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嚴冬,應該是補腎為先,為何要疏肝氣解肝郁?
中醫講3個原因:
1、“春養肝、夏養心、秋養肺、冬養腎”是老規矩,但這隻是一個大的方向,不是框死的、教條的,冬季咳不停,還不養肺?肝氣胃氣不舒,還不疏肝健胃?
2、冬季肅殺、深沉、斂藏的氛圍,與肝主升發、主情志的要求是相逆的,久則生郁、生滞、化火、成虛,是以必須重視疏肝解郁。
3、冬天進補效果差,重要原因是沒有“先清再補”,需要先清肝,肝氣不舒,會引起肝郁克脾,運化失司,吃再多補品都沒用,叫“虛不受補”。
中醫的疏肝、清肝、養肝,是久經戰陣和考驗的,多集中在四個方面:
一是從階段看,肝郁由輕到重,分為肝氣郁結、肝郁脾虛、肝郁化火、肝血虧虛、肝腎陰虛等階段,肝郁生百病、肝郁的結局是結節等觀念流傳較廣。
二是從治法看,補肝用酸,可化陰;緩肝用甘,可生津;疏肝用辛,可化陽;清肝用苦,可瀉火等,而且通過按摩、針灸、藥物配合,能疏肝氣、熄肝風、化肝火。
三是從用藥看,“通用方”是逍遙丸,“常用版”是柴胡疏肝散,“進階版”是越鞠丸等,有柴胡+黃芩——疏肝藥對;川楝+生地——柔肝藥對;丹皮+栀子——清肝藥對;牡蛎+鼈甲——軟肝藥對等組合。
四是從目的看,标本兼治,治标是助肝行氣,散氣使氣滞得通,可選香附、玫瑰、川楝、郁金等藥材加減配伍;治本是扶助肝氣,振奮肝陽,肝氣漸盛,可選柴胡、麥芽、茵陳等藥材加減配伍。
在臨床實踐中,肝郁的群體覆寫很廣,多見于老中青三個階段。針對這些群體的疏肝解郁,更為關鍵和直接。他們不一定知道中醫辨證理論,但隻要用對了藥物,身體不同變化還是能感受到的。
比如:心煩歎氣和急躁易怒停了,食欲不振和飯後腹脹沒了,胸脅頭痛消了,腸鳴腹瀉和大便稀溏少了,口苦口臭身重乏力緩解了,等等。
針對不同年齡段的疏肝解郁,大的方向是:20—30歲用四逆散,40—50歲用香棱丸,50歲—60歲用一貫煎。
1、四逆散
該方是著名和解劑,出自《傷寒論》,全方僅4味藥。
君藥1味:柴胡,疏肝透邪。
臣藥1味:芍藥,斂陰瀉熱。
佐藥1味:枳實,降逆行氣。
使藥1味:炙甘草,調和開郁。
4味藥各司其職,疏肝、升陽、暢情志,一氣呵成,對于20—30歲人群,易因工作産生焦慮,易因生活産生煩郁,熬夜、煙酒和飲食辛涼産生手足不溫,以及對多見的心慌心悸、失眠多夢等有良好功效。
2、香棱丸
該方在現代沒什麼名氣,其實在過去是常用的疏肝、除積、消聚、散氣的良方,集清熱劑、理氣劑于一體,出自《嚴氏濟生方》,全方8味藥組成。
木香+丁香+小茴香,理氣溫經;青皮,疏肝除滞;川楝子+枳殼,行氣消積;三棱+莪術,散結行氣破血。
為啥過去流行的香棱丸現在“不香了”?原來香棱丸各藥材炮制和熬煮比較繁雜,如涉及醋煮、麸炒、去瓤、锉、浸等環節,制作不易,而且經多個名家“篡改”,三棱、青皮、枳殼、川楝子等要藥的分量早就“面目全非”,不好把控。
香棱丸對于40—50歲人群,這個階段正是“煩心事一大堆、不如意事情十有八九”的階段,肝氣郁結、肝郁脾虛、肝血虧虛都比較重,而且身體存在結節、積聚等隐患,用香棱丸,可疏肝、升陽、化火,還能除增生、結節。
3、一貫煎
該方是著名補益劑,出自《續名醫類案》,全方6味藥。
君藥1味:生地,補益肝腎。
臣藥4味:枸杞、當歸、北沙參、麥冬,柔肝、滋陰、益肺腎。
佐藥1味:川楝子,疏肝洩熱,止痛理氣。
6味藥有補藥,有瀉藥,涵蓋肝、腎、肺、胃、脾、心等多個髒器,補重于瀉,其中有生地+川楝的聞名藥對,滋陰柔肝,一邊養陽,一邊滋陰,肝氣得舒。
一貫煎和逍遙丸的疏肝作用很突出,但一貫煎更适合于中老年人補益,寓疏于補,實為量身定制的疏肝方。
需要注意的是,四逆散、香棱丸、一貫煎不可亂用,均需遵醫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