSS的注意就要千萬小心了,因為一不小心就可能影響全局樣式
"css": ["css/custom.css"],
// 代碼注入的時間,可選值: "document_start", "document_end", or "document_idle",最後一個表示頁面空閑時,預設document_idle
"run_at": "document_start"
},
// 這裡僅僅是為了示範content-script可以配置多個規則
{
"matches": ["*://*/*.png", "*://*/*.jpg", "*://*/*.gif", "*://*/*.bmp"],
"js": ["js/show-image-content-size.js"]
}
],
// 權限申請
"permissions":
[
"contextMenus", // 右鍵菜單
"tabs", // 标簽
"notifications", // 通知
"webRequest", // web請求
"webRequestBlocking",
"storage", // 插件本地存儲
"http://*/*", // 可以通過executeScript或者insertCSS通路的網站
"https://*/*" // 可以通過executeScript或者insertCSS通路的網站
],
// 普通頁面能夠直接通路的插件資源清單,如果不設定是無法直接通路的
"web_accessible_resources": ["js/inject.js"],
// 插件首頁,這個很重要,不要浪費了這個免費廣告位
"homepage_url": "https://www.baidu.com",
// 覆寫浏覽器預設頁面
"chrome_url_overrides":
{
// 覆寫浏覽器預設的新标簽頁
"newtab": "newtab.html"
},
// Chrome40以前的插件配置頁寫法
"options_page": "options.html",
// Chrome40以後的插件配置頁寫法,如果2個都寫,新版Chrome隻認後面這一個
"options_ui":
{
"page": "options.html",
// 添加一些預設的樣式,推薦使用
"chrome_style": true
},
// 向位址欄注冊一個關鍵字以提供搜尋建議,隻能設定一個關鍵字
"omnibox": { "keyword" : "go" },
// 預設語言
"default_locale": "zh_CN",
// devtools頁面入口,注意隻能指向一個HTML檔案,不能是JS檔案
"devtools_page": "devtools.html"
}
content-scripts
所謂content-scripts,其實就是Chrome插件中向頁面注入腳本的一種形式(雖然名為script,其實還可以包括css的),借助
content-scripts
我們可以實作通過配置的方式輕松向指定頁面注入JS和CSS(如果需要動态注入,可以參考下文),最常見的比如:廣告屏蔽、頁面CSS定制,等等。
示例配置:
{
// 需要直接注入頁面的JS
"content_scripts":
[
{
//"matches": ["http://*/*", "https://*/*"],
// "<all_urls>" 表示比對所有位址
"matches": ["<all_urls>"],
// 多個JS按順序注入
"js": ["js/jquery-1.8.3.js", "js/content-script.js"],
// JS的注入可以随便一點,但是CSS的注意就要千萬小心了,因為一不小心就可能影響全局樣式
"css": ["css/custom.css"],
// 代碼注入的時間,可選值: "document_start", "document_end", or "document_idle",最後一個表示頁面空閑時,預設document_idle
"run_at": "document_start"
}
],
}
特别注意,如果沒有主動指定
run_at
為
document_start
(預設為
document_idle
),下面這種代碼是不會生效的:
document.addEventListener('DOMContentLoaded', function()
{
console.log('我被執行了!');
});
content-scripts
和原始頁面共享DOM,但是不共享JS,如要通路頁面JS(例如某個JS變量),隻能通過
injected js
來實作。
content-scripts
不能通路絕大部分
chrome.xxx.api
,除了下面這4種:
- chrome.extension(getURL , inIncognitoContext , lastError , onRequest , sendRequest)
- chrome.i18n
- chrome.runtime(connect , getManifest , getURL , id , onConnect , onMessage , sendMessage)
- chrome.storage
其實看到這裡不要悲觀,這些API絕大部分時候都夠用了,非要調用其它API的話,你還可以通過通信來實作讓background來幫你調用(關于通信,後文有詳細介紹)。
好了,Chrome插件給我們提供了這麼強大的JS注入功能,剩下的就是發揮你的想象力去玩弄浏覽器了。
background
背景(姑且這麼翻譯吧),是一個常駐的頁面,它的生命周期是插件中所有類型頁面中最長的,它随着浏覽器的打開而打開,随着浏覽器的關閉而關閉,是以通常把需要一直運作的、啟動就運作的、全局的代碼放在background裡面。
background的權限非常高,幾乎可以調用所有的Chrome擴充API(除了devtools),而且它可以無限制跨域,也就是可以跨域通路任何網站而無需要求對方設定
CORS
。
經過測試,其實不止是background,所有的直接通過 chrome-extension://id/xx.html
這種方式打開的網頁都可以無限制跨域。
配置中,
background
可以通過
page
指定一張網頁,也可以通過
scripts
直接指定一個JS,Chrome會自動為這個JS生成一個預設的網頁:
{
// 會一直常駐的背景JS或背景頁面
"background":
{
// 2種指定方式,如果指定JS,那麼會自動生成一個背景頁
"page": "background.html"
//"scripts": ["js/background.js"]
},
}
需要特别說明的是,雖然你可以通過
chrome-extension://xxx/background.html
直接打開背景頁,但是你打開的背景頁和真正一直在背景運作的那個頁面不是同一個,換句話說,你可以打開無數個
background.html
,但是真正在背景常駐的隻有一個,而且這個你永遠看不到它的界面,隻能調試它的代碼。
event-pages
這裡順帶介紹一下event-pages,它是一個什麼東西呢?鑒于background生命周期太長,長時間挂載背景可能會影響性能,是以Google又弄一個
event-pages
,在配置檔案上,它與background的唯一差別就是多了一個
persistent
參數:
{
"background":
{
"scripts": ["event-page.js"],
"persistent": false
},
}
它的生命周期是:在被需要時加載,在空閑時被關閉,什麼叫被需要時呢?比如第一次安裝、插件更新、有content-script向它發送消息,等等。
除了配置檔案的變化,代碼上也有一些細微變化,個人這個簡單了解一下就行了,一般情況下background也不會很消耗性能的。
popup
popup
是點選
browser_action
或者
page_action
圖示時打開的一個小視窗網頁,焦點離開網頁就立即關閉,一般用來做一些臨時性的互動。
部落格園網摘插件popup效果
popup
可以包含任意你想要的HTML内容,并且會自适應大小。可以通過
default_popup
字段來指定popup頁面,也可以調用
setPopup()
方法。
配置方式:
{
"browser_action":
{
"default_icon": "img/icon.png",
// 圖示懸停時的标題,可選
"default_title": "這是一個示例Chrome插件",
"default_popup": "popup.html"
}
}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單擊圖示打開popup,焦點離開又立即關閉,是以popup頁面的生命周期一般很短,需要長時間運作的代碼千萬不要寫在popup裡面。
在權限上,它和background非常類似,它們之間最大的不同是生命周期的不同,popup中可以直接通過
chrome.extension.getBackgroundPage()
擷取background的window對象。
injected-script
這裡的
injected-script
是我給它取的,指的是通過DOM操作的方式向頁面注入的一種JS。為什麼要把這種JS單獨拿出來讨論呢?又或者說為什麼需要通過這種方式注入JS呢?
這是因為
content-script
有一個很大的“缺陷”,也就是無法通路頁面中的JS,雖然它可以操作DOM,但是DOM卻不能調用它,也就是無法在DOM中通過綁定事件的方式調用
content-script
中的代碼(包括直接寫
onclick
和
addEventListener
2種方式都不行),但是,“在頁面上添加一個按鈕并調用插件的擴充API”是一個很常見的需求,那該怎麼辦呢?其實這就是本小節要講的。
在
content-script
中通過DOM方式向頁面注入
inject-script
代碼示例:
// 向頁面注入JS
function injectCustomJs(jsPath)
{
jsPath = jsPath || 'js/inject.js';
var temp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temp.setAttribute('type', 'text/javascript');
// 獲得的位址類似:chrome-extension://ihcokhadfjfchaeagdoclpnjdiokfakg/js/inject.js
temp.src = chrome.extension.getURL(jsPath);
temp.onload = function()
{
// 放在頁面不好看,執行完後移除掉
this.parentNode.removeChild(this);
};
document.head.appendChild(temp);
}
你以為這樣就行了?執行一下你會看到如下報錯:
Denying load of chrome-extension://efbllncjkjiijkppagepehoekjojdclc/js/inject.js. Resources must be listed in the web_accessible_resources manifest key in order to be loaded by pages outside the extension.
意思就是你想要在web中直接通路插件中的資源的話必須顯示聲明才行,配置檔案中增加如下:
{
// 普通頁面能夠直接通路的插件資源清單,如果不設定是無法直接通路的
"web_accessible_resources": ["js/inject.js"],
}
至于
inject-script
如何調用
content-script
中的代碼,後面我會在專門的一個消息通信章節詳細介紹。
homepage_url
開發者或者插件首頁設定,一般會在如下2個地方顯示:
Chrome插件的8種展示形式
browserAction(浏覽器右上角)
通過配置
browser_action
可以在浏覽器的右上角增加一個圖示,一個
browser_action
可以擁有一個圖示,一個
tooltip
,一個
badge
和一個
popup
。
示例配置如下:
"browser_action":
{
"default_icon": "img/icon.png",
"default_title": "這是一個示例Chrome插件",
"default_popup": "popup.html"
}
圖示
browser_action
圖示推薦使用寬高都為19像素的圖檔,更大的圖示會被縮小,格式随意,一般推薦png,可以通過manifest中
default_icon
字段配置,也可以調用setIcon()方法。
tooltip
修改
browser_action
的manifest中
default_title
字段,或者調用
setTitle()
方法。
badge
所謂
badge
就是在圖示上顯示一些文本,可以用來更新一些小的擴充狀态提示資訊。因為badge空間有限,是以隻支援4個以下的字元(英文4個,中文2個)。badge無法通過配置檔案來指定,必須通過代碼實作,設定badge文字和顔色可以分别使用
setBadgeText()
和
setBadgeBackgroundColor()
。
chrome.browserAction.setBadgeText({text: 'new'});
chrome.browserAction.setBadgeBackgroundColor({color: [255, 0, 0, 255]});
效果:
pageAction(位址欄右側)
所謂
pageAction
,指的是隻有當某些特定頁面打開才顯示的圖示,它和
browserAction
最大的差別是一個始終都顯示,一個隻在特定情況才顯示。
需要特别說明的是早些版本的Chrome是将pageAction放在位址欄的最右邊,左鍵單擊彈出popup,右鍵單擊則彈出相關預設的選項菜單:
而新版的Chrome更改了這一政策,pageAction和普通的browserAction一樣也是放在浏覽器右上角,隻不過沒有點亮時是灰色的,點亮了才是彩色的,灰色時無論左鍵還是右鍵單擊都是彈出選項:
具體是從哪一版本開始改的沒去仔細考究,反正知道v50.0的時候還是前者,v58.0的時候已改為後者。
調整之後的
pageAction
我們可以簡單地把它看成是可以置灰的
browserAction
。
- chrome.pageAction.show(tabId) 顯示圖示;
- chrome.pageAction.hide(tabId) 隐藏圖示;
示例(隻有打開百度才顯示圖示):
// manifest.json
{
"page_action":
{
"default_icon": "img/icon.png",
"default_title": "我是pageAction",
"default_popup": "popup.html"
},
"permissions": ["declarativeContent"]
}
// background.js
chrome.runtime.onInstalled.addListener(function(){
chrome.declarativeContent.onPageChanged.removeRules(undefined, function(){
chrome.declarativeContent.onPageChanged.addRules([
{
conditions: [
// 隻有打開百度才顯示pageAction
new chrome.declarativeContent.PageStateMatcher({pageUrl: {urlContains: 'baidu.com'}})
],
actions: [new chrome.declarativeContent.ShowPageAction()]
}
]);
});
});
效果圖:
右鍵菜單
通過開發Chrome插件可以自定義浏覽器的右鍵菜單,主要是通過
chrome.contextMenus
API實作,右鍵菜單可以出現在不同的上下文,比如普通頁面、選中的文字、圖檔、連結,等等,如果有同一個插件裡面定義了多個菜單,Chrome會自動組合放到以插件名字命名的二級菜單裡,如下:
最簡單的右鍵菜單示例
// manifest.json
{"permissions": ["contextMenus"]}
// background.js
chrome.contextMenus.create({
title: "測試右鍵菜單",
onclick: function(){alert('您點選了右鍵菜單!');}
});
效果:
添加右鍵百度搜尋
// manifest.json
{"permissions": ["contextMenus", "tabs"]}
// background.js
chrome.contextMenus.create({
title: '使用度娘搜尋:%s', // %s表示選中的文字
contexts: ['selection'], // 隻有當選中文字時才會出現此右鍵菜單
onclick: function(params)
{
// 注意不能使用location.href,因為location是屬于background的window對象
chrome.tabs.create({url: 'https://www.baidu.com/s?ie=utf-8&wd=' + encodeURI(params.selectionText)});
}
});
效果如下:
文法說明
這裡隻是簡單列舉一些常用的,完整API參見:https://developer.chrome.com/extensions/contextMenus
chrome.contextMenus.create({
type: 'normal', // 類型,可選:["normal", "checkbox", "radio", "separator"],預設 normal
title: '菜單的名字', // 顯示的文字,除非為“separator”類型否則此參數必需,如果類型為“selection”,可以使用%s顯示標明的文本
contexts: ['page'], // 上下文環境,可選:["all", "page", "frame", "selection", "link", "editable", "image", "video", "audio"],預設page
onclick: function(){}, // 單擊時觸發的方法
parentId: 1, // 右鍵菜單項的父菜單項ID。指定父菜單項将會使此菜單項成為父菜單項的子菜單
documentUrlPatterns: 'https://*.baidu.com/*' // 隻在某些頁面顯示此右鍵菜單
});
// 删除某一個菜單項
chrome.contextMenus.remove(menuItemId);
// 删除所有自定義右鍵菜單
chrome.contextMenus.removeAll();
// 更新某一個菜單項
chrome.contextMenus.update(menuItemId, updateProperties);
override(覆寫特定頁面)
使用
override
頁可以将Chrome預設的一些特定頁面替換掉,改為使用擴充提供的頁面。
擴充可以替代如下頁面:
- 曆史記錄:從工具菜單上點選曆史記錄時通路的頁面,或者從位址欄直接輸入 chrome://history
- 新标簽頁:當建立新标簽的時候通路的頁面,或者從位址欄直接輸入 chrome://newtab
- 書簽:浏覽器的書簽,或者直接輸入 chrome://bookmarks
注意:
- 一個擴充隻能替代一個頁面;
- 不能替代隐身視窗的新标簽頁;
- 網頁必須設定title,否則使用者可能會看到網頁的URL,造成困擾;
下面的截圖是預設的新标簽頁和被擴充替換掉的新标簽頁。
代碼(注意,一個插件隻能替代一個預設頁,以下僅為示範):
"chrome_url_overrides":
{
"newtab": "newtab.html",
"history": "history.html",
"bookmarks": "bookmarks.html"
}
devtools(開發者工具)
預熱
使用過vue的應該見過這種類型的插件:
是的,Chrome允許插件在開發者工具(devtools)上動手腳,主要表現在:
- 自定義一個和多個和
、Elements
、Console
等同級别的面闆;Sources
- 自定義側邊欄(sidebar),目前隻能自定義
面闆的側邊欄;Elements
先來看2張簡單的demo截圖,自定義面闆(判斷目前頁面是否使用了jQuery):
自定義側邊欄(擷取目前頁面所有圖檔):
devtools擴充介紹
首頁:https://developer.chrome.com/extensions/devtools
來一張官方圖檔:
每打開一個開發者工具視窗,都會建立devtools頁面的執行個體,F12視窗關閉,頁面也随着關閉,是以devtools頁面的生命周期和devtools視窗是一緻的。devtools頁面可以通路一組特有的
DevTools API
以及有限的擴充API,這組特有的
DevTools API
隻有devtools頁面才可以通路,background都無權通路,這些API包括:
-
:面闆相關;chrome.devtools.panels
-
:擷取被審查視窗的有關資訊;chrome.devtools.inspectedWindow
-
:擷取有關網絡請求的資訊;chrome.devtools.network
大部分擴充API都無法直接被
DevTools
頁面調用,但它可以像
content-script
一樣直接調用
chrome.extension
和
chrome.runtime
API,同時它也可以像
content-script
一樣使用Message互動的方式與background頁面進行通信。
執行個體:建立一個devtools擴充
首先,要針對開發者工具開發插件,需要在清單檔案聲明如下:
{
// 隻能指向一個HTML檔案,不能是JS檔案
"devtools_page": "devtools.html"
}
這個
devtools.html
裡面一般什麼都沒有,就引入一個js:
<!DOCTYPE html>
<html>
<head></head>
<body>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js/devtools.js"></script>
</body>
</html>
可以看出來,其實真正代碼是
devtools.js
,html檔案是“多餘”的,是以這裡覺得有點坑,
devtools_page
幹嘛不允許直接指定JS呢?
再來看devtools.js的代碼:
// 建立自定義面闆,同一個插件可以建立多個自定義面闆
// 幾個參數依次為:panel标題、圖示(其實設定了也沒地方顯示)、要加載的頁面、加載成功後的回調
chrome.devtools.panels.create('MyPanel', 'img/icon.png', 'mypanel.html', function(panel)
{
console.log('自定義面闆建立成功!'); // 注意這個log一般看不到
});
// 建立自定義側邊欄
chrome.devtools.panels.elements.createSidebarPane("Images", function(sidebar)
{
// sidebar.setPage('../sidebar.html'); // 指定加載某個頁面
sidebar.setExpression('document.querySelectorAll("img")', 'All Images'); // 通過表達式來指定
//sidebar.setObject({aaa: 111, bbb: 'Hello World!'}); // 直接設定顯示某個對象
});
setPage時的效果:
以下截圖示例的代碼:
// 檢測jQuery
document.getElementById('check_jquery').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 通路被檢查的頁面DOM需要使用inspectedWindow
// 簡單例子:檢測被檢查頁面是否使用了jQuery
chrome.devtools.inspectedWindow.eval("jQuery.fn.jquery", function(result, isException)
{
var html = '';
if (isException) html = '目前頁面沒有使用jQuery。';
else html = '目前頁面使用了jQuery,版本為:'+result;
alert(html);
});
});
// 打開某個資源
document.getElementById('open_resource').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chrome.devtools.inspectedWindow.eval("window.location.href", function(result, isException)
{
chrome.devtools.panels.openResource(result, 20, function()
{
console.log('資源打開成功!');
});
});
});
// 審查元素
document.getElementById('test_inspect').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chrome.devtools.inspectedWindow.eval("inspect(document.images[0])", function(result, isException){});
});
// 擷取所有資源
document.getElementById('get_all_resources').addEventListener('click', function()
{
chrome.devtools.inspectedWindow.getResources(function(resources)
{
alert(JSON.stringify(resources));
});
});
調試技巧
修改了devtools頁面的代碼時,需要先在 chrome://extensions 頁面按下
Ctrl+R
重新加載插件,然後關閉再打開開發者工具即可,無需重新整理頁面(而且隻重新整理頁面不重新整理開發者工具的話是不會生效的)。
由于devtools本身就是開發者工具頁面,是以幾乎沒有方法可以直接調試它,直接用
chrome-extension://extid/devtools.html"
的方式打開頁面肯定報錯,因為不支援相關特殊API,隻能先自己寫一些方法屏蔽這些錯誤,調試通了再放開。
option(選項頁)
所謂
options
頁,就是插件的設定頁面,有2個入口,一個是右鍵圖示有一個“選項”菜單,還有一個在插件管理頁面:
在Chrome40以前,options頁面和其它普通頁面沒什麼差別,Chrome40以後則有了一些變化。
我們先看老版的options:
{
// Chrome40以前的插件配置頁寫法
"options_page": "options.html",
}
這個頁面裡面的内容就随你自己發揮了,配置之後在插件管理頁就會看到一個
選項
按鈕入口,點進去就是打開一個網頁,沒啥好講的。
效果:
再來看新版的optionsV2:
{
"options_ui":
{
"page": "options.html",
// 添加一些預設的樣式,推薦使用
"chrome_style": true
},
}
options.html
的代碼我們沒有任何改動,隻是配置檔案改了,之後效果如下:
看起來是不是高大上了?
幾點注意:
- 為了相容,建議2種都寫,如果都寫了,Chrome40以後會預設讀取新版的方式;
- 新版options中不能使用alert;
- 資料存儲建議用chrome.storage,因為會随使用者自動同步;
omnibox
omnibox
是向使用者提供搜尋建議的一種方式。先來看個
gif
圖以便了解一下這東西到底是個什麼鬼:
注冊某個關鍵字以觸發插件自己的搜尋建議界面,然後可以任意發揮了。
首先,配置檔案如下:
{
// 向位址欄注冊一個關鍵字以提供搜尋建議,隻能設定一個關鍵字
"omnibox": { "keyword" : "go" },
}
然後
background.js
中注冊監聽事件:
// omnibox 示範
chrome.omnibox.onInputChanged.addListener((text, suggest) => {
console.log('inputChanged: ' + text);
if(!text) return;
if(text == '美女') {
suggest([
{content: '中國' + text, description: '你要找“中國美女”嗎?'},
{content: '日本' + text, description: '你要找“日本美女”嗎?'},
{content: '泰國' + text, description: '你要找“泰國美女或人妖”嗎?'},
{content: '南韓' + text, description: '你要找“南韓美女”嗎?'}
]);
}
else if(text == '微網誌') {
suggest([
{content: '新浪' + text, description: '新浪' + text},
{content: '騰訊' + text, description: '騰訊' + text},
{content: '搜狐' + text, description: '搜尋' + text},
]);
}
else {
suggest([
{content: '百度搜尋 ' + text, description: '百度搜尋 ' + text},
{content: '谷歌搜尋 ' + text, description: '谷歌搜尋 ' + text},
]);
}
});
// 當使用者接收關鍵字建議時觸發
chrome.omnibox.onInputEntered.addListener((text) => {
console.log('inputEntered: ' + text);
if(!text) return;
var href = '';
if(text.endsWith('美女')) href = 'http://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ie=utf-8&word=' + text;
else if(text.startsWith('百度搜尋')) href = 'https://www.baidu.com/s?ie=UTF-8&wd=' + text.replace('百度搜尋 ', '');
else if(text.startsWith('谷歌搜尋')) href = 'https://www.google.com.tw/search?q=' + text.replace('谷歌搜尋 ', '');
else href = 'https://www.baidu.com/s?ie=UTF-8&wd=' + text;
openUrlCurrentTab(href);
});
// 擷取目前頁籤ID
function getCurrentTabId(callback)
{
chrome.tabs.query({active: true, currentWindow: true}, function(tabs)
{
if(callback) callback(tabs.length ? tabs[0].id: null);
});
}
// 目前标簽打開某個連結
function openUrlCurrentTab(url)
{
getCurrentTabId(tabId => {
chrome.tabs.update(tabId, {url: url});
})
}
桌面通知
Chrome提供了一個
chrome.notifications
API以便插件推送桌面通知,暫未找到
chrome.notifications
和HTML5自帶的
Notification
的顯著差別及優勢。
在背景JS中,無論是使用
chrome.notifications
還是
Notification
都不需要申請權限(HTML5方式需要申請權限),直接使用即可。
最簡單的通知:
代碼:
chrome.notifications.create(null, {
type: 'basic',
iconUrl: 'img/icon.png',
title: '這是标題',
message: '您剛才點選了自定義右鍵菜單!'
});
通知的樣式可以很豐富:
這個沒有深入研究,有需要的可以去看官方文檔。
5種類型的JS對比
Chrome插件的JS主要可以分為這5類:
injected script
、
content-script
、
popup js
、
background js
和
devtools js
,
權限對比
JS種類 | 可通路的API | DOM通路情況 | JS通路情況 | 直接跨域 |
injected script | 和普通JS無任何差别,不能通路任何擴充API | 可以通路 | 可以通路 | 不可以 |
content script | 隻能通路 extension、runtime等部分API | 可以通路 | 不可以 | 不可以 |
popup js | 可通路絕大部分API,除了devtools系列 | 不可直接通路 | 不可以 | 可以 |
background js | 可通路絕大部分API,除了devtools系列 | 不可直接通路 | 不可以 | 可以 |
devtools js | 隻能通路 devtools、extension、runtime等部分API | 可以 | 可以 | 不可以 |
調試方式對比
JS類型 | 調試方式 | 圖檔說明 |
injected script | 直接普通的F12即可 | 懶得截圖 |
content-script | 打開Console,如圖切換 | |
popup-js | popup頁面右鍵審查元素 | |
background | 插件管理頁點選背景頁即可 | |
devtools-js | 暫未找到有效方法 | - |
消息通信
通信首頁:https://developer.chrome.com/extensions/messaging
前面我們介紹了Chrome插件中存在的5種JS,那麼它們之間如何互相通信呢?下面先來系統概況一下,然後再分類細說。需要知道的是,popup和background其實幾乎可以視為一種東西,因為它們可通路的API都一樣、通信機制一樣、都可以跨域。
互相通信概覽
注:
-
表示不存在或者無意義,或者待驗證。
injected-script | content-script | popup-js | background-js | |
injected-script | - | window.postMessage | - | - |
content-script | window.postMessage | - | chrome.runtime.sendMessage chrome.runtime.connect | chrome.runtime.sendMessage chrome.runtime.connect |
popup-js | - | chrome.tabs.sendMessage chrome.tabs.connect | - | chrome.extension. getBackgroundPage() |
background-js | - | chrome.tabs.sendMessage chrome.tabs.connect | chrome.extension.getViews | - |
devtools-js | chrome.devtools. inspectedWindow.eval | - | chrome.runtime.sendMessage | chrome.runtime.sendMessage |
通信詳細介紹
popup和background
popup可以直接調用background中的JS方法,也可以直接通路background的DOM:
// background.js
function test()
{
alert('我是background!');
}
// popup.js
var bg = chrome.extension.getBackgroundPage();
bg.test(); // 通路bg的函數
alert(bg.document.body.innerHTML); // 通路bg的DOM
小插曲,今天碰到一個情況,發現popup無法擷取background的任何方法,找了半天才發現是因為background的js報錯了,而你如果不主動檢視background的js的話,是看不到錯誤資訊的,特此提醒。
至于
background
通路
popup
如下(前提是
popup
已經打開):
var views = chrome.extension.getViews({type:'popup'});
if(views.length > 0) {
console.log(views[0].location.href);
}
popup或者bg向content主動發送消息
background.js或者popup.js:
function sendMessageToContentScript(message, callback)
{
chrome.tabs.query({active: true, currentWindow: true}, function(tabs)
{
chrome.tabs.sendMessage(tabs[0].id, message, function(response)
{
if(callback) callback(response);
});
});
}
sendMessageToContentScript({cmd:'test', value:'你好,我是popup!'}, function(response)
{
console.log('來自content的回複:'+response);
});
content-script.js
接收:
chrome.runtime.onMessage.addListener(function(request, sender, sendResponse)
{
// console.log(sender.tab ?"from a content script:" + sender.tab.url :"from the extension");
if(request.cmd == 'test') alert(request.value);
sendResponse('我收到了你的消息!');
});
雙方通信直接發送的都是JSON對象,不是JSON字元串,是以無需解析,很友善(當然也可以直接發送字元串)。
網上有些老代碼中用的是,沒有完全查清二者的差別(貌似是别名),但是建議統一使用
chrome.extension.onMessage
。
chrome.runtime.onMessage
content-script主動發消息給背景
content-script.js:
chrome.runtime.sendMessage({greeting: '你好,我是content-script呀,我主動發消息給背景!'}, function(response) {
console.log('收到來自背景的回複:' + response);
});
background.js 或者 popup.js:
// 監聽來自content-script的消息
chrome.runtime.onMessage.addListener(function(request, sender, sendResponse)
{
console.log('收到來自content-script的消息:');
console.log(request, sender, sendResponse);
sendResponse('我是背景,我已收到你的消息:' + JSON.stringify(request));
});
注意事項:
- content_scripts向
主動發消息的前提是popup必須打開!否則需要利用background作中轉;popup
- 如果background和popup同時監聽,那麼它們都可以同時收到消息,但是隻有一個可以sendResponse,一個先發送了,那麼另外一個再發送就無效;
injected script和content-script
content-script
和頁面内的腳本(
injected-script
自然也屬于頁面内的腳本)之間唯一共享的東西就是頁面的DOM元素,有2種方法可以實作二者通訊:
- 可以通過
和window.postMessage
來實作二者消息通訊;window.addEventListener
- 通過自定義DOM事件來實作;
第一種方法(推薦):
injected-script
中:
window.postMessage({"test": '你好!'}, '*');
content script中:
window.addEventListener("message", function(e)
{
console.log(e.data);
}, false);
第二種方法:
injected-script
中:
var customEvent = document.createEvent('Event');
customEvent.initEvent('myCustomEvent', true, true);
function fireCustomEvent(data) {
hiddenDiv = document.getElementById('myCustomEventDiv');
hiddenDiv.innerText = data
hiddenDiv.dispatchEvent(customEvent);
}
fireCustomEvent('你好,我是普通JS!');
content-script.js
中:
var hiddenDiv = document.getElementById('myCustomEventDiv');
if(!hiddenDiv) {
hiddenDiv = document.createElement('div');
hiddenDiv.style.display = 'none';
document.body.appendChild(hiddenDiv);
}
hiddenDiv.addEventListener('myCustomEvent', function() {
var eventData = document.getElementById('myCustomEventDiv').innerText;
console.log('收到自定義事件消息:' + eventData);
});
長連接配接和短連接配接
其實上面已經涉及到了,這裡再單獨說明一下。Chrome插件中有2種通信方式,一個是短連接配接(
chrome.tabs.sendMessage
和
chrome.runtime.sendMessage
),一個是長連接配接(
chrome.tabs.connect
和
chrome.runtime.connect
)。
短連接配接的話就是擠牙膏一樣,我發送一下,你收到了再回複一下,如果對方不回複,你隻能重新發,而長連接配接類似
WebSocket
會一直建立連接配接,雙方可以随時互發消息。
短連接配接上面已經有代碼示例了,這裡隻講一下長連接配接。
popup.js:
getCurrentTabId((tabId) => {
var port = chrome.tabs.connect(tabId, {name: 'test-connect'});
port.postMessage({question: '你是誰啊?'});
port.onMessage.addListener(function(msg) {
alert('收到消息:'+msg.answer);
if(msg.answer && msg.answer.startsWith('我是'))
{
port.postMessage({question: '哦,原來是你啊!'});
}
});
});
content-script.js:
// 監聽長連接配接
chrome.runtime.onConnect.addListener(function(port) {
console.log(port);
if(port.name == 'test-connect') {
port.onMessage.addListener(function(msg) {
console.log('收到長連接配接消息:', msg);
if(msg.question == '你是誰啊?') port.postMessage({answer: '我是你爸!'});
});
}
});
其它補充
動态注入或執行JS
雖然在
background
和
popup
中無法直接通路頁面DOM,但是可以通過
chrome.tabs.executeScript
來執行腳本,進而實作通路web頁面的DOM(注意,這種方式也不能直接通路頁面JS)。
示例
manifest.json
配置:
{
"name": "動态JS注入示範",
...
"permissions": [
"tabs", "http://*/*", "https://*/*"
],
...
}
JS:
// 動态執行JS代碼
chrome.tabs.executeScript(tabId, {code: 'document.body.style.backgroundColor="red"'});
// 動态執行JS檔案
chrome.tabs.executeScript(tabId, {file: 'some-script.js'});
動态注入CSS
示例
manifest.json
配置:
{
"name": "動态CSS注入示範",
...
"permissions": [
"tabs", "http://*/*", "https://*/*"
],
...
}
JS代碼:
// 動态執行CSS代碼,TODO,這裡有待驗證
chrome.tabs.insertCSS(tabId, {code: 'xxx'});
// 動态執行CSS檔案
chrome.tabs.insertCSS(tabId, {file: 'some-style.css'});
擷取目前視窗ID
chrome.windows.getCurrent(function(currentWindow)
{
console.log('目前視窗ID:' + currentWindow.id);
});
擷取目前标簽頁ID
一般有2種方法:
// 擷取目前頁籤ID
function getCurrentTabId(callback)
{
chrome.tabs.query({active: true, currentWindow: true}, function(tabs)
{
if(callback) callback(tabs.length ? tabs[0].id: null);
});
}
擷取目前頁籤id的另一種方法,大部分時候都類似,隻有少部分時候會不一樣(例如當視窗最小化時)
// 擷取目前頁籤ID
function getCurrentTabId2()
{
chrome.windows.getCurrent(function(currentWindow)
{
chrome.tabs.query({active: true, windowId: currentWindow.id}, function(tabs)
{
if(callback) callback(tabs.length ? tabs[0].id: null);
});
});
}
本地存儲
本地存儲建議用
chrome.storage
而不是普通的
localStorage
,差別有好幾點,個人認為最重要的2點差別是:
-
是針對插件全局的,即使你在chrome.storage
中儲存的資料,在background
也能擷取到;content-script
-
可以跟随目前登入使用者自動同步,這台電腦修改的設定會自動同步到其它電腦,很友善,如果沒有登入或者未聯網則先儲存到本地,等登入了再同步至網絡;chrome.storage.sync
需要聲明
storage
權限,有
chrome.storage.sync
和
chrome.storage.local
2種方式可供選擇,使用示例如下:
// 讀取資料,第一個參數是指定要讀取的key以及設定預設值
chrome.storage.sync.get({color: 'red', age: 18}, function(items) {
console.log(items.color, items.age);
});
// 儲存資料
chrome.storage.sync.set({color: 'blue'}, function() {
console.log('儲存成功!');
});
webRequest
通過webRequest系列API可以對HTTP請求進行任性地修改、定制,這裡通過
beforeRequest
來簡單示範一下它的冰山一角:
//manifest.json
{
// 權限申請
"permissions":
[
"webRequest", // web請求
"webRequestBlocking", // 阻塞式web請求
"storage", // 插件本地存儲
"http://*/*", // 可以通過executeScript或者insertCSS通路的網站
"https://*/*" // 可以通過executeScript或者insertCSS通路的網站
],
}
// background.js
// 是否顯示圖檔
var showImage;
chrome.storage.sync.get({showImage: true}, function(items) {
showImage = items.showImage;
});
// web請求監聽,最後一個參數表示阻塞式,需單獨聲明權限:webRequestBlocking
chrome.webRequest.onBeforeRequest.addListener(details => {
// cancel 表示取消本次請求
if(!showImage && details.type == 'image') return {cancel: true};
// 簡單的音視訊檢測
// 大部分網站視訊的type并不是media,且視訊做了防下載下傳處理,是以這裡僅僅是為了示範效果,無實際意義
if(details.type == 'media') {
chrome.notifications.create(null, {
type: 'basic',
iconUrl: 'img/icon.png',
title: '檢測到音視訊',
message: '音視訊位址:' + details.url,
});
}
}, {urls: ["<all_urls>"]}, ["blocking"]);
國際化
插件根目錄建立一個名為
_locales
的檔案夾,再在下面建立一些語言的檔案夾,如
en
、
zh_CN
、
zh_TW
,然後再在每個檔案夾放入一個
messages.json
,同時必須在清單檔案中設定
default_locale
。
_locales\en\messages.json
内容:
{
"pluginDesc": {"message": "A simple chrome extension demo"},
"helloWorld": {"message": "Hello World!"}
}
_locales\zh_CN\messages.json
内容:
{
"pluginDesc": {"message": "一個簡單的Chrome插件demo"},
"helloWorld": {"message": "你好啊,世界!"}
}
在
manifest.json
和
CSS
檔案中通過
__MSG_messagename__
引入,如:
{
"description": "__MSG_pluginDesc__",
// 預設語言
"default_locale": "zh_CN",
}
JS中則直接
chrome.i18n.getMessage("helloWorld")
。
測試時,通過給chrome建立一個不同的快捷方式
chrome.exe --lang=en
來切換語言,如:
英文效果:
中文效果:
API總結
比較常用用的一些API系列:
- chrome.tabs
- chrome.runtime
- chrome.webRequest
- chrome.window
- chrome.storage
- chrome.contextMenus
- chrome.devtools
- chrome.extension
經驗總結
檢視已安裝插件路徑
已安裝的插件源碼路徑:
C:\Users\使用者名\AppData\Local\Google\Chrome\User Data\Default\Extensions
,每一個插件被放在以插件ID為名的檔案夾裡面,想要學習某個插件的某個功能是如何實作的,看人家的源碼是最好的方法了:
如何檢視某個插件的ID?進入 chrome://extensions ,然後勾線開發者模式即可看到了。
特别注意background的報錯
很多時候你發現你的代碼會莫名其妙的失效,找來找去又找不到原因,這時打開background的控制台才發現原來某個地方寫錯了導緻代碼沒生效,正式由于background報錯的隐蔽性(需要主動打開對應的控制台才能看到錯誤),是以特别注意這點。
如何讓popup頁面不關閉
在對popup頁面審查元素的時候popup會被強制打開無法關閉,隻有控制台關閉了才可以關閉popup,原因很簡單:如果popup關閉了控制台就沒用了。這種方法在某些情況下很實用!
不支援内聯JavaScript的執行
也就是不支援将js直接寫在html中,比如:
<input id="btn" type="button" value="收藏" onclick="test()"/>
報錯如下:
Refused to execute inline event handler because it violates the following Content Security Policy directive: "script-src 'self' blob: filesystem: chrome-extension-resource:". Either the 'unsafe-inline' keyword, a hash ('sha256-...'), or a nonce ('nonce-...') is required to enable inline execution.
解決方法就是用JS綁定事件:
$('#btn').on('click', function(){alert('測試')});
另外,對于A标簽,這樣寫
href="javascript:;"
然後用JS綁定事件雖然控制台會報錯,但是不受影響,當然強迫症患者受不了的話隻能寫成
href="#"
了。
如果這樣寫:
<a href="javascript:;" id="get_secret">請求secret</a>
報錯如下:
Refused to execute JavaScript URL because it violates the following Content Security Policy directive: "script-src 'self' blob: filesystem: chrome-extension-resource:". Either the 'unsafe-inline' keyword, a hash ('sha256-...'), or a nonce ('nonce-...') is required to enable inline execution.
注入CSS的時候必須小心
由于通過
content_scripts
注入的CSS優先級非常高,幾乎僅次于浏覽器預設樣式,稍不注意可能就會影響一些網站的展示效果,是以盡量不要寫一些影響全局的樣式。
之是以強調這個,是因為這個帶來的問題非常隐蔽,不太容易找到,可能你正在寫某個網頁,昨天樣式還是好好的,怎麼今天就突然不行了?然後你辛辛苦苦找來找去,找了半天才發現竟然是因為插件裡面的一個樣式影響的!
打包與釋出
打包的話直接在插件管理頁有一個打包按鈕:
然後會生成一個
.crx
檔案,要釋出到Google應用商店的話需要先登入你的Google賬号,然後花5個$注冊為開發者,本人太窮,就懶得親自驗證了,有釋出需求的自己去整吧。
參考
官方資料
推薦檢視官方文檔,雖然是英文,但是全且新,國内的中文資料都比較舊(注意以下全部需要翻牆):
- Chrome插件官方文檔首頁
- Chrome插件官方示例
- manifest清單檔案
- permissions權限
- chrome.xxx.api文檔
- 模糊比對規則文法詳解
第三方資料
部分中文資料,不是特别推薦:
- 360安全浏覽器開發文檔
- 360極速浏覽器Chrome擴充開發文檔
- Chrome擴充開發極客系列部落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