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張寶蓮 每經編輯:楊,夏
1.8億元高溢價投資星思半導體,藍盾光電(SZ300862,股價39.75元,市值52億元)這筆跨界投資引起監管關注。
1月8日,藍盾光電回複深交所關注函,對高溢價投資星思半導體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回複。藍盾光電認為,星思半導體與公司現有業務具有一定的協同作用。星思半導體2023年度收入同比大幅下滑、2022年和2023年持續大額虧損主要受其業務開展情況、經營模式、在手訂單具體情況、收入确認方式等多方面因素影響。
視覺中國圖
從回複内容來看,星思半導體尚未實作盈利,可能存在持續虧損的風險,估值也較上一輪“縮水”。作為國内少數能自行研發5G基帶和射頻晶片的企業,星思半導體的估值遠低于可比公司聯發科、高通、翺捷科技(SH688220,股價59.96元,市值251億元)。
因為科技型企業具有研發投入大、經營風險高、業績不穩定等特點,星思半導體本輪融資未對未來業績、經營情況設定承諾。
業務有一定協同作用?
在回複函中,藍盾光電對于跨行業且以較高溢價投資标的公司的具體原因和合理性進行了解釋,并表示标的公司與上市公司現有業務具有一定的協同作用。
藍盾光電表示,公司主營業務趨近飽和成熟,希望通過财務投資帶動新的業務切入點,實作公司轉型發展做大做強。公司表示,近兩年來,受市場需求變動和行業競争加劇的影響,公司盈利能力整體下降。資料顯示,2020年至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歸母淨利潤分别為1.3億元、1.6億元、0.7億元、0.19億元,淨利率則從18.06%降至4.53%。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41.31%。
藍盾光電認為:“标的公司作為基帶晶片領域的創新企業,科技屬性強,與公司現有業務具有一定的協同作用。”據介紹,公司主要從事高端分析測量儀器制造、軟體開發、系統內建及工程、資料運維服務等業務,前身是一家氣象和測速雷達企業,氣象和測速雷達是無線通信行業的分支,與通信行業一脈相承。星思半導體主要從事5G無線通訊基帶晶片及相關通訊模組研發、設計、銷售,是公司目前整機、天線、TR元件(指收發元件)、微波內建電路産品線的拓展延伸,與公司主營業務具有一定的關聯性,是公司主營業務産業鍊的延伸。
公司表示:“未來,随着通信基礎設施行業的發展,公司亦可能存在采購星思半導體相關晶片或者通信解決方案,從事相關系統內建及工程業務的可能。”
不過,在估值上,本輪融資标的公司估值有所下降。2022年6月,星思半導體完成最近一輪融資,投前估值為48.82億元。而本次拟投資星思半導體投前估值為30億元。截至今年1月4日,星思半導體估值遠低于可比公司聯發科3736億元、高通1.09萬億元、翺捷科技264.16億元。藍盾光電認為,星思半導體作為基帶晶片設計初創企業,未實作 IPO 融資,研發投入費用較同行業可比公司較低,估值也遠低于同行業可比公司,具有一定合理性。
藍盾光電表示,本輪融資方案尚未确定,也尚未送出标的公司股東會審議。公司将對标的公司開展進一步的盡職調查,本次投資仍在商業談判過程中,最終是否完成存在不确定性。
并未設定業績承諾
值得注意的是,藍盾光電本次投資也沒有設定相關的業績承諾。
作為一家基帶晶片研發的初創晶片,星思半導體2022年、2023年前三季度分别實作營收1.75億元、0.26億元,分别實作淨利潤-4.96億元、-3.09億元。
2022年11月,由于星思半導體自研5G基帶晶片一次性流片成功,晶片方向的客戶拓展增加,且經營過程中泛終端産品銷售毛利率低,星思半導體逐漸降低對泛終端業務的投入,集中優勢資源加速自研晶片研發。CPE(一種連接配接營運商網絡并轉化為Wi-Fi信号的裝置)等泛終端産品營收在總營收占比從2021年的100%下降至2023年前三季度的45.11%。
減少低毛利率的泛終端産品出貨,導緻了星思半導體主營業務收入下降。那麼,聚焦自研晶片的進度又如何?
公告披露,星思半導體已經流片成功一顆5G eMBB晶片CS6810和一顆5G射頻晶片CS600。未來,星思半導體拟在CS6810晶片和CS600晶片的基礎上疊代更新研發第二顆5G eMBB晶片和第二顆5G射頻晶片。此外,星思半導體将基于5G eMBB晶片技術平台繼續研發5G RedCap晶片和衛星通信晶片。
藍盾光電在回複公告中也表示,星思半導體未來業績實作取決于其産品研發及商業化進展、市場需求等因素,存在不确定性。
目前,星思半導體産品仍處于研發、測試和商業推廣階段。預期在2024年和2025年實作5G eMBB、5GRedCap和衛星通信晶片的商業化。此外,其晶片研發還需要持續投入資金,存在持續虧損的可能,本次投資對公司未來投資收益的影響具有不确定性。
對于沒有設定業績承諾的原因,公司表示:“本次投資是公司作為科技型企業在科技領域的投資布局,科技型企業具有研發投入大、經營風險高、業績不穩定等特點,是以星思半導體本輪融資未對未來業績、經營情況設定承諾。”
每日經濟新聞