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1月13日電(記者張建林)近日,來自長江水産研究所的記者獲悉,由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産研究所、深圳華大海洋研究所等機關完成的研究論文《美國槳魚為早期脊椎動物中發現的染色體進化和骨骼化提供了新奇的發現"。鑰匙吻蜻蜓基因組為早期脊椎動物的染色體進化和骨礦化開辟了新的視野,線上發表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分子進化生物學》上。
勺吻蜻蜓的染色體進化模式圖
本研究結果代表該物種成功分析了鍵吻蛞蝓的全基因組序列,建構了第一張高品質的吻蛞蝓染色體圖譜,揭示了複雜多倍體鲭魚獨有的染色體進化機制,分析了早期脊椎動物的關鍵骨礦化過程,為早期脊椎動物的進化研究開辟了新的視角。
勺子吻,又名美國人的勺子吻,或密西西比,生活在密西西比河緩慢流動的水域中。它們與鲭魚密切相關,勺吻蜻蜓是目前世界上僅存的兩種鲭魚之一,另一種生活在中國的長江,後者瀕臨滅絕。
長江瀕危魚類保護小組長期緻力于中國、長江等珍稀瀕危物種的保護和遺傳研究,這是繼2019年世界首例鲭魚小體蛞蝓基因組研究發表後,鲭魚研究領域的又一重要突破。
據了解,長江程培林助理研究員、深圳華大海洋研究所黃宇博士、内江師範學院陸雲雲博士為論文共同首作者。長江大學研究員、中國大學深圳海洋研究所所長石瓊教授是該論文的合著者。該研究工作先後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農業部農業公益産業研究項目、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國際合作項目、長江研究院基礎研究業務費用共同出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