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開全部
mysqllatin1資料庫支援中文編碼。
ISO-8859-1編碼是單位元組編碼,向下相容ASCII,其e5a48de588b6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433633432編碼範圍是0x00-0xFF,0x00-0x7F之間完全和ASCII一緻,0x80-0x9F之間是控制字元,0xA0-0xFF之間是文字元号。
ISO-8859-1收錄的字元除ASCII收錄的字元外,還包括西歐語言、希臘語、泰語、阿拉伯語、希伯來語對應的文字元号。歐元符号出現的比較晚,沒有被收錄在ISO-8859-1當中。
因為ISO-8859-1編碼範圍使用了單位元組内的所有空間,在支援ISO-8859-1的系統中傳輸和存儲其他任何編碼的位元組流都不會被抛棄。
換言之,把其他任何編碼的位元組流當作ISO-8859-1編碼看待都沒有問題。這是個很重要的特性,MySQL資料庫預設編碼是Latin1就是利用了這個特性。ASCII編碼是一個7位的容器,ISO-8859-1編碼是一個8位的容器。
如果資料庫内表的字元集是latin1,那麼預設情況下中文也可被支援,latin1覆寫了所有單位元組的值,任何其他的碼流都可以被看做latin1。
把一個gbk編碼的串寫入latin1的表,不會有任何問題,儲存的是原封不動的位元組流,從表中讀取已寫入的串也不會有任何問題,且讀出的位元組流就和當初寫入的完全一緻。
讀取出來以後,如果在終端下,就會了解成locale類型(如果locale系gbk,當時寫入的gbk中文串可正常回顯)
讀取出來以後,如果要寫入檔案,則檔案編碼方式即當時寫入的位元組流編碼,如gbk寫入的,讀出存入檔案後,檔案編碼也是gbk!但是如果混着寫(utf-8+gbk),那編輯器就犯蒙了,就可能會顯示會有亂碼。
純文字檔案大多無檔案頭,編輯器是通過位元組流自己識别編碼方式和字元集的
總結,建DB和通路DB時如果都采用預設的latin1,那就不僅僅支援中文,而是支援任意的編碼方式。
擴充資料:
資料庫中文編碼的注意事項:
1.基于可維護的角度,雖然latin1可用,但是還是盡量換成utf8或者gb系列;
2.出現亂碼時:
SHOWVARIABLESLIKE'character%'SHOWVARIABLESLIKE'collation_%';
要保證資料庫中存的資料與資料庫編碼一緻,即資料編碼與character_set_database一緻;要保證通訊的字元集與資料庫的字元集一緻,即character_set_client,character_set_connection與character_set_database一緻;
要保證SELECT的傳回與程式的編碼一緻,即character_set_results與程式編碼一緻;要保證程式編碼與浏覽器、終端編碼一緻
要想簡單一點,将各個字元集都設為一緻的,寫入mysql的配置檔案,每次用用戶端都設定一下字元集(setnames'xxx'),寫入和讀取時要記得確定位元組流的編碼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