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歐盟對中國電動車下手,寶馬特斯拉躺槍

歐盟對中國電動車下手,寶馬特斯拉躺槍

歐洲這次是鐵了心對中國産的電動車下手了。

10月4日,歐盟正式決定對進口自中國的純電動車發起反補貼調查。對此,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做出回應,認為歐方的行為不符合世貿組織相關規則,将密切關注後續調查程式,堅定維護中國企業合法權益。

最狠的是,歐盟這一棒子不僅打在中國品牌身上,連寶馬、特斯拉這些從中國出口電動車的海外企業,也成了受調查對象。

歐盟這亂棒揮舞起來,哪還管你是不是自己人呢。

物美價廉成了原罪

歐盟這次對中國産電動車下手的原因,就是因為便宜。歐盟委員會認為,中國的電動車生産商從政府補貼中獲益,包括政府撥款、銀行優惠貸款、稅收優惠等。

這些各種形式的補貼,讓中國生産的電動車以低廉的價格大舉進入歐洲市場,目前份額已經達到8%,2025年可能達到15%。

2022年中國的電動車銷量翻了一番,達到590萬輛,是歐洲和美國電動車總銷量的兩倍多。歐盟認為,中國電動車銷量激增主要是因為便宜,最暢銷的廉價車型售價不足5000美元。

歐盟對中國電動車下手,寶馬特斯拉躺槍

這樣便宜大碗的電動車大舉進入歐洲,會讓歐洲汽車工業無力招架。目前中國出口的汽車近一半銷往歐洲,去年這一數字增長了60%,其中三分之二是純電動車。

這一幕讓歐洲人感到似曾相識,20世紀70年代,物美價廉的日本車就是這樣攻入美國市場,打得歐洲車無力還手,并且這種領先優勢持續至今,目前美國汽車市場份兒第二高的就是豐田汽車,僅次于本土品牌通用汽車。

槍口瞄準“中國制造”

需要注意的是,歐盟對中國生産的電動車發起調查,并不局限于中國品牌,對于那些将中國制造的電動車銷往歐洲的品牌,比如特斯拉、寶馬、極星來說,都無法幸免。

歐盟對中國電動車下手,寶馬特斯拉躺槍

損失最大的可能是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是特斯拉盈利能力最強的工廠,也是效率最高的,這裡生産的電動車有五分之二用于出口,主要出口到歐洲。在中國向歐洲出口的電動車總量中,特斯拉占了40%。

實際上雖然歐盟将中國電動車品牌視作洪水猛獸,其實在歐洲各國的大街小巷上,能看到的中國品牌電動車依然非常少,很大一部分出口量來自特斯拉、寶馬這些外國品牌。

本周五,寶馬首席财務官Walter Mertl已經證明,歐盟要求寶馬提供其在中國工廠生産并對外出口的BMW iX3汽車有關資訊。

歐盟對中國電動車下手,寶馬特斯拉躺槍

2020年,寶馬開始向歐洲出口中國産的iX3,2022年寶馬從中國出口的iX3車型總量在1.5萬-2萬輛左右,明年寶馬還将從中國出口下一代MINI純電動車型。

對于歐盟的調查,Walter Mertl認為結果肯定是弊大于利,這樣做保護的隻能是那些在中國銷量不佳的車企,影響的則會是在中國開展業務的每一家汽車制造商。

而且中國一旦采取反制措施,歐盟的調查就會像回旋镖一樣,最終反而會傷害自己。

反噬

歐盟将中國電動車視作洪水猛獸,心情可以了解,畢竟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歐洲向中國出口的汽車數量遠多于進口,但是電動車時代來臨後,一切都變了。

如今,中國消費者更加偏好本土品牌電動車,在中國新注冊電動車中80%是中國品牌。不僅如此,在東南亞,電動車銷量的四分之三也是中國品牌貢獻的。

将汽車工業視作經濟和就業支柱的歐洲,不能眼睜睜看着中國制造的電動車席卷而來,他們要抗争,隻是反補貼調查、加征關稅這樣的做法,治标不治本。

一旦歐盟确認對中國制造的電動車加征關稅,短期内确實會讓中國電動車價格上漲,失去競争優勢。但是中國品牌也不是吃素的,和中國品牌卷價格,那可是咱的強項。

過去八年時間,歐洲的電動車價格一直在漲,而中國的電動車均價降了一半。這得益于中國電動車産業鍊的綜合成本優勢,包括電池技術的進步和成本的大幅下降等等。

是以歐盟要做的,不應該是打壓中國電動車,而是想辦法盡快提升自身的競争優勢,降低生産成本。正如大衆汽車集團CEO奧博穆所說,“我們應該把精力放在創造有競争力的産業架構條件上,隻要自己強大了,就無須懼怕競争。”

而且從長遠來看,歐洲想要赢得電動車競賽,關鍵還是要靠規模優勢和技術的進步,打壓中國品牌隻會适得其反。

德國《經濟周刊》10月4日發表的文章中就指出,如果歐洲的電動車價格因為關稅問題而被人為擡高,隻會拖累歐洲整體的電動車銷量增速,進而失去規模優勢,影響歐洲汽車産業向電動化轉型。

回旋镖傷己的力度,可比傷人大多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