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核磁共振的原理是什麼?

核磁共振的原理是什麼?

核磁共振的發展曆史可以追溯到1946年,彼得·門恩斯和厄爾·布洛赫首次提出核磁共振的理論基礎,為後來的MRI技術奠定了基礎。在1970年代初,雷蒙德·達莫齊和保羅·拉塞爾成功地使用磁共振成像技術對人體進行成像,這被視為MRI技術的誕生。之後,随着科學家們的不斷探索和研究,核磁共振技術在多個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 以下是對核磁共振發展曆史的簡要回顧:

1946年:彼得·門恩斯和厄爾·布洛赫首次提出核磁共振的理論基礎,為後來的MRI技術奠定了基礎。

1970年代初:雷蒙德·達莫齊和保羅·拉塞爾成功地使用磁共振成像技術對人體進行成像,這被視為MRI技術的誕生。

1973年:保羅·拉塞爾等科學家開發出了第一台人體全身MRI掃描器。

1980年代:MRI技術得到進一步發展,包括提高圖像品質、縮短掃描時間以及開發更多的成像序列。

1990年代:出現了更高場強的MRI裝置,如3.0特斯拉(T)的MRI機器,提供了更好的空間分辨率和對微小結構的更好可視化。

21世紀初: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成為MRI領域的重要分支,可以顯示大腦活動區域。

核磁共振的原理是什麼?

近年來:MRI技術繼續改進,包括更快的掃描速度、更高的空間分辨率、更精确的病變檢測和診斷等方面。核磁共振技術經過了70多年的發展和應用,已經成為在實體、化學、醫學、生物、地質、材料、能源領域的強大工具。随着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核磁共振技術将繼續發展,為人類帶來更多的益處。

醫療上,核磁共振是一種科學檢測方法,它能夠讓身體内部的組織“說話”。我們可以把核磁共振想象成是一個超級強大的磁鐵。當我們把這個磁鐵靠近人體時,身體内部的原子核會受到磁場的吸引,産生一系列的反應。

核磁共振的原理是什麼?

這些原子核有不同的振動頻率。當磁鐵的磁場與這些原子核的振動頻率相比對時,它們就會産生共振。這個共振我們可以使用特殊的儀器來捕捉它們的信号,并将這些信号轉換成我們可以看到的圖像。

通過核磁共振,我們可以了解身體内部的情況。因為不同的組織和器官中的原子核振動頻率是不同的。比如,在脂肪中,某些原子核的振動頻率會特别明顯,而在水中則不太明顯。是以,通過觀察原子核的共振情況,我們就可以知道身體内部的情況。核磁共振相比CT能顯示更豐富的細節,但成本也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