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一下“關注”,既友善您進行讨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文丨招财小芬
編輯丨招财小芬
1998年首播的科普節目《走近科學》,曾經風靡一時,被譽為“開啟民智的節目”。
然而從熱播到腰斬,它的曆史軌迹充滿跌宕起伏。
這部科普節目為何從高峰跌入低谷?它又是如何一步步淪為笑柄的?
科學還是故事?《走近科學》的争議
《走近科學》這檔科普節目,在形式和内容上都頗具創新。
它擅長用誇張的标題吸引眼球,像“村中半夜出現鬼叫聲”、“湖中發現水怪蹤迹”等。
配合陳舊恐怖的配樂和張騰嶽先生的标準問句“這一切的背後究竟是.....?”,成功勾起觀衆的好奇心。
随後便是記者深入調查的過程,這也是節目的亮點所在。
記者會對案發地點進行考察,對當地居民進行采訪,往往能挖掘出一些有趣的細節。
比如有一期節目講述一個村莊,每到晚上就能聽到令人毛骨悚然的鬼叫聲,村民都不敢出門。
調查後發現,聲音來自一位身材臃腫的村民,他睡覺時打鼾的聲音通過房屋的立體結構傳播,在寂靜的夜晚被無限放大,聽起來愈發驚悚。
節目的高潮通常是請來專家進行科學釋疑。
專家會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把這些看似神秘的案例合了解釋。
比如把“水怪”說成是烏龜,把牆上的“鬼影”解釋為小孔成像原理。
然而有時候這種解釋也過于牽強,讓觀衆感到被“忽悠”。
是以《走近科學》也飽受争議。節目的科學性遭到質疑,有觀衆認為它雖稱科學,但往往隻停留在聳人聽聞的故事層面。
題材的選擇也頗具誤導,把一些巧合或自然現象渲染成怪力亂神。
節目的制作手法也頗為敷衍,充斥着套路和戲劇化的渲染。
的确,《走近科學》作為科普節目,在傳播科學知識方面做得并不充分。
但它開創了中國科學節目的新形式,使得科學内容第一次擁有了“可看性”。
這為後來的科普内容創作提供了全新思路,對中國科視節目發展産生了一定影響。
除了嚴重的“标題黨”,《走近科學》中還有不少讓人捧腹大笑的劇情。
讓人啼笑皆非的《走近科學》
《走近科學》曾經風靡全國,它所涉及到的種種案例雖然都被證明是僞科學,但其離奇詭異的劇情卻讓人啼笑皆非。
河北某地,天空突然掉下幾塊大冰塊,村民們将其撿回家珍藏。
一位老人甚至嘗了嘗,說是“無根之水”,可以治百病。
後來經專家檢驗,這确實是塊“藍冰”,來自飛機廁所排出的污水。
那位老人聽後十分尴尬,他表示當時冰塊嘗起來鹹鹹的,現在想來一定是被飛機的污水味道迷惑了。
這起事件也讓人反思,面對未知事物時要保持理性,不要輕易相信。
另一期中,廣西有位青年宣稱可以從身上任意部位吐血,村民都把他當成高人。
節目組請來專家檢查後,發現這其實是因為該青年牙龈長期出血所緻。
原來這位青年為了博眼球,長期咬破牙龈造成出血,然後吸入口中再吐出。
專家表示這種行為非常危險,可能導緻疾病感染。這也提醒人們要辨識所謂的“絕技”是否科學合理。
還有一位女性理發師聲稱已經五年沒吃飯了,節目組特意請她住院檢查。她入院後很快就暈倒了。
檢查顯示她身體名額正常,原來她是有心理疾病,隻是自我暗示沒吃飯,但實際上有正常進食。
專家表示這種疾病需要及時治療,否則會危及健康。
這也讓人們意識到許多“奇迹”可能隻是心理作用。
節目還曾全程追蹤報道中國各地的“水怪”,制造非常恐怖的氛圍。
結果發現所謂“水怪”不過是普通動物,讓人大跌眼鏡。
制作組為了吸引眼球,故意渲染水怪的神秘色彩,卻忽視了事實真相。這種炒作手法也遭到了觀衆的批評。
可以說,《走近科學》用其誇張離奇的劇情吸引觀衆,卻總在最後反轉樸實的真相,讓人啼笑皆非。
它雖然被批評缺乏科學嚴謹,但那些匪夷所思的劇情至今仍讓人印象深刻。
這檔節目的經曆也許可以成為我們分辨荒誕事物的一個案例。
當遇到令人驚異的事件時,我們還是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查證事實,不輕易被表象迷惑。
也許那些看似不可思議的事,其背後都隐藏着一些簡單的道理。
但其實最初的《走近科學》并不是如今的“故事會”,而是一檔正正經經的科普類節目,那麼它有為何變成現在這樣呢?
《走近科學》:從嚴肅科普到輕松科普的轉變
1998年,《走近科學》應運而生,正是在大陸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大環境下。
作為一檔科普節目,它肩負着傳播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的重任。
在最初的幾年裡,節目采取了非常嚴謹的科普手法,題材選擇高大上,要麼回顧科技史上的重大發明創造,要麼介紹前沿科技的最新研究成果。
記得其中一期節目講解了汽車尾氣淨化技術,讓人對減排技術有了新的認識。
另一期節目探索了脊椎動物的起源,展現了生命起源這個永恒的話題對人類的吸引力。
為了增加節目的權威性,制作組還特意邀請了當時6位在世的諾貝爾科學獎得主出鏡,與觀衆一起探讨人類科技發展的前景。
可以說,在當時的中國電視界,這樣嚴謹、高端、注重科學理論的科普節目還是第一次。
這本應該是一個進步,因為在《新聞聯播》鼎盛的年代,鮮有機會讓觀衆近距離接觸前沿科學。
但是,問題也随之而來。對于老百姓而言,這種過于“硬核”的科普内容顯得太過艱深晦澀。
要知道,能在這個時段觀看該節目的主要是下班回家正在準備晚飯的普通觀衆,他們對專業術語束手無策,更無法了解其背後的科學原理。
節目組諾貝爾獎得主“線上輸出”的各種專業理論知識,對觀衆而言完全就是天書。
結果可以想見,《走近科學》最初的收視率直線下降,甚至一度跌到0,與人們的生活完全脫節。
後來,作為改版試點的節目組面臨淘汰的壓力。如果不能盡快扭轉局面,這檔科普節目就要黯然下架。
此時,一位叫張國飛的制片人站了出來。
作為改革開放後第一批競争上崗進央視的年輕人,張國飛決定與時俱進,改變節目的面貌。
他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構思:用故事來吸引觀衆。
具體到選題方面,張國飛定下了一個新的原則:吸引眼球要優先于科學性,通過情節的吸引力和懸念來留住觀衆,傳遞科學知識隻能排在次要位置。
根據這個思路,節目開始關注一些靈異的事件和人們的怪異經曆作為開場,然後以懸念的方式來剖析其中的原因。
這種以故事吸引觀衆的手法果然奏效,《走近科學》的收視率一路飙升,由最初的倒數第二躍升至前三名,重新成為科教頻道的招牌欄目。
在當時央視節目的滿意度調查裡,它還曾進入前十名。改版成功地讓這檔科普節目起死回生,開啟了它的經典之路。
但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争議也随之而起。輿論普遍批評該節目變成了“裝神弄鬼”,用太多玄幻色彩來吸睛,與科學精神背道而馳。
有評論認為,它變成了“走近僞科學”或者“走近故事會”,叫做“走近科學”已經名不副實。
在此後的歲月裡,《走近科學》曾再度改版回歸嚴謹風格,但依然未能重振昔日榮光,最終宣告結束。
它的發展曆程反映了科普節目面臨的困境:單純的嚴肅科普難以吸引公衆,但過于輕松的科普也有負面影響。
結語
《走近科學》的消失,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時代的變遷。
它曾經引領風氣,也曾一度走火入魔。一個電視節目的起落,反映出了我們這個時代的光明與陰暗。
科學進步的道路上,還會有多少“走近科學”式的迷惑?我們又該如何區分真假,不被奇談怪論迷惑?
這些都值得我們深思。也許,真正的科學精神,需要我們每個人心中點亮,而不僅僅依靠某個電視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