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常說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在坪山,就有這樣一支社工團隊,他們就是在以心、以德、以價值觀、以生命影響着服務對象,幫助服務對象建立起自身的道德自律,讓他們既溫暖又有力量,尊重且感恩,并在潛移默化中,一代影響一代。他們,就是坪山區人民檢察院精準幫教與保護社工服務項目團隊。
1
相遇
2018年7月,深圳市點亮心光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派遣第一批司法社工駐點坪山開展未成年人司法社會工作服務,司法社工與涉案未成年人的故事亦得以展開。經過兩年的工作沉澱,少年司法社工團隊雛形初步形成,服務架構和内容大體完善。這個過程中,社工團隊如同一顆樹苗,在變幻多端的環境中一邊向下汲取養分,一邊等待時機蓬勃發展。經過不斷的磕碰沖撞與人事變動,它終于迎來了四名技術精湛、細心呵護的“植樹人”,也就是目前的四名社工團隊成員。
最先來到團隊的是負責人鄧美金,她擁有豐富的兒童青少年服務經驗,能夠迅速地将事情化難為易、化繁為簡;其次來到團隊的是盧绮琪社工,她有着法學專業的優勢,踏實耐心的特質永遠給人一種安心、溫暖的感覺;接着來到團隊的是王國輝社工,她積極樂觀,有着一雙擅長發現美好的眼睛,工作中總是條理清晰,認真負責;最後來到團隊的是王首捷社工,她擁有天馬行空的腦洞,善于探索,有擔當又充滿朝氣。團隊雖然隻有四名社工,但是每個人既能獨當一面又能協同共進,共同給司法社工服務這顆樹苗松土、施肥、剪枝條,幫助它茁壯成長的同時,也在它的庇護下去實作團隊及個人成長。
如果再把時光倒放至每一個團隊成員入職前,也許你會發現,那時候的他們雖然還沒有相遇,但始終具備樸素的社會責任感、社工職業的使命感,以及對未成年人毫無保留的關懷和愛……這些特質像點點星火,在時代的召喚下,讓相似的他們相遇,讓他們肩負起一個時代賦予的“重任”。
2
相知
在威嚴又嚴謹的司法辦案環境中,司法社工的存在有時候會使得理性與感性的碰撞更加猛烈,如何融合司法理念與社工理念,讓理性與感性并存,這便需要團隊成員、利益相關方、服務群體彼此之間相知。但相知的過程夾雜着磨合與包容,更是對社工團隊成員專業能力的考驗。記得有一個涉罪未成年人,家在遙遠的東北,因為家庭經濟困難,其向社工表示沒有錢購買車票,是以不打算按照司法機關規定的時間來報道。這個過程中,當社工隻有理性思維時,會一味地督促其按時報道,而絲毫不考慮其感受及面臨的窘境,且可能破壞雙方建立的專業關系,不利于後續幫教輔導;當社工隻有感性思維時,則往往會同理其遭遇,并試圖直接幫助解決經濟上的困難(例如申請經濟救助)。但這樣的助人方式可能會讓涉罪未成年人滋生僥幸心理,感受不到法律的威嚴及強制性,也無形中減少了其應該承擔的犯罪成本。如果社工能夠平衡理性思維及感性思維,則既能夠引導涉罪未成年人認識到這是自身必須配合的程式,也借此引導其認識到犯罪的後果及成本,同時可以積極協助找到其他方式解決車票問題。這個過程,既是社工對自身司法屬性與社會福利提供者屬性把握的基本要求,也是社工與服務群體不斷相知的過程。在實際工作中,這樣兩難的情境會經常出現,也就需要團隊成員事事考慮周全。
相知的道路也并不總是一帆風順的。服務對象或者将司法社工與辦案人員混為一體,對他們充滿警惕;或者由于社工服務不收費而擔憂服務的品質及專業性;同時還存在利益相關方因對社工了解不充分,不知道能夠提供哪些平台或機會給社工去開展相關工作等。但社工團隊經受住了時間和實踐的檢驗,越來越多的人知曉在未檢辦有着一群專業的司法社工,他們能夠為涉罪未成年人提供認知、行為矯正等方面的幫教工作,能夠為未成年被害人提供心理疏導、家庭支援、資源救助等方面的服務。而團隊成員也在不斷的質疑與肯定中更加堅定前行的目标,正如團隊成員王首捷所言,司法社工四人就像組成了一個去西天取經的團隊,而遇到的涉罪未成年人和未成年被害人則是團隊取經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難,雖然關關難過,但是關關得過,最終取一個“所有青少年擁有積極守法的健康人生,合法權益得到充分保護”的真經。
3
成長
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在團隊開展服務時,成長的動力來自于團隊對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共同願景、自我期待與自我要求,而服務過程中危機個案、疑難個案的出現、案件量的突增等壓力則是成長的催化劑,讓每位團隊成員成長迅速。
一個個疑難個案
一年365天,社工被安排在一站式值班表上的每一天,充實又忙碌。團隊成員見過淩晨三點的深圳,一輪圓月挂在湛藍的天幕,充滿詩意;也穿梭過深圳的大街小巷裡,坐在一塊發燙的磚頭上,吹着來自五湖四海的風,與服務對象談笑風生。雖然工作的詩意總是能随口分享,但難以啟齒的是那一場場沒有硝煙的“戰争”。一場沒有硝煙的“戰争”序幕,可能是早晨起床時,服務對象發來的一張有着割腕痕迹的照片;也可能是半夜時分,孩子拿着刀威脅父母要錢賭博
依然記得在某一年除夕的前一天,王國輝社工結束了這一年的工作,懷着愉快的心情踏上了回家的高鐵。但途中她突然翻到正在跟進的一名涉罪未成年人阿奇的朋友圈,阿奇在朋友圈中透露了自殺想法并交代了後事。
從朋友圈中片面的資訊内容可以推測,阿奇因為春節回家與家人發生争吵,并由此滋生了生無可戀的想法。王社工心急如焚,害怕事态向着最壞的方向發展。她先後嘗試聯系了阿奇本人及其父母,但撥打阿奇的手機号時提示已經關機,給阿奇發微信消息也一直不回複;阿奇的父母則始終堅持阿奇在賭氣、不可能自殺,甚至對
社工的勸導都感到不耐煩。辦公室其他團隊成員知曉後,立刻兵分三路開始行動。一方從現有檔案資料中搜集更多有用的線索;一方直接與阿奇父母保持聯系溝通,協助其父母認識到青少年沖動型自殺的特點,争取父母這邊的支援;
一方則積極與檢察官溝通,并在檢察官的指導下聯系上阿奇老家所在地的民警,充分溝通後,當地民警立刻展開搜尋。值得慶幸的是,阿奇父母在社工的耐心引導下逐漸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并安排了與阿奇關系較好的堂哥一塊找人。經過多方努力,最終在除夕當天,在一座偏僻的山上找到了阿奇,此時正當辭舊迎新,萬家燈火阖家團圓。
辦公室的秘密
在檢察院某棟辦公大樓三樓拐角的社工辦公室,隻要你細心留意,就會發現在某個時段,那扇大門會突然被關上,随即裡面會隐隐傳來一陣陣唏噓聲、争吵聲、嬉笑聲……一陣沉默後,那扇門又被沉重地推開。在司法社工辦公室有着許多關于服務對象深藏的秘密,也承載着社工介入一個個真實案件後的負面情緒。在短暫關門的時間,團隊成員互相傾訴、互相支援、互相鼓勵,彼此化身為其他同僚的“知心姐姐”,一起呵斥侵害行為,一起為未成年人的進步喝彩,一起為服務介入方向集思廣益。
天使和惡魔
淺層的情緒能夠依靠他人的支援得以緩解,但長期的核心穩定以及服務的深度,則往往需要社工個人對自我的正确審視及意識的覺醒,盧绮琪社工對此深有感觸。她曾在一次演講比賽中作了《喚起天使與魔鬼》主題的演講。有一個涉嫌盜竊罪的涉罪未成年人名叫小武,這個個案的再犯風險很高,盧社工過往失敗的經驗讓她暗自打起了退堂鼓,但腦海裡的“天使”驅使她要迎難而上。
在開展社會調查時,盧社工了解到小武是單親家庭,父母離異後由父親監護,但父子之間關系沖突到一度難以調和。小武一直記恨父親曾對他使用暴力、強行給他剃頭、甚至為了防止他出去惹事用鐵鍊鎖住他的行為,是以為了“報複”父親而做出了很多不可挽回的犯罪事實。盧社工腦海裡的“天使”在告訴她要相信小武能夠變好,
要盡力去幫助這個家庭。但幫教之路是充滿艱辛的,最艱難的時候,盧社工腦海裡的“惡魔”在呼喚其快快逃跑。“天使”與“惡魔”就這樣一直僵持着,在小武表現不好時,“天使”會出來說“要看到他的改變,給他時間”,但“惡魔”也會冒出來不斷說“小武就是死性不改的,快放棄吧”。
有一次小武又闖了禍,盧社工一時沒有控制住情緒責備了他,小武隻是假笑與沉默,正是這假笑與沉默讓盧社工突然認識到,小武不斷地被投訴、社工不斷地在糾錯,循環往複,已經讓小武慢慢選擇了隔離外界……這樣的方式在喚起小武的惡魔。這個經曆也讓盧社工對自身進行深度審視與反思,她發現,社工是具有喚起服務對象“惡魔”和“天使”的能力,稍不留意就容易讓“惡魔”占據上風,想要讓服務對象發生正向改變,社工不僅要堅定腦海裡的“天使”,同時還需要具備喚起服務對象“天使”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