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載人航天辦公室消息指出:
中國神舟十七号航天員經過約7.5小時的出艙活動,航天員湯洪波、唐勝傑、江新林密切協同,在空間站機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員的配合支援下,完成了天和核心艙太陽翼修複試驗等既定任務,航天員湯洪波、唐勝傑已安全傳回問天實驗艙,出艙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而這一次任務也重新整理了大陸航天的新曆史。
其中大陸首位重返空間站的航天員湯洪波時隔兩年再度漫步太空,航天員唐勝傑成為大陸已知現有執行出艙任務年齡最小的航天員,的确算是書寫了大陸航天曆史。
而這一次任務之中,最為關鍵就是一次性修複了中國空間站被撞擊的問題,然而,不少人也注意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航天員出艙,為何每次都不超過8小時?這是怎麼回事?
下面就先看看航天員出艙的情況。
中國空間站被撞!神舟十七号航天員一次修複
沒錯,中國空間站被撞擊這已經不是什麼異常的事情了,也多次給大家說明了,這是完全沒有辦法避免的事情。
因為随着人類對太空航天器發射的增強,越來越多的太空垃圾堆積到太空之中,并且趨勢不斷增強,而太空活動的航天器也就容易被撞擊到。
中國空間站在長期的運作過程之中,就是遭遇太空垃圾撞擊的航天器之一,國際空間站也出現過。雖然大陸空間站太陽翼被撞擊,但并沒有帶來極大的影響,航天器依然是穩定運作之中,是以,不用擔心。
而且這一次大陸神舟十七号航天員還出艙進行維修了,那更加沒有什麼問題了,而這一次技術實力的提升,也算是為大陸未來空間站任務的執行提供了保證。
因為這一次航天員們學習到了“實戰型”的經驗,未來在遇到同樣問題的時候,都可以直接完成了。
特别是在中國空間站更新,從三艙位更新到六艙位之後,中國空間站遇到該問題的可能性會更大,因為中國空間站變大了,那麼受到的太空垃圾的機率也就變大了。
那麼神舟十七号航天員在本次任務執行之後,就可以将實戰經驗講解給其他批次的航天員,然後學習一下,未來遇到這些問題,也就不是問題了。
同時,按計劃,神舟十七号載人飛行任務期間還将開展大量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以及多次航天員乘組出艙活動和應用載荷出艙任務,初步預計在2024年4月左右傳回,那個時候也是大陸神舟十八号載人飛船航天員進入空間站的時刻,這就是基本情況。
那為什麼航天員出艙不超過8小時?這已足夠好了
大家都知道,其實不僅是神舟十七号航天員出艙沒有超過8小時,其實大陸其他神舟載人飛船任務,在執行出艙活動的時候,也幾乎沒有看到。
而這背後的原因,其實并不是說航天員的體力,訓練力度等存在問題,這一點對大陸航天員來說,并不是大事情,而最關鍵性的問題其實是大陸航天服的問題。
在航天員出艙的時候,是由于缺乏艙壁保護,航天員在艙外面臨着複雜易變的溫度、壓力及輻射等挑戰,是以出艙是一項非常危險和艱難的任務。
如果沒有艙外航天服的保護,航天員的生命安全将受到威脅。
可以看得出來,神舟十七号航天員在出艙的時候,也是面臨這些問題,這也再次強調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航天員出艙的每一次任務,真的就是“風險最高”的時候,也是整個任務之中最令人緊張的時候。
是以,艙外航天服又是安全保障的中心點,這也就決定了航天員能夠在外面出艙的時間點。中國的艙外航天服可以為航天員提供氧氣、溫度、壓力、通信等必要的條件,也可以保護航天員免受太空中的各種危險,比如射線、高能粒子、太空碎片等。
然而,也就是因為這些問題的存在,其實也決定了中國航天員在艙外出現的時間,并且如果遇到了緊急情況,也需要緊急回艙。
這一次神舟十七号航天員應該沒有遇到什麼問題,此前大陸在神舟十二号任務的時候,就遇到過,是以,不是沒有,隻是很多人可能不清楚。那為什麼航天員出艙不超過8小時?
主要原因可能還是大陸艙外航天服的支援問題,大陸第二代“飛天”艙外航天服,屬于大陸更新版的航天服,雖然經過了進一步的改進和優化,使得它的造價在3000萬人民币的基礎上,重複使用次數提高到15次,但每次工作時間,也隻是提高到8小時左右,是以,這個時間就限制了。
但這已經是足夠好了,大陸第一代“飛天”艙外航天服,其造價雖然高達3000多萬,但隻能重複5次艙外活動,每次隻能支援4個小時的時間。
看到沒?大陸一步一步地更新艙外航天服,但出艙時間還是有限制,并不是說随意來的,未來大陸在進一步更新之後,可能在艙外活動的時間會更長,這就是大概的情況。
當然再次強調,艙外航天服也不是唯一因子
上面也給大家說了,還存在其他的因素在裡面,是以,如果未來有了更好的艙外航天服,還需要更好的條件支援才行。
因為出艙是多方面都可能影響到的任務。
是以,艙外航天服也不是唯一因子,隻能說在所有條件滿足的時候,它是其中的一部分因子,這就是大概的情況。
#頭條講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